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传感器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134发布日期:2019-09-03 20:1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传感器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传感器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于冷库、空调的传感器接头在连接环与温度传感器焊接时需要靠熟练工对焊接技术具有超高的水平下才能完成焊接工作,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006391.2公开了一种带观测槽的传感器接头,包括连接柱,连接柱上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螺纹;连接柱上开设有观测槽,所述观测槽、连接环、连接柱同轴设置;连接柱上焊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连接柱的外圆面上开设有易拧槽。该专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双重连接方式,且便于观测焊接的完整性。但该传感器接头在连接时容易松动,发生接触不良以及连接间隙,导致线束暴露在空气中而发生腐蚀、断裂及外部屏蔽损坏,降低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测试系统测试精度降低、感应性能不稳定,甚至还有可能导致相关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使得其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传感器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传感器接头,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接头本体和固定套,接头本体由上至下依次为连接环、连接柱、螺纹部、易拧柱和温度传感器,其中连接环、连接柱、螺纹部和易拧柱同轴设置,且易拧柱的底部与温度传感器焊接,固定套呈圆台形,其中固定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环形部、柔性部和防滑部,且环形部与螺纹部螺纹连接,防滑部靠近连接环的一侧具有粘性。

作为优选的,连接环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均设有螺纹。

作为优选的,连接柱设有观测槽。

作为优选的,螺纹部的外径大于易拧柱的外径。

作为优选的,易拧柱的外侧设有对称设置的防脱凸卡。

作为优选的,柔性部由柔性的防腐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防滑部为环形,其中防滑部的外径大于柔性部的外径,且防滑部的内径小于柔性部的内径。

作为优选的,防滑部由PVC或PU或硅胶或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连接稳固,不易脱落,接触良好,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有效防水、防尘、防腐蚀,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连接环,2-连接柱,3-螺纹部,4-易拧柱,5-温度传感器,6-环形部,7-柔性部,8-防滑部,9-观测槽,10-防脱凸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传感器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固定套,所述的接头本体由上至下依次为连接环1、连接柱2、螺纹部3、易拧柱4和温度传感器5,其中连接环1、连接柱2、螺纹部3和易拧柱4同轴设置,且易拧柱4的底部与温度传感器5焊接,所述的固定套呈圆台形,其中固定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环形部6、柔性部7和防滑部8,且环形部6与螺纹部3螺纹连接,防滑部8靠近连接环1的一侧具有粘性。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环1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均设有螺纹。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柱1设有观测槽9。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纹部3的外径大于易拧柱4的外径。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易拧柱4的外侧设有对称设置的防脱凸卡10。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部7由柔性的防腐绝缘材料制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滑部8为环形,其中防滑部8的外径大于柔性部7的外径,且防滑部8的内径小于柔性部7的内径。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滑部8由PVC或PU或硅胶或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防脱凸卡10不仅可以防止固定套脱落,还可以方便传感器接头的安装,接头本体与设备连接后,旋转固定套,由于防滑部8靠近连接环1的一侧具有粘性,当防滑部8与设备的表面贴合时,按压柔性部7,排除固定套内部的部分空气,再加力按压防滑部8,使其可以与连接处紧密贴合,不仅可以保证固定套稳固不旋转,保证传感器接触良好,正常工作,还可以有效防水、防尘、防腐蚀,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