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拉拔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6585发布日期:2019-08-10 00:2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杆拉拔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锚杆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锚杆拉拔仪。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护手段,在矿山、水利、隧道、边坡等工程领域中均等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施工中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支护方式。锚杆支护通过锚杆杆体-灌浆体界面和灌浆体-岩体界面,将外部荷载传递到稳定的岩体持力层中,从而发挥岩土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加强表层岩土体的稳定性,防止岩土体破坏区进一步扩展。除此之外,锚杆注浆能够有效的改善加固的岩土体的性能,填充岩土体中的裂隙,增加围岩的黏聚力和摩擦角,使其和锚杆杆体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

锚杆的预应力加载以及质量检测是保证锚杆能正常发挥设计功能的重要环节,是工程设计者和施工者关注的重点。从力学角度来说,两者都是对锚杆的一个拉拔过程,只是目的不同而已,但本质是一样的。对锚杆进行拉拔时,将反力板、穿心液压千斤顶和锁具分别按顺序套在锚杆上,安装好之后,开始用锚杆拉拔仪加油压,同时记录液压表和位移计上对应的读数的变化,达到目标值以后开始停止加载,一段时间后调油路通道开始卸载油压。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吨位的成熟的锚杆拉拔设备,但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1、现有拉拔设备中的锚杆拉拔仪都是手提式的,加载时必须要放置在一个比较平整的平台上,对使用的场地有一定的限制,对于尺寸较大的拉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放置困难的问题。

2、对于手提式的液压泵而言,拉拔设备的转运是一个大问题。以岩土工程中常用的50t锚杆拉拔仪为例,其锚杆拉拔仪在14kg左右,液压千斤顶在27kg左右,不算其他的配件,已经接近40kg,按现有的手提式设计,必须要两个工人一人提一个部分才能完成转运工作,转运过程中也十分费力,这种不合理的设计,使得工人无法长时间进行拉拔作业,这样既浪费了人力同时也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杆拉拔仪,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锚杆拉拔仪不便于携带、操作困难、场地适应性弱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杆拉拔仪包括:油箱、容纳腔、收纳箱、收纳袋、背带、液压泵机构及两个高压油管;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油箱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箱可滑动式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收纳箱内可设置所述液压千斤顶;所述收纳袋与所述油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高压油管可设置在所述收纳袋内;所述液压泵机构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液压千斤顶可通过两个所述高压油管与所述液压泵机构连通;所述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背带可拆卸式地与若干所述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导轨,所述收纳箱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滑轮;所述滑轮可滑动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导轨内。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箱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侧部上设置有锁具;所述收纳箱通过所述锁具与所述容纳腔可拆卸式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设置所述卡扣的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背部缓冲垫板的外套采用透气抗磨损的尼龙纺织纤维材料,内部采用记忆棉填充。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箱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侧部上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油箱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的顶部开设有加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袋4为氨纶纤维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机构包括:液压泵箱、进油管、回油管、方向阀、活塞、限位滑块及压力手柄;所述液压泵箱与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泵箱通过所述进油管及回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进油管及回油管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方向阀设置在所述液压泵箱上;所述活塞的动作端设置在所述液压泵箱内,所述活塞的操作端与所述限位滑块铰接;所述压力手柄可转动式地与所述液压泵箱连接,所述压力手柄通过连杆与所述限位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箱上开设有输油孔及回油孔;所述输油孔可通过两个所述高压油管中的一个高压油管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进油端连通;所述回油孔可通过两个所述高压油管中的另一个高压油管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回油端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容纳腔与油箱固定连接,收纳箱可滑动式地设置在容纳腔内,收纳箱内可设置液压千斤顶,收纳袋与油箱固定连接,两个高压油管可设置在收纳袋内,液压泵机构与油箱连通,液压千斤顶可通过两个高压油管与液压泵机构连通,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卡扣,背带可拆卸式地与若干卡扣连接。所以,可以将液压千斤顶、锚具等配套放入收纳箱内,将两个高压油管放入收纳袋内,工作人员背起背带,通过卡扣将油箱、容纳腔、收纳袋及收纳箱一起打包装运,能有效地减少转运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施工人员的负担,当到达工作位时,液压千斤顶、锚具等配套由收纳箱中拿出,将液压千斤顶放置在工作位,将高压油管由收纳袋中拿出,液压千斤顶可通过两个高压油管与液压泵机构连通,油箱对液压千斤顶进行供油,工作人员通过背带背着油箱进行对液压泵机构进行操作,使液压千斤顶进行工作,操作方便,不需要平整的平台,场地适应性弱,适用于隧道、山区、边坡等不方便施工机械大规模开展作业的地域,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锚杆拉拔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锚杆拉拔仪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锚杆拉拔仪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杆拉拔仪包括:油箱1、容纳腔2、收纳箱3、收纳袋4、背带、液压泵机构5及两个高压油管6。

容纳腔2与油箱1固定连接,收纳箱3可滑动式地设置在容纳腔2内,收纳箱3内可设置液压千斤顶7。

收纳袋4与油箱1固定连接,两个高压油管6可设置在收纳袋4内。

液压泵机构5与油箱1连通,液压千斤顶7可通过两个高压油管6与液压泵机构5连通。

油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卡扣8,背带可拆卸式地与若干卡扣8连接。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容纳腔2与油箱1固定连接,收纳箱3可滑动式地设置在容纳腔2内,收纳箱3内可设置液压千斤顶7,收纳袋4与油箱1固定连接,两个高压油管6可设置在收纳袋4内,液压泵机构5与油箱1连通,液压千斤顶7可通过两个高压油管6与液压泵机构5连通,油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卡扣8,背带可拆卸式地与若干卡扣8连接。所以,可以将液压千斤顶5、锚具等配套放入收纳箱3内,将两个高压油管6放入收纳袋4内,工作人员背起背带,通过卡扣8将油箱1、容纳腔2、收纳袋4及收纳箱3一起打包装运,能有效地减少转运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施工人员的负担,当到达工作位时,液压千斤顶7、锚具等配套由收纳箱中拿出,将液压千斤顶7放置在工作位,将高压油管6由收纳袋4中拿出,液压千斤顶7可通过两个高压油管6与液压泵机构5连通,油箱1对液压千斤顶7进行供油,工作人员通过背带背着油箱1进行对液压泵机构5进行操作,使液压千斤顶7进行工作,操作方便,不需要平整的平台,场地适应性弱,适用于隧道、山区、边坡等不方便施工机械大规模开展作业的地域,值得推广。

具体地,容纳腔2内设置有导轨,收纳箱3底部设置有与导轨相对应的滑轮;滑轮可滑动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导轨内。收纳箱3通过滑轮及滑轨可滑动式地设置在容纳腔2内。

具体地,收纳箱3背离容纳腔2的侧部上设置有锁具9;收纳箱3通过锁具9与容纳腔2可拆卸式地连接。

当需要运输时,将液压千斤顶7放入收纳箱3内,然后将收纳箱3推入容纳腔2内,通过锁具9将收纳箱3与容纳腔2锁住,避免液压千斤顶7掉落,便于携带。

锁具9可以为机械抽屉锁。

具体地,油箱1设置卡扣8的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板10。在本实施方式中,油箱1设置卡扣8的侧壁上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缓冲垫板10。

背部缓冲垫板10的外套采用透气抗磨损的尼龙纺织纤维材料,内部采用记忆棉填充,保证背部缓冲垫板10的舒适性,使得缓冲垫板10可以较好的贴合人体,有效减小液负重对人体的负担,同时能缓冲按压过程中的冲击。

收纳箱3背离容纳腔2的侧部上设置有第一把手11,便于操作收纳箱3。油箱1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把手12,便于操作油箱1。

油箱1的顶部开设有加油孔1-1,便于对油箱1加油。

收纳袋4为氨纶纤维面料,提高收纳袋4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液压泵机构5包括:液压泵箱5-1、进油管5-2、回油管5-3、方向阀5-4、活塞5-5、限位滑块5-6及压力手柄5-7。

液压泵箱5-1与容纳腔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泵箱5-1可通过螺栓与容纳腔2固定连接。

液压泵箱5-1通过进油管5-2及回油管5-3与油箱1连通,进油管5-2及回油管5-3均设置有单向阀5-10。进油管5-2及回油管5-3为金属材质,延长使用寿命。

方向阀5-4设置在液压泵箱5-1上。其中,方向阀5-4为三位四通道方向控制阀,三个档位分别初始档、加压档、卸压档,处于初始档时油压无法加载,防止操作失误导致液压千斤顶损坏。

活塞5-5的动作端设置在液压泵箱5-1内,活塞5-5的操作端与限位滑块5-6铰接。

压力手柄5-7可转动式地与液压泵箱5-1连接,压力手柄5-7通过连杆5-8与限位滑块5-6固定连接。

液压泵箱5-1上开设有输油孔5-11及回油孔5-12。

输油孔5-11可通过两个高压油管6中的一个高压油管与液压千斤顶7的进油端连通。

回油孔5-12可通过两个高压油管6中的另一个高压油管与液压千斤顶7的回油端连通。

其中,高压油管6为高压钢丝缠绕胶管,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更清楚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从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将容纳腔2通过螺栓与油箱1固定连接。容纳腔2可以设置在油箱1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油箱1的侧部,或是设置在油箱1的顶部。

当要搬运时,将液压千斤顶5、锚具等配套放入收纳箱3内,将两个高压油管6放入收纳袋4内,工作人员背起背带,通过卡扣8将油箱1、容纳腔2、收纳袋4及收纳箱3一起打包装运,能有效地减少转运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施工人员的负担。

参见图3,当到达工作位时,打开锁具9,收纳箱3由容纳腔2中抽取出来,液压千斤顶7、锚具等配套由收纳箱3中拿出,将液压千斤顶7放置在工作位,将高压油管6由收纳袋4中拿出。

当需要进行液压加载时,从收纳箱3和收纳袋4中取出液压千斤顶18和高压油管6,通过高压油管6将液压千斤顶7连接在液压泵箱5-1上的输油孔5-11和回油孔5-12上。连接完成后,开始调整方向阀5-4,使方向阀5-4处于加压档,随后用手按压压力手柄5-7,压力手柄5-7在液压泵箱5-1上转动,通过连杆带动限位滑块5-6推动活塞5-15,可实现活塞5-5的往复运动,同时实现液压加载。油箱1通过进油管5-2对液压泵箱5-1进行供油,液压泵箱5-1通过输油孔5-11、高压油管6向液压千斤顶7的进油端进行供油。使液压千斤顶7进行工作,操作方便,不需要平整的平台,场地适应性弱,适用于隧道、山区、边坡等不方便施工机械大规模开展作业的地域,值得推广。

当加载完成以后,调整方向阀5-4到卸压档,再用手按压压力手柄5-7进行卸压操作,完成以后再调回初始档位。液压千斤顶7的回油端通过高压油管6、回油孔5-12向液压泵箱5-1回油,液压泵箱5-1通过回油管5-3向油箱1回油。

整个过程结束以后拆掉高压油管6和液压千斤顶7将其分别放置于收纳袋4和收纳箱3中,同时锁好锁具9。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