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谱深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3119发布日期:2019-08-20 20:3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光谱深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光谱深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如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多光谱深度传感器的使用在我们的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保护措施做的不到位,人们平时的不小心及其各种的意外事故导致多光谱深度传感器的寿命大大缩短,为此而发明的一种多光谱深度传感器保护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光谱深度传感器,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多光谱深度传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下端且与其下端端面固定连接的支撑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延伸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后端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左端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前端设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左端的卡紧腔,所述收纳腔与所述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且前后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后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齿轮腔内的第一直齿轮,所述齿轮腔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前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直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固定块后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齿合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前端面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左右延伸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远离对称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延伸的圆柱杆,所述收纳腔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两侧且前后延伸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三导滑孔,所述第三导滑孔内滑动配连接有左右延伸的,所述靠近对称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设有与所述圆柱杆滑动并转动配合连接的矩形槽,所述远离对称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动销第一滑动杆,所述转动销第一滑动杆前端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孔,所述收纳腔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中间且上下延伸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贯穿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导滑孔滑动配合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杆,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抵压有缠绕于所述第一导滑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滑动块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铰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相互交错的若干根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铰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传感器座体,所述传感器座体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延伸的传感器腔,所述传感器腔左右端内壁相通设有相对称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端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第二滑槽之间相通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端末端贯穿左端所述第一滑槽左端内壁向左延伸至所述传感器座体外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的第一转纽,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导滑槽滑动配合连接且上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连接且电连的传感器抵板,所述传感器抵板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抵压有第四弹簧,所述传感器抵板靠近对称端端面设有开口向内的传感器插孔,所述传感器插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传感器插销,所述传感器插销之间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弧形罩体,所述支撑体内设有支架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所述齿轮腔与所滑动腔之间相通设有左右延伸的第四导滑孔,所述第四导滑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右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三直齿轮齿合连接且左右延伸的齿条,所述第二滑动杆左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下梯形块,所述下梯形块与所述滑动腔右端内壁之间抵压有第三弹簧,所述壳体前端端面与所述滑动腔之间经所述卡紧腔相通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孔,所述第二导滑孔内滑动且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杆,所述第二导滑杆后端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下梯形块滑动配合连接的上梯形块,所述上梯形块与所述滑动腔前端内壁之间抵压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导滑杆中部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的活动卡块,所述卡紧腔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用以与所述活动卡块相抵扣且向右延伸的三个固定卡块,所述第二导滑杆前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三转纽。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所述支撑体内设有上下延伸的螺纹腔,所述支撑体各个端面设有关于所述螺纹腔中心对称且上下延伸的支架槽,所述支架槽与所述螺纹腔之间相通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导滑槽,所述螺纹腔中心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下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支撑体左端的第二转纽,所述第二螺纹杆中部螺纹连接有位于所述螺纹腔内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固定连接有中心对称的第三连接体,所述支架槽内铰连接有上下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开口向内且上下延伸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所述第三连接体之间铰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导滑槽滑动配合连接且上下延伸的第二连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传感器座体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连杆处于收缩状态,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导滑杆两端,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所述矩形槽位于所述转动板外侧,所述齿条位于所述第三直齿轮左侧,所述上梯形块位于所述下梯形块上端,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所述活动卡块与所述固定卡块不抵扣,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支架槽内保持竖直状态,所述螺纹块位于所述螺纹腔偏上端,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靠近对称端,所述传感器抵板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靠近对称端,所述第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便于装置能够正常有序的使用。

当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工作时,扭动所述第二转纽,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杆带动所述螺纹块向下滑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支架向外展开,方便其放置于桌面上,再扭动并推动所述第三转纽,继而通过所述第二导滑杆沿所述第二导滑孔推动所述上梯形块向下移动,继而推动所述下梯形块向右移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杆推动所述齿条向右移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三直齿轮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二直齿轮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带动所述转动板转动,继而通过所述圆柱杆带动所述矩形框向对称端移动,继而通过所述带动所述滑动块沿所述第一导滑孔向对称端移动,继而通过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展开,继而带动所述传感器座体向下移动,待满足需求后,转动所述第三转纽,使得所述活动卡块与所述固定卡块相扣,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暴露出来,为所述传感器抵板通道,传感器开始使用,需要更换传感器时,扭动所述第一转纽,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杆带动所述滑块想远离对称端方向后端,继而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传感器抵板想远离对称端后端,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与所述传感器插孔脱离,取下传感器,拿出新传感器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与所述传感器插孔对准,反向扭动所述第一转纽,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杆带动所述滑块向靠近对称端方向滑动,继而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传感器抵板向靠近对称端滑动,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插入所述传感器插孔内并压紧,便于将传感器从保护架中送出并更换传感器。

当需要收纳时,扭动所述第三转纽,使得所述活动卡块与所述固定卡块脱离,继而所述上梯形块在所述第二弹簧的恢复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所述下梯形块在所述第三弹簧的恢复弹力作用下向左滑动,继而带动所述齿条向左滑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三直齿轮反向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反向转动,继而使得所述滑动块在所述第一弹簧的恢复弹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导滑杆向两侧滑的,继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杆被收缩,继而带动所述传感器座体返回所述收纳腔你,扭动所述第二转纽,使得所述螺纹块向上移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支架返回所述支架槽内,便于保护传感器及其下次使用。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装置内设有传动机构和转动机构,使得装置的联动性较强,同时又设有弹簧机构,使得装置的操控更加方便,并且对传感器设有保护罩及其保护壳体双重保护,使得其寿命大大提高,除此之外,装置中还设有收纳式支架,可以在使用时支开,不用时收起来,有效的避免了不用时占地方等问题,很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光谱深度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发明的一种多光谱深度传感器,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0下端且与其下端端面固定连接的支撑体123,所述壳体100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延伸的收纳腔101,所述收纳腔101后端设有齿轮腔152,所述齿轮腔152左端设有滑动腔132,所述滑动腔132前端设有位于所述收纳腔101左端的卡紧腔133,所述收纳腔101与所述齿轮腔152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且前后延伸的第一转动轴145,所述第一转动轴145后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齿轮腔152内的第一直齿轮146,所述齿轮腔152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固定块148,所述第二固定块148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动轴150,所述第二转动轴150前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直齿轮146齿合连接的第二直齿轮147,所述第二固定块148后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149,所述第三直齿轮149齿合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轴145前端面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收纳腔101内左右延伸的转动板110,所述转动板110远离对称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延伸的圆柱杆140,所述收纳腔101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45两侧且前后延伸的固定板144,所述固定板144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三导滑孔139,所述第三导滑孔139内滑动配连接有左右延伸的143,所述143靠近对称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框109,所述矩形框109内设有与所述圆柱杆140滑动并转动配合连接的矩形槽112,所述143远离对称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动销第一滑动杆143,所述转动销第一滑动杆143前端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滑动块108,所述滑动块108内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孔107,所述收纳腔10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45中间且上下延伸的第一固定块1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1贯穿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导滑孔107滑动配合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杆114,所述滑动块108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1之间抵压有缠绕于所述第一导滑杆114上的第一弹簧113,所述滑动块108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体102,所述第一连接体102铰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相互交错的若干根第一连杆115,所述第一连杆115另一端铰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连接体103,所述第二连接体103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传感器座体104,所述传感器座体104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延伸的传感器腔166,所述传感器腔166左右端内壁相通设有相对称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滑槽160,所述第二滑槽160上端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滑槽156,所述第一滑槽156与所第二滑槽160之间相通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导滑槽158,所述第一滑槽156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106,所述第一螺纹杆106左端末端贯穿左端所述第一滑槽156左端内壁向左延伸至所述传感器座体104外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收纳腔101内的第一转纽105,所述第一螺纹杆106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56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块157,所述滑块157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导滑槽158滑动配合连接且上下延伸的连接杆161,所述连接杆161下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滑槽160滑动配合连接且电连的传感器抵板162,所述传感器抵板162与所述第二滑槽160之间抵压有第四弹簧159,所述传感器抵板162靠近对称端端面设有开口向内的传感器插孔163,所述传感器插孔16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传感器插销164,所述传感器插销164之间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传感器116,所述传感器腔166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弧形罩体117,所述支撑体123内设有支架装置。

有益地,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所述齿轮腔152与所滑动腔132之间相通设有左右延伸的第四导滑孔153,所述第四导滑孔15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滑动杆154,所述第二滑动杆154右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三直齿轮149齿合连接且左右延伸的齿条151,所述第二滑动杆154左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下梯形块129,所述下梯形块129与所述滑动腔132右端内壁之间抵压有第三弹簧155,所述壳体100前端端面与所述滑动腔132之间经所述卡紧腔133相通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孔137,所述第二导滑孔137内滑动且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杆136,所述第二导滑杆136后端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下梯形块129滑动配合连接的上梯形块130,所述上梯形块130与所述滑动腔132前端内壁之间抵压有第二弹簧131,所述第二导滑杆136中部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的活动卡块135,所述卡紧腔133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用以与所述活动卡块135相抵扣且向右延伸的三个固定卡块134,所述第二导滑杆136前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壳体100外的第三转纽138,便于控制传感器116的进出。

有益地,其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所述支撑体123内设有上下延伸的螺纹腔122,所述支撑体123各个端面设有关于所述螺纹腔122中心对称且上下延伸的支架槽124,所述支架槽124与所述螺纹腔122之间相通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导滑槽121,所述螺纹腔122中心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螺纹杆118,所述第二螺纹杆118下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支撑体123左端的第二转纽128,所述第二螺纹杆118中部螺纹连接有位于所述螺纹腔122内的螺纹块119,所述螺纹块119固定连接有中心对称的第三连接体120,所述支架槽124内铰连接有上下延伸的支架125,所述支架125内设有开口向内且上下延伸的转动槽126,所述转动槽126与所述第三连接体120之间铰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导滑槽121滑动配合连接且上下延伸的第二连杆127,便于传感器保护架的放置。

本发明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传感器座体104位于所述收纳腔101内,所述第一连杆115处于收缩状态,所述滑动块108位于所述第一导滑杆114两端,所述第一弹簧113处于正常状态,所述矩形槽112位于所述转动板110外侧,所述齿条151位于所述第三直齿轮149左侧,所述上梯形块1302位于所述下梯形块129上端,所述第三弹簧155、所述第二弹簧131处于正常状态,所述活动卡块135与所述固定卡块134不抵扣,所述支架125位于所述支架槽124内保持竖直状态,所述螺纹块119位于所述螺纹腔122偏上端,所述滑块157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56内靠近对称端,所述传感器抵板162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60内靠近对称端,所述第四弹簧159处于压缩状态,便于装置能够正常有序的使用。

当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工作时,扭动所述第二转纽128,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杆118带动所述螺纹块119向下滑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杆127带动所述支架125向外展开,方便其放置于桌面上,再扭动并推动所述第三转纽138,继而通过所述第二导滑杆136沿所述第二导滑孔137推动所述上梯形块130向下移动,继而推动所述下梯形块129向右移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杆154推动所述齿条151向右移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三直齿轮149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150带动所述第二直齿轮147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146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145带动所述转动板110转动,继而通过所述圆柱杆140带动所述矩形框109向对称端移动,继而通过所述143带动所述滑动块108沿所述第一导滑孔107向对称端移动,继而通过带动所述第一连杆115展开,继而带动所述传感器座体104向下移动,待满足需求后,转动所述第三转纽138,使得所述活动卡块135与所述固定卡块134相扣,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116暴露出来,为所述传感器抵板162通道,传感器开始使用,需要更换传感器时,扭动所述第一转纽105,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杆106带动所述滑块157想远离对称端方向后端,继而通过所述连接杆161带动所述传感器抵板162想远离对称端后端,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164与所述传感器插孔163脱离,取下传感器,拿出新传感器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164与所述传感器插孔163对准,反向扭动所述第一转纽105,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杆106带动所述滑块157向靠近对称端方向滑动,继而通过所述连接杆161带动所述传感器抵板162向靠近对称端滑动,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164插入所述传感器插孔163内并压紧,便于将传感器从保护架中送出并更换传感器。

当需要收纳时,扭动所述第三转纽138,使得所述活动卡块135与所述固定卡块134脱离,继而所述上梯形块130在所述第二弹簧131的恢复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所述下梯形块129在所述第三弹簧155的恢复弹力作用下向左滑动,继而带动所述齿条151向左滑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三直齿轮149反向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146反向转动,继而使得所述滑动块108在所述第一弹簧113的恢复弹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导滑杆114向两侧滑的,继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杆115被收缩,继而带动所述传感器座体104返回所述收纳腔101你,扭动所述第二转纽128,使得所述螺纹块119向上移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杆127带动所述支架125返回所述支架槽124内,便于保护传感器及其下次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传感器座体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连杆处于收缩状态,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导滑杆两端,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所述矩形槽位于所述转动板外侧,所述齿条位于所述第三直齿轮左侧,所述上梯形块位于所述下梯形块上端,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所述活动卡块与所述固定卡块不抵扣,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支架槽内保持竖直状态,所述螺纹块位于所述螺纹腔偏上端,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靠近对称端,所述传感器抵板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靠近对称端,所述第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便于装置能够正常有序的使用。

当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工作时,扭动所述第二转纽,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杆带动所述螺纹块向下滑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支架向外展开,方便其放置于桌面上,再扭动并推动所述第三转纽,继而通过所述第二导滑杆沿所述第二导滑孔推动所述上梯形块向下移动,继而推动所述下梯形块向右移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杆推动所述齿条向右移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三直齿轮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二直齿轮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转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带动所述转动板转动,继而通过所述圆柱杆带动所述矩形框向对称端移动,继而通过所述带动所述滑动块沿所述第一导滑孔向对称端移动,继而通过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展开,继而带动所述传感器座体向下移动,待满足需求后,转动所述第三转纽,使得所述活动卡块与所述固定卡块相扣,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暴露出来,为所述传感器抵板通道,传感器开始使用,需要更换传感器时,扭动所述第一转纽,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杆带动所述滑块想远离对称端方向后端,继而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传感器抵板想远离对称端后端,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与所述传感器插孔脱离,取下传感器,拿出新传感器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与所述传感器插孔对准,反向扭动所述第一转纽,继而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杆带动所述滑块向靠近对称端方向滑动,继而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传感器抵板向靠近对称端滑动,继而使得所述传感器插销插入所述传感器插孔内并压紧,便于将传感器从保护架中送出并更换传感器。

当需要收纳时,扭动所述第三转纽,使得所述活动卡块与所述固定卡块脱离,继而所述上梯形块在所述第二弹簧的恢复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所述下梯形块在所述第三弹簧的恢复弹力作用下向左滑动,继而带动所述齿条向左滑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三直齿轮反向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反向转动,继而使得所述滑动块在所述第一弹簧的恢复弹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导滑杆向两侧滑的,继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杆被收缩,继而带动所述传感器座体返回所述收纳腔你,扭动所述第二转纽,使得所述螺纹块向上移动,继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支架返回所述支架槽内,便于保护传感器及其下次使用。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装置内设有传动机构和转动机构,使得装置的联动性较强,同时又设有弹簧机构,使得装置的操控更加方便,并且对传感器设有保护罩及其保护壳体双重保护,使得其寿命大大提高,除此之外,装置中还设有收纳式支架,可以在使用时支开,不用时收起来,有效的避免了不用时占地方等问题,很具有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