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056发布日期:2019-09-20 20:5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长,而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海洋约占全球面积的70.8%,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因此世界各国加快了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水下智能监测技术也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水下监测装置,通常包括光源组件、图像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然而现有的水下监测装置中光源组件和图像采集模块相互独立设置,占用体积大,且存在不方便维修、产品的使用周期短、不便于携带、运输成本高、用户体验差等诸多不足,未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维修,产品使用寿命长,便于携带和运输的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摄像端壳体和光源端壳体,所述摄像端壳体内设有摄像组件,所述光源端壳体内设有光源组件,所述摄像端壳体可与所述光源端壳体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端壳体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端壳体与所述安装支架活动连接,可绕所述安装支架转动并与所述摄像端壳体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一空心柄和与设于所述空心柄的其中一端且与其呈一定夹角的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柄和空心柱体连通,所述摄像端壳体和光源端壳体分别位于所述空心柱体沿轴向的两侧,所述摄像端壳体与所述空心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端壳体与所述空心柱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体上设有与电缆线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电缆线贯穿所述空心柄后从所述通孔中伸出并连接至所述摄像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与所述空心柱体活动连接,所述光源端壳体与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主体沿轴向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通过调节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盖上还有与电缆线相适配的L型通孔,所述电缆线贯穿所述空心柄后从所述L型通孔中伸出并连接至所述光源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体与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对应的一侧内部分别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灌设有密封脂。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体的内腔与电缆线之间还灌设有环氧树脂,所述空心柱体的内腔与电缆线之间还灌设有环氧树脂,电缆线和通孔之间以及L型通孔之间也罐设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端壳体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摄像端壳体与所述安装支架活动连接,可绕所述安装支架转动并与所述光源端壳体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摄像端壳体和光源端壳体,所述摄像端壳体内设有摄像组件,所述光源端壳体内设有光源组件,所述摄像端壳体可与所述光源端壳体贴合。在水下监测时,此时摄像端壳体和光源端壳体分别位于安装支架的两侧,且光源组件的出光口和摄像组件的图像采集窗口朝向相同,光源组件发出光线投射到探测目标上,摄像组件采集探测目标反射的图像信息,两者互不影响。在水下监测前或监测结束后,将摄像端壳体和光源端壳体贴合,从而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运输,提高了使用便捷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维修,产品使用寿命长,便于携带和运输,切实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支架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00、水下监测装置;10、安装支架;110、空心柄;120、空心柱体;121、通孔;122、环形凹槽;130、第一端盖;131、第一螺纹孔;140、第二端盖;141、第二螺纹孔;142、L型通孔;20、摄像端壳体;30、光源端壳体;4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100,包括安装支架10,设于所述安装支架10上的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所述摄像端壳体20内设有摄像组件(图中未标出),所述光源端壳体30内设有光源组件(图中未标出),所述摄像端壳体20可与所述光源端壳体30贴合。具体的,在水下监测时,此时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分别位于安装支架10的两侧,即处于打开状态,且光源组件的出光口和摄像组件的图像采集窗口朝向相同,光源组件发出光线投射到探测目标上,摄像组件采集探测目标反射的图像信息,两者互不影响。在水下监测前或监测结束后,将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贴合,即处于收起状态,从而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运输,提高了使用便捷度。

优选的,所述摄像端壳体20与所述安装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端壳体30与所述安装支架10活动连接,可绕所述安装支架10转动并与所述摄像端壳体20贴合。具体的,摄像端壳体20固定在安装支架10上,相互不发生相互运动,光源端壳体30与安装支架10活动连接,可绕安装支架10转动,从而实现收起或打开的状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光源端壳体30与安装支架10固定连接,摄像端壳体20与安装支架10活动连接,摄像端壳体20可绕安装支架10转动并与光源端壳体30贴合,即采用光源端壳体30固定摄像端壳体20活动的方式,同样可实现上述的打开或收起的状态。当然也可以使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均可相对安装支架10转动,从而实现两者的收起或打开的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与安装支架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只要能实现相同的效果即可,为了方便描述,下文以摄像端壳体20与安装支架10固定连接,光源端壳体30与安装支架10活动连接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支架10包括一空心柄110和与设于所述空心柄110的其中一端且与其呈一定夹角的空心柱体120,所述空心柄110和空心柱体120连通,所述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分别位于所述空心柱体120沿轴向的两侧,所述摄像端壳体20与所述空心柱体120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端壳体30与所述空心柱体120活动连接。具体的,图2中,空心柄110和空心柱体120之间的夹角为90度,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等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定,空心柄110和空心柱体120连通便于在两者内腔中布置电缆线对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进行供电。

如图2所示,所述空心柱体1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所述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与所述空心柱体120活动连接,所述光源端壳体30与所述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固定连接,当需要打开时,光源端壳体30和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一起相对空心柱体120转动。如图3-4所示,所述空心柱体120沿轴向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端盖130上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131,所述第二端盖14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31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41,所述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之间通过调节螺钉(图中未示出)连接,即每个第一螺纹孔131和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41之间均设有调节螺钉,从而将空心柱体120卡在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之间。图4-5中第一螺纹孔131和第二螺纹孔141分别设有4个,当然也可以设置3个或更多,此处不做限定,通过控制调节螺钉的松紧以实现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的打开或收起状态,即将调节螺钉松动时,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即可相对空心柱体120转动,便于两个壳体实现收起或打开的效果,当调节螺钉拧紧时,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不能相对空心柱体120转动,便于进行水下监测或对监测装置的运输工作。

请继续参照图2,所述空心柱体120上设有与电缆线相适配的通孔121,所述电缆线贯穿所述空心柄110后从所述通孔121中伸出并连接至所述摄像组件,即为摄像组件供电的电缆线依次进入空心柄110和空心柱体120,并从该通孔121中伸出后连接到摄像组件。

请继续参照图5,所述第二端盖140上还有与电缆线相适配的L型通孔142,所述电缆线贯穿所述空心柄110后从所述L型通孔142中伸出并连接至所述光源组件。具体的,电缆线依次经过空心柄110和空心柱体120后从第二端盖140与空心柱体120对应的一侧(即沿轴向)进入并从径向伸出并连接至光源组件,为其供电。

优选的,所述空心柱体120与所述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对应的一侧内部分别设有环形凹槽122,所述环形凹槽122中灌设有密封脂。所述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与所述空心柱体120对应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空心柱体120中,且伸入的深度大于环形凹槽122,在环形凹槽122中灌设密封脂,实现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与空心柱体120之间的密封,避免水进入空心柱体120的内腔中。图4-5中,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均具有环形台阶结构,其中直径较小的一端限位于空心柱体120中,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外侧,以便于拆装和防水。

优选的,所述空心柱体120的内腔与电缆线之间以还灌设有环氧树脂,在电缆线和通孔121以及L型通孔142之间也罐设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一方面达到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水进入空心柱体120的内腔中,起到密封和防水的效果。

优选的,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的外侧均设有把手40,以便于手工操作、携带该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体积水下监测装置100,包括安装支架10,设于所述安装支架10上的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所述摄像端壳体20内设有摄像组件,所述光源端壳体30内设有光源组件,所述摄像端壳体20可与所述光源端壳体30贴合。在水下监测时,此时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分别位于安装支架10的两侧,且光源组件的出光口和摄像组件的图像采集窗口朝向相同,光源组件发出光线投射到探测目标上,摄像组件采集探测目标反射的图像信息,两者互不影响。在水下监测前或监测结束后,将摄像端壳体20和光源端壳体30贴合,从而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运输,提高了使用便捷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维修,产品使用寿命长,便于携带和运输,切实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