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4268发布日期:2019-06-25 23:1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铅膏密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极板涂片工序,需要将铅膏经过机器涂制到板栅上形成极板。铅膏主要由铅粉、硫酸、纯水以及辅助材料等进行混合搅拌制成。铅膏的密度对涂片质量有很大影响,铅膏太硬会造成板栅漏筋条,铅膏太软会造成铅膏与板栅结合力差。同时铅膏密度对铅膏的后期固化孔率的生成有很大影响。所以每次和膏需要对铅膏的密度必须进行检测,如果铅膏偏软或偏硬,需要通过对铅膏的加水量或搅拌时间进行控制调节铅膏密度。

本申请人在2018年12月18日申请了名为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取样器及其检测方法的专利,在夯实量杯内的待检测铅膏样品的过程中,量杯在桶体内每一次自由落体之后,都要分离桶体与活动底座,拿出量杯,并需要重复上述动作1-3次至夯实量杯里的待检测铅膏样品。该专利中的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操作及其不便,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待检测铅膏样品的夯实过程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性高,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在和膏的过程中铅膏过软或过硬,降低铅膏对涂片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极板性能的影响。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包含机架、量杯、夯实桶和夯实驱动机构;所述夯实桶开口向上竖直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其底部和机架上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夯实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夯实桶的下方,且其竖直连杆的能够贯穿所述通孔上下移动;所述量杯的外径小于所述夯实桶的内径,在开始检测时,装有待检测铅膏样品的所述量杯置于所述夯实桶内、所述竖直连杆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夯实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转盘、转动连杆以及所述竖直连杆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夯实桶下方,所述转盘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偏心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与之偏心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杆以驱动电机的转轴为中心圆周转动运动,竖直连杆则被转动连杆带动沿通孔上下移动,

当所述转动连杆随所述转盘转动到最低位置时,所述竖直连杆的顶端位于所述夯实桶的底部下方;当所述转动连杆随所述转盘转动到最高位置时,所述竖直连杆的顶端位于所述夯实桶内,且位于所述夯实桶内的所述量杯的上口与所述夯实桶的上口边缘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上端两侧设有避空缺槽。两侧避空缺槽的设置方便手捏量杯将量杯放入到桶体内,且保持量杯的上口与桶体的上口边缘齐平。

优选地,所述量杯为圆筒状,其上口内径d1大于下底内径d20.8-2mm。量杯上口内径大于下底内径的设计便于将铅膏取样器顺利放进量杯内。

优选地,所述量杯由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由于铅膏中含有硫酸,所以量杯使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防止被铅膏腐蚀。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需要夯实量杯中的待检测铅膏时,首先取待检测铅膏样品并填充装满到量杯中;然后将量杯置于夯实桶内夯实驱动机构中的竖直连杆的顶部顶面上(夯实驱动机构的初始状态即为其竖直连杆位于最高位置时),此时量杯的上口与夯实桶的上口边缘齐平;然后启动夯实驱动机构,夯实驱动机构中的竖直连杆快速下移至其顶部位于夯实桶的底部以下(在竖直连杆下移的过程中,竖直连杆与量杯之间分离),而量杯因为缺少了竖直连杆的支撑,也会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夯实桶的底部,受到夯实桶底部的冲击,然后夯实驱动机构再驱动竖直连杆上移将量杯移动其上口与夯实桶上口边缘齐平;重复上述动作预设次数,量杯内的待检测铅膏即被夯实。

可见,本装置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专利相比,夯实铅膏的操作方便快捷,每一次夯实操作后,无需分离夯实桶和活动底座,节约人工成本,夯实效率较高,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的主视及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量杯中的待检测铅膏样品夯实后的示意图;

图3为夯实桶剖视示意图;

图4为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在夯实过程中的主视及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铅膏取样器的示意图;

图6为铅膏取样器取满待检测铅膏样品时的示意图;

图7为铅膏取样器中的待检测铅膏样品倒扣到量杯中未夯实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铅炭电池铅膏密度检测前的铅膏夯实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机架5、夯实桶2、夯实驱动机构6以及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的圆筒状量杯1组成,该夯实桶2开口向上竖直固定在机架5上,且其底部和与其接触的机架5均开设有贯穿的通孔7;夯实驱动机构6由驱动电机602、转盘603、转动连杆604以及竖直连杆601组成,驱动电机602固定在机架5上且位于夯实桶2下方,转盘603与驱动电机602的输出轴605同轴固定,转动连杆604的一端与转盘603偏心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竖直连杆601的底端转动连接,竖直连杆601的顶端能够贯穿通孔7上下移动;量杯1的外径小于夯实桶2的内径,初始位置时,竖直连杆601的位置最高,装有待检测铅膏样品3的量杯1置于夯实桶2内并位于竖直连杆601的顶部顶面上,且此时量杯1的上口与夯实桶2的上口边缘齐平。

为了便于填充待检测铅膏样品3,如图2,将量杯1的上口内径d1设计成大于下底内径d20.8-2mm;量杯1的下底外径d6略小于夯实桶2的内径d7,以便于量杯1放置于夯实桶2内;为了便于将量杯1放置于夯实桶2内并在夯实后从夯实桶2内取出,在夯实桶2的上端两侧还开设有避空缺槽204,如图3。

使用本装置对装满待检测铅膏样品进行夯实处理时,首先使用铅膏取样器4取待检测铅膏样品3(待检测铅膏样品3充满铅膏取样器4),然后将铅膏取样器4下口朝下置于量杯1中,接着取走铅膏取样器4,将待检测铅膏样品3留在量杯1中;接着将量杯1置于夯实桶2内、竖直连杆601的的顶端顶面上,此时量杯1的上口与夯实桶2的上口边缘齐平,如图1;然后启动驱动电机602,驱动电机602驱动转盘603转动,转盘603则带动转动连杆604绕驱动电机602的输出轴605快速转动到最低位置,竖直连杆601则被转动连杆603带动迅速下移至其顶部位于夯实桶2的底部以下(此时竖直连杆601的位置最低,在竖直连杆601下移的过程中,竖直连杆601与量杯1之间分离),而量杯1因为缺少了竖直连杆601的支撑,也会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夯实桶2的底部,如图4,受到夯实桶2底部的冲击,然后驱动电机602继续驱动转盘603缓慢转动,转盘603则带动转动连杆604绕驱动电机602的输出轴605缓慢转动到最高位置,竖直连杆601则被转动连杆604带动缓慢上移至其顶部位于夯实桶2内,此时量杯1的上口再次与夯实桶2上口边缘齐平;重复上述动作预设次数,量杯1内的待检测铅膏样品3即被夯实。

在上述取样的过程中使用的铅膏取样器4如图5和6所示,为了便于取样后将铅膏取样器4与待检测铅膏样品3分离,将该铅膏取样器4设计成倒扣杯子状,下口内径d3大于上底内径d44-10mm,且下口外径d5与量杯下底内径d2相等;为了便于将铅膏取样器4与待检测铅膏样品3分离,还在铅膏取样器4的上底上开设通气孔401,在充满待检测铅膏样品3的铅膏取样器4倒扣在量杯1内之后,通过该通气孔401能够很方便地将铅膏取样器4取走,将其内的待检测铅膏样品3留在量杯1内,如图7;为了保证夯实待检测铅膏样品3后,仍有多余的铅膏位于量杯1上口之外,铅膏取样器4的容积要大于量杯1的容积。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