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4181发布日期:2019-08-20 20:4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磁兼容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屏蔽室主要的作用在隔于离外界电磁干扰,保证室内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特别是在电子元件、电器设备的计量、测试工作中,利用电磁屏蔽室(或暗室)模拟理想电磁环境,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屏蔽室阻断室内电磁辐射向外界扩散,强烈的电磁辐射源应予以屏蔽隔离。

目前用于电磁兼容测试现有的工作方式是,先由工作人员对屏蔽室里面的各种设备进行调试,在调试好之后在将设备放入屏蔽室内进行测试,对于在同一个电磁兼容测试场所来说,可能需要连续对几个不同客户的产品进行测试,由于每个产品的测试时长不一致,则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测试情况的监督以及产品的更换工作,这就额外增加了产品测试的人工成本,现有的这种依靠人工参与的测试方式人工参与度高,自动化程度低而且效率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可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的对产品的测试参数进行配置调试,并将配置调试好的产品装置进行排队,依靠系统控制,自动的将多个产品一次送入屏蔽室内进行测试,全程人工参与程度低,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屏蔽室的自动化程度以及使用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更换装置,所述更换装置包括屏蔽体、第一控制装置以及第一载具,所述屏蔽体由第一屏蔽墙、第二屏蔽墙、屏蔽底面构成,所述第一屏蔽墙、第二屏蔽墙以及所述屏蔽底面两两互相垂直,所述屏蔽体各边沿处设置屏蔽装置,所述所述屏蔽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座,所述第一接线座的四周设置有屏蔽装置,设置在所述屏蔽底面上的检测台的电源接口与所述第一接线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载具设置在屏蔽底面下,所述第一载具上设置有第二接线座,所述第二接线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的另一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所述屏蔽底面设置有外延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延部上,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载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载具的运动,所述第一屏蔽墙上设置有快速接头和接线板,所述快速接头为集成接头,所述快速接头分别与所述接线板、检测台连接,所述检测台还通过所述接线板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屏蔽室,所述屏蔽室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顶面、底面、第二控制装置以及充电桩,所述底面下方设置有至少四个支柱,用于支撑所述屏蔽室,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底面结合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屏蔽墙匹配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底面结合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屏蔽墙匹配的第二方形缺口,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一侧面结合处设置有与所述屏蔽匹配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及第三方形缺口内均设置有屏蔽装置,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快速接头匹配的快速接头座,所述快速接头座的一端与所述快速接口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的辅助设备连接,所述充电桩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形缺口下,所述充电桩的一端与第二接线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桩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充电桩还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通信;

测试室,所述测试室包括围绕所述屏蔽室设置的通道,以及环绕通道设置的至少一个调试室,第二控制装置所述调试室内设置有调试装置,用于进行接收和调试所述更换装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底面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充放电的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载具和所述第一接线座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一载具和更换装置提供电力。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上还设置有防撞检测装置,所诉防撞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载具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碰撞。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尺寸大小与所述屏蔽底面尺寸大小一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四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收纳槽,所述第一传感器收纳槽内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载具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具各边上设置的第一传感器收纳槽不少于一个,所述第一传感器均不少于2个,所述第一传感器为位置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的一种或其结合,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底部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充电桩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上还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升降所述更换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接头以及伸缩杆,所述充电接头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充电接头的导线穿过所述通孔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室还包括天线更换装置,所述天线更换装置包括:天线,第三控制装置以及在所述屏蔽室底面接触第一侧面的一端开设的第四方形缺口,所述第四方形缺口内连续地设有屏蔽装置,第四方形缺口的上方的侧面设有第五方形缺口,第四方形缺口上设有与第四方形缺口大小匹配的移动面,移动面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移动面的上端面为导电部,移动面的下端面为绝缘部,移动面与第五方形缺口交界处设有一个屏蔽墙,屏蔽墙不与移动面接触的三边设有屏蔽装置,第五方形缺口沿屏蔽室侧面的三边上设有相同屏蔽装置;移动面的下方的设有第二载具,所述第二载具与第三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载具的移动;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所述天线底端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用于收卷连接于天线以及第三控制装置之间的线缆,所述第三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卷线装置的缩放线,所述屏蔽墙上设有一个由屏蔽墙中部延伸至屏蔽墙边缘的屏蔽缺口,所述屏蔽缺口内设有连续的屏蔽装置,所述卷线装置上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包括绝缘层、屏蔽层及铜芯,所述铜芯包裹杂在所述屏蔽层内,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内;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线缆上设有长度略大于屏蔽缺口厚度的裸露部,所述线缆的裸露部不包括绝缘层,所述裸露部穿过所述屏蔽缺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装置,所述裸露部的屏蔽层与所述屏蔽装置接触,所述第三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通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向所述更换装置内的第一控制装置发送更换信号,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获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的更换信号后向所述第一载具发送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载具移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获取所述屏蔽室内的测试信息,用于控制所述屏蔽室完成测试操作,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升降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载具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更换装置与所述屏蔽室的对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通信,用于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通信,实现天线的更换,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还与所述第二载具以及移动平台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载具以及移动平台的运动,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还与卷线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卷线装置收放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可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的对产品的测试参数进行配置调试,并将配置调试好的产品装置进行排队,依靠系统控制,自动的将多个产品一次送入屏蔽室内进行测试,全程人工参与程度低,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屏蔽室的自动化程度以及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的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的更换装置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的屏蔽室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的天线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的天线更换装置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室的控制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更换装置100,所述更换装置100包括屏蔽体101、第一载具102以及第一控制装置103,所述屏蔽体101由第一屏蔽墙104、第二屏蔽墙105、屏蔽底面106构成,所述第一屏蔽墙104、第二屏蔽墙105以及所述屏蔽底面106两两互相垂直,所述屏蔽体101各边沿处设置屏蔽装置,所述所述屏蔽底面106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座107,所述第一接线座107的四周设置有屏蔽装置,设置在所述屏蔽底面106上的检测台108的电源接口与所述第一接线座10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载具102设置在屏蔽底面106下,所述第一载具102上设置有第二接线座109,所述第二接线座10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座10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109的另一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所述屏蔽底面106设置有外延部110,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设置在所述外延部110上,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与所述第一载具10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载具102的运动,所述第一屏蔽墙104上设置有快速接头111和接线板112,所述快速接头111为集成接头,所述快速接头111分别与所述接线板112、检测台108连接,所述检测台108还通过所述接线板112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连接;

屏蔽室200,所述屏蔽室、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顶面、底面、第二控制装置以及充电桩201,所述底面下方设置有至少四个支柱,用于支撑所述屏蔽室200,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底面结合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屏蔽墙104匹配的第一方形缺口202,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底面结合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屏蔽墙105匹配的第二方形缺口203,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一侧面结合处设置有与所述屏蔽匹配的第三方形缺口204,所述第一方形缺口202、第二方形缺口203及第三方形缺口204内均设置有屏蔽装置,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快速接头111匹配的快速接头座205,所述快速接头座205的一端与所述快速接头111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屏蔽室200内的辅助设备206连接,所述充电桩201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形缺口204下,所述充电桩201的一端与第二接线座10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桩201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充电桩201还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通信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通信;

测试室300,所述测试室300包括围绕所述屏蔽室200设置的通道,以及环绕所述通道设置的至少一个调试室301,所述调试室301内设置有调试装置,用于进行接收和调试所述更换装置100。

具体的,所述更换装置100包括由第一屏蔽墙104、第二屏蔽墙105、屏蔽底面106构成的一个相对开放的屏蔽体101,形象来说,这个屏蔽体101相当于是从屏蔽室200中分离出来的一个角落,设置在屏蔽底面106下的第一载具102可搭载这个屏蔽体101在第一控制装置103如电脑等的控制下,与屏蔽室200中的第一方形缺口202、第二方形缺口203及第三方形缺口204构成的区域进行拼接或分离,所述第一屏蔽墙104、第二屏蔽墙105、屏蔽底面106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形缺口202、第二方形缺口203及第三方形缺口204的接触处均设置有铍铜簧片;

在所述屏蔽底面106中设置有第一接线座107,所述第一接线座107四周设置有还设置有铍铜簧片,以保证屏蔽底面106的电连续性,在所述第一载具102对应屏蔽底面106的第一接线座107处设置有第二接线座109,在第三方形缺口204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给第一载具102充电的充电桩201,所述屏蔽底面106上有检测台108,检测台108的电源与第一接线座107的一端连接,第一接线座107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座109的一端连接,第二接线座109的另一端与充电桩201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充电桩201不仅能给第一载具102充电,还能通过接线座与设置在屏蔽底面106的检测台108连接,并给检测台108供电;

在所述第一屏蔽墙104边沿靠近所述第一方形缺口202处设置有快速接头111,所述快速接头111为集成接头,集成有在所述屏蔽室200内的辅助设备的线缆,所述快速接头111与所述快速接头座205连接,所述快速接头座205分别与所述接线板112以及检测台108连接,用于传输测试数据,所述快速接头座205与屏蔽室内的其他辅助设备连接,所述快速接头座205设置在在所述第一方形缺口202靠近所述第一屏蔽墙104处,当所述第一载具102搭载所述更换装置100脱离所述屏蔽室200时,所述快速接头111与所述快速接头座205分离不接触,当所述第一载具102搭载所述更换装置100与所述屏蔽室200拼接时,所述快速接头111的接头刚好接入所述快速接头座205内,所述接线板112的一端分别与快速接头111及检测台208的数据接口连接,所述接线板112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外延部110的第一控制装置103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底面106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充放电的电池装置113,所述电池装置113分别与所述第一载具102和所述第一接线座107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一载具102和更换装置100提供电力。

具体的,所述电池装置113与所述第一载具102中的第二接线座109连接,当所述第一载具102中的第二接线座109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时,给所述电池装置113充电,所述电池装置113还与设置在屏蔽底面106上的第一接线座107连接,当所述第一载具102中的第二接线座109未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时或者所述第二载具102移动过程中,所述电池装置113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座107向更换装置100供电的同时和还通过第二接线座向所述第二载具102供电。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102上还设置有防撞检测装置114,所述防撞检测装置114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连接,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载具10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碰撞。

具体的,所述第一载具102的四周都设置有防撞检测装置114,用于监测所述第一载具102与环境中的其他物体,防止第一载具102在移动过程中碰撞到其他物体。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102尺寸大小与所述屏蔽底面106尺寸大小一致。

具体的,第一载具102的尺寸大小与屏蔽底面106的尺寸大小一致,使在第一载具102承载所述由第一屏蔽墙104、第二屏蔽墙105、屏蔽底面106构成的一个开放的屏蔽体101运动时,不容易颠簸。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102四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收纳槽1021,所述第一传感器收纳槽1021内设有第一传感器1022,所述第一传感器102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载具102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具102各边上设置的第一传感器收纳槽1021不少于一个,所述第一传感器1022均不少于2个,所述第一传感器1022为位置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的一种或其结合,所述第一传感器1022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可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1022获取的位置信息来调整所述第一载具102的运动轨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102底部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1023,所述第二传感器1023用于获取所述充电桩201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感器1023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连接;

具体的,所述更换装置100与所述屏蔽室200对接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可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1023是否对准所述充电桩201的位置进而判断所述更换装置100与所述屏蔽室200是否能够精准对接,所述第二传感器1023为位置传感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102上还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升降所述更换装置100;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连接;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1023以及所述充电桩201的相对位置进而判断所述更换装置100与所述屏蔽室200已实现精准对接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进而将所述更换装置100抬升一段距离,使所述更换装置100的屏蔽底面106与所述屏蔽室200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201包括充电接头2011以及伸缩杆2012,所述充电接头2011设置在所述伸缩杆2012上,所述伸缩杆2012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充电接头2011的导线穿过所述通孔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载具102与所述屏蔽底面106均为正方体结构,所述第一载具四边上均开设有第一传感器收纳槽1021,所述第一传感器收纳槽102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1022,当第一传感器收纳槽1021设置为一个时,则设置在第一传感器收纳槽1021内的第一传感器1022至少为2个,且第一传感器1022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所述第一传感器1022为距离传感器,使在所述第一载具102承载所述更换装置100运动时,第一传感器1022可获取更换装置100与外界物体的距离,避免碰撞,所述第一载具10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1023,第二传感器1023用于获取充电桩201的位置,以使充电桩201的接头与第二接线座109的位置对准,在对准后,则第一控制装置103才控制所述充电桩201将所述伸缩杆2012抬升,使充电桩201的充电接头2011接入第二接线座109给所述第一载具102和检测台208供电。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场景中,在需要更换更换,第二控制装置生成更换指令并将更换指令发送给第一控制装置103控制检测台108或辅助设备则停止测试,同时第一控制装置103还向充电桩201发送信号控制充电桩201停止充电的同时,还将伸缩杆2012以及充电接头2011缩回地面,之后,电脑端控制第一载具102即小车运动,将第一屏蔽墙103、屏蔽底面106以及设置在屏蔽底面106上的检测台108托运出来到调试室301进行更换或调试,更换调试完成后,电脑端控制第一载具102将更换好的更换装置100托运回屏蔽室200内,在将更换好的设备托运回第一方形缺口202、第二方形缺口203及第三方形缺口204组成的缺口内的这一过程中,设置在第一载具102上的第一传感器1022不断探测第一载具102与各方形缺口的距离,并将探测到的距离信息发送给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探测到的距离信息调整第一载具102的运动,使第一载具102能够顺利将更换好的设备托运回屏蔽室内,同时,设置在第一载具102底面的第二传感器1023会不断探测充电桩201的位置,当获取到的充电桩201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一载具102上的第二接线座109吻合时,说明屏蔽底面106与屏蔽室200的底面完美嵌合,则,电脑端控制所述充电桩201的伸缩杆2012上升接入到第一载具102上的第二接线座109上给第一载具102和检测台108供电。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室200还包括天线更换装置209,所述天线更换装置209包括:天线210,第三控制装置211以及在所述屏蔽室底面接触第一侧面的一端开设的第四方形缺口,所述第四方形缺口内连续地设有屏蔽装置,第四方形缺口的上方的侧面设有第五方形缺口,第四方形缺口上设有与第四方形缺口大小匹配的移动面,移动面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移动面的上端面为导电部,移动面的下端面为绝缘部,移动面与第五方形缺口交界处设有一个屏蔽墙,屏蔽墙不与移动面接触的三边设有屏蔽装置,第五方形缺口沿屏蔽室侧面的三边上设有相同屏蔽装置;移动面的下方的设有第二载具,所述第二载具与第三控制装置211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载具的移动;所述天线210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所述天线210底端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用于收卷连接于天线210以及第三控制装置211之间的线缆,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控制所述卷线装置的缩放线,所述屏蔽墙上设有一个由屏蔽墙中部延伸至屏蔽墙边缘的屏蔽缺口,所述屏蔽缺口内设有连续的屏蔽装置,所述卷线装置上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包括绝缘层、屏蔽层及铜芯,所述铜芯包裹杂在所述屏蔽层内,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内;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天线210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连接,所述线缆上设有长度略大于屏蔽缺口厚度的裸露部,所述线缆的裸露部不包括绝缘层,所述裸露部穿过所述屏蔽缺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所述裸露部的屏蔽层与所述屏蔽装置接触,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通信。

具体的,因测试所需,同一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天线发射不同频段的信号来测试产品的抗扰性以及稳定性,因此,本方案提出的屏蔽室200还可用于更换天线210,更换天线210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需要更换天线210时,操作人员进入到屏蔽室内人工更换;而作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可在所述内屏蔽室200增设更换天线210装置,具体如上,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为暗室外的上位机,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通信连接,即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根据产品测试的工艺流程对产品完成第一频率信号的天线201测试时,需要更换另一种频率的来进行不同频段信号环境下的测试,则,实现天线的更滑操作为:天线210和卷线装置位于屏蔽室内,天线210和卷线装置均设置在移动平台上,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控制移动平台移动,当测试时,屏蔽缺口内上端和下端的铍铜簧片连续接触,所述卷线装置上缠绕有电缆,所述电缆的一端与所述天线210连接,所述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电缆的裸露部通过屏蔽缺口的一端滑入屏蔽缺口内,所述裸露部与设置在屏蔽缺口内上端和下端的铍铜簧片接触,即所述裸露部的屏蔽层与设置在屏蔽缺口内的铍铜簧片接触,屏蔽墙上的铍铜簧片与第五方形缺口上的铍铜簧片接触,从而形成连续的导体,保证屏蔽室的屏蔽性能,工作人员在使用天线210调试时,通过所述上位机控制天线210和卷线装置在屏蔽室内来回移动,使其移动到测试需要的位置,同时所述上位机控制卷线装置根据天线210的移动方向及速度放线或收线,如当天线210与屏蔽墙距离50厘米时,上位机控制卷线装置放线,使得裸露部距离天线210的距离也为50厘米,使得裸露部刚好位于所述屏蔽缺口内,当所述天线210移动到位后,正式开始对样品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同时所述天线210的信号通过所述电缆传输到上位机;同时工作人员在屏蔽室外调试好待测试天线210;当屏蔽室内的天线210测试结束后,上位机控制天线210和卷线装置使其移动到移动面上,上位机再控制第二载具将所述移动面从屏蔽室内移出,工作人员将裸露部从屏蔽缺口内滑出,再控制所述移动平台将测试完毕的天线210移走,之后上位机控制将调试好的待测试天线210和卷线装置从移到移动面上,工作人员将待测试天线210的裸露部从屏蔽缺口的一端滑入屏蔽缺口内,上位机再控制移动面将待测试天线210及匹配的卷线装置移入屏蔽室内,工作人员在测试屏蔽室内的天线210时,可以在屏蔽室外对待测试天线210进行调试,需要更换天线210时,可将测试完毕的天线210移出屏蔽室,再更换调试好的待测试天线210,移入屏蔽室内进行测试,省去了大量天线210的调试时间,提高了整个暗室的实验效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向所述更换装置100内的第一控制装置103发送更换信号,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在获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的更换信号后向所述第一载具102发送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载具102移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还用于获取所述屏蔽室200内的测试信息,用于控制所述屏蔽室200完成测试操作,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还与所述第一传感器1022、第二传感器1023以及升降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载具102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更换装置100与所述屏蔽室200的对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03还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通信,实现天线210的更换,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还与所述第二载具以及移动平台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载具以及移动平台的运动,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还与卷线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卷线装置收放线。

具体的,有a、b、c三个客户需要使用本方案中的测试系统测试他们的产品,初始状态下,所述更换装置100是停留在所述调试室301内的,即,初始状态下,各调试室301内均停留有至少一个更换装置100,在调试时,a、b、c三个客户各自在各自分配的调试室301内的对更换装置100进行调试,在调试完成后,a、b、c个通过其室内的更换装置100中的第一控制装置103向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调试完成信号,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各更换装置100发送的调试完成信号后,将三个更换装置100进行排队,同时更换装置100生成驱动指令驱动所述第一载具102将所述更换装置100运载到围绕所述屏蔽室200设置的通道中排队等待测试,在第一载具102移动的过程中,设置在第一载具102上防撞检测装置114还探测通道中的其他更换装置100或道路边沿,在所述第一载具102运载所述更换装置100与屏蔽室200对接时,第一控制装置103通过在第一载具102上设置的第一传感器1022、第二传感器1023来初步调整更换装置100与屏蔽室200的相对位置,在通过快速接头111及所述快速接头座205上设置有激光对准装置实现精准定位;之后在控制第一载具102上设置的升降装置将所述更换装置100上升一端距离使所述更换装置100与屏蔽室200完全对接,对接完成后,第一控制装置103才控制所述充电桩201将所述伸缩杆2012抬升,使充电桩201的接头与第二载具103上的第二接线座109连接,给所述屏蔽室200内的辅助设备以及给第二载具102供电;测试时,第一控制装置103实时获取测试室情况,当a客户的产品完成测试时,将按以上步骤的逆向操作将测试完成的更换装置100从所述屏蔽室200脱离,并驱动其运动回之前所在的调试室301内,便于用户a获取测试数据,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将客户b的产品以及调试好的更换装置100送入到屏蔽室200内进行测试;

同时,在产品测试的时候,同一个产品可能需要使用到不同的天线210进行多组测试,则,在需要更换天线210时,第一控制装置103向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发送天线210更换信号,则第三控制装置211在控制移动平台将所述天线210运回到移动面的同时控制所述卷线装置收线,这样就避免了天线210运回到移动面的过程中的线缆打结等问题,在所述移动平台移动回移动面之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211则控制所述第二载具将所述屏蔽墙和移动面脱离屏蔽室200,工作人员则可将另外需要用到的调试好了的天线210放入到移动面上,并通过第三控制装置211驱动第二载具将其托运回屏蔽室200内,即实现了天线210的更换。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