一种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744发布日期:2019-08-09 21:19阅读:2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属于测量人员在定位中的一项辅助工具,用来安装测绘仪器。



背景技术:

测量定位工程中,将施工现场轴线及高程点长期复测控制在新建建筑物范围内,测量仪器需要架设于控制桩上,这样,对点位、轴线、高程测量时测量人员能够准确的在施工中控制好建筑的位置。

目前的控制桩在施工中较容易破坏,施测人员经常遗失点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不易被破坏,避免施测人员遗失点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包括:

混凝土固定桩,其底部埋设于地基中;

杆件,其底部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的顶部,所述杆件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杆件的顶面的中心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用作坐标基准点;

平板,套设于所述杆件外并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的顶端,所述平板的顶面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的顶面共面;

环形踏步,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与地基的相交处,并围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四周,所述环形踏步的横截面为台阶状。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底部设置有弯折部,所述杆件形成L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锚固筋,每一个所述锚固筋固定于所述平板下方并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中。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锚固筋为L形。

进一步地,混凝土固定桩露出地基的部分表面涂覆有警示标志。

进一步地,混凝土固定桩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300mm,其底部埋设于地基中的长度为500~1000mm。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为直径14mm的圆钢,其顶部的外螺纹长度为100mm,其底部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的长度为 500mm。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为6mm厚钢板,形状为正方形,边长为10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不易被破坏,避免了施测人员遗失点位。同时,操作简便、施工方便、坐标点位固定、减少了架仪器的时间,方便了施工现场内的轴线点位及高程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中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视图A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1. 混凝土固定桩,2.直杆,3.平板,4.锚固筋,5.环形踏步,6.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如图1~4所示,包括:

混凝土固定桩1,其底部埋设于地基6中,混凝土固定桩1用C25素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固定桩1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300mm,露出地基6的部分高度为1.2m~2m,具体由测绘人员身高确定,混凝土固定桩1埋设于地基6的部分长度为500mm~1000mm。

杆件2,其底部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1的顶部,所述杆件2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杆件2的顶面的中心设置有凹坑(图未示),所述凹坑用作坐标基准点。为增强杆件2的锚固强度,所述杆件2底部设置有弯折部,所述杆件形成L形。杆件2可以采用直径14mm圆钢制作,顶部外螺纹长100mm,杆件2锚入混凝土内500mm,圆钢直径大小根据全站仪、经纬仪等仪器底座孔径确定(杆件2外螺纹部分可以直接与仪器连接固定,仪器调平后方可使用,可替代三脚架)。

平板3,套设于所述杆件2外并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1的顶端,所述平板3的顶面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1的顶面共面,浇筑混凝土时用仪器配合定位好预埋在混凝土内,平板3顶面做为永久高程控制点。所述平板为6mm厚钢板,形状为正方形,边长为100mm。

环形踏步5,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1与地基6的相交处,并围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1四周,所述环形踏步5的横截面为台阶状。环形踏步5用小红砖砌筑,3部台阶,每步高200mm,宽200mm(外漏部分全部抹灰),以混凝土固定桩1为中心延周围环形砌筑,作为测绘人员站立台阶。

还包括多个锚固筋4,每一个所述锚固筋4固定于所述平板3下方并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固定桩1中。每一个所述锚固筋4为L形。

混凝土固定桩1露出地基6的部分表面涂覆有警示标志,可以涂刷红白油漆。

使用时将仪器固定在直杆2顶部即可进行轴线、控制点、高程的控制。测量定位及高程固定控制桩替代了三脚架的支设,更便于在测设中缩短了架设仪器的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