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及其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3210发布日期:2019-11-16 00:1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及其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及其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自动、快速地实现对配电网故障的定位和隔离,确保用户得到快速复电。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复杂的配电网,若能建立起坚强可靠的馈线自动化,不仅能够快速定位故障,降低电网工作人员的巡线工作量,更能实现快速复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用户满意度。

馈线自动化发展至今,其形式主要包括电压–时间型和电压–电流时间型。其中,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直接根据开关两侧有无电压并结合特定逻辑关系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其优势在于逻辑清晰,故障定位准确,不足之处是需要馈线上的开关依次重合才能恢复供电,恢复供电的时间较长;电压–电流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将配电终端的电压–时间控制逻辑和故障电流作为复合判据,以电流型逻辑检测故障,以电压型逻辑恢复供电,虽然复电时间短,但由于配电线路长度较短,线路不同位置的分段开关的故障电流差别不明显,会出现故障定位不够精确的现象。

目前馈线自动化以电压–时间型为主。为了确保馈线自动化按照预定逻辑正常运行,必须在投运前对配电终端进行严格检测。目前的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员手工检测,其弊端主要在于检测存在主观性,有可能出现项目漏检;此外,手工检测效率不高,若设备数量庞大,在有限的人员条件下难以按时完成工作。

现有的测试设备没有很好的收纳装置,收纳装置大多不具备锁紧功能,设备在被收纳后容易晃动乃至脱落,而一些具有锁紧功能的收纳装置则在锁紧和解除锁紧时操作步骤过多,给设备的收纳和取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及其收纳装置,对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配电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减少检测时间,提升检测效率,保证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设备启动成功率,同时对测试设备进行很好地收纳,给设备的收纳和取用带来便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检测有可能出现项目漏检和效率不高以及收纳装置锁紧和解除锁紧时操作步骤过多,给设备的收纳和取用带来不便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包括继电器模块、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开关信号模块、控制电路模块、lcd显示模块和按键输入模块;

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分别与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开关信号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互联,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与所述继电器模块相连;

所述设备通过在装置内部输入馈线自动化相关参数、故障点位置、测试装置摆放位置,自动生成测试序列及方案;通过控制电路模块控制模拟量输出、开关状态输入、交流及后备电源切换,实现测试序列自动的生成;最后,通过测试装置反馈的开关动作情况、分合闸位置等信息综合评估馈线自动化正确动作准确性,生成评估报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的收纳装置,包括收纳底座和设置在设备外壳底部的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收纳底座上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对应的圆形收纳槽,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圆形收纳槽之间设置有自锁紧装置,所述自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收纳槽内壁上的转动限制槽和伸缩孔腔;

所述连接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与所述柱体的底部相连,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竖直的转动限制板和水平的环状卡槽,所述圆形收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伸缩孔腔,所述伸缩孔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有防脱杆,在所述连接柱竖直插在所述圆形收纳槽内时,所述防脱杆正对着所述环状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柱体外部可转动地套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位于所述固定环的上方,所述柱体与所述固定环之间为连接间隙,所述转动环的下端设置有插接环,所述插接环位于所述连接间隙内,所述固定环、所述插接环以及所述柱体之间互不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复位弹簧处于既不压缩又不拉伸的舒张状态时,所述防脱杆的端部与所述伸缩孔腔的端口齐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脱杆靠近所述连接柱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磁性固定块,在所述插接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的内固定槽,所述内固定槽内设置有磁性固定环,所述磁性固定环与所述环状卡槽处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环上设置有驱动缺口,所述驱动缺口的一端设置有活动驱动板,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固定驱动板,所述固定驱动板延伸至所述驱动缺口内,所述活动驱动板和所述固定驱动板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环的外壁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外固定槽,所述外固定槽内设置有磁性屏蔽板,在所述驱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所述磁性屏蔽板恰好处于所述防脱杆的延长线上。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能够完成所有预设项目的检测,并能实现逻辑缺陷定位,大大提高了配电终端的入网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量,优化检测项目,使所有解闭锁均依靠必检项目自身特点进行,检测程序中不存在附加的解锁环节,减少检测时间,提升检测效率,解决常规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设备测试工作,保证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设备启动成功率;

(2)本发明可以在收纳设备后对设备进行锁紧,既可以防止设备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又可以防止设备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达到较好的锁紧效果,防止设备从收纳装置内脱出或在收纳装置内晃动,同时本装置对设备的锁紧过程十分简便,只需连接柱对准插入圆形收纳槽内即可,其余步骤可自动进行,而设备锁紧状态的解锁过程同样十分简便,只需转动所述的转动环,并向上拔出连接柱接口即可;通过上述设置,使用本发明时,设备锁紧和解锁操作均十分简单,从而给设备的收纳和取用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收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自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连接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收纳底座;2-连接底座;3-自锁紧装置;4-连接柱;5-圆形收纳槽;

301-转动限制槽;302-转动限制板;303-柱体;304-固定环;305-环状卡槽;306-伸缩孔腔;307-复位弹簧;308-防脱杆;309-转动环;310-连接间隙;311-插接环;312-磁性固定块;313-内固定槽;314-磁性固定环;315-驱动缺口;316-活动驱动板;317-固定驱动板;318-驱动弹簧;319-外固定槽;320-磁性屏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包括继电器模块、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开关信号模块、控制电路模块、lcd显示模块和按键输入模块。

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分别与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开关信号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互联,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与所述继电器模块相连。

所述设备通过在装置内部输入馈线自动化相关参数、故障点位置、测试装置摆放位置,自动生成测试序列及方案;通过控制电路模块控制模拟量输出、开关状态输入、交流及后备电源切换,实现测试序列自动的生成;最后,通过测试装置反馈的开关动作情况、分合闸位置等信息综合评估馈线自动化正确动作准确性,生成评估报告。

本发明能够完成所有预设项目的检测,并能实现逻辑缺陷定位,大大提高配电终端的入网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量,优化检测项目,使所有解闭锁均依靠必检项目自身特点进行,检测程序中不存在附加的解锁环节,减少检测时间,提升检测效率,解决常规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设备测试工作,保证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设备启动成功率。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设备的收纳装置,包括收纳底座1和设置在设备外壳底部的连接底座2,连接底座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4,收纳底座1上设置有与连接柱4相对应的圆形收纳槽5,连接柱4与圆形收纳槽5之间设置有自锁紧装置3,自锁紧装置3包括竖直设置在圆形收纳槽5内壁上的转动限制槽301,连接柱4包括柱体303,柱体30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环304,固定环304的底部与柱体303的底部相连,固定环304的外壁上设置有竖直的转动限制板302,转动限制板302与转动限制槽301相对应。在收纳设备时,将连接柱4插入圆形收纳槽5内:将转动限制板302与转动限制槽301对准,下压连接柱4,使柱体303的底部与圆形收纳槽5的底部接触。通过转动限制槽301和转动限制板302来限制连接柱4转动,使连接柱4在插入圆形收纳槽5之后无法转动,进而使设备收纳后无法转动,也即是实现对设备转动的锁紧。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自锁紧装置3还包括水平设置在圆形收纳槽5内壁上伸缩孔腔306和水平设置在固定环304外壁上的环状卡槽305,伸缩孔腔306内设置有复位弹簧307,复位弹簧307连接有防脱杆308,在连接柱4竖直插在圆形收纳槽5内时,防脱杆308正对着环状卡槽305,柱体303外部可转动地套设有转动环309,转动环309位于固定环304的上方,柱体303与固定环304之间为连接间隙310,转动环309的下端设置有插接环311,插接环311位于连接间隙310内,固定环304、插接环311以及柱体303之间互不接触,防脱杆308靠近连接柱4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磁性固定块312,在插接环31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的内固定槽313,内固定槽313内设置有磁性固定环314,磁性固定环314与环状卡槽305处于同一平面上,插接环311上设置有驱动缺口315,驱动缺口315的一端设置有活动驱动板316,固定环304的内壁设置有固定驱动板317,固定驱动板317延伸至驱动缺口315内,活动驱动板316和固定驱动板317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318,插接环311的外壁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外固定槽319,外固定槽319内设置有磁性屏蔽板320,在驱动弹簧318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磁性屏蔽板320恰好处于防脱杆308的延长线上。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自锁紧装置3时,当连接柱4插入圆形收纳槽5后,由于转动限制槽301和转动限制板302的限制作用,磁性屏蔽板320与防脱杆308前端的磁性固定块312偏离,所以磁性固定环314会吸引磁性固定块312,以使防脱杆308从伸缩孔腔306内伸出,防脱杆308的前端伸入环状卡槽305内,从而在竖直方向上防止连接柱4移动,进而使设备收纳后无法上下移动,也即是实现对设备上下移动的锁紧。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脱杆308的前端伸入环状卡槽305后会使复位弹簧307处于拉伸状态。同时在需要解除设备在上下放上上的锁紧时,需驱使转动环309转动,将磁性屏蔽板320转动至防脱杆308的延长线上,由于磁性屏蔽板320可以将磁性固定环314和磁性固定块312之间吸引力隔绝,而磁性固定块312埃失去磁力吸引后会在处于拉伸状态的复位弹簧307的作用下回缩,使防脱杆308的前端从环状卡槽305内脱出,从而连接柱4可继续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实现对设备上下移动锁紧的接触。

通过上述设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收纳设备后对设备进行自锁紧,既可以防止设备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又可以防止设备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达到较好的锁紧效果,防止设备从收纳装置内脱出或在收纳装置内晃动,同时本装置对设备的锁紧过程十分简便,只需连接柱4对准插入圆形收纳槽5内即可,同时设备锁紧状态的解锁过程同样十分简便,只需转动所述的转动环309,并向上拔出连接柱4接口,从而给设备的收纳和取用带来便利。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