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399发布日期:2019-09-20 20:4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已对探伤做了明确要求。 X光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是利用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规律,在成像装置上形成耐张线夹等金具压接部位结构影像,从而确保通过X射线检测技术发现压接管内部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耐张线夹用于转角、接续及终端的连接,将导线或避雷线固定在非直线杆塔耐张绝缘子串,起到锚固的作用,耐张线夹的压接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因此需要通过X射线进行检测。

施工人员在进行线夹检测时,需要将X射线检测设备携带到高空进行作业,X射线检测设备比较大,在高空作业时携带不方便,也很容易坠落。

目前在进行检测时,可以使用支架将X射线固定在电缆上,但是支架自重较大,不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能够便于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

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一侧的探测器保护盒,所述探测器保护盒的上方设置有把手;

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另一侧的光源支架,所述光源支架的下方远离所述探测器保护盒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

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下方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线缆固定夹和线夹固定夹;所述线缆固定夹靠近所述探测器保护盒设置,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朝向所述光源支架设置。

优选的,所述把手高于所述探测器保护盒0.4-0.6厘米设置。

优选的,所述U型开口的口径为10-14cm。

优选的,所述U型开口上套有软体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光源支架与所述探测器保护盒的距离为38-60cm。

优选的,所述光源支架上设置有光源固定座,所述光源固定座通过L形角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光源支架上;所述光源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夹持X 光光源的光源固定夹。

优选的,所述光源支架上还设置有安全绳。

优选的,所述光源固定夹为弧形卡箍。

优选的,所述探测器保护盒表面设置有碳纤维板,内部设置有减震软体。

优选的,所述线夹固定夹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下方的第一竖梁,所述第一竖梁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架本体平行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竖梁平行的第二竖梁。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为铝型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把手,在光源支架的下方远离探测器保护盒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在进行搬运时,可以通过把手拉动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万向轮转动,使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类似行李箱一样在地面上滑动,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

设置在支架本体1一侧的探测器保护盒2,探测器保护盒的上方设置有把手201;

设置在支架本体1另一侧的光源支架3,光源支架的下方远离探测器保护盒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301;

设置在支架本体1下方的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包括线缆固定夹401 和线夹固定夹402;线缆固定夹靠近探测器保护盒2设置,设置有U形开口, U形开口朝向光源支架3设置。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把手,在光源支架的下方远离探测器保护盒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在进行搬运时,可以通过把手拉动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万向轮转动,使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类似行李箱一样在地面上滑动,便于搬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把手高于所述探测器保护盒0.4-0.6 厘米设置。

把手高于探测器保护盒设置时,在塔上作业时,遇到磕碰只会磕到把手,保护探测器不会被磕碰到。

本实施例中,探测器保护盒3可以设置有容纳把手的收纳槽把手,不使用时可以转动到收纳槽中,使用时从收纳槽中转动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U型开口的口径为10-14cm。

具体的,10-14cm的开口能夹持所有的线缆,优选为12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U型开口上套有软体保护套。

U型开口用来夹持电缆,因此可以在上面套有软体保护套,从而可以保护线缆不被划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源支架与探测器保护盒的距离为 38-60cm。

本实施例中,光源支架用于安装用于安装X光光源,探测器保护盒用于放置探测器,二者距离在38-60cm时,可以保持焦距在38-6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源支架3上设置有光源固定座302,光源固定座通过L形角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光源支架上;光源固定座30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X光光源的光源固定夹303。

本实施例中,光源支架用于安装X光光源,通过在光源支架上可拆卸安装光源固定座,可以通过光源固定座上的弧形卡箍将X光光源固定在光源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源支架上还设置有安全绳。

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可以在光源支架上设置安全绳,避免光源固定夹未固定好导致的设备坠落等问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源固定夹为弧形卡箍。

一般光源为圆筒状,因此将光源固定夹设置为弧形卡箍,可以便于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探测器保护盒表面设置有碳纤维板。

本实施例中,探测器保护盒用于安放探测器。

碳纤维板的使用在不减弱X光照射到探测器上的能量数的同时,不增加探测器重量还可有效的保护了探测器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线夹固定夹402包括连接在支架本体下方的第一竖梁4021,第一竖梁4021上设置有与支架本体1平行的横梁 4022,横梁4022上设置有与第一竖梁4021平行的第二竖梁4023。

本实施例中,横梁可以滑动连接在第一竖梁上,第二竖可以滑动连接在横梁上。

本实施例中,横梁可滑动连接在第一竖梁上,从而可以调节横梁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同理,可以调节第二竖梁与第一竖梁之间的距离。

横梁与支架主体以及第一竖梁围合成开口与U形开口相向的凹槽,通过调节横梁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其开口的大小;同理,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竖梁与第一竖梁之间的距离控制朝下的开口的大小。

工作时,水平检测时可以将支架主体架设在线缆上进行检测,调节第一竖梁在支架主体上的位置,可以调整线缆固定夹和线夹固定夹之间的距离,线缆固定夹和线夹固定夹围合住线缆,完成固定;垂直检测时,线缆固定夹可挂在电缆上,通过调整线夹固定夹可以使线夹固定夹卡在电塔线夹处,既可使用检测线缆正好处于探测器检测中心,又保证了垂直方向的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架本体为铝型材。

本实施例中,由于电力线夹检测支架需要高空使用,为了保证其刚度和轻便性,可以使用铝型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把手,在光源支架的下方远离探测器保护盒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在进行搬运时,可以通过把手拉动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万向轮转动,使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类似行李箱一样在地面上滑动,便于搬运。

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光源支架,可以进行X射线检测设备的安装,支架本体下方设置有固定机构,在进行检测时可以通过固定机构将电力线夹检测支架安装在线缆上,从而可以在检测时通过电力线夹检测支架将X射线检测设备固定在线缆上进行检测,避免坠落,方便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把手,在光源支架的下方远离探测器保护盒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在进行搬运时,可以通过把手拉动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万向轮转动,使便携式电力线夹检测支架类似行李箱一样在地面上滑动,便于搬运。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