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0226发布日期:2019-07-17 05:0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源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源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头行业的高速发展,光源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检测光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检测方法也越来越趋向于无人化和智能化。

目前客户在使用光源时要定时用光源标准仪器去测试光源的参数,通过仪器测试出的光源参数必须符合他们的要求后才可使用,同时需要实时监控光源参数的真实值,当发现光源参数超标后会及时停止,杜绝因为光源而产生的不良率。另外,客户在人工进行检测光源时,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因此现有普通光源板无监控功能难以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而光源监控系统则刚好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然而当前设备越来越紧凑,在光源内设置监控功能的技术难度较高,因而难以点检光源变化。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光源监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源监控系统,通过结构优化紧凑的光源板设计及颜色传感器的设置,实现光源参数的实时准确监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光源控制器、与光源控制器连接的光源板、数据显示装置;

所述光源板主要包括第一结构外框、第二结构外框、扩散板、扩散膜、导光板,导光板的两侧分别依次为扩散膜、扩散板,呈中心对称方式布置在第一结构外框与第二结构外框之间,沿第一结构外框内边缘设置有灯条;

所述第二结构外框内部安装有颜色传感器、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颜色传感器位于第二结构外框内部的中心位置,颜色传感器、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光源控制器顺次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正面与背面均为打点面。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5mm厚的高纯度导光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靠近扩散膜的一面为光面,远离扩散膜的一面为沙面。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为3mm厚的一光一沙亚克力。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由多组灯珠相互混合而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颜色传感器通过i2c总线与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通过rs485接口与光源控制器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显示装置包括数码管、电脑。

进一步的,所述数码管与光源控制器连接,所述电脑通过rs232接口与光源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控制器采用单片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结构优化紧凑的光源板设计及颜色传感器的设置,实现光源参数的实时准确监控,解决了光源监控通过人工测试的问题,减少了客户端光源测量仪器的使用,杜绝了客户点检光源时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和准确性,满足了目前市场需求;

(2)所述光源板的光源组装以导光板为中心,上下两面呈中心对称的形式,可使光源上面两面发出的光的参数最趋向于一致,使得光源参数监控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3)所述光源板内嵌微型颜色传感器实时监控光源的光学参数如色温、色坐标、照度,解决当前设备越来越紧凑而难以点检光源变化的难点;同时将颜色传感器安装在光源反面的中心位置,可有效地监控到客户使用光源的参数,监控的光源参数与客户使用的光源参数不存在偏差,且光源变化的参数与颜色传感器读取的参数呈同幅度的增加或减少,光源的监控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源监控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所述光源板正面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所述光源板背面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的爆炸图;

图5是所述光源监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结构外框,2、第二结构外框,3、扩散板,4、扩散膜,5、导光板,6、灯条,7、颜色传感器,8、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9、盖板,10、传感器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光源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光源控制器、与光源控制器连接的光源板、数据显示装置。所述数据显示装置包括数码管、电脑,所述数码管与光源控制器连接,所述电脑通过rs232接口与光源控制器连接。所述数码管用于显示光源板内光源参数如色温、色坐标、照度,所述电脑可供客户实时监控光源参数的真实值。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控制器采用单片机stm32f103,功耗低、经济易用,具有良好的集成性能。

下面参阅图2至图4,具体描述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光源板的结构:

所述光源板主要包括第一结构外框1、第二结构外框2、扩散板3、扩散膜4、导光板5。结合图2和图3,第一结构外框1与第二结构外框2通过若干个螺钉固定成平板结构,光源板的正面为扩散板3,背面为第二结构外框2。沿第一结构外框1内边缘设置有灯条6,所述灯条6由多组灯珠相互混合而成。

结合图4,导光板5的两侧分别依次为扩散膜4、扩散板3,呈中心对称方式布置在第一结构外框1与第二结构外框2之间。所述光源板的光源组装以导光板5为中心,上下两面呈中心对称的形式,可使光源上面两面发出的光的参数最趋向于一致,使得光源参数监控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5选用5mm厚的高纯度导光板。导光板5采用双面打点的雕刻工艺,使灯条6发出的光经过多次折射后经扩散板3扩散到光源表面,从而使光源表面的色温、照度均匀性高达95%以上,大大节省了原材料和工时的损耗,提高了光源的整体性能以及对光源制造工艺有了极大的改善。

优选的,所述扩散板3选用3mm厚的一光一沙亚克力。所述扩散板3靠近扩散膜4的一面为光面,远离扩散膜4的一面为沙面。扩散板3光面朝内起到光的内部反射作用,提高了光源的出光率,缓慢了光源参数的衰减。

所述第二结构外框2内部安装有颜色传感器7、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8,外部设有盖板9。颜色传感器7通过i2c总线与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8连接,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8通过rs485接口与光源控制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8主要包括单片机stm32f103、485芯片sn65hvd485edr和外围电路。颜色传感器7安装在第二结构外框2内部的中心位置,该处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槽10,可有效地监控到客户使用光源的参数,同时不会影响到客户的使用。客户可实时监控光源参数的真实值,发现光源参数超标后可及时停止,杜绝了因为光源而产生的不良率。相对而言,假设颜色传感器7安装在光源板的其它位置,如结构拐角、侧边,监控的光源参数会与客户使用的光源参数存在一定的偏差,且光源变化的参数跟颜色传感器7读取的参数不会呈同幅度的增加或减少,光源的监控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通过结构优化紧凑的光源板设计及颜色传感器7的设置,实现光源参数的实时准确监控,解决了光源监控通过人工测试的问题,减少了客户端光源测量仪器的使用,杜绝了客户点检光源时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和准确性,满足了目前市场需求。

结合图5,所述颜色传感器7用于获取光源的rgb分量值,所述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8通过映射矩阵运算将rgb分量值换算为xyz坐标值,再将xyz坐标值算术运算为色坐标xy、亮度lv,通过色坐标及亮度运算得到色温t和照度ev。数据处理与转换模块8将光源参数通过rs485接口传输到控制器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控制器还通过rs232接口将光源参数上传电脑实现光源的实时监控功能。具体运算过程如下:

首先使用光源控制器调节光源的色温及照度;

然后将光源色温亮度调至(2850k,3000lux),用标准仪器测试得到x2850,y2850,z2850,颜色传感器获取得到r2850,g2850,b2850;

再将光源色温亮度调至(4000k,3000lux),用标准仪器测试得到x4000,y4000,z4000,颜色传感器获取得到r4000,g4000,b4000;

最后将光源色温亮度调至(6000k,4000lux),用标准仪器测试得到x6000,y6000,z6000,颜色传感器获取得到r6000,g6000,b6000。计算公式为:

xyz计算公式:

色坐标及亮度计算公式:

x=x/(x+y+z)

y=y/(x+y+z)

lv=y

色温及照度计算公式:

cct=449.0×n3+3525.0×n2+6823.3×n+5520.33

n=(x-xe)/(ye-y)

xe=0.3320

ye=0.1858

ev=lvxπ

所述光源监控系统采用侧边进光的发光原理。靠近位于导光板5两侧的光的反射点细小偏圆行且间距疏远,而位于导光板5中间部分的反射点紧密且粗大略呈椭圆形。当光从四侧光源进入导光板,一部分碰到反射点时,漫反射到导光板5表面,另一部分是光直接穿透导光板5到达表面。越靠近光源的导光板5部位得到的直接光越强,远离的越弱;而另一方面,靠近光源的反射点细小而疏远,漫反射出来的光较少,相反远距离光源的那些粗大且紧密的点反射出来的光较丰富。这些光复杂融合后,从而达到整块光源板均亮的效果。同时所述灯条6设计多组灯珠相互混合,通过在光源控制器内录入软件可实现多色温、多照度的自动校准,使所述光源监控系统更趋向于智能化,兼容多种色温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多方面测试,而且减少了客户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客户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