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26422发布日期:2020-02-04 11:5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血管造影机中,有一个c型臂,c型臂是可以灵活运动的,该c型臂的下端安装有一个防碰撞面板,用来测定感应c型臂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避免c型臂与床板、病人、医生等发生触碰。防碰撞面板的内部结构复杂,其上有一个用来感应距离的部位,该部位由多个传感器构成,多个传感器配合下,能够确保感应距离的准确度,每个传感器的感应线路都是独立的。在感应出现故障时,需要对该防碰撞面板进行检测维修,虽说大部分的电路板上都标注有哪条线路对应哪个传感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检修技术,还是无法判定是哪条线路出现问题。专业人士检修此类设备的一般的方式为:先将整套设备断电,检查电源电压,电源电压正常下就重新启动设备开机,然后运行检测装置上的软件对该设备的各个部件逐一进行检查,才能得出具体是哪个传感器对应的感应线路出现了问题,这期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检修的价格也十分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两组电源,第一组电源的正极为+15v,负极为-15v;第二组电源的电压为5v;

(2)将防碰撞面板上的15针串口公头的第7脚连接第一组电源的负极,第8脚连接第一组电源的正极,第9脚接地;

(3)准备一块波形输出板,该波形输出板以第二组电源为工作电源,然后将该波形输出板的波形输出端通过引线连接15针串口公头的第2脚;

(4)准备一个万用表,将万用表调至2.5v档,然后将万用表的黑表笔连接15针串口公头的第1脚;

(5)按照上述方法接线之后,将两组电源通电,然后将万用表的红表笔连接15针串口公头第3脚,此时,万用表测到的静态电压为0.75v的直流电压,然后用手掌触碰防碰撞面板上用来感应距离的部位,若万用表上的电压从0.75v降到0.25v,则表示该第3脚对应的感应线路没有问题;采用同样的操作分别用红表笔对15针串口公头的第4脚、第5脚、第6脚、第10脚、第12脚做检测,即可得出该引脚对应的感应线路是否存在问题。

进一步地,在防碰撞面板的15针串口公头处连接一个多功能串口连接板,该多功能串口连接板上有与15针串口公头各个引脚一一对应的接线端,以便该15针串口公头的各个引脚分别对外进行接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采用简单的外部设备配合相应的接线方式以及检测方式,就能够检测出该防碰撞面板是哪个感应线路出现了问题。该检测方法针对特定设备的防碰撞面板而研制,简单有效,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碰撞面板检测方法中各个部件的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两组电源,第一组电源的正极为+15v,负极为-15v;第二组电源的电压为5v;

(2)将防碰撞面板上的15针串口公头的第7脚连接第一组电源的负极,第8脚连接第一组电源的正极,第9脚接地;

(3)准备一块波形输出板,该波形输出板以第二组电源为工作电源,然后将该波形输出板的波形输出端通过引线连接15针串口公头的第2脚;

(4)准备一个万用表,将万用表调至2.5v档,然后将万用表的黑表笔连接15针串口公头的第1脚;

(5)按照上述方法接线之后,将两组电源通电,然后将万用表的红表笔连接15针串口公头第3脚,此时,万用表测到的静态电压为0.75v的直流电压,然后用手掌触碰防碰撞面板上用来感应距离的部位,若万用表上的电压从0.75v降到0.25v,则表示该第3脚对应的感应线路没有问题;采用同样的操作分别用红表笔对15针串口公头的第4脚、第5脚、第6脚、第10脚、第12脚做检测,即可得出该引脚对应的感应线路是否存在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可在防碰撞面板的15针串口公头处连接一个多功能串口连接板,该多功能串口连接板上有与15针串口公头各个引脚一一对应的接线端,以便该15针串口公头的各个引脚分别对外进行接线。

上述检测方法是针对单一品牌的防碰撞面板而设定,不同品牌的防碰撞面板中,其内的感应线路与15针串口公头的接线方式是不一样的,上述检测方法仅适用于飞利浦血管造影机设备的防碰撞面板的检测,该品牌的防碰撞面板中,其15针串口公头的第3脚、第4脚、第5脚、第6脚、第10脚、第12脚与感应线路连接,因而,可采用上述方法检测出是哪个感应线路出现问题。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