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乌鸡蛋和杂交乌鸡蛋的快速鉴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79131发布日期:2019-06-21 23:59阅读:2808来源:国知局
泰和乌鸡蛋和杂交乌鸡蛋的快速鉴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真假鉴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泰和乌鸡蛋与杂交乌鸡蛋快速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泰和乌鸡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证书”后,围绕乌鸡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形成了养殖生产—屠宰加工---乌鸡食品深加工的特色产业链,被江西省工信委授予“江西省泰和乌鸡食品产业基地”称号。截至2017年,已落户相关食品企业61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户,主营业务收入达55.1亿元。在以泰和县为中心的半径40公里内,分布有106户养殖企业及专业养殖户,全年乌鸡出栏量200万羽以上,全年乌鸡蛋产量2400万枚以上。这些养殖户主要还是采用自行购药、自行购料、自行销售的小农经济模式,距离“统一供药、统一供料、统一供雏、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模式还有较大差距,这对于种源的保护和疫情的防护控制都有较大的潜在风险泰和乌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武山北麓,又称武山鸡。

鸡蛋作为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动物源食品之一,是人们获取动物源蛋白质最直接的来源。搜索“泰和乌鸡蛋”关键词,并根据淘宝规则综合排序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从搜索结果来看,单枚泰和乌鸡蛋最高单价为6.6元/枚,最低单价为2.0元/枚,平均单价为3.94元/枚,最高价差达4.6元。一方面是因为品牌因素的影响,出产于泰和汪陂途禽业的乌鸡蛋有品牌溢价,以5.2元/枚的次高价从销量上排位第一,说明泰和乌鸡蛋对高端消费群体看重“泰和乌鸡食品旗舰店”具有权威性的店铺。在消费者没有明确的办法分辨乌鸡蛋真伪时,选择此类原产地店铺是理性的消费行为。

但是,目前关于泰和乌鸡蛋的资料现有中,没有提供关于泰和乌鸡蛋(纯种、杂交)中营养成分和鉴别方法的全面数据,这对于消费者和市场监管人员带来巨大困惑,如何满足人们对优质正宗泰和乌鸡蛋的剧增需求,避免杂交乌鸡蛋对纯正泰和乌鸡蛋的市场冲击,保护和加强泰和乌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因此,通过大量数据比较纯种泰和乌鸡蛋与杂交泰和乌鸡蛋蛋外观品质、蛋壳参数的差异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研究,得到有效快速的额鉴别方法。并通过营养成分的比较作为佐证,极大提高判定准确率,为今后系统开展泰和纯种乌鸡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所述的泰和乌鸡蛋与杂交乌鸡蛋快速鉴别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率高、样品需要量少。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泰和乌鸡蛋和杂交乌鸡蛋的快速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在待检测的众多鸡蛋中筛选出蛋重在40.23±3.6g、44.54±4.5g的乌鸡蛋;

步骤二、测量:测量步骤一中筛选出鸡蛋的横径和蛋壳质量;

步骤三、鉴别:通过判别方程式进行判别:

y=1.160×蛋壳质量+8.922×蛋壳横径-39.494

其中:y值在-2.84到-0.08之间则为泰和乌鸡蛋,y值在0.12到2.46之间则为杂交乌鸡蛋。

优选的是,步骤一筛选出的乌鸡蛋为初步鉴别,蛋重在40.23±3.6g的为泰和乌鸡蛋,蛋重在44.54±4.5g的为杂交乌鸡蛋。

优选的是,在步骤二中,所述横径为鸡蛋的外直径,通过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精确到0.01mm。

优选的是,在步骤一中,在测量蛋重时,需将鸡蛋清洗干净并干燥,使用天平或高精度台秤进行称重,精确到0.01g。

优选的是,在步骤二中,蛋壳不包括鸡蛋内容物和蛋膜,将蛋壳清洗干净并干燥,使用天平或高精度台秤进行称重,精确到0.01g。

本发明所述的泰和乌鸡蛋与杂交乌鸡蛋快速鉴别方法,极大简化了纯种泰和乌鸡蛋的判别手段。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样品量少、可操作性强、准确率高,为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监督管理者,以及泰和乌鸡的原种保护提供一种较为简单快速的鉴别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体视显微镜观察蛋壳外表面图;

图2为本发明体视显微镜观察蛋壳外表面图;

图3为本发明体视显微镜观察蛋壳外表面图;

图4为本发明蛋壳成分房差图;

图5为本发明蛋壳各因素主成分分析图;

图6为本发明不同品种鸡蛋判别分析图;

图7为本发明不同品种鸡蛋壳主成分分析图;

图8为本发明120倍鸡蛋外壳微观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100倍鸡蛋内壳微观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sem1000倍鸡蛋外壳微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步骤一、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平均重量。取3枚需测鸡蛋测定前用清水将蛋壳表面清洗干净,晾干后用粗天平测定,精确到0.01g,其平均值为43.12g;按照泰和乌鸡蛋的平均蛋重为40.23±3.6g、杂交乌鸡蛋的平均蛋重为44.54±4.5g,若所测蛋重在两组数据交集,则进行下一步判定;

步骤二、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蛋壳重量。取3枚需测鸡蛋,取其蛋壳,烘干恒重后称重,用粗天平测定,精确到0.01g,3.75g。

步骤三、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蛋壳横径。取3枚需测鸡蛋,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定,中部蛋壳测量横径,求其平均值,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01mm,3.78mm。

步骤四、通过判别分析得出判别方程式y=1.160*蛋壳质量+8.922*蛋壳横径-39.404,y值在-2.84到-0.08之间则为泰和乌鸡蛋,y值在0.12到2.46之间则为杂交乌鸡蛋。

所得y值=-1.3288在-2.84到-0.08之间,初步判定为泰和乌鸡蛋。

步骤五、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验证,符合泰和乌鸡蛋外壳表面较为平整光滑,散步有不规则形状白色斑点,基本判定为泰和乌鸡蛋,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步骤一、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平均重量。取3枚需测鸡蛋测定前用清水将蛋壳表面清洗干净,晾干后用粗天平测定,精确到0.01g,其平均值为41.98g;按照泰和乌鸡蛋的平均蛋重为40.23±3.6g、杂交乌鸡蛋的平均蛋重为44.54±4.5g,若所测蛋重在两组数据交集,则进行下一步判定;

步骤二、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蛋壳重量。取3枚需测鸡蛋,取其蛋壳,烘干恒重后称重,用粗天平测定,精确到0.01g,3.54g。

步骤三、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蛋壳横径。取3枚需测鸡蛋,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定,中部蛋壳测量横径,求其平均值,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01mm,3.72mm。

步骤四、通过判别分析得出判别方程式y=1.160*蛋壳质量+8.922*蛋壳横径-39.404,y值在-2.84到-0.08之间则为泰和乌鸡蛋,y值在0.12到2.46之间则为杂交乌鸡蛋。

所得y值=-2.11在-2.84到-0.08之间,初步判定为泰和乌鸡蛋。

步骤五、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验证,符合泰和乌鸡蛋外壳表面较为平整光滑,散步有不规则形状白色斑点,基本判定为泰和乌鸡蛋,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步骤一、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平均重量。取3枚需测鸡蛋测定前用清水将蛋壳表面清洗干净,晾干后用粗天平测定,精确到0.01g,其平均值为43.83g;按照泰和乌鸡蛋的平均蛋重为40.23±3.6g、杂交乌鸡蛋的平均蛋重为44.54±4.5g,若所测蛋重在两组数据交集,则进行下一步判定;

步骤二、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蛋壳重量。取3枚需测鸡蛋,取其蛋壳,烘干恒重后称重,用粗天平测定,精确到0.01g,4.04g。

步骤三、将需要鉴别的鸡蛋测定其蛋壳横径。取3枚需测鸡蛋,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定,中部蛋壳测量横径,求其平均值,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01mm,3.97mm。

步骤四、通过判别分析得出判别方程式y=1.160*蛋壳质量+8.922*蛋壳横径-39.404,y值在-2.84到-0.08之间则为泰和乌鸡蛋,y值在0.12到2.46之间则为杂交乌鸡蛋。

所得y值=0.70在0.12到2.46之间,初步判定为杂交乌鸡蛋。

步骤五、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验证,符合杂交乌鸡蛋外壳表面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圆形颗粒,差异较为明显。基本判定为杂交乌鸡蛋,如图3所示。

实验验证:

1、判别参数筛选,如图4所示,通过对泰和乌鸡蛋壳和杂交乌鸡蛋壳的色度(l,a和b值)(成分1)、横径和蛋壳厚度(成分2)、纵径和蛋形指数(成分3)、蛋壳强度和质量(成分4)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前4个主成分可解释82.49%的变量(见表1),其中主成分1与a和b值正相关,与l值负相关,占总变量比重的31.76%;主成分2与横径和蛋壳厚度正相关,占总变量比重的19.05%;主成分3与纵径成正相关,与蛋形指数成负相关,占总变量比重的18.30%;主成分4与蛋壳强度和质量成正相关,占总变量比重的13.39%,如图5所示。

判别公式

基于蛋壳的色度(l,a和b值)、横径、蛋壳厚度、纵径、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和质量9个指标对泰和乌鸡和杂交乌鸡蛋壳进行判别分析,研究发现蛋壳的质量和横径可有效区分两种蛋壳,如图6所示。通过判别分析得出判别方程式y=1.160*蛋壳质量+8.922*蛋壳横径-39.404,y值在-2.84到-0.08之间则为泰和乌鸡蛋壳,y值在0.12到2.46之间则为杂交乌鸡蛋壳。同时,判别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对两种鸡蛋壳判别的准确率达83.3%。此外基于蛋壳质量和蛋壳横径所在的主成分对判别分析进行验证,如图7所示,两种鸡蛋壳可以显著区分。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发现,基于蛋壳质量和蛋壳横径可有效区分两种蛋壳。模型的实际应用仍需大量数据的再次应用和确认

3、体视显微镜观察蛋壳外壳微观结构,如图8所示,在放大倍数为120×的视野中可看到,两种受试鸡蛋的外壳呈现明显不同的微结构形态:泰和乌鸡蛋外壳表面较为平整光滑,散步有不规则形状白色斑点;杂交乌鸡蛋的蛋壳外表面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圆形颗粒,差异较为明显

4、扫描电镜观察蛋壳微观结构(内壳)100×,如图9所示,在放大倍数为100×的视野中可看到,两种受试鸡蛋的内壳呈现明显不同的微结构形态:泰和乌鸡蛋内壳表面较为平整光滑,稍有龟裂分布均匀;杂交乌鸡蛋的蛋壳内表面为层叠凹凸,差异较为明显。

5、扫描电镜观察蛋壳微观结构(外壳)1000×,如图10所示,在放大倍数为1000×的视野中可看到,两种受试鸡蛋的内壳呈现明显不同的微结构形态:泰和乌鸡蛋内壳表面较为龟裂分布均匀,具有连续性特点;杂交乌鸡蛋的蛋壳表面龟裂大小不同,不具有连续性,差异较为明显。

通过体视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泰和乌鸡蛋壳与杂交乌鸡蛋壳在微观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证明二者区别通过蛋壳的特征能够较为准确鉴别泰和乌鸡蛋与杂交乌鸡蛋。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