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精度的多通道式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430发布日期:2019-11-15 20:5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高精度的多通道式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测温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一种高精度的多通道式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在很多测量与测控技术领域,某些特殊的工业环境场合下,温度一直都是非常关键的物理因素,许多物理特性的变化都直接反映在温度的升降上,因此对温度监测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对温度监测的意义越来越大。测量测控事业使用的温度传感器种类及数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工业测控系统的完善,逐步增加了各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设备。然而传统的测温传感器多使用于热敏电阻、半导体、铂电阻、红外线、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某些特殊的工业环境(如高电压、高电流、强电磁干扰、易燃易爆等),以电信号为工作原理的温度传感器通常在安全性、稳定性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很多场合要求连续的不间断的温度监测,因此为了满足在多种场下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测温,开发出新型的测温系统成为必然趋势。

另外,传统的系统主要部件大都摆放在地面上的某一空间,不仅占用空间,无法实现空间大的有效率利用,且布线凌乱,不仅影响美观且凌乱的地面布置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高精度的多通道式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测温系统的使用范围及测温精度。本系统是建立在多模光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高精度的多通道式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高速脉冲光源、wdm波分复用器、恒温盒、光开关、apd光电转换器、高速数据采集器、主控制器和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

高速脉冲光源连接wdm波分复用器和高速数据采集器,wdm波分复用器连接恒温盒和apd光电转换器,恒温盒连接光开关;apd光电转换器连接高速数据采集器,高速数据采集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

恒温盒和光开关连接主控制器。

该系统还包括电源及滤波电路,电源及滤波电路主要作用是提供整机工作所需的电源供给,滤波器保证供给电源的纯净度。

光开关连接感温光纤,主控制器连接上位机。

高速脉冲光源、wdm波分复用器、恒温盒、光开关、apd光电转换器、高速数据采集器、电源及滤波电路、主控制器和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设置在壳体内;

该系统还包括挂接机构,壳体内的电源通过电源线连接至插头作为电源输入;

挂接机构包括挂接壳、绕线滚筒和紧固转轴;绕线滚筒设置在挂接壳内,插头的主体设置在挂接壳内,插头的插片伸出壳体的前侧壁;使用时,插片插入五孔插座的上部的两个孔中。

紧固转轴为左右(如图5中的左右)两个,两个紧固转轴穿过挂接壳的下部且紧固转轴的前端连接有紧固插片,两个紧固插片伸出挂接壳的前侧壁,两个紧固插片的方向和位置对应五孔插座的下部三孔中的底部并列的两个孔,也就是说,一般的五孔插座为上部两孔,下部三孔,下部三孔为三角排列的形式,即,上部一个孔,下部并列两个孔,而本申请中,使用时,两个紧固插片刚好能插入三孔插孔的下部并列的两个孔内,紧固转轴的后端伸出挂接壳的后侧壁;

挂接壳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挂接件和紧固件;挂接件包括挂环和顶紧件,挂环固定在挂接壳的后侧壁上,顶紧件包括滑轨和能在滑轨上横向(横向就是图5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的滑块,滑轨设置在挂环的上方,且滑块能够通过横向滑动而处在挂环的正上方或者离开挂环的正上方;

紧固件包括两个压紧杆和两个拨动杆,两个拨动杆通过转环分别套在左右两个紧固转轴的后端,且拨动杆能相对于紧固转轴转动,拨动杆的转环与紧固转轴之间设置有扭簧;

两个压紧杆的上端通过上转轴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人字形结构,两个压紧杆的下端各自连接左右两个拨动杆的上端,压紧杆与拨动杆通过下转轴活动连接,使用时,通过下压两个压紧杆的上端,使得两个拨动杆向外旋转,即如图5所示,左边的转环逆时针转动,右边的转环顺时针转动,两个拨动杆转动的过程中给扭簧上劲使得紧固转轴有一个转动的趋势,进而使得插入五孔插座下孔内的两个紧固插片与插座孔间形成紧固的摩擦力,防止挂接壳脱落;通过扭簧带动紧固转轴旋转,一方面防止紧固转轴硬性旋转造成插座或者紧固插片的损坏,另一方面,使得紧固插片与插孔弹性涨紧,紧固效果更好。

壳体上面对挂接壳的一侧设置有使用时挂在挂环上的挂钩,该挂钩包括竖插和横梁,竖插垂直设置在横梁的一端,横梁的另一端连接壳体;使用时,挂钩挂在挂环上且在挂接的过程中,竖插顶住两个压紧杆的上端下移;

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滑槽和能在顶部滑槽内移动的滑杆,滑杆移动的方向与滑块移动方向相同,滑杆的上部设置有横向连杆,横向连杆与滑杆垂直,横向连杆的一端通过套环套在滑杆上部使得套环能带动横向连杆以滑杆为轴转动,即如图9所示,横向连杆旋转所形成的面垂直于图面;

横向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供带动杆插入的通孔;

在滑块的上端设置有供带动杆插入的槽,当横向连杆旋转至滑块上方时,通孔能与槽上下对应;

带动杆为能从通孔内抽出的结构。

绕线滚筒为中空的滚筒结构,电源线由绕线滚筒的轴端伸进绕线滚筒的空腔内,并从绕线滚筒的侧壁通孔处伸出,然后缠绕在绕线滚筒上,之后伸出挂接壳并连接至壳体。

在挂接壳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控制绕线滚筒3转动的手柄或转盘。

该系统还包括初始定位件,该初始定位件为一u形插件,u形插件包括上方杆和下方杆,上方杆和下方杆通过立柱连接,

在紧固转轴的中部设置有上方形插槽,转环的底部的挂接壳上设置有与该上方形插槽上下对应的下方形插槽,上方形插槽与下方形插槽的内壁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上方杆的外壁形状和尺寸与上方形插槽的内壁形状和大小相适应,下方形插槽的内壁的形状和大小与下方杆相适应,使用时,将上方形插槽调整至正位,上方形插槽与下方形插槽均为正方形槽,正位就是上方形插槽的上下两个边水平,然后将上方杆和下方杆同时分别插入上方形插槽与下方形插槽内完成定位。可以先将上方形插槽大概调整个位置,通过旋拧紧固插片即可调整上方形插槽,不能同时插入时,可以随时适当调整位置,直至都能完全插入为止,这样就达到了限制紧固插片旋转的作用,u形插件的作用主要就是对紧固转轴进行初始定位,使得,两个紧固插片的角度和位置刚好能插入五孔插座的底部的两孔内,插入之后即可撤掉u形插件。

除电源线以外对的其他线路均穿过挂接壳后由绕线滚筒的轴端伸进绕线滚筒的空腔内,并从绕线滚筒的侧壁通孔处伸出,然后缠绕在绕线滚筒上,之后伸出挂接壳并连接至壳体内。

壳体顶端还设置有卡扣,带动杆从通孔内抽出后能临时卡在该卡扣内。该部件的使用过程为:从卡扣内取出带动杆,然后将横向连杆旋转至滑块上方,使得通孔与槽上下对应,然后自上而下将带动杆插入通孔与槽内,然后扳动滑杆或者横向连杆进而带动滑块移动,其作用主要是方便调整滑块移动,因为有时候壳体过大,手指可能会够不到滑块,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滑块的移动更加方便。卡扣就是常规卡扣就行。

光开关为1*8光开关或1*16光开关或其他的1至32通道开关。

优点效果:

一种基于高精度的多通道式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使用通信光纤作为传感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光纤既是传输介质,又是传感器。测温则是根据光纤的光时域反射和光纤的自发散射的温度效应来设计实现的温度监测系统。高速驱动电路触发激光器发出一窄脉宽激光脉冲,激光脉冲经波分复用器后沿传感光纤经过恒温盒后通过1*8路或1*16路光开关向前传输,激光脉冲与光纤分子相互作用,产生多种微弱的背向散射,包括瑞利(rayleigh)散射、布里渊(brillouin)散射和拉曼(raman)散射等,其中拉曼散射是由于光纤分子的热振动,产生温度不敏感的斯托克斯(stokes)光和温度敏感的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光,根据光纤中后向散射光谱图的特性得知两者的波长不一样,背向散射光经wdm波分复用器分离后由高灵敏的探测器apd所探测,进行光电信号转换。光纤中的anti-stokes光强受外界温度调制,anti-stokes与stokes的光强比值准确反映了温度信息;不同位置的拉曼散射信号返回至apd探测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根据光在光线中的传播速度决定距离越远延时越长。通过测量该回波时间即可确定散射信号所对应的光纤位置;通过高速信号采集完成多次累加平均后与后期的温度基准曲线的对比计算出温度数据,可准确、快速地获得整根传感光纤上任一点的温度分布信息。也可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相应的通道管理,分区管理,报警参数管理等。其中通道管理中包括1至8通道的使能信号、1至8通道的光纤长度信息、光纤起始位置信息、报警使能信息等参数的设置与读取。分区管理中包括了对相应通道的分区参数的设置如分区的长度、分区数量、新建分区、删除分区、修改分区、分区报警信息的参数的设置与读取。报警参数管理包括了升温报警阈值设定、火警报警阈值设定、温差报警阈值设定等参数的设置与读取。

该多通道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中主要包含了:1*8通道光开关、恒温盒、wdm波分复用器、高速脉冲光源、apd光电转换器、高速数据采集器、主控制器、上位机软件。其中高速采集器连接至高速脉冲光源,高速脉冲光源连接至wdm波分复用器,wdm波分复用器连接至恒温盒后连接1*8通道光开关系统默认优先级为1通道,1*8通道光开关连接至测温光纤。高速脉冲光源设置为内触发模式频率为8khz,脉宽为5ns。当高速脉冲光源发出5ns脉冲光时,高速脉冲光源触发高速采集器,高速采集器进行反射光的电信号采集,同时脉冲光沿wdm波分复用器后向恒温盒、光开关、测温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同时光纤内部的后向散射光沿着光纤反向传输至光开关、恒温盒、wdm波分复用器,经过wdm波分复用器后光纤被分为两路光信号,一路为anti-stokes光信号,一路为stokes光信号。两路光信号同时被接入到apd光电转换器,adp光电转换器将两路光信号转换为一定范围的电信号输出至高速采集器。高速采集器将采集到的两路光信号进行相应的算法处理后将数据传输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判断有无告警信息,如有告警信息怎进行相应的联动处理。同时主控制器将测得的温度数据和位置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软件,软件进行相应的显示。1通道测量完成后主控制器将控制光开关切换至2通道进行温度监测数据采集,以此顺序进行采集。采集顺序可通过上位机进行相应的设置。1至8通道也可通过上位机进行相应的使能或关闭。

该多通道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上位机分为显示模块、分区模块、报警模块、校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光开关通道数量定制测量通道数量;

2.本实用新型的单通道测量传感距离为0至10km,测温分辨率为0.1℃,准确度为±1℃;

3.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高强度电磁干扰环境,可有效准确监测温度;

4.本实用新型可连续测温,实时显示温度曲线,能够显示温度和位置信息,可多窗口或同窗口显示;。

5.本实用新型可对应不同通道的任意位置进行温度分区报警,分区报警个数不限制,报警参数预警参数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6.本实用新型可对监测点的温度进行7x24小时的不间断监测,温度数据可存储3年以上。

7、本实用新型采用壳体和挂接机构的方式,使用时,可以直接通过挂接机构将整个系统挂接在墙上,挂接的同时,插座接通,方便空间的充分有效利用,同时,电线及其他线路都收纳在挂接机构内,不会出现不美观和安全隐患的问题,系统安放的位置灵活,如果真的需要远离插座的话,也可以将电线从挂接机构内拉出,实现灵活运用,另外,插头插入插座时,进行紧固操作,防止插头掉落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其直接挂接在现有的插座上,无需另行打孔安装支架,使用十分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软件模块框图;

图3为壳体挂接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壳体挂接前的准备状态图;

图5为挂接壳的后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6位挂接壳的前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7位显示棘轮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u形插件的接过手示意图;

图9为壳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高精度的多通道式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高速脉冲光源、wdm波分复用器、恒温盒、光开关、apd光电转换器、高速数据采集器、主控制器和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

高速脉冲光源连接wdm波分复用器和高速数据采集器,wdm波分复用器连接恒温盒和apd光电转换器,恒温盒连接光开关;apd光电转换器连接高速数据采集器,高速数据采集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

恒温盒和光开关连接主控制器。

该系统还包括电源及滤波电路,电源及滤波电路主要作用是提供整机工作所需的电源供给,滤波器保证供给电源的纯净度。

光开关连接感温光纤,主控制器连接上位机。

高速脉冲光源、wdm波分复用器、恒温盒、光开关、apd光电转换器、高速数据采集器、电源及滤波电路、主控制器和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设置在壳体1内;

该系统还包括挂接机构,壳体内的电源通过电源线1-1连接至插头作为电源输入;

挂接机构包括挂接壳2、绕线滚筒3和紧固转轴5;绕线滚筒3设置在挂接壳2内,插头的主体设置在挂接壳2内,插头的插片11-1伸出壳体的前侧壁;使用时,插片11-1插入五孔插座的上部的两个孔中。

紧固转轴5为左右(如图5中的左右)两个,两个紧固转轴5穿过挂接壳2的下部且紧固转轴5的前端连接有紧固插片5-1,两个紧固插片5-1伸出挂接壳2的前侧壁,两个紧固插片5-1的方向和位置对应五孔插座的下部三孔中的底部并列的两个孔,也就是说,一般的五孔插座为上部两孔,下部三孔,下部三孔为三角排列的形式,即,上部一个孔,下部并列两个孔,而本申请中,使用时,两个紧固插片5-1刚好能插入三孔插孔的下部并列的两个孔内,紧固转轴5的后端伸出挂接壳2的后侧壁;

挂接壳2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挂接件和紧固件;挂接件包括挂环6和顶紧件,挂环6固定在挂接壳2的后侧壁上,顶紧件包括滑轨7和能在滑轨7上横向(横向就是图5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的滑块8,滑轨7设置在挂环6的上方,且滑块8能够通过横向滑动而处在挂环6的正上方或者离开挂环6的正上方;

紧固件包括两个压紧杆9和两个拨动杆10,两个拨动杆10通过转环10-1分别套在左右两个紧固转轴5的后端,且拨动杆10能相对于紧固转轴5转动,拨动杆10的转环10-1与紧固转轴5之间设置有扭簧10-2;

两个压紧杆9的上端通过上转轴9-1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人字形结构,两个压紧杆9的下端各自连接左右两个拨动杆10的上端,压紧杆9与拨动杆10通过下转轴9-2活动连接,使用时,通过下压两个压紧杆9的上端,使得两个拨动杆10向外旋转,即如图5所示,左边的转环10-1逆时针转动,右边的转环10-1顺时针转动,两个拨动杆10转动的过程中给扭簧10-2上劲使得紧固转轴5有一个转动的趋势,进而使得插入五孔插座下孔内的两个紧固插片5-1与插座孔间形成紧固的摩擦力,防止挂接壳2脱落;通过扭簧10-2带动紧固转轴5旋转,一方面防止紧固转轴5硬性旋转造成插座或者紧固插片5-1的损坏,另一方面,使得紧固插片5-1与插孔弹性涨紧,紧固效果更好。

壳体1上面对挂接壳2的一侧设置有使用时挂在挂环6上的挂钩,该挂钩包括竖插6-1和横梁6-2,竖插6-1垂直设置在横梁6-2的一端,横梁6-2的另一端连接壳体1;使用时,挂钩挂在挂环6上且在挂接的过程中,竖插6-1顶住两个压紧杆9的上端下移;

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滑槽1-2和能在顶部滑槽1-2内移动的滑杆1-3,滑杆1-3移动的方向与滑块8移动方向相同,滑杆1-3的上部设置有横向连杆1-4,横向连杆1-4与滑杆1-3垂直,横向连杆1-4的一端通过套环1-4-1套在滑杆1-3上部使得套环1-4-1能带动横向连杆1-4以滑杆1-3为轴转动,即如图9所示,横向连杆1-4旋转所形成的面垂直于图面;

横向连杆1-4的另一端设置有供带动杆1-5插入的通孔1-4-2;

在滑块8的上端设置有供带动杆1-5插入的槽8-1,当横向连杆1-4旋转至滑块8上方时,通孔1-4-2能与槽8-1上下对应;

带动杆1-5为能从通孔1-4-2内抽出的结构。

绕线滚筒3为中空的滚筒结构,电源线1-1由绕线滚筒3的轴端伸进绕线滚筒3的空腔内,并从绕线滚筒3的侧壁通孔处伸出,然后缠绕在绕线滚筒3上,之后伸出挂接壳2并连接至壳体1。

在挂接壳2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控制绕线滚筒3转动的手柄或转盘。

该系统还包括初始定位件,该初始定位件为一u形插件,u形插件包括上方杆5-3和下方杆5-4,上方杆5-3和下方杆5-4通过立柱5-5连接,

在紧固转轴5的中部设置有上方形插槽5-2,转环10-1的底部的挂接壳2上设置有与该上方形插槽5-2上下对应的下方形插槽2-3,上方形插槽5-2与下方形插槽2-3的内壁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上方杆5-3的外壁形状和尺寸与上方形插槽5-2的内壁形状和大小相适应,下方形插槽2-3的内壁的形状和大小与下方杆5-4相适应,使用时,将上方形插槽5-2调整至正位,上方形插槽5-2与下方形插槽2-3均为正方形槽,正位就是上方形插槽5-2的上下两个边水平,然后将上方杆5-3和下方杆5-4同时分别插入上方形插槽5-2与下方形插槽2-3内完成定位。可以先将上方形插槽5-2大概调整个位置,通过旋拧紧固插片5-1即可调整上方形插槽5-2,不能同时插入时,可以随时适当调整位置,直至都能完全插入为止,这样就达到了限制紧固插片5-1旋转的作用,u形插件的作用主要就是对紧固转轴5进行初始定位,使得,两个紧固插片5-1的角度和位置刚好能插入五孔插座的底部的两孔内,插入之后即可撤掉u形插件。

除电源线以外对的其他线路均穿过挂接壳2后由绕线滚筒3的轴端伸进绕线滚筒3的空腔内,并从绕线滚筒3的侧壁通孔处伸出,然后缠绕在绕线滚筒3上,之后伸出挂接壳2并连接至壳体1内。

壳体1顶端还设置有卡扣1-6,带动杆1-5从通孔1-4-2内抽出后能临时卡在该卡扣1-6内。该部件的使用过程为:从卡扣1-6内取出带动杆1-5,然后将横向连杆1-4旋转至滑块8上方,使得通孔1-4-2与槽8-1上下对应,然后自上而下将带动杆1-5插入通孔1-4-2与槽8-1内,然后扳动滑杆1-3或者横向连杆1-4进而带动滑块8移动,其作用主要是方便调整滑块8移动,因为有时候壳体过大,手指可能会够不到滑块8,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滑块8的移动更加方便。卡扣1-6就是常规卡扣就行。

光开关为1*8光开关或1*16光开关或其他的1至32通道开关。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通道的分布式光纤测温体统。它由高速脉冲光源、wdm波分复用器、恒温盒、1*8光开关、apd光电转换器、高速数据采集器、主控制器、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电源及滤波电路、上位机软件、感温光纤等11部分组成。高速脉冲光源的作用为触发信号输出及高速脉冲光源输出,输出的光脉冲为5至10ns,重复频率为8至32khz。wdm波分复用器的作用为光耦合及光分离,它将高速脉冲光源产生的光信号耦合至输出公共端口,同时将公共端口的反射信号进行光分离,分离出anti-stokes光信号和stokes光信号。恒温盒的作用是光信号内部的温度基准参考点,恒温盒的内部盘纤长度为200米,对其200米的光纤进行恒温加热,加热温度为40±0.1℃,此温度为内部工作温度参考使用,防止光路温度漂移。1*8光开关的作用是感温光纤接口通道数扩展,将8路外部感温光纤分别接入系统进行光纤测温,此光开关可分为1至32通道,本系统中使用的是8通道光开关。apd光电转换器的作用是将两路光信号转换为一定范围的电信号输出至高速采集器,它内部是2路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后通过跨阻放大器后在经过3级线性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期间保证每一级线性放大电路的信号不饱不失真,保证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信号放大至高速采集器可采集的范围,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高速数据采集器。高速数据采集器的作用是将apd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采集(ad转换),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累加处理,处理完成后将数据打包并发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的作用是将高速数据采集器的数据与恒温盒进行相应的算法处理,同时控制1*8光开关,进行相应的通道切换,根据相应的报警信息可联动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外部通信及do联动接口的作用是可外接外部通信接口的报警主机或报警器、灭火弹等。电源及滤波电路主要作用是提供整机工作所需的电源供给,滤波器保证供给电源的纯净度。上位机软件则是可对整个系统的温度信息进行显示、分析、标定、控制等。整机工作原理为:高速脉冲光源被设置为内触发模式频率为8至32khz,脉宽为5至10ns。当高速脉冲光源发出5至10ns脉冲光时,高速脉冲光源触发高速采集器,高速采集器进行反射光的电信号采集,同时高速脉冲光传输至wdm波分复用器,波分复用器将其耦合到公共端,公共端口连接至恒温盒后输出到光开关,光开关切换至某通道的测温光纤进行1至10km的远距离传输。同时光纤内部的后向散射光沿着光纤反向传输至光开关、恒温盒、wdm波分复用器,经过wdm波分复用器后光纤被分为两路光信号,一路为anti-stokes光信号,一路为stokes光信号。两路光信号同时被接入到apd光电转换器,adp光电转换器将两路光信号转换为0至5v的电信号输出至高速采集器。高速采集器将采集到的两路光信号进行相应的多次累加并求平均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温度基准曲线进行对比计算后将数据传输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判断有无告警信息,告警信息则为上位机设置的固有的温度数值,读取并判断当前温度值是否有高于温度设定值的温度,如高于温度设定值则产生告警信息,如有告警信息则进行相应的联动处理。可通过设备的do接口输出电平信号控制报警主机,同时主控制器将测得的温度数据和位置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软件,软件进行相应的显示。1通道测量完成后主控制器将控制光开关切换至2通道进行温度监测数据采集,整机采集过程将以此顺序进行采集。采集顺序可通过上位机进行相应的设置。1至8通道也可通过上位机进行相应的使能或关闭。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软件模块框图,其中包括了显示功能模块、分区显示功能模块、报警功能参数模块、校准功能模块、数据功能分析模块、数据存储功能模块、接口控制功能模块等7个功能模块。显示功能模块主要是对软件界面的排布及数据的显示功能,包括了告警信息的显示、温度数据显示、位置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显示等。分区显示功能模块主要是对不同通道的测温距离进行分区管理便于现场应用及特殊区域的温度监测,分区区域可多窗或同窗进行温度显示及告警显示。报警功能参数模块可对整个系统的告警或预警信息参数、阈值等进行管理及设定,便于用户使用。校准功能模块可对整个系统进行温度的校准,光纤折射率的设定等,便于工程开通使用。数据功能分析模块可对历史的温度曲线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某个监测点的温度趋势,可根据趋势判断有无隐患发生。数据存储功能模块可对监测的温度及位置信息进行相应测存储,可同时存取相应的告警信息等。接口控制功能模块可联动4g数传模块或其他do/di接口设备,使整个系统的扩展变得更加灵活。也可通过短信形式发送相应的报警信息。

使用时,先如图4所示,将插片11-1和紧固插片5-1分别插入插座的上部和下部的插孔内,然后拔掉u形插件,之后将滑块8移动至如图4所示的离开挂环6的位置,然后将壳体1上的挂钩,钩在挂环6上,如图2所示,于此同时,竖插6-1下压两个压紧杆9,使得两个压紧杆9带动两个拨动杆10旋转,进而使得两个拨动杆10通过扭簧10-2带动紧固转轴5转动,此时,紧固插片5-1有一个旋拧的力,通过这个旋拧的力将紧固插片5-1牢牢涨紧在插孔内,完成牢固定位,然后将滑块8拨动至横梁6-2的上方(就是如图4中向右拨动)卡住横梁6-2,需要壳体1远离插座时,将滑块8拨离,取下壳体,然后取一个代替块插入挂环6内,其作用是代替竖插6-1对两个压紧杆9的下压作用,然后拨回滑块8卡住代替块,之后拉动壳体1,在拉动的过程中,电线1-1被从挂接壳2内拉出,绕线滚筒3转动,直至移动结束,为了防止拉线或者收线时,电线在绕线滚筒3内过度旋拧,可以预留足够长的线在绕线滚筒3的内腔内;需要再次将壳体挂在墙上时,则通过手柄或转盘使得绕线滚筒3反向转动,带动电线回收进挂接壳2内,然后重复挂接壳体的操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