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35347发布日期:2019-07-10 10:3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车辆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缺少了对两边车道并线、转弯、十字路口左右两侧来车时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数据信息,预设车辆指令信号;

步骤2)、将标靶车与移动底盘组合形成目标车;

步骤3)、当目标车与被测车碰撞时,测试结果为失败,进行重新测试;

步骤4)、当目标车不与被测车碰撞,且目标车与被测车的行车路线按照预设指令信号执行,测试结果为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标靶车与移动底盘组合形成目标车后,将被测车及目标车手动行驶至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被测车及目标车手动行驶至初始位置后,通过控制器输入测试条件,模拟行驶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始测试后被测车与目标车按既定方向及速度行驶,若在设定距离及位置触发被测车的传感器,使车辆停止或减速,以避免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雷达或摄像头,雷达安装在被测车前部保险杠下方,摄像头安装在被测车中央后视镜前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未达到设计要求,目标车与被测车产生碰撞,则被测车会从移动底盘上压过,将标靶车撞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靶车为轻质骨架材料,碰撞后即散开,重新组装即可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底盘的模块进行更换可以模拟行人或非机动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测车由驾驶机器人驾驶或人工驾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让目标车可以在被测车辆的各个方向进行行驶模拟,以实现其他工况的试验场内驾驶模拟系统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的移动底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的的移动底盘的左后轮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的的移动底盘的电控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的的移动底盘的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的的移动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场内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化数据信息,预设车辆指令信号;

s2)、将标靶车与移动底盘组合形成目标车;

s3)、当目标车与被测车碰撞时,测试结果为失败,进行重新测试;

s4)、当目标车不与被测车碰撞,且目标车与被测车的行车路线按照预设指令信号执行,测试结果为成功。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标靶车与移动底盘组合形成目标车后,将被测车及目标车手动行驶至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被测车及目标车手动行驶至初始位置后,通过控制器输入测试条件,模拟行驶路径。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始测试后被测车与目标车按既定方向及速度行驶,若在设定距离及位置触发被测车的传感器,使车辆停止或减速,以避免碰撞。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为雷达或摄像头,雷达安装在被测车前部保险杠下方,摄像头安装在被测车中央后视镜前方。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未达到设计要求,目标车与被测车产生碰撞,则被测车会从移动底盘上压过,将标靶车撞散。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标靶车为轻质骨架材料,碰撞后即散开,重新组装即可使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底盘的模块进行更换可以模拟行人或非机动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被测车由驾驶机器人驾驶或人工驾驶。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1、初始化数据信息。

2、根据测试项目,选择不同的标靶车及移动底盘的组合形式,形成目标车。

3、将被测车及目标车手动行驶至初始位置。

4、同步系统数据,将目标车与被测车数据同步

5、输入测试条件,模拟行驶路径:按照要求分别设定被测车与目标车的初始方向,目标位置的速度与方向。

6、开始进行测试,目标车由siemenss7-1500系列控制器控制。

7、根据gps与惯性导航确认位置及速度、加速度状态。被测车可以由驾驶机器人驾驶,也可以由人工驾驶。

8、开始测试后被测车与目标车按既定方向及速度行驶,若在设定距离及位置触发传感器使车辆停止或减速,以避免碰撞。

9、若adas系统未达到设计要求,目标车与被测车产生碰撞,则被测车会从移动底盘上压过,将标靶车撞散。

10、由于标靶车为轻质骨架材料,碰撞后即散开,重新组装即可使用。而且对被测车不会产生损坏性的影响。

11、移动底盘为梯形结构,两侧裙边的斜坡可以使被测车顺利从上方开过,其悬架及承重设计可以满足轴重1.5t的车辆碾过而不损坏。

12、若测试失败,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复组装进行再次测试。

13、根据测试项目不同。将移动底盘的模块进行更换可以模拟下列目标进行测试:行人、非机动车等。

14、根据测试项目要求不同,可以减少转向模块、增加或减少驱动模块、改变裙边模块等,以在不同的要求下减少试验成本及减少意外损坏带来的损失。

15、电源为电池,可更换可充电,灵活使用。

16、可测试项目包括有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刹车),bsd(盲点检测)、ldw(车道偏移预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底盘包括围挡底座1,所述围挡底座中心设有中心槽,所述中心槽内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转向机构,第二凹槽3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邻,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电控机构,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并排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左后轮驱动机构,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右后轮驱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挡底座呈四方形,所述围挡底座边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中心槽的边沿。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10,所述转向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转向杆11,所述转向杆一端连接左前轮制动器12,所述左前轮制动器设在左前轮车轴13上,所述左前轮车轴一端连接左车轮14,另一端连接左车轴固定块15,所述左前轮车轴上两侧还连接左前轮悬挂16,所述左前轮悬挂一端通过左前轮悬挂固定块17固定在第一凹槽的底板上;所述转向杆另一端连接右前轮制动器22,所述右前轮制动器设在右前轮车轴23上,所述右前轮车轴一端连接右车轮24,另一端连接右车轴固定块25,所述右前轮车轴上两侧还连接右前轮悬挂26,所述右前轮悬挂一端通过右前轮悬挂固定块27固定在第一凹槽的底板上;所述左车轮和所述右车轮下方的底板上均设有方形通孔,所述左前轮制动器和所述右前轮制动器分别连接左前轮制动器驱动电机18和右前轮制动器驱动电机28。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左后轮驱动机构包括后车轮驱动电机30,所述后车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大齿轮31,所述大齿轮通过传动皮带32连接小齿轮33,所述小齿轮套设在后车轮轴34上,所述后车轮轴一端设有后车轮35,所述后车轮轴上套设有后车轮制动器36,所述后车轮轴上还套设有后轮悬架37,所述后轮悬架另一端通过后悬挂固定块38固定在第三凹槽的底板上,所述后车轮下方的底板上设有长方形通孔,所述后车轮制动器连接后车轮制动器驱动电机39。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皮带上设有涨紧轮40。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右后轮驱动机构与所述左后轮驱动机构结构相同,镜像设置在所述第四凹槽内。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机构包括电池50,所述电池为惯导装置51和电机控制器52提供电源,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惯导装置、所述后车轮驱动电机、左前轮制动器驱动电机、右前轮制动器驱动电机和后车轮制动器驱动电机。

工作原理:

将测试用的气球车放置在移动底盘上,通过对电机控制器的预设,设定移动底盘的运行速度和方向,让移动底盘模拟行人、骑车、汽车等不同情况与目标车发生碰撞。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多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