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3748发布日期:2019-06-22 00:1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震资料解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层圈闭是指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一般来说地层圈闭分为三种类型: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地层超覆圈闭、生物礁圈闭。其中,现有技术中地层不整合圈闭主要与潜伏剥蚀突起和潜伏剥蚀构造有关,剥蚀突起或者剥蚀构造被后期沉积的非渗透地层覆盖形成下伏储集上覆遮挡的地层圈闭。现有技术中地层超覆圈闭受地壳升降所引起的海(湖)水进退影响。地层超覆指,海(湖)水渐进时,沉积范围扩大,新地层覆盖在老地层之上,并向陆地方向扩展,与更老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纵向上呈现一种上细下粗的正旋回序列。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的非渗透泥岩形成有利的该层从而形成圈闭。

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对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及地层超覆圈闭的边界的研究方法,通常是通过数值正演模拟获得地层夹角与外推距离的拟合关系从而来刻画地震资料分辨不清的范围。但上述研究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地震资料的主频不同,拟合关系不同;

2、研究地层的埋深不同,波阻抗差异不一,导致拟合关系不同。

由于上述两个缺点,每个工区需要重复正演模拟实验,因此,现有技术方案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及工区的外推结果误差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何准确的计算出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及地层超覆圈闭的边界的外推结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及系统,通过调谐厚度、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进行定量计算,实现了对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准确的刻画,具有提高了地层圈闭边界刻画的准确性及计算效率的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所述调谐点包括: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

将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所述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

根据所述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所述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根据所述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系统,该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所述调谐点包括: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

延伸单元,用于将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所述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所述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刻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所述调谐点包括: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将所述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所述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根据所述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所述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根据所述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本申请通过调谐厚度、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进行定量计算,实现了对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准确的刻画,具有提高了地层圈闭边界刻画的准确性及计算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原始地震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原始地震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层拉平后的原始地震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层拉平后的原始地震剖面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尖灭点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步骤s205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步骤s301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地层圈闭边界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获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计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厚度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刻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

其中,调谐点包括: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

s102:将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

s103:根据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s104:根据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由图1所示的流程可知,本申请首先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再将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根据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最后根据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从而准确地刻画出地层圈闭,具有地层圈闭边界刻画准确性高及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本发明,下面列举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原始地震剖面的目标层及若干倾斜地层。

其中,目标层包括:不整合面层或超覆面层。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获取原始地震剖面的目标层c1,并从若干条倾斜地层c2(图中未示出)。其中,原始地震剖面的白色虚线为目标层c1,目标层c1为不整合面。

如图4所示,获取原始地震剖面的目标层c3,并从若干条倾斜地层c4(图中未示出)。其中,原始地震剖面的白色线为目标层c3,目标层c3为超覆面层。

其中,通过判断层拉平后的原始地震剖面中同相轴是否连续性来确定倾斜地层;如果是,则为倾斜地层,如果否,则不是倾斜地层,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s202:根据目标层对原始地震剖面进行层拉平生成层拉平目标层及可识别倾斜地层。

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根据目标层c1对原始地震剖面进行层拉平生成层拉平目标层c1’及可识别倾斜地层c2’。其中,将层拉平后的原始地震剖面倾斜地层中若干倾斜地层c2中分辨效果最佳的一倾斜地层c2作为可识别倾斜地层c2’。

如图6所示,根据目标层c3对原始地震剖面进行层拉平生成层拉平目标层c3’及可识别倾斜地层c4’。其中,将层拉平后的原始地震剖面倾斜地层中若干倾斜地层c4中分辨效果最佳的一倾斜地层c4作为可识别倾斜地层c4’。

s203:根据可识别倾斜地层获取调谐点。

其中,调谐点包括: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

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根据可识别倾斜地层c2’,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c2’中振幅最大值点作为调谐点d1。

如图6所示,根据可识别倾斜地层c4’,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c4’中振幅最小值点作为调谐点d2。

s204:将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

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将可识别倾斜地层c2’延伸与层拉平目标层c1’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g。

s205:根据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如图8所示,步骤s205具体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s301:根据层拉平目标层及调谐点计算生成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

如图9所示,步骤s301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s401:获取层拉平目标层的层速度及原始地震剖面的调谐频率。

具体的,通过获取已钻井的时深关系建立速度场,然后沿层拉平目标层提取层速度v。通过对原始地震剖面的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得原始地震剖面的调谐频率f0。

s402:根据层速度及调谐频率计算生成调谐厚度。

具体的,调谐厚度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h=v/4f0

其中,h为调谐厚度,v为层拉平目标层的层速度,f0为调谐频率。

s302:根据调谐点、尖灭点、调谐厚度及地层倾视角利用三角定理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地层圈闭边界包括:调谐点d1到尖灭点g的距离x、调谐厚度h及地层圈闭外推的距离y。

根据余玄定理,调谐点d1到尖灭点g的距离x的计算公式如公式(2)所示:

其中,x为调谐点d1到尖灭点g的距离,h为调谐点d1到层拉平目标层c1’的调谐厚度,为地层倾视角。

根据正弦定理,地层圈闭外推的距离y的计算公式如公式(3)所示:

其中,y为地层圈闭外推的距离,h为调谐点d1到层拉平目标层c1’的调谐厚度,为地层倾视角。

s206:根据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具体实施时,根据地层倾视角调谐点d1到尖灭点g的距离x、调谐厚度h及地层圈闭外推的距离y计算生成地层圈闭扩增面积s。

根据地层圈闭扩增面积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如图10所示,根据地层圈闭扩增面积s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基于与上述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相同的申请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系统,如下面实施例所述。由于该地层圈闭的刻画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相似,因此该地层圈闭的刻画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地层圈闭的刻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地层圈闭的刻画系统包括:获取单元101、延伸单元102、计算单元103及刻画单元104。

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其中,调谐点包括: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

延伸单元102,用于将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

计算单元103,用于根据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刻画单元104,用于根据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获取单元101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01、拉平模块202及第二获取模块203。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原始地震剖面的目标层及若干倾斜地层。其中,目标层包括:不整合面层或超覆面层。

拉平模块202,用于根据目标层对原始地震剖面进行层拉平生成层拉平目标层及可识别倾斜地层。其中,可识别倾斜地层为层拉平后的原始地震剖面倾斜地层中分辨效果最佳的一倾斜地层。

第二获取模块203,用于根据可识别倾斜地层获取调谐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计算单元103包括:厚度生成模块301及边界生成模块302。

厚度生成模块301,用于根据层拉平目标层及调谐点计算生成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

边界生成模块302,用于根据调谐点、尖灭点、调谐厚度及地层倾视角利用三角定理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厚度生成模块301包括:获取子模块401及生成子模块402。

获取子模块401,用于获取层拉平目标层的层速度及原始地震剖面的调谐频率。

生成子模块402,用于根据层速度及调谐频率计算生成调谐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刻画单元104包括:面积生成模块501及刻画模块502。

面积生成模块501,用于根据地层圈闭边界计算生成地层圈闭扩增面积;

刻画模块502,用于根据地层圈闭扩增面积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基于与上述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相同的申请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下面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计算机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相似,因此该计算机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处理器(processor)601、存储器(memory)6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603和总线604;

其中,所述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所述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603用于实现地层圈闭的刻画系统以及其他参与机构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全部步骤,如图1所示,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s101: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

其中,调谐点包括: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

s102:将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

s103:根据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s104:根据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基于与上述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相同的申请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下面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相似,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可以参见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的全部步骤,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1: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

其中,调谐点包括: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

s102:将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

s103:根据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

s104:根据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层圈闭的刻画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可识别倾斜地层、可识别倾斜地层对应的调谐点及层拉平目标层;调谐点包括: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大值点或可识别倾斜地层的振幅最小值点;将可识别倾斜地层延伸与层拉平目标层相交生成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根据地层倾视角及获取的调谐点对应的调谐厚度按照三角定律计算生成地层圈闭边界;根据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刻画生成地层圈闭。本申请通过调谐厚度、地层倾视角及尖灭点进行定量计算,实现了对地层圈闭边界进行准确的刻画,具有提高了地层圈闭边界刻画的准确性及计算效率的有益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