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54024发布日期:2019-07-24 10:0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利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动汽车的电池退运后,如果要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需要先对电池的状态进行评估,以剔除那些明显不具备梯次利用价值的电池,降低退运电池后续的检测和运输成本。

退运电池的状态可以通过对电池历史数据分析来进行判断,但是,电池的历史数据的保存并不完整,进而导致无法对退运电池的状态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历史数据保存不完整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步骤,建立电池数据库;上传步骤,将每块电池在不同阶段的使用情况上传至电池数据库;获取步骤,从电池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电池的历史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上传步骤进一步包括:设定子步骤,每块电池在出厂前均设定一个标识;第一上传子步骤,在每块电池出厂前,根据各电池的标识将对应电池的出厂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第二上传子步骤,在每块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各电池的标识将对应电池的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上传至电池数据库;第三上传子步骤,在电池退役时,根据待退役电池的标识将退役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设定子步骤中,标识为ID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每块电池的ID标识的代码结构包括:厂商代码、产品类型代码、电池类型代码、规格代码、追溯信息代码、生产日期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多块电池在出厂前可组合成电池模块或者电池包或者电池组,电池模块或者电池包或者电池组设定一个总ID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第一上传子步骤中,电池的出厂信息包括:每块电池在出厂前的开路电压、交流内阻和模组数量。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第二上传子步骤中,电池在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包括:电池的开路电压、内阻、容量或能量、发热特性和运行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第三上传子步骤中,退役信息包括:待退役电池的制造商、材料体系、生产日期、退役时间、待退役电池可用容量或可用能量、发热特性和内阻。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上传步骤还包括:第四上传子步骤,在电池退役后,根据退役电池的标识将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的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第五上传子步骤,在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退役后,根据退役电池的标识将退役电池进行第二次利用的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重复上述第四上传子步骤和第五上传子步骤,直至退役电池无法再次利用为止。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第四上传子步骤中,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的信息包括:第一次利用前的信息、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和第一次利用退役时的信息;第五上传子步骤中,退役电池进行第二次利用的信息包括:第二次利用前的信息、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和第二次利用退役时的信息。

本发明中,通过将每块电池在不同阶段的使用情况上传至电池数据库,这样电池数据库能够完整记录并存储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有效地保证电池的历史数据的完整和准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历史数据的保存不完整的问题,并且,电池数据库存储的各电池的历史数据为各电池的快速诊断和状态评估提供了必要的参数信息,有效地提高了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只需根据实际需求即可从电池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电池的历史数据,操作简单,同时,电池数据库还为电池所应用设备的所有人提供了电池采集和交换的平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上传步骤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上传步骤的又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步骤S1,建立电池数据库。

具体地,建立一个统一的电池数据库,在电池数据库中记录并存储电池的生产、销售、使用、维护、回收、梯次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历史数据,并与电池的生产厂家、电池应用设备的生产厂家、电池维修厂家以及退运电池利用厂家建立数据采集和交换系统。

具体实施时,电池可以为锂电池,也可以为普通电池,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上传步骤S2,将每块电池在不同阶段的使用情况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具体地,将每块电池在出厂前的相关参数、出厂后不同阶段的使用情况和电池退役时的相关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获取步骤S3,从电池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电池的历史数据。

具体地,根据实际需求,从电池数据库中获取所需要查找的电池的历史数据,并根据电池的历史数据来评估该电池的状态。

具体实施时,根据电池的历史数据来评估电池状态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块电池在不同阶段的使用情况上传至电池数据库,这样电池数据库能够完整记录并存储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有效地保证电池的历史数据的完整和准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历史数据的保存不完整的问题,并且,电池数据库存储的各电池的历史数据为各电池的快速诊断和状态评估提供了必要的参数信息,有效地提高了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只需根据实际需求即可从电池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电池的历史数据,操作简单,同时,电池数据库还为电池所应用设备的所有人提供了电池采集和交换的平台。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上传步骤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上传步骤S2进一步包括:

设定子步骤S21,每块电池在出厂前均设定一个标识。

具体地,每块电池对应一个唯一的标识,该标识与对应的电池一一对应。优选的,标识为ID标识。ID标识可以为一维码、二维码或其组合,其中,一维码可以采用条形码,如Code 128、GS1-128条码符号。二维码可以采用QR码或Data Matrix。

每块电池的ID标识的代码结构包括:厂商代码、产品类型代码、电池类型代码、规格代码、追溯信息代码、生产日期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ID标识的代码为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或十六进制进行编码,或者,ID标识的代码为汉字、数字、符号、字母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行编码。其中,字母包括英文字母、俄文字母、希腊字母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具体实施时,ID标识中的各种代码可以分别编码,也可以合并编码,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多块电池在出厂前可组合成电池模块或者电池包或者电池组,电池模块或者电池包或者电池组设定一个总ID标识。具体地,在出厂前,多块电池可以进行相应的组合和连接形成一个电池模块或者一个电池包或者一个电池组。其中,一个电池模块设定一个总ID标识,而该电池模块中的每块电池仍然设定一个ID标识。相应的,一个电池包或者一个电池组也设定一个总ID标识,而其组成中的每块电池也都设定一个ID标识。

具体实施时,总ID标识的代码结构包括的内容与ID标识的代码结构包括的内容可以相同;总ID标识的代码结构包括的内容也可以涵盖ID标识的代码结构包括的内容,并且,总ID标识的代码结构包括的内容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本实施例对于总ID标识的代码结构包括的内容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厂商代码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厂商代码、进口商代码、厂商国家代码、行政区域省(市)代码。

产品类型代码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代码。其中,总ID标识中的产品类型代码包括但不限于电池模块代码或电池组代码或电池包代码。

电池类型代码对应不同的电池材料类别,电池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镍氢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钴酸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

规格代码对应不同的产品规格型号,可以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进行编码。

追溯信息代码对应产品中电池的追溯信息,可以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进行编码,其中,至少包含生产厂商信息,还可以包括电池材料、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生产日期代码对应产品中电池的生产日期,可以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进行编码,如“2017年10月1日”、“20171001”、“2017-10-01”或“2017-Oct-1st”。

第一上传子步骤S22,在每块电池出厂前,根据各电池的标识将对应电池的出厂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具体地,电池的出厂信息包括:每块电池在出厂前的开路电压、交流内阻和模组数量。当然,电池的出厂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本实施例对于电池的出厂信息包括的内容不做任何限制。

在每块电池出厂时,电池生产厂商记录出厂时的开路电压、交流内阻和模组数量等参数。并且,按照每块电池对应的标识将对应电池的出厂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第二上传子步骤S23,在每块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各电池的标识将对应电池的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具体地,电池在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包括:电池的开路电压、内阻、容量或能量、发热特性和运行时间。当然,电池在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本实施例对于电池在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包括的内容不做任何限制。

在每块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池所应用设备的所有人定期或者实时利用电池管理系统记录电池的开路电压、内阻、容量或能量、发热特性和运行时间等信息,并按照每块电池对应的标识将对应电池的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具体实施时,电池可以应用于汽车,则电池所应用设备的所有人为汽车厂家或汽车所有人。

第三上传子步骤S24,在电池退役时,根据待退役电池的标识将退役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具体地,退役信息包括:待退役电池的制造商、材料体系、生产日期、退役时间、待退役电池可用容量或可用能量、发热特性和内阻。当然,退役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本实施例对于退役信息包括的内容不做任何限制。

在电池需要退役时,待退役电池的所有人在待退役电池进行退役时,记录制造商、材料体系、生产日期、退役时间、待退役电池可用容量或可用能量、发热特性和内阻等相关参数,并按照待退役电池对应的标识将待退役电池的退役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每块电池均设定一个唯一的标识,有效地保证了各块电池与各标识之间的一一对应,便于各块电池根据各自对应的标识上传电池数据库,进而确保了上传至电池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准确性,也便于根据标识将所需电池的历史数据从电池数据库中获取,确保了所获取的历史数据的准确。并且,将每块电池在出厂前的各参数信息、使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和退役时的退役信息均进行上传,保证了每块电池的历史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参数采集分析方法中,上传步骤的又一流程图。上传步骤S2还可以包括:

设定子步骤S21,每块电池在出厂前均设定一个标识。

第一上传子步骤S22,在每块电池出厂前,根据各电池的标识将对应电池的出厂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第二上传子步骤S23,在每块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各电池的标识将对应电池的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第三上传子步骤S24,在电池退役时,根据待退役电池的标识将退役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其中,上述设定子步骤S21、第一上传子步骤S22、第二上传子步骤S23和第三上传子步骤S24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上传子步骤S25,在电池退役后,根据退役电池的标识将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的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具体地,电池退役后还可以根据退役电池的情况来对退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即将退役电池的使用环境更换为较之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使得退役电池能够进行多次利用。

在退役电池进行第一利用的使用过程中,退役电池进行第一利用所应用设备的所有人定期或者实时利用电池管理系统记录该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过程中的参数信息,并按照退役电池对应的标识将其参数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的信息包括:第一次利用前的信息、第一次利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和第一次利用退役时的信息。当然,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本实施例对于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的信息包括的内容不做任何限制。

第五上传子步骤S26,在退役电池进行第一次利用退役后,根据退役电池的标识将退役电池进行第二次利用的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具体地,在退役电池进行第二利用的使用过程中,退役电池进行第二利用所应用设备的所有人定期或者实时利用电池管理系统记录该退役电池进行第二次利用过程中的参数信息,并按照退役电池对应的标识将其参数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

退役电池进行第二次利用的信息包括:第二次利用前的信息、第二次利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和第二次利用退役时的信息。当然,退役电池进行第二次利用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本实施例对于退役电池进行第二次利用的信息包括的内容不做任何限制。

其中,退役电池的标识也是该电池在出厂时设定的标识,也就是说,无论该电池是否进行再利用或者进行多次再利用,每块电池在制作完成出厂时设定的标识始终不变,即设定子步骤S21中对每块电池设定的标识,仅仅设定一次,并且,该标识对应了该电池在出厂、使用、退役、退役后第一次利用、退役后第二次利用等多次利用的相关参数和数据。

重复上述第四上传子步骤S25和第五上传子步骤S26,直至退役电池无法再次利用为止。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退役电池再利用的信息上传至电池数据库,能够准确地了解退役电池进行再利用的相关信息参数,便于退役电池进行再利用时的信息的查询,实现了对退役电池的重复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且,有效地完善了电池数据库中关于退役电池的相关数据,便于对电池状态的评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电池数据库能够完整记录并存储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有效地保证电池的历史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并且,电池数据库存储的各电池的历史数据为各电池的快速诊断和状态评估提供了必要的参数信息,有效地提高了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只需根据实际需求即可从电池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电池的历史数据,操作简单,同时,电池数据库还为电池所应用设备的所有人提供了电池采集和交换的平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