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结晶的盐雾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083发布日期:2019-11-29 16:57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结晶的盐雾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雾腐蚀试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结晶的盐雾试验箱。



背景技术:

盐雾试验是一种主要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在盐雾试验箱中,待测物品被腐蚀的速率大大增加,原本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腐蚀过程在短短几天或者24小时内即可完成。

目前,公告号为cn2071234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盐水喷雾试验箱,它包括支架、壳体、控制按钮、紧急急停按钮、报警器、显示屏、引风机、蒸汽进口管、第一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进水管、过滤器、第三电控阀门、盐水槽、样品台、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紧急急停按钮,所述紧急急停按钮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一侧嵌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报警器,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架,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有蒸汽进口管,所述蒸汽进口管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控阀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蒸汽进口管设置在壳体底部,对集水槽内的盐溶液进行加热。底层盐溶液受热最为直接,温度最高,溶液中的水由液态转换为气态,溶剂减少,往往有晶体在集水槽的内壁底面析出,较长时间后形成晶层。晶层不具有流动性,其导热性也较差,难以将热量传递至上方的溶液中,严重影响了对盐溶液的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结晶的盐雾试验箱,其具有能够避免晶体在集水槽底部析出或者及时将析出的晶体溶解,从而防止晶层形成,有效地对盐溶液进行加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结晶的盐雾试验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集水槽,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进水管、水泵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位于集水槽顶部,并位于集水槽内的液面下方,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位于集水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泵的驱动下,表层盐溶液由进水管流入,由出水管流出,被输送至集水槽槽底,其在集水槽槽底流动的过程中温度升高,使得盐的溶解度增加,可以溶解更多的盐,能够避免晶体在集水槽底部析出或者及时将析出的晶体溶解,从而防止晶层形成,有效地对盐溶液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的槽底设有若干散热板,散热板沿集水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沿集水槽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出水管背向水泵的一端与散热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板大大增加了集水槽槽底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传热效率,能够更有效地对盐溶液进行加热;此外,沿集水槽长度方向设置、沿集水槽宽度方向排列的散热板能够对出水管内流出的盐溶液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其更好地在集水槽底部流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与散热板之间设有若干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集水槽的槽底固接,分流板一端指向出水管,另一端指向各散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分流板,将出水管内流出的盐溶液分流,使其较为均匀地流入各散热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底部一端高于其另一端,整体倾斜设置,所述散热板与集水槽的槽底平行,所述出水管背向水泵一端位于集水槽底部高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底部倾斜设置,且出水管位于高处,当盐溶液从出水管内流出之后沿集水槽的槽底斜向下流动,其重力势能不断地转化为动能,使水流保持一定的速度,从而避免这部分盐溶液过早地与集水槽中部的盐溶液混合,能够顺利流至集水槽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远离出水管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挡板位于集水槽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内流出的盐溶液移动至集水槽另一端时,受集水槽内壁阻挡后上涌,此时在集水槽中部设置挡板,阻止这部分盐溶液直接上涌至集水槽内液面处,使其只能流至集水槽中部,与集水槽中部的盐溶液进行热交换,加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内设有浮球,所述进水管为软管,进水管背向水泵一端与浮球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随集水槽内液面的升降而升降,进水管与浮球相连,从而保证其管口始终位于液面下方附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位于集水槽外,水泵与箱体内壁固接,水泵外包覆有防护外壳,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穿设于防护外壳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泵设置在集水槽外,并包覆防护外壳,使水泵外侧壁不易被盐雾腐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与防护外壳的连接处设有弹性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圈套设在进水管和出书管上,增强其与防护外壳连接处的密封性,阻止盐雾进入防护外壳内腐蚀水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避免晶体在集水槽底部析出或者及时将析出的晶体溶解,从而防止晶层形成,有效地对盐溶液进行加热;

2、表层盐溶液被搬运至集水槽底部后,能够顺利扩散至整个槽底,在槽底均匀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温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集水槽;3、进水管;4、水泵;5、出水管;6、防护外壳;7、弹性密封圈;8、箱盖;9、控制台;10、收集杯;11、盐水槽;12、喷雾塔;13、喷嘴;14、样品台;15、控制器;16、第一电磁阀;17、集水管;18、补水管;19、第二电磁阀;20、过滤器;21、蒸汽进口管;22、第三电磁阀;201、散热板;202、分流板;203、挡板;204、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结晶的盐雾试验箱,包括箱体1、箱盖8和控制台9。箱体1内设有收集杯10、集水槽2、盐水槽11、喷雾塔12、样品台14等结构,控制台9内则设有控制器15。

参照图2,样品台14沿水平方向设置,位于箱体1顶部,将箱体1隔断,试验时,待测样品即搁置在样品台14上。喷雾塔12沿竖直方向穿设在样品台14上,其顶端接有喷嘴13,喷嘴13处还设有第一电磁阀16,第一电磁阀16与控制器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参照图2,两个收集杯10分别位于喷嘴13两侧,呈喇叭状,其开口朝上。收集杯10底端接有集水管17,集水管17沿竖直方向设置,穿设于样品台14上。

参照图2,箱体1底部设有集水槽2和盐水槽11,且盐水槽11位于集水槽2中部,其侧壁上接有补水管18,通过补水管18与集水槽2连通。补水管18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19与控制器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补水管18的通断。此外,补水管18背向盐水槽11一端还设有过滤器20,防止集水槽2内析出的晶体进入盐水槽11和喷嘴13内将其堵塞。

参照图2,喷雾塔12底端与盐水槽11相连,集水管17底端通入集水槽2内。盐水槽11内的盐溶液进入喷雾塔12,然后由喷嘴13喷出,扩散至样品台14上方的空间内,由收集杯10收集,并通过集水管17流回集水槽2内。集水槽2内的盐溶液通过补水管18流入盐水槽11,形成完整的循环。

参照图2和图3,箱体1的内侧壁上固接有防护外壳6,防护外壳6位于集水槽2上方,其内设有水泵4。水泵4上接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5,进水管3和出水管5均穿过防护外壳6,向下延伸至集水槽2内,其与防护外壳6的连接处套设有弹性密封圈7。

参照图2和图3,集水槽2内设有浮球204,出水管5为软管,其背向水泵4一端固接在浮球204上,始终位于集水槽2内液面下方附近,将集水槽2内表层盐溶液引入水泵4。

参照图2和图3,出水管5背向水泵4一端向下延伸至集水槽2一端底部,弯折后指向集水槽2另一端。集水槽2底部设有五块分流板202和五块散热板201,其中,分流板202位于出水管5与散热板201之间,其一端指向出水管5的管口,另一端指向对应的分流板202,围绕出水管5管口呈辐射状分布。集水槽2表层盐溶液从出水管5流出后,流向五块分流板202,并被分流板202分流。

参照图2和图3,五块散热板201均与集水槽2的槽底垂直,沿集水槽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沿集水槽2的宽度方向等距排列。表层盐溶液从出水管5流出后,经过分流板202分流,然后在各散热板201之间流动。

参照图2和图3,集水槽2背向出水管5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挡板203,挡板203沿水平方向设置,位于集水槽2中部,与集水槽2内侧壁固接,其长度等于集水槽2的宽度。

参照图2和图3,集水槽2的槽底倾斜设置,出水管5一端较高,挡板203一端较低。表层盐溶液从出水管5内流出后,倾斜向下流动。分流板202、散热板201等结构均随集水槽2的槽底倾斜。

参照图2,集水槽2下方设有蒸汽进口管21,蒸汽进口管21上设有第三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2与控制器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开闭受到控制器15的控制。

参照图4,控制器内设有温控电路用于控制喷出的盐雾的温度,温控电路包括mcu、gprs无线传输模块、电源降压电路、温度采集电路、触摸屏连接电路、继电器输出电路,温度采集电路连接四个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盐雾的温度,当达到设定温度后,通过继电器输出电路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从而喷射盐雾,电源降压电路与220v市电连接,将市电转换为各个模块的工作电压,触摸屏连接电路连接触摸屏用于设定温控温度,gprs无线输出模块将试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便于信息采集。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水泵4的驱动下,表层盐溶液由进水管3流入,由出水管5流出,被输送至集水槽2槽底。其在集水槽2槽底流动的过程中温度升高,使得盐的溶解度增加,可以溶解更多的盐,能够避免晶体在集水槽2底部析出或者及时将析出的晶体溶解,从而防止晶层形成,有效地对盐溶液进行加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