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6731发布日期:2019-08-10 00:2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泳装的制作工艺中,泳装面料的选择是很关键的一个点,而泳装面料的透水性是很重要的,则需要在选用泳装面料之前,对泳装面料透水性进行测试,通常人们都是用手拿着泳装面料将水捞起对透水性进行测试,由于人需要一直提着泳装面料,比较费力,并且使用后的水一般都是倒掉,浪费水资源,所以人们直接将装有水的泳装面料通过工具挂住,并且在泳装面料下方放好收集桶装水,如此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拿着泳装面料将水装起对透水性进行测试,人需要一直提着泳装面料,比较费力,并且使用后的水一般都是倒掉,浪费水资源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对泳装面料透水性进行测试,比较省力,并且还能对水进行循环使用,不浪费水资源的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包括有底座、装料箱、支板、固定框架、活动框架、回型卡块和提示机构,底座顶部左侧设有装料箱,装料箱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板,左右两方的支板顶部之间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顶部开有回型槽,固定框架上方设有活动框架,活动框架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回型卡块,回型卡块与回型槽配合,左右两方的支板上部之间设有提示机构。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提示机构包括有连杆、集水斗、第一导杆、第一弹簧、第二导杆、第二弹簧、固定板、异形导杆、第三弹簧和浮板,右方的支板上部开有开口,开口内铰接有连杆,连杆左端设有集水斗,左方的支板上部开有第一导孔,第一导孔内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左部与左方支板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集水斗左侧上部开有第二导孔,第一导杆右端位于第二导孔内,第二导孔内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左端与第一导杆右端接触,第二导杆右部与集水斗内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集水斗内左侧上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左部开有第三导孔,第三导孔内设有异形导杆,异形导杆左侧下部与第二导杆右端接触,异形导杆上部与固定板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异形导杆底端设有浮板。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水循环装置,水循环装置包括有支架、压缩缸、活动杆、导向轮、第四弹簧、活塞、单向阀、进水管和出水管,固定框架右侧上部设有支架,支架右端连接有压缩缸,压缩缸底部中间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底端设有导向轮,导向轮与连杆顶部右侧接触,活动杆下部与压缩缸外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活动杆顶端设有活塞,活塞位于压缩缸内与其滑动配合,压缩缸左壁上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压缩缸内连通,压缩缸右壁上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压缩缸内连通,出水管与进水管上均设有单向阀,出水管左端位于活动框架上方,进水管末端穿过装料箱右侧下部与其连通。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弧形导套、弧形导杆和第五弹簧,右方的支板右侧下部设有弧形导套,弧形导套内设有弧形导杆,弧形导杆顶端与连杆底部右侧连接,弧形导杆底端与弧形导套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水箱、排水管和阀门,支架左侧上部设有水箱,水箱上壁右部开有开孔,出水管左端位于开孔内,水箱底部左侧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水箱内连通,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本发明通过将泳装面料放在固定框架上,再通过回型卡块与回型槽的配合将泳装面料固定,即可将水倒在泳装面料上,使水慢慢的穿过泳装面料进行透水性测试,无需人用手拿着泳装面料将水装起进行测试,比较省力,并且更方便测试,通过水循环装置,能对使用过的水再次进行使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座,2.装料箱,3.支板,4.固定框架,5.回型槽,6.活动框架,7.回型卡块,8.提示机构,81.开口,82.连杆,83.集水斗,84.第一导孔,85.第一导杆,86.第一弹簧,87.第二导孔,88.第二导杆,89.第二弹簧,810.固定板,811.第三导孔,812.异形导杆,813.第三弹簧,814.浮板,9.水循环装置,91.支架,92.压缩缸,93.活动杆,94.导向轮,95.第四弹簧,96.活塞,97.单向阀,98.进水管,99.出水管,10.弧形导套,11.弧形导杆,12.第五弹簧,13.水箱,14.开孔,15.排水管,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座1、装料箱2、支板3、固定框架4、活动框架6、回型卡块7和提示机构8,底座1顶部左侧设有装料箱2,底座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装料箱2连接,装料箱2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板3,左右两方的支板3顶部之间设有固定框架4,支板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框架4连接,固定框架4顶部开有回型槽5,固定框架4上方设有活动框架6,活动框架6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回型卡块7,活动框架6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回型卡块7连接,回型卡块7与回型槽5配合,左右两方的支板3上部之间设有提示机构8。

实施例2

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座1、装料箱2、支板3、固定框架4、活动框架6、回型卡块7和提示机构8,底座1顶部左侧设有装料箱2,装料箱2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板3,左右两方的支板3顶部之间设有固定框架4,固定框架4顶部开有回型槽5,固定框架4上方设有活动框架6,活动框架6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回型卡块7,回型卡块7与回型槽5配合,左右两方的支板3上部之间设有提示机构8。

提示机构8包括有连杆82、集水斗83、第一导杆85、第一弹簧86、第二导杆88、第二弹簧89、固定板810、异形导杆812、第三弹簧813和浮板814,右方的支板3上部开有开口81,开口81内铰接有连杆82,连杆82左端设有集水斗83,连杆8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集水斗83连接,左方的支板3上部开有第一导孔84,第一导孔84内设有第一导杆85,第一导杆85左部与左方支板3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6,集水斗83左侧上部开有第二导孔87,第一导杆85右端位于第二导孔87内,第二导孔87内设有第二导杆88,第二导杆88左端与第一导杆85右端接触,第二导杆88右部与集水斗83内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9,集水斗83内左侧上部设有固定板810,集水斗8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板810连接,固定板810左部开有第三导孔811,第三导孔811内设有异形导杆812,异形导杆812左侧下部与第二导杆88右端接触,异形导杆812上部与固定板810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813,异形导杆812底端设有浮板814,异形导杆81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浮板814连接。

实施例3

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座1、装料箱2、支板3、固定框架4、活动框架6、回型卡块7和提示机构8,底座1顶部左侧设有装料箱2,装料箱2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板3,左右两方的支板3顶部之间设有固定框架4,固定框架4顶部开有回型槽5,固定框架4上方设有活动框架6,活动框架6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回型卡块7,回型卡块7与回型槽5配合,左右两方的支板3上部之间设有提示机构8。

提示机构8包括有连杆82、集水斗83、第一导杆85、第一弹簧86、第二导杆88、第二弹簧89、固定板810、异形导杆812、第三弹簧813和浮板814,右方的支板3上部开有开口81,开口81内铰接有连杆82,连杆82左端设有集水斗83,左方的支板3上部开有第一导孔84,第一导孔84内设有第一导杆85,第一导杆85左部与左方支板3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6,集水斗83左侧上部开有第二导孔87,第一导杆85右端位于第二导孔87内,第二导孔87内设有第二导杆88,第二导杆88左端与第一导杆85右端接触,第二导杆88右部与集水斗83内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9,集水斗83内左侧上部设有固定板810,固定板810左部开有第三导孔811,第三导孔811内设有异形导杆812,异形导杆812左侧下部与第二导杆88右端接触,异形导杆812上部与固定板810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813,异形导杆812底端设有浮板814。

还包括有水循环装置9,水循环装置9包括有支架91、压缩缸92、活动杆93、导向轮94、第四弹簧95、活塞96、单向阀97、进水管98和出水管99,固定框架4右侧上部设有支架91,固定框架4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支架91连接,支架91右端连接有压缩缸92,支架9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压缩缸92连接,压缩缸92底部中间设有活动杆93,活动杆93底端设有导向轮94,导向轮94与连杆82顶部右侧接触,活动杆93下部与压缩缸92外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95,活动杆93顶端设有活塞96,活动杆9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活塞96连接,活塞96位于压缩缸92内与其滑动配合,压缩缸92左壁上部设有出水管99,出水管99与压缩缸92内连通,压缩缸92右壁上部设有进水管98,进水管98与压缩缸92内连通,出水管99与进水管98上均设有单向阀97,出水管99左端位于活动框架6上方,进水管98末端穿过装料箱2右侧下部与其连通。

实施例4

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座1、装料箱2、支板3、固定框架4、活动框架6、回型卡块7和提示机构8,底座1顶部左侧设有装料箱2,装料箱2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板3,左右两方的支板3顶部之间设有固定框架4,固定框架4顶部开有回型槽5,固定框架4上方设有活动框架6,活动框架6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回型卡块7,回型卡块7与回型槽5配合,左右两方的支板3上部之间设有提示机构8。

提示机构8包括有连杆82、集水斗83、第一导杆85、第一弹簧86、第二导杆88、第二弹簧89、固定板810、异形导杆812、第三弹簧813和浮板814,右方的支板3上部开有开口81,开口81内铰接有连杆82,连杆82左端设有集水斗83,左方的支板3上部开有第一导孔84,第一导孔84内设有第一导杆85,第一导杆85左部与左方支板3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6,集水斗83左侧上部开有第二导孔87,第一导杆85右端位于第二导孔87内,第二导孔87内设有第二导杆88,第二导杆88左端与第一导杆85右端接触,第二导杆88右部与集水斗83内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9,集水斗83内左侧上部设有固定板810,固定板810左部开有第三导孔811,第三导孔811内设有异形导杆812,异形导杆812左侧下部与第二导杆88右端接触,异形导杆812上部与固定板810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813,异形导杆812底端设有浮板814。

还包括有水循环装置9,水循环装置9包括有支架91、压缩缸92、活动杆93、导向轮94、第四弹簧95、活塞96、单向阀97、进水管98和出水管99,固定框架4右侧上部设有支架91,支架91右端连接有压缩缸92,压缩缸92底部中间设有活动杆93,活动杆93底端设有导向轮94,导向轮94与连杆82顶部右侧接触,活动杆93下部与压缩缸92外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95,活动杆93顶端设有活塞96,活塞96位于压缩缸92内与其滑动配合,压缩缸92左壁上部设有出水管99,出水管99与压缩缸92内连通,压缩缸92右壁上部设有进水管98,进水管98与压缩缸92内连通,出水管99与进水管98上均设有单向阀97,出水管99左端位于活动框架6上方,进水管98末端穿过装料箱2右侧下部与其连通。

还包括有弧形导套10、弧形导杆11和第五弹簧12,右方的支板3右侧下部设有弧形导套10,支板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弧形导套10连接,弧形导套10内设有弧形导杆11,弧形导杆11顶端与连杆82底部右侧连接,弧形导杆1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连杆82连接,弧形导杆11底端与弧形导套10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2。

实施例5

一种泳装面料透水性测试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座1、装料箱2、支板3、固定框架4、活动框架6、回型卡块7和提示机构8,底座1顶部左侧设有装料箱2,装料箱2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板3,左右两方的支板3顶部之间设有固定框架4,固定框架4顶部开有回型槽5,固定框架4上方设有活动框架6,活动框架6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回型卡块7,回型卡块7与回型槽5配合,左右两方的支板3上部之间设有提示机构8。

提示机构8包括有连杆82、集水斗83、第一导杆85、第一弹簧86、第二导杆88、第二弹簧89、固定板810、异形导杆812、第三弹簧813和浮板814,右方的支板3上部开有开口81,开口81内铰接有连杆82,连杆82左端设有集水斗83,左方的支板3上部开有第一导孔84,第一导孔84内设有第一导杆85,第一导杆85左部与左方支板3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6,集水斗83左侧上部开有第二导孔87,第一导杆85右端位于第二导孔87内,第二导孔87内设有第二导杆88,第二导杆88左端与第一导杆85右端接触,第二导杆88右部与集水斗83内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9,集水斗83内左侧上部设有固定板810,固定板810左部开有第三导孔811,第三导孔811内设有异形导杆812,异形导杆812左侧下部与第二导杆88右端接触,异形导杆812上部与固定板810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813,异形导杆812底端设有浮板814。

还包括有水循环装置9,水循环装置9包括有支架91、压缩缸92、活动杆93、导向轮94、第四弹簧95、活塞96、单向阀97、进水管98和出水管99,固定框架4右侧上部设有支架91,支架91右端连接有压缩缸92,压缩缸92底部中间设有活动杆93,活动杆93底端设有导向轮94,导向轮94与连杆82顶部右侧接触,活动杆93下部与压缩缸92外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95,活动杆93顶端设有活塞96,活塞96位于压缩缸92内与其滑动配合,压缩缸92左壁上部设有出水管99,出水管99与压缩缸92内连通,压缩缸92右壁上部设有进水管98,进水管98与压缩缸92内连通,出水管99与进水管98上均设有单向阀97,出水管99左端位于活动框架6上方,进水管98末端穿过装料箱2右侧下部与其连通。

还包括有弧形导套10、弧形导杆11和第五弹簧12,右方的支板3右侧下部设有弧形导套10,弧形导套10内设有弧形导杆11,弧形导杆11顶端与连杆82底部右侧连接,弧形导杆11底端与弧形导套10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2。

还包括有水箱13、排水管15和阀门16,支架91左侧上部设有水箱13,支架9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水箱13连接,水箱13上壁右部开有开孔14,出水管99左端位于开孔14内,水箱13底部左侧设有排水管15,排水管15与水箱13内连通,排水管15上设有阀门16。

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测试泳装面料的透水性时,操作人员首先向装料箱2内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活动框架6取下,从而使得回型卡块7与回型槽5脱离,操作人员即可将需要测试的泳装面料放在固定框架4上,然后再把活动框架6放回到固定框架4上,使得回型卡块7推动泳装面料卡入回型槽5,从而将需要测试的泳装面料固定住,操作人员再从装料箱2内捞一部分水通过活动框架6倒在泳装面料上,然后水慢慢穿过泳装面料流到提示机构8上,当提示机构8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会向下摆动,使得水再次倒回至装料箱2内,然后操作人员即可将活动框架6取下,使回型卡块7脱离回型槽5将泳装面料松开,从而可以取出测试完毕的泳装面料,然后再将下一个需要测试透水性的泳装面料放到固定框架4上,如此,即可通过水全部穿过泳装面料的时间长短知道透水性好与差。

当泳装面料上的水慢慢流入集水斗83内达到一定量时,会使浮板814慢慢向上移动,浮板814向上移动带动异形导杆812向上移动,第三弹簧813被拉伸,同时带动第二导杆88向左移动,第二弹簧89被压缩,第二导杆88向左移动带动第一导杆85向左移动,第一弹簧86被拉伸,第一导杆85向左移动与第二导孔87脱离时,集水斗83会向下摆动,集水斗83向下摆动带动连杆82左部向下摆动,连杆82左部向下摆动使得右部向上摆动,进而集水斗83向下摆动会将水全部倒入装料箱2内,因第一弹簧86的作用,第一导杆85向右移动复位,因第二弹簧89的作用,第二导杆88向右移动复位,同时,因第三弹簧813的作用,异形导杆812向下移动带动浮板814向下移动复位,当集水斗83内的水全部倒完后,操作人员再将集水斗83向上移动复位即可,同时使连杆82右部向上摆动复位。

当连杆82右部向上摆动时,连杆82带动导向轮94向上移动,导向轮94向上移动带动活动杆93向上移动,第四弹簧95被压缩,活动杆93向上移动带动活塞96向上推动,活塞96向上推动将压缩缸92内的水推进出水管99内,再从出水管99流到泳装面料上,当连杆82右部向下摆动时,第四弹簧95复位带动活动杆93下移动,活动杆93下移动带动导向轮94向下移动,同时还带动活塞96向下移动,活塞96向下移动通过进水管98将装料箱2内的水抽入压缩缸92内,如此,即可反复利用测试过泳装面料透水性的水,节约水资源。

当集水斗83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会带动连杆82左部向下摆动,连杆82左部向下摆动使得右部向上摆动,连杆82右部向上摆动带动弧形导杆11向上移动,第五弹簧12被拉伸,当集水斗83内的水全部倒出去后,第五弹簧12收缩复位,从而带动弧形导杆11向下移动,弧形导杆11向下移动带动连杆82右部向下摆动,连杆82右部向下摆动使得左部向上摆动,进而带动集水斗83向上摆动复位。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手动使集水斗83复位,省时省力。

当活塞96向上移动将压缩缸92内的水推入出水管99内时,出水管99内的水会通过开孔14排入水箱13内,当需要对泳装面料透水性进行测试时,打开阀门16,水箱13内的水通过排水管15排出,水掉落至泳装面料上。无需使用水时,关闭阀门16即可。如此,无需用水时,可防止水排出导致浪费。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