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29831发布日期:2019-09-06 23:28阅读:5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剂,具体是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以我国新疆地区种植较为广泛。杂草防除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增产方法。近几年,随着二甲戊灵的大量应用,导致新疆北疆地区龙葵成为主要优势杂草,给农民带来很大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试验田,选择同一区域,面积相等的两块适合棉花种植的田地;

2)配置药剂,量取每亩30-40克42%的氟啶草酮悬浮剂加入搅拌器中,称取每亩40-50公斤的水加入到搅拌器中与氟啶草酮悬浮剂充分混合得到氟啶草酮稀释液;量取每亩160-180克33%的二甲戊灵加入另外一个搅拌器中,称取每亩30-40公斤水加入搅拌器中与二甲戊灵充分混合成二甲戊灵稀释液;

3)喷施、播种,将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分别喷施在两块实验,耙地混土后播种,然后盖膜正常管理;

4)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并观察记录50天内龙葵生长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喷施一天后进行耙地混土,耙地深度3-5厘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播种盖膜25天后观察并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50天内龙葵的生长状况以播种后第30,40天,50天作为观察的时间段进行结果记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氟啶草酮属吡咯烷酮类除草剂,是类胡萝卜素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番茄红素脱氢酶,切段光合作用方式达到除草目的,通过检测结果来看使用氟啶草酮与使用二甲戊灵的出苗情况基本无差异,但氟啶草酮对龙葵的防治效果明显要优于二甲戊灵,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表格,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试验田,选择同一区域,面积相等的两块适合棉花种植的田地;

2)配置药剂,量取每亩30克42%的氟啶草酮悬浮剂加入搅拌器中,称取每亩40公斤的水加入到搅拌器中与氟啶草酮悬浮剂充分混合得到氟啶草酮稀释液;量取每亩160克33%的二甲戊灵加入另外一个搅拌器中,称取每亩30公斤水加入搅拌器中与二甲戊灵充分混合成二甲戊灵稀释液;

3)喷施、播种,将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分别喷施在两块实验,耙地混土后播种,然后盖膜正常管理;

4)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并观察记录50天内龙葵生长的情况。

步骤3)中,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喷施一天后进行耙地混土,耙地深度3-5厘米。

步骤4)中,播种盖膜25天后观察并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记录的结果见表1。

步骤4)中,50天内龙葵的生长状况以播种后第30,40天,50天作为观察的时间段进行结果记录,记录的结果见表2。

表1棉花出苗率

表2两种药液对龙葵的株防效

实施例2:

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试验田,选择同一区域,面积相等的两块适合棉花种植的田地;

2)配置药剂,量取每亩35克42%的氟啶草酮悬浮剂加入搅拌器中,称取每亩45公斤的水加入到搅拌器中与氟啶草酮悬浮剂充分混合得到氟啶草酮稀释液;量取每亩170克33%的二甲戊灵加入另外一个搅拌器中,称取每亩35公斤水加入搅拌器中与二甲戊灵充分混合成二甲戊灵稀释液;

3)喷施、播种,将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分别喷施在两块实验,耙地混土后播种,然后盖膜正常管理;

4)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并观察记录50天内龙葵生长的情况。

步骤3)中,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喷施一天后进行耙地混土,耙地深度3-5厘米。

步骤4)中,播种盖膜25天后观察并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记录的结果见表3。

步骤4)中,50天内龙葵的生长状况以播种后第30,40天,50天作为观察的时间段进行结果记录,记录的结果见表4。

表3棉花出苗率

表4两种药液对龙葵的株防效

实施例3:

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试验田,选择同一区域,面积相等的两块适合棉花种植的田地;

2)配置药剂,量取每亩40克42%的氟啶草酮悬浮剂加入搅拌器中,称取每亩50公斤的水加入到搅拌器中与氟啶草酮悬浮剂充分混合得到氟啶草酮稀释液;量取每亩180克33%的二甲戊灵加入另外一个搅拌器中,称取每亩40公斤水加入搅拌器中与二甲戊灵充分混合成二甲戊灵稀释液;

3)喷施、播种,将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分别喷施在两块实验,耙地混土后播种,然后盖膜正常管理;

4)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并观察记录50天内龙葵生长的情况。

步骤3)中,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喷施一天后进行耙地混土,耙地深度3-5厘米。

步骤4)中,播种盖膜25天后观察并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记录的结果见表5。

步骤4)中,50天内龙葵的生长状况以播种后第30,40天,50天作为观察的时间段进行结果记录,记录的结果见表6。

表1棉花出苗率

表2两种药液对龙葵的株防效

实施例4:

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试验田,选择同一区域,面积相等的两块适合棉花种植的田地;

2)配置药剂,量取每亩30克42%的氟啶草酮悬浮剂加入搅拌器中,称取每亩50公斤的水加入到搅拌器中与氟啶草酮悬浮剂充分混合得到氟啶草酮稀释液;量取每亩170克33%的二甲戊灵加入另外一个搅拌器中,称取每亩40公斤水加入搅拌器中与二甲戊灵充分混合成二甲戊灵稀释液;

3)喷施、播种,将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分别喷施在两块实验,耙地混土后播种,然后盖膜正常管理;

4)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并观察记录50天内龙葵生长的情况。

步骤3)中,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喷施一天后进行耙地混土,耙地深度3-5厘米。

步骤4)中,播种盖膜25天后观察并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记录的结果见表7。

步骤4)中,50天内龙葵的生长状况以播种后第30,40天,50天作为观察的时间段进行结果记录,记录的结果见表8。

表1棉花出苗率

表2两种药液对龙葵的株防效

实施例5:

一种氟啶草酮用于棉花田防除龙葵杂草的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试验田,选择同一区域,面积相等的两块适合棉花种植的田地;

2)配置药剂,量取每亩40克42%的氟啶草酮悬浮剂加入搅拌器中,称取每亩40公斤的水加入到搅拌器中与氟啶草酮悬浮剂充分混合得到氟啶草酮稀释液;量取每亩180克33%的二甲戊灵加入另外一个搅拌器中,称取每亩30公斤水加入搅拌器中与二甲戊灵充分混合成二甲戊灵稀释液;

3)喷施、播种,将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分别喷施在两块实验,耙地混土后播种,然后盖膜正常管理;

4)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并观察记录50天内龙葵生长的情况。

步骤3)中,氟啶草酮稀释液和二甲戊灵稀释液喷施一天后进行耙地混土,耙地深度3-5厘米。

步骤4)中,播种盖膜25天后观察并记录两块试验田的出苗情况,记录的结果见表9。

步骤4)中,50天内龙葵的生长状况以播种后第30,40天,50天作为观察的时间段进行结果记录,记录的结果见表10。

表9棉花出苗率

表10两种药液对龙葵的株防效

通过表1-10检测结果来看,使用氟啶草酮与使用二甲戊灵的出苗情况基本无差异,但氟啶草酮对龙葵的防治效果明显要优于二甲戊灵,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12月23日 12:08
    多少钱一瓶?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