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清的抽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6378发布日期:2019-04-23 21:2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清的抽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血清的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检测是常见的临床诊断手段之一,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持征。血液检测时会进行血清抽取,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原已被除去的血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提供结合蛋白、提供促接触和伸展因子使细胞贴壁免受机械损伤、对培养中的细胞起到某些保护作用,分析血清能够检测多种参数。

一般化验室或检验科在取样采血到采血管后,化验室或检验科通过离心机将血液离心,把血清和红细胞上下分离,然后抽取部分血清作为第一次检测的标本,再抽取剩下的所有血清作为备用标本,这个操作过程一般都需要化验员手工进行,采用手工抽取的方式费事费力,且容易造成污染,因此可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清的抽取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清的抽取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

竖直滑移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由第一驱动部驱动其在所述机架上竖直滑移;

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座上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由所述滑动座上的第二驱动部驱动其在所述滑动座上转动;

安装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凹槽;

两组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撑环上的用于抽取所述血清试管内血清的抽取针管,所述抽取针管由气动部控制抽取;

其中一个所述抽取针管的针头处设置有颜色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装置可以自动化抽取血清试管内的血清,当需要从含有底层红细胞的血清试管内抽取两个试管的血清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一驱动部控制滑动座下降,使得抽取针管进入到血清试管内,通过气动部抽取血清液,之后启动第一驱动部带动滑动座上升,利用第二驱动部带动支撑环转动,当支撑环转动时将带动抽取针管转动,从而使得抽取针管转动到与固定盘内凹槽中插接的试管对准,之后利用第一驱动部和气动部将抽取针管内抽取的血清放置到试管内,从而完成血清抽取过程,故利用装置提高了抽取血清标本的自动化程度,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液压缸、第一固定杆、滑块和滑槽,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座顶部,所述滑块焊接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供所述滑块竖直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第一驱动部中的液压缸驱动滑动座升降时,液压缸的活塞杆将会带动第一固定杆和滑动座整体升降,通过利用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得滑动座能够实现稳定的竖直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伺服电机、第二固定杆、固定环和环槽,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端部,所述固定环安装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环槽开设在所述固定环内并供所述支撑环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第二驱动部带动支撑环转动时,操作者可以启动伺服电机,当伺服电机启动时将通过第二固定杆带动支撑环在固定环内的环槽中转动,固定环的存在使得支撑环可以转动的更加平稳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部包括气泵、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一轴环、第二轴环和紧固套,所述气泵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一轴环,所述第二软管固定在所述抽取针管的端部并与所述抽取针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轴环固定在所述第二软管的端部,所述紧固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轴环和所述第二轴环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可以吸气和充气,当气泵吸气时,通过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将会使得抽取针管内产生负压,从而实现血清的吸取功能,当气泵放气时,通过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将会使得抽取针管内产生正向压力,从而实现血清的释放。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抽取针管分别插接固定在所述支撑环内,所述抽取针管的外部固定有挡环,所述抽取针管的外部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环能够限制抽取针管的插接位置,拧紧锁紧螺母能够将抽取针管牢靠的固定在支撑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锁紧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第一锁紧螺栓能够方便液压缸与第一固定杆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上固定有插块,所述滑动座上开设有供所述插块插入的插槽,所述滑动座和所述插块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锁紧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可以方便的安装到滑动座上,当安装固定环到滑动座时只需要将插块插入到插槽再拧紧第二锁紧螺栓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内部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滑移连接有弹性插柱,所述弹性插柱与所述槽孔孔底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插块上还开设有供所述弹性插柱插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槽孔内的弹性插柱将会插入到插块上的插孔内,从而实现固定环的安装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具有第一轴肩,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杆一体成型的第二轴肩,所述第一轴肩和所述第二轴肩的外部共同螺纹连接有螺纹环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轴肩、第二轴肩和螺纹环套能够方便实现伺服电机与第二固定杆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环和所述第二轴环在相互靠近的一面共同开设有截面为o形的环形放置槽,所述环形放置槽内设置有o形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放置槽内的o形圈能够对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连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所述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聚四氟乙烯60-6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45份、聚丁二烯35-40份、聚乙烯30-35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2-36份、丙三醇12-16份、丙烯酸10-16份、甲基异噻唑啉酮7-11份;

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烯和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310-315℃并保温20-25min,得到防污涂层预制备液;

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氟代碳酸乙烯酯、丙三醇、丙烯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10-115℃,得到第二预制液;

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5-70℃,得到防污涂层溶液;

s4、涂覆:利用高压喷枪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固定盘的表面;

s6、烘干:用吹风机将防污涂层烘干。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装置可以自动化抽取血清试管内的血清,当需要从含有底层红细胞的血清试管内抽取两个试管的血清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一驱动部控制滑动座下降,使得抽取针管进入到血清试管内,通过气动部抽取血清液,之后启动第一驱动部带动滑动座上升,利用第二驱动部带动支撑环转动,当支撑环转动时将带动抽取针管转动,从而使得抽取针管转动到与固定盘内凹槽中插接的试管对准,之后利用第一驱动部和气动部将抽取针管内抽取的血清放置到试管内,从而完成血清抽取过程,故利用装置提高了抽取血清标本的自动化程度,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之一;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之二;

图8为图7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滑动座;2、第一驱动部;12、支撑环;3、第二驱动部;13、固定盘;131、凹槽;121、抽取针管;4、气动部;1211、颜色传感器;21、液压缸;22、第一固定杆;23、滑块;24、滑槽;31、伺服电机;32、第二固定杆;33、固定环;331、环槽;41、气泵;411、第一软管;412、第二软管;4111、第一轴环;4121、第二轴环;4112、紧固套;1212、挡环;1213、锁紧螺母;211、第一法兰盘;221、第二法兰盘;2111、第一锁紧螺栓;332、插块;112、插槽;3321、第二锁紧螺栓;113、槽孔;1131、弹性插柱;1132、弹簧;1133、插孔;311、第一轴肩;321、第二轴肩;3211、螺纹环套;41110、放置槽;41111、o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一种血清的抽取装置,包括机架1,其中装置还包括:竖直滑移连接在机架1上的滑动座11,其中滑动座11由第一驱动部2驱动其在机架1上竖直滑移;转动连接在滑动座11上的支撑环12,其中支撑环12由滑动座11上的第二驱动部3驱动其在滑动座11上转动;安装固定在机架1上的固定盘13,其中在固定盘13上开设有四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凹槽131,凹槽131内可以放置血清试管;两组安装固定在支撑环12上的用于抽取血清试管内血清的抽取针管121,抽取针管121由气动部4控制抽取,启动气动部4可以控制抽取针管121抽取血清和释放血清;还有设置在其中一个抽取针管121针头处的颜色传感器1211(参考图9),颜色传感器1211可以感应血清中是否有红细胞,当有红细胞时就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动部4停止抽取试管的血清抽取过程;故利用装置可以自动化抽取血清试管内的血清,当需要从含有底层红细胞的血清试管内抽取两个试管的血清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一驱动部2控制滑动座11下降,使得抽取针管121进入到血清试管内,通过气动部4抽取血清液,之后启动第一驱动部2带动滑动座11上升,利用第二驱动部3带动支撑环12转动,当支撑环12转动时将带动抽取针管121转动,从而使得抽取针管121转动到与固定盘13内凹槽131中插接的试管对准,之后利用第一驱动部2和气动部4将抽取针管121内抽取的血清放置到试管内,从而完成血清抽取过程,故利用装置提高了抽取血清标本的自动化程度,省时省力。

参考图1,其中第一驱动部2包括液压缸21、第一固定杆22、滑块23和滑槽24,其中液压缸21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液压缸2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2,其中第一固定杆22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座11顶部,滑块23焊接固定在滑动座11上,滑槽24开设在机架1上并供滑块23竖直滑动,当启动第一驱动部2中的液压缸21驱动滑动座11升降时,液压缸21的活塞杆将会带动第一固定杆22和滑动座11整体升降,通过利用滑块23和滑槽24的配合使得滑动座11能够实现稳定的竖直升降;为了方便液压缸21的活塞杆与第一固定杆22的连接和拆卸,在液压缸2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第一法兰盘211,在第一固定杆22的端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221,同时将第一法兰盘211和第二法兰盘221之间通过四个第一锁紧螺栓2111连接,利用第一法兰盘211、第二法兰盘221和第一锁紧螺栓2111能够方便液压缸21与第一固定杆22之间的连接。

参考图4和图6,其中第二驱动部3包括伺服电机31、第二固定杆32、固定环33和环槽331,其中伺服电机31固定在滑动座11上,第二固定杆32的一端连接在伺服电机31的电机轴端部,固定环33安装固定在滑动座11上,环槽331开设在固定环33内并供支撑环12转动,当利用第二驱动部3带动支撑环12转动时,操作者可以启动伺服电机31,当伺服电机31启动时将通过第二固定杆32带动支撑环12在固定环33内的环槽331中转动,固定环33的存在使得支撑环12可以转动的更加平稳可靠;为了方便伺服电机31的电机轴与第二固定杆32之间连接,在伺服电机31的电机轴端部具有第一轴肩311,在第二固定杆32的端部具有与第二固定杆32一体成型的第二轴肩321,同时在第一轴肩311和第二轴肩321的外部共同螺纹连接有螺纹环套3211,利用第一轴肩311、第二轴肩321和螺纹环套3211能够方便实现伺服电机31与第二固定杆32之间的连接。

参考图4和图5,为了方便将固定环33安装到滑动座11上,在固定环33上固定有插块332,在滑动座11上开设有供插块332插入的插槽112,同时将滑动座11和插块332之间通过四个第二锁紧螺栓3321连接,固定环33可以方便的安装到滑动座11上,当安装固定环33到滑动座11时只需要将插块332插入到插槽112再拧紧第二锁紧螺栓3321即可;为了实现固定环33的安装定位,在滑动座11内部开设有槽孔113,在槽孔113内滑移连接有弹性插柱1131,同时将弹性插柱1131与槽孔113孔底之间连接有弹簧1132,并在插块332上还开设有供弹性插柱1131插入的插孔1133,在弹簧1132的弹力作用下,槽孔113内的弹性插柱1131将会插入到插块332上的插孔1133内,从而实现固定环33的安装定位

参考图3、图7和图8,其中气动部4包括气泵41、第一软管411、第二软管412、第一轴环4111、第二轴环4121和紧固套4112,其中气泵41固定在滑动座11上,第一软管411的一端与气泵41的出气端连通,第一软管41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轴环4111,第二软管412固定在抽取针管121的端部并与抽取针管121之间相互连通,其中第二轴环4121固定在第二软管412的端部,紧固套4112螺纹连接在第一轴环4111和第二轴环4121的外部,气泵41可以吸气和充气,当气泵41吸气时,通过第一软管411、第二软管412将会使得抽取针管121内产生负压,从而实现血清的吸取功能,当气泵41放气时,通过第一软管411、第二软管412将会使得抽取针管121内产生正向压力,从而实现血清的释放。

参考图1,为了将抽取针管121稳定的固定在支撑环12内,两个抽取针管121分别插接固定在支撑环12内,同时在抽取针管121的外部固定有挡环1212,在抽取针管121的外部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213,挡环1212能够限制抽取针管121的插接位置,拧紧锁紧螺母1213能够将抽取针管121牢靠的固定在支撑环12上。

参考图7和图8,为了使得第一软管411和第二软管412在连接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将第一轴环4111和第二轴环4121在相互靠近的一面共同开设有截面为o形的环形放置槽41110,同时在环形放置槽41110内设置有o形圈41111,环形放置槽41110内的o形圈41111能够对第一软管411和第二软管412的连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其中在装置内设置有自动化控制的plc控制器,其中伺服电机31与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31的启动;液压缸21与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控制液压缸21的启动;颜色传感器1211与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气动部4中的气泵41与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根据颜色传感器1211检测到血清中红细胞的有无控制气泵41的冲放气;其中颜色传感器1211可以选择型号为kodenshi公司生产的颜色传感器模块csb01-ep01a;plc控制器可以选择型号为西门子的s7-200系列。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固定盘13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由于固定盘13上需要放置不同的血清试管,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固定盘13的表面会变得脏污,为了防止固定盘13表面变得过于脏污难以清洗,故在固定盘13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故提供了一种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流程短、制备简单的优点,其中固定盘13表面的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聚四氟乙烯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份、聚丁二烯35份、聚乙烯30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2份、丙三醇12份、丙烯酸10份、甲基异噻唑啉酮7份;

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烯和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310℃并保温20min,得到防污涂层预制备液;

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氟代碳酸乙烯酯、丙三醇、丙烯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10℃,得到第二预制液;

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5℃,得到防污涂层溶液;

s4、涂覆:利用高压喷枪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固定盘13的表面;

s6、烘干:用吹风机将防污涂层烘干。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盘13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聚四氟乙烯6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1份、聚丁二烯36份、聚乙烯31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3份、丙三醇13份、丙烯酸10份、甲基异噻唑啉酮7份;

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烯和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311℃并保温20min,得到防污涂层预制备液;

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氟代碳酸乙烯酯、丙三醇、丙烯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11℃,得到第二预制液;

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5℃,得到防污涂层溶液;

s4、涂覆:利用高压喷枪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固定盘13的表面;

s6、烘干:用吹风机将防污涂层烘干。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盘13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聚四氟乙烯6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2份、聚丁二烯37份、聚乙烯32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4份、丙三醇14份、丙烯酸10份、甲基异噻唑啉酮7份;

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烯和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312℃并保温20min,得到防污涂层预制备液;

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氟代碳酸乙烯酯、丙三醇、丙烯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12℃,得到第二预制液;

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5℃,得到防污涂层溶液;

s4、涂覆:利用高压喷枪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固定盘13的表面;

s6、烘干:用吹风机将防污涂层烘干。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盘13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聚四氟乙烯6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3份、聚丁二烯38份、聚乙烯33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5份、丙三醇14份、丙烯酸10份、甲基异噻唑啉酮7份;

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烯和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312℃并保温20min,得到防污涂层预制备液;

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氟代碳酸乙烯酯、丙三醇、丙烯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13℃,得到第二预制液;

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6℃,得到防污涂层溶液;

s4、涂覆:利用高压喷枪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固定盘13的表面;

s6、烘干:用吹风机将防污涂层烘干。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盘13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聚四氟乙烯6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份、聚丁二烯40份、聚乙烯35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5份、丙三醇14份、丙烯酸10份、甲基异噻唑啉酮7份;

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烯和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314℃并保温20min,得到防污涂层预制备液;

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氟代碳酸乙烯酯、丙三醇、丙烯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14℃,得到第二预制液;

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8℃,得到防污涂层溶液;

s4、涂覆:利用高压喷枪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固定盘13的表面;

s6、烘干:用吹风机将防污涂层烘干。

实施例7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盘13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聚四氟乙烯6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份、聚丁二烯40份、聚乙烯35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6份、丙三醇16份、丙烯酸16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1份;

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烯和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314℃并保温20min,得到防污涂层预制备液;

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氟代碳酸乙烯酯、丙三醇、丙烯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14℃,得到第二预制液;

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68℃,得到防污涂层溶液;

s4、涂覆:利用高压喷枪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固定盘13的表面;

s6、烘干:用吹风机将防污涂层烘干。

实施例8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盘13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聚四氟乙烯6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份、聚丁二烯40份、聚乙烯35份、氟代碳酸乙烯酯36份、丙三醇16份、丙烯酸16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1份;

s1、制作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烯和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315℃并保温20min,得到防污涂层预制备液;

s2、制备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氟代碳酸乙烯酯、丙三醇、丙烯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15℃,得到第二预制液;

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和s2得到的第二防污涂层预制备液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70℃,得到防污涂层溶液;

s4、涂覆:利用高压喷枪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固定盘13的表面;

s6、烘干:用吹风机将防污涂层烘干。

对实施例2-8中涂覆有防污涂层的固定盘13表面的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为了便于比较,所有实施例的数据基于实施例2的数据进行归一化。

表1

由上可知,由于实施例5中固定盘13表面的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结果比其他涂覆有防污涂层的实施例都要高,故实施例5中给出的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是最优选择。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