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及其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99369发布日期:2019-09-17 22:3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及其试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保障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载人潜器作为一种小型水下载人平台,通常采用电池(铅酸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等)作为其电力设备的动力,采用液压站作为其机械作动的动力,采用氧气罐作为其人员呼吸的氧源,采用空气罐作为其潜浮运动的动力。所以,载人潜器在进行外场试验(水池试验、湖试、海试等)时,需要携带用于电池充电的充电机、用于液压站充油的加油机、用于氧气罐补氧的倒氧泵、以及用于空气罐补气的空压机。这些设备一般属于非标专用设备,有的(如充电机、空压机)体积、重量均较大(高度大于2米、重量大于1吨),搬运、吊装、公路运输均较不方便。

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在基地将这些设备分别打包,再经公路运输,到试验场地后打开包装,用于试验保障;试验结束后,再将这些设备重新打包,再经公路运输回基地。在这种模式下,既存在运输过程中设备不易系固而造成损坏、又存在试验现场设备堆放较散乱的问题。另外,有的试验场地(湖试、海试)的岸基、母船上不具备维修、人员值班的条件,所以试验保障系统一般需要配置设备维修的工作台和人员值班的床铺。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及其试验方法,从而在保障箱内既装备有上述充电、加油、补氧以及补气等功能设备,又满足现场维护、人员值班要求,吊装、运输便可整体进行实施,也省去了单一设备打包和拆装的繁琐工序,大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成长方体结构,在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部分成左侧设备区和右侧人员区,在左侧设备区的箱体侧壁上安装有对开门,在左侧设备区内部布置有充电机、空压机、液压加油机、多个氧气瓶和倒氧泵,在左侧设备区内布置的设备均采用机械紧固方式与箱体的底板或者内壁连接,左侧设备区处的箱体外壁安装空调外机;右侧人员区内部布置有多个凳子、单人床和一个工作台,右侧人员区处的箱体的前端内壁面上安装空调内机,空调内机一旁的壁面上安装有窗户,右侧人员区处的箱体的前端壁面上还安装有单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箱体采用标准集装箱制造。

所述箱体的内壁面敷设有隔热材料和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内部布置有电缆,并设置用于照明的基础用电。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电设备的动力插座。

一种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对开门,用电缆连接充电机至载人潜器的电池箱充电口,打开充电开关,实施充电;

第二步:用氧气软管连接倒氧泵至载人潜器的氧气罐注氧口;

第三步:用液压软管连接液压加油机至载人潜器的液压油箱注油口,打开注油开关,实施充油;

第四步:用空气软管连接空压机至载人潜器的高压气罐注气口,打开注气开关,实施注气;

第五步:上述第一步至第三步全部完成后,排除所有连接电缆和软管,关闭对开门,完成载人潜器的充电、补氧、注油和补气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保障箱通过标注集装箱制造,技术路线简单、可行,其集成了人员值班、设备维修、充电、加油、补氧以及补气等多种功能,可用于载人潜器外场试验保障系统设备的整体携带、运输。较好地实现了保障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具有较高的工程化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1、箱体;2、空调外机;3、单开门;4、窗户;5、凳子;6、单人床;7、工作台;8、对开门;9、充电机;10、隔板;11、空压机;12、液压加油机;13、氧气瓶;14、倒氧泵;15、空调内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包括箱体1,箱体1成长方体结构,在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一块隔板10,隔板10将箱体1内部分成左侧设备区和右侧人员区,在左侧设备区的箱体1侧壁上安装有对开门8,在左侧设备区内部布置有充电机9、空压机11、液压加油机12、多个氧气瓶13和倒氧泵14,在左侧设备区内布置的设备均采用机械紧固方式与箱体1的底板或者内壁连接,左侧设备区处的箱体1外壁安装空调外机2;右侧人员区内部布置有多个凳子5、单人床6和一个工作台7,右侧人员区处的箱体1的前端内壁面上安装空调内机15,空调内机15一旁的壁面上安装有窗户4,右侧人员区处的箱体1的前端壁面上还安装有单开门3。

箱体1采用标准集装箱制造。

箱体1的内壁面敷设有隔热材料和装饰板,装饰板内部布置有电缆,并设置用于照明的基础用电。

箱体1内设置有用电设备的动力插座。

本实施例的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对开门8,用电缆连接充电机9至载人潜器的电池箱充电口,打开充电开关,实施充电;

第二步:用氧气软管连接倒氧泵14至载人潜器的氧气罐注氧口;

第三步:用液压软管连接液压加油机12至载人潜器的液压油箱注油口,打开注油开关,实施充油;

第四步:用空气软管连接空压机11至载人潜器的高压气罐注气口,打开注气开关,实施注气;

第五步:上述第一步至第三步全部完成后,排除所有连接电缆和软管,关闭对开门8,完成载人潜器的充电、补氧、注油和补气工作。

保障箱的具体结构为:

包括箱体1及内部各设备,考虑到箱体1内部采光、通风、人员舒适性等因素,配置了窗户4、空调外机2、空调内机15以及隔板10等部件。箱体1由隔板10分成左侧设备区和右侧人员区,左侧设备区布置有充电机9、空压机11、液压加油机12、倒氧泵14以及氧气瓶13等设备,其均采用机械紧固方式与箱体1底板或内壁进行固定;右侧人员区布置有凳子5、单人床6以及工作台7等,其同样采用机械紧固方式与箱体1的底板进行固定。箱体1可由标准集装箱改造而成,内壁敷设隔热材料和装饰板。在装饰板内部布置电缆,并设置用于照明等基础用电,以及用于左侧设备区用电设备的动力插座。单开门3和对开门8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人员和设备的进出,以及外场的防盗安全。

实际工作时,采用如下流程:

本保障箱与载人潜器一起用卡车从基地经公路运输至码头开展试验,或在码头利用吊放设备将其吊装至试验母船上系固后,再经水路运输至试验水域开展试验。其使用流程如下:首先,保障箱在使用前需要先外接电源(岸电或船电,一般为380vac/50hz),用于保障箱内各用电设备的供电;使用时,先打开保障箱的对开门8,用电缆连接充电机9至载人潜器的电池箱充电口,打开充电开关,实施充电;用氧气软管连接倒氧泵14至载人潜器的氧气罐注氧口,打开氧气瓶13的瓶头阀、倒氧开关,实施注氧;用液压软管连接液压加油机12至载人潜器的液压油箱注油口,打开注油开关,实施充油;用空气软管连接空压机11至载人潜器的高压气罐注气口,打开注气开关,实施注气。

上述流程操作完成后,拆除所有连接电缆和软管,关闭对开门8,完成载人潜器的充电、补氧、注油和补气工作。工作台7和凳子5主要用于载人潜器上设备维护时,可同时容纳多人一起操作。单人床6用于载人潜器在码头时人员值班休息用,可容纳一人。

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条:

(一)、充电时应注意对蓄电池状态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内压过高、温度报警、电流超限),立即停止充电;

(二)、注氧操作后,切记一定要关闭氧气瓶13上的瓶头阀;

(三)、充油时应实时监测液位并经常停机对液压油箱进行排气操作,快加满前采用点动方式进行加油,以避免油箱超压;

(四)充气时注意检查空压机11的排污口,一旦发现堵塞或空压机11噪声异常应立即停机进行排查。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