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检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58545发布日期:2020-04-10 23:3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检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检测系统,属于水密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下全密封装置是在水下持续工作的装置,该类装置对于密封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多数水下全密封装置的接头采用硫化工艺防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水下全密封装置进行水密检测,以满足对于密封可靠性的要求。并且在水下全密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意外损伤、使用环境影响和老化等因素常导致其密封失效。密封失效后可能会有水体进入电路系统,导致损坏。

常规的水密检测方法多为通过肉眼来评判其渗漏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密封失效后,方能通过肉眼来评判其渗漏点,此时已经进水导致损失。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密封失效进水也很难评判渗漏点。为了解决目视检测的问题,进一步产生了将水下全密封装置置入水压釜中进行测试,来确定水下全密封装置是否发生泄漏。但是这种方式是通过水压将水压入水下全密封装置来进行检测,当密封失效会导致水进入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电路系统,在检测过程中多致损失。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尚未有能够有效地、非破坏性地验证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可靠的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检测系统,其能够在检测时避免水进入水下全密封装置,有利于避免水下全密封装置电路系统进水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检测系统,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检测系统,包括用于容纳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压力舱,压力舱上设有用于穿过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线缆的过线机构,压力舱上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排水阀,压力舱上连接有与其连通的供气系统和供水系统,压力舱上设有泄压阀,压力舱上设有若干用于观察压力舱内情况的观察口。

进一步地,过线机构包括连接在压力舱侧壁上的过线套,过线套的轴线上开设有凸形通孔,凸形通孔台阶底部设有第一垫片,第一垫片背离凸形通孔台阶底部的一面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背离第一垫片的一面设有第二垫片,第二垫片背离密封圈的一面设有锁紧螺母,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的轴线上开孔,锁紧螺母与凸形通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为对开结构,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分别包括四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柱状片体。

进一步地,密封圈为过线密封圈,过线密封圈的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过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开孔,过线密封圈为单开结构或对开结构,过线密封圈包括一对半圆柱状圈体或四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柱状圈体。

进一步地,过线密封圈与凸形通孔之间为间隙连接,过线密封圈与凸形通孔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1mm-0.2mm,过线密封圈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线缆之间为间隙连接,过线密封圈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线缆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1mm-0.2mm,第一垫片与凸形通孔之间、第二垫片与凸形通孔之间为间隙连接,第一垫片与凸形通孔之间、第二垫片与凸形通孔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2mm-0.3mm,第一垫片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线缆之间、第二垫片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线缆之间为间隙连接,第一垫片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线缆之间、第二垫片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线缆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2mm-0.3mm。

进一步地,密封圈为堵头密封圈,堵头密封圈封闭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的开孔。

进一步地,供气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供气加压装置、单向阀和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压力舱连通,单向阀的出口端与第一阀门的进口端之间还连接有溢流减压阀。

进一步地,供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供水加压装置、溢流调节阀和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压力舱连通,泄压阀连接在第二阀门与压力舱之间的管路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被检的水下全密封装置整体放入压力舱中;

s2:使用堵头密封圈封闭过线机构,关闭泄压阀、第二阀门和排水阀,打开第一阀门,启动供气加压装置向压力舱内重入气体,当压力舱中的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并保压至设定的时间后,关闭供气加压装置;

s3:启动供水加压装置,调节溢流调节阀使供水加压装置的输出水压大于压力舱内的气压,打开第二阀门将水注入压力舱置换出压力舱内的压缩气体,使压力舱内的压缩气体经溢流减压阀排出;

s4:通过观察口观察压力舱内,当压力舱内水面高度与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待检测部位的距离大于100mm后,依次关闭第二阀门、供水加压装置和第一阀门,打开泄压阀使压力舱泄压;

s5:泄压过程中,通过观察口持续观察压力舱内的水面是否出现连续性气泡,当水面没有出现气泡时,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符合要求,当水面出现连续气泡时,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不符合要求。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当水面出现连续气泡时,打开排水阀将压力舱内的水排出,将堵头密封圈更换为过线密封圈,并将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线缆的一端安装到过线机构上,然后重复步骤s2-步骤s4,逐渐分段拉出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的线缆,重复步骤s5中的检测过程,直至排查出渗漏点位置。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的密封检测系统能够在检测时避免水进入水下全密封装置,有利于避免水下全密封装置电路系统进水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发明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中的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压力舱;2、观察口;3、过线机构;4、排水阀;5、过线套;6、凸形通孔;7、第一垫片;8、过线密封圈;9、堵头密封圈;10、第二垫片;11、锁紧螺母;12、供气加压装置;13、单向阀;14、溢流减压阀;15、供水加压装置;16、溢流调节阀;17、泄压阀;18、水下全密封装置;19、第二阀门;20、第一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密封检测系统,包括用于容纳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压力舱1,压力舱1上设有用于穿过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线缆的过线机构3,过线机构3为可拆卸的,拆下过线机构3之后可以便于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置入或取出。压力舱1上连接有与其连通的供气系统和供水系统,压力舱1上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排水阀4,压力舱1上还设有两个用于观察压力舱1内情况的观察口2,两个观察口2分别位于过线机构3的两侧。

如图1所示,供气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供气加压装置12、单向阀13、溢流减压阀14和第一阀门20,第一阀门20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压力舱1连通,供气加压装置12可以采用高压气源。

如图1所示,供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供水加压装置15、溢流调节阀16和第二阀门19,第二阀门19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压力舱1连通,泄压阀17连接在第二阀门19与压力舱1之间的管路上,供水加压装置15可以采用高压水源。

如图1和图2所示,过线机构3包括连接在压力舱1侧壁上的过线套5,过线套5的轴线上开设有凸形通孔6。凸形通孔6从台阶底部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垫片7、密封圈和第二垫片10。第二垫片10背离密封圈的一面设有锁紧螺母11,锁紧螺母11与凸形通孔6螺纹连接,通过旋紧锁紧螺母11能够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10为对开结构,即制成两个半圆形柱体,拼合后形成中间开孔的环形的垫片。第一垫片7与凸形通孔6之间、第二垫片10与凸形通孔6之间、第一垫片7与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线缆之间、第二垫片10与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线缆之间均为间隙连接,配合间隙为0.2mm-0.3mm。

如图1和图2所示,密封圈为堵头密封圈9或过线密封圈8。参考图3,堵头密封圈9为圆盘状的整体橡胶密封圈,在水下全密封装置18进行整体检测的情况下采用堵头密封圈9,堵头密封圈9能够封闭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10轴线上的开孔,从而使过线机构3保持密封。

如图1和图2所示,过线密封圈8为单开结构或对开结构,即制成两个半圆柱体或者四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柱体,拼合后形成中间开孔的环形的过线密封圈8。在水下全密封装置18需要进行分段检测的情况下采用过线密封圈8,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线缆能够穿过第一垫片7、过线密封圈8和第二垫片10,从而可以被拉动。过线密封圈8与凸形通孔6之间、过线密封圈8与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线缆之间均为间隙连接,配合间隙为0.1mm-0.2mm。

本发明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密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被检的水下全密封装置18整体放入压力舱1中;

s2:使用堵头密封圈9封闭过线机构3,关闭泄压阀17、第二阀门19和排水阀4,打开第一阀门20,启动供气加压装置12向压力舱1内重入气体,当压力舱1中的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并保压至设定的时间后,本实施例中的保压时间为5min,关闭供气加压装置12;

s3:启动供水加压装置15,调节溢流调节阀16使供水加压装置15的输出水压大于压力舱1内的气压,打开第二阀门19将水注入压力舱1置换出压力舱1内的压缩气体,使压力舱1内的压缩气体经溢流减压阀14排出;

s4:通过观察口2观察压力舱1内,当压力舱1内水面高度与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待检测部位的距离大于100mm后,依次关闭第二阀门19、供水加压装置15和第一阀门20,慢慢打开泄压阀17使压力舱1逐步泄压;

s5:泄压过程中,通过观察口2持续观察压力舱1内的水面是否出现连续性气泡,当水面没有出现气泡时,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密封性能符合要求,即可结束检测过程。

在步骤s5中,当水面出现连续气泡时,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密封性能不符合要求,需要采用分段检测的方法逐段检测直到查出漏点。此时打开排水阀4将压力舱1内的水排出,将堵头密封圈9更换为过线密封圈8,并将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线缆的一端安装到过线机构3上,然后重复步骤s2-步骤s4,逐渐分段拉出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线缆,重复步骤s5中的检测过程,直至排查出渗漏点位置。

检测原理:当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密封良好时,空气不会被压入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内,减压时没有空气从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内溢出,则水面没有气泡溢出。当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有渗漏时,空气先被压入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内,减压时压入的空气从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内溢出,水面出现连续性气泡,通过气泡的溢出部位便于查找渗漏点。并且即使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有渗漏,在检测过程中,水也不会进入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内,从而避免在检测过程中损坏被检水下全密封装置18的电路系统。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