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8162发布日期:2019-06-11 21:57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氏试验,测定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对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问题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实践中也非常重要,例如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

当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测试主要应用拉拔试验方式进行。该试验方法和试件形式较为简单,但采用这种方法,试验中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状态是不同的。而梁氏试验完全模拟钢筋在梁中弯剪区域的锚固状态,与实际受力状态相符,能较好地反映钢筋在实际混凝土结构中的粘结滑移性能。因此,需要一种可测试梁氏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组装方便、利于试验观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用于实现测试钢筋-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梁氏试件、分配梁、球铰支座和上部连接件,所述梁氏试件包括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由一根通长钢筋连接,所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l型槽;两个l型槽形成的凹槽中卡合放置有钢铰(钢铰与凹槽相互配合,钢铰和凹槽的尺寸相吻合),钢铰中间设有钢铰转轴,所述钢铰转轴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边缘的距离相等,力臂明确,以便根据力矩平衡准确地计算钢筋拉力;梁氏试件上方设有分配梁;所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的下方分别设有球铰支座。

球铰支座顶部结构为球铰。

所述分配梁包括钢板和固定铰支座,所述固定铰支座上端与钢板固定连接,固定铰支座下端与梁氏试件固定连接,用来传递荷载并控制加载位置;更进一步地,固定铰支座上端与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铰支座下端通过螺杆与梁氏试件连接;所述固定铰支座中间设有固定铰支座转轴。

所述钢铰转轴和固定铰支座转轴为钢柱。

所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的上方分别与固定铰支座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上部连接件为钢棒,钢棒与钢板连接(通过钢棒将加载装置和测试装置连接),保证试验机的加载装置距梁氏试件有一定的空间,易于放置试件,观察试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梁氏试件置于球铰支座上,微调对中(球铰支座加载过程中起到支撑和自然转动作用);

第二步,分配梁组装后,将其与梁氏试件连接;

第三步,将钢铰置于梁氏试件两个l型槽形成的凹槽中;

第四步,上部连接件的上端通过荷载传感器加载装置连接,调节加载装置的高度,直至下端穿入钢板中间圆孔,将试验机加载装置与试验装置连接成整体;

第五步,加载装置加载,试件破坏前,钢筋产生较小滑移,任一半梁出现裂缝时,钢筋滑移突然增大,但未脱离混凝土,最终两块半梁相继破坏,出现较大裂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拉拔粘结试验中钢筋、混凝土应力状态与真实情况不符的问题。本发明钢铰和凹槽的尺寸刚好吻合,直接放在凹槽上,不会晃动,无需与试件固定,即可起到转动作用,采用球铰支座,保证梁氏试件变形,球铰支座始终与试件表面垂直,灵活方便。本装置采用梁氏试件,可更好地模拟钢筋在梁端的粘结锚固情况,并且力臂明确,可计算得钢筋拉力,测试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随着加载逐渐增大,混凝土逐渐向下变形,钢铰也随之变形,钢铰上方钢板间距变小,下方间距变大;固定铰支座也随之转动,其下方的钢板始终与试件表面保持固定。在施加荷载过程中,加载装置与试验装置不会产生脱离。此外本装置易于观察试验现象,且不应影响试验现象的发生。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固定铰支座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钢铰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梁氏试件示意图;

图5是受力分析简图;

图中:1梁氏试件;2支座;3固定铰支座;4钢铰;5螺杆;6钢棒;7钢板;8螺栓;9钢柱;10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梁氏试件1、分配梁和钢棒6,所述梁氏试件1包括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由一根通长钢筋10连接,所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l型槽;两个l型槽形成的凹槽中卡合放置有钢铰4(钢铰与凹槽相互配合,钢铰和凹槽的尺寸相吻合),钢铰4中间设有钢铰转轴,所述钢铰转轴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边缘的距离相等,力臂明确,以便根据力矩平衡准确地计算钢筋拉力;梁氏试件1上方设有分配梁;所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的下方分别设有球铰支座2。

所述分配梁包括钢板7和固定铰支座3,固定铰支座3上端与钢板7通过螺栓8连接,所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的上方分别与固定铰支座3的下端通过螺杆5连接;所述固定铰支座3中间设有固定铰支座转轴。

所述钢铰转轴和固定铰支座转轴为钢柱。

所述钢棒6与钢板7中心连接(通过钢棒将加载装置和测试装置连接),保证试验机的加载装置距梁氏试件有一定的空间,易于放置试件,观察试验。

梁氏试件1为尺寸100*100*400mm的混凝土,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较小的间距为30mm,两个l型槽间距为50mm,放置钢铰4,l型槽长100mm,宽50mm,厚10mm,钢铰4长100mm,宽50mm,厚50mm,钢筋10的直径为12或16mm,钢筋10距混凝土边缘距离为30mm;两球铰间距300mm;钢板7长150mm,宽130mm,厚20mm,钢板7左右两端部开洞直径10mm,中心开洞直径10mm;固定铰支座3长130mm,宽50mm,高100mm,两个固定铰支座3中间间距100mm,钢棒6一端直径10mm;螺杆5表面设有螺纹,直径10mm。

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预制梁氏试件1,将梁氏试件1置于球铰支座2,微调对中;

第二步,分配梁组装后,将其与梁氏试件1相连接,固定铰支座3上端与钢板7通过螺栓8固定,下端通过螺杆5与梁氏试件1固定;

第三步,将钢铰4置于梁氏试件1两个l型槽形成的凹槽中,使力臂明确,力矩平衡可得钢筋拉力,如图4,钢筋拉力f=p*(a1-a2)/(2*la),其中,p表示加载力,a1为钢铰到球铰支座的距离、a2为钢铰到固定铰支座的距离、la为球铰到钢筋的距离,a1=160mm,a2=50mm,la=45mm;

第四步,钢棒6的上端通过荷载传感器与加载装置连接,调节加载装置的高度,直至钢棒6下端穿入钢板7中间圆孔,将加载装置与试验装置连接成整体;

第五步,加载装置加载,试件破坏前,钢筋10产生较小滑移,任一半梁出现裂缝时,钢筋10滑移突然增大,但未脱离混凝土,最终两块半梁相继破坏,出现较大裂缝。

所述加载装置为电液伺服500吨试验机。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替换而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