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497发布日期:2019-11-15 21:0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光光度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便于人们观察的科学仪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对食物类溶液进行检测,于是可见分光光度计的需求不断增加;授权公告号为cn20822407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内部的样品室和连接在样品室上的翻盖,所述样品室内滑移设置有比色皿托架,所述比色皿托架上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比色皿安装位,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比色皿托架连接的拉杆,所述比色皿托架顶部开口处避开比色皿安装位处设置吸水层一。

现有的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槽设计的尺寸大于比色皿,导致放置后容易前后左右移位,使吸收光值不准确,由于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非常精密的仪器,任何一点小小的误差,都会使分析结果出现天壤之别,造成判断失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比色皿安装稳定性好的可见分光光度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包括样品室、设置在样品室内部的比色皿架以及设置在比色皿架上的比色皿,所述比色皿架包括底板和样品架,所述样品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比色皿的样品槽,所述样品槽上设置有一组透光孔,所述样品槽内与透光孔相邻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比色皿上设置有用于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导向槽包括相互导通的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所述上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滑块的宽度,所述下导向槽的宽度与滑块的宽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槽从样品槽的顶部延伸至样品槽的底部,所述滑块从比色皿的顶部延伸至比色皿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之间设置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曲率连续变化的曲面,所述过渡面与上导向槽、下导向槽的连接处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比色皿的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压设在样品槽底部和比色皿底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设置在样品槽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比色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比色皿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槽和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块沿着导向槽长度方向滑动的锁止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导向槽内部的凸起一和设置在滑块上的凸起二,所述上导向槽内对应于凸起一处的宽度小于滑块上对应于凸起二处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一为圆弧形凸起,所述凸起二为圆弧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一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上导向槽的两侧,所述凸起二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滑块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槽内设置有透光孔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比色皿的导向块二,所述导向块二设置在透光孔和样品槽底部之间位置,所述导向块二上靠近透光孔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样品槽的内部对应于毛玻璃面的侧面上设置导向槽,比色皿的毛玻璃面一侧设置滑块,滑块能够沿着导向槽进行滑动,能够限制比色皿在样品槽内部的倾斜,避免比色皿产生倾斜而对检测产生干扰;样品槽对应于毛玻璃面的侧面上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块一,导向块一之间形成导向槽,而滑块则可以是在加工制作比色皿的过程中一体成型在比色皿上的长方体状凸起结构;导向槽包括相互导通的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上导向槽在靠近样品槽开口的一端,下导向槽在靠近样品槽底部的一端,操作人员在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槽内部的过程中,先将滑块插入对应一侧的上导向槽的内部,由于上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滑块的宽度,滑块能够顺畅地插入,然后滑块顺着导向槽下滑进入下导向槽,由于下导向槽的宽度与滑块的宽度相等,滑块插入下导向槽后,滑块的两侧壁能够与下导向槽的侧壁之间相互平行贴合,能够对滑块进一步地限位,从而限制比色皿的倾斜。同时在毛玻璃面上设置滑块,毛玻璃面无法朝向透光孔一侧进行放置,避免操作人员对透光面、毛玻璃面两侧搞错,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样品架;3、样品槽;4、透光孔;5、比色皿;6、导向块一;7、导向槽;8、滑块;9、样品腔;10、弹簧;11、支撑板;12、导向块二;13、导向斜面;14、上导向槽;15、下导向槽;16、过渡面;17、凸起一;18、凸起二;19、透光面;20、毛玻璃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包括样品室、设置在样品室内部的比色皿架以及设置在比色皿架上的比色皿5,所述比色皿架包括底板1和样品架2,所述样品架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比色皿5的样品槽3,所述样品槽3上设置有一组透光孔4,所述样品槽3内与透光孔4相邻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导向槽7,所述比色皿5上设置有用于与导向槽7滑动连接的滑块8,所述导向槽7包括相互导通的上导向槽14和下导向槽15,所述上导向槽14的宽度大于滑块8的宽度,所述下导向槽15的宽度与滑块8的宽度相等。

该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其他部分设置与现有的可见分光光度计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5为顶部设置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其侧面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透光面19和毛玻璃面20,在操作时,通过毛玻璃面20对比色皿5进行拿取,进行样品试剂的装取,将样品试剂装入样品腔9的内部,装取完成后,将比色皿5放入样品槽3的内部,使得比色皿5上的透光面19朝向透光孔4的一侧,使光线能够透过比色皿5内部的样品,对样品进行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样品槽3的内部对应于毛玻璃面20的侧面上设置导向槽7,比色皿5的毛玻璃面20一侧设置滑块8,滑块8能够沿着导向槽7进行滑动,能够限制比色皿5在样品槽3内部的倾斜,避免比色皿5产生倾斜而对检测产生干扰;样品槽3对应于毛玻璃面20的侧面上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块一6,导向块一6之间形成导向槽7,而滑块8则可以是在加工制作比色皿5的过程中一体成型在比色皿5上的长方体状凸起结构;导向槽7包括相互导通的上导向槽14和下导向槽15,上导向槽14在靠近样品槽3开口的一端,下导向槽15在靠近样品槽3底部的一端,操作人员在将比色皿5放入样品槽3内部的过程中,先将滑块8插入对应一侧的上导向槽14的内部,由于上导向槽14的宽度大于滑块8的宽度,滑块8能够顺畅地插入,然后滑块8顺着导向槽7下滑进入下导向槽15,由于下导向槽15的宽度与滑块8的宽度相等,滑块8插入下导向槽15后,滑块8的两侧壁能够与下导向槽15的侧壁之间相互平行贴合,能够对滑块8进一步地限位,从而限制比色皿5的倾斜。同时在毛玻璃面20上设置滑块8,毛玻璃面20无法朝向透光孔4一侧进行放置,避免操作人员对透光面19、毛玻璃面20两侧搞错,便于操作。

所述导向槽7从样品槽3的顶部延伸至样品槽3的底部,所述滑块8从比色皿5的顶部延伸至比色皿5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比色皿5插入、取出或放置在样品槽3的过程中,导向槽7能够始终与滑块8进行配合,能够一直对比色皿5的位置进行限制。

所述上导向槽14和下导向槽15之间设置有过渡面16,所述过渡面16为曲率连续变化的曲面,所述过渡面16与上导向槽14、下导向槽15的连接处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面16能够在上导向槽14和下导向槽15之间进行光滑过渡,滑块8在从上导向槽14滑入下导向槽15的过程中,过渡面16能够对滑块8进行导向,过渡面16的宽度由大变小,且过渡面16与上导向槽14、下导向槽15之间均相切过渡,使得滑块8能够顺畅地进入下导向槽15的内部,从而提高了滑块8插入下导向槽15内部过程中的顺畅性。

所述样品槽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比色皿5的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压设在样品槽3底部和比色皿5底部的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底部设置在样品槽3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10所形成的弹性机构,能够对比色皿5进行承托,避免比色皿5的底部与样品槽3的底部直接接触,防止样品槽3底部存在杂质而导致比色皿5放置时出现不平稳的情况。

所述弹性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比色皿5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设置在比色皿5的底部。所述导向槽7和滑块8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块8沿着导向槽7长度方向滑动的锁止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7和滑块8之间的锁止机构,能够对滑块8的滑动进行限制,通过上部的锁止机构与比色皿5下部的弹性机构将比色皿5进行夹持限位固定,使得比色皿5放入样品槽3的内部后相对稳定。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导向槽14内部的凸起一17和设置在滑块8上的凸起二18,所述上导向槽14内对应于凸起一17处的宽度小于滑块8上对应于凸起二18处的宽度。所述凸起一17到样品槽3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凸起二18到比色皿5底部的距离。所述凸起一17为圆弧形凸起,所述凸起二18为圆弧形凸起。所述凸起一17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上导向槽14的两侧,所述凸起二18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滑块8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止机构为设置在上导向槽14内部的凸起一17和设置在滑块8上的凸起二18,凸起一17设置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上导向槽14的两侧,两个凸起一17形成宽度相对较小的卡口;凸起二18也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滑块8的两侧,形成宽度相对较大的凸起结构,且其宽度大于凸起一17所形成的卡口的宽度;当滑块8插入上导向槽14后,随着滑块8的下滑,凸起二18跟随滑块8移动,并经过上导向槽14上的凸起一17处,凸起二18和凸起一17上的弧形面相互接触,凸起二18对凸起一17进行挤压,凸起一17和导向块一6向两侧弹性变形,凸起一17之间的卡口宽度扩张,直至凸起二18从凸起一17之间通过,凸起二18通过凸起一17后,能够对凸起二18进行限制,比色皿5下部的弹簧10对比色皿5向上弹性支撑,两侧的凸起一17、下部的弹簧10之间形成夹持定位结构,从而提高了比色皿5的稳定性。

所述样品槽3内设置有透光孔4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比色皿5的导向块二12,所述导向块二12设置在透光孔4和样品槽3底部之间位置,所述导向块二12上靠近透光孔4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二12能够对比色皿5上透光面19两侧的位置进行支撑,由于导向块二12之间的间距与比色皿5上透光面19两侧的厚度相对,能够对比色皿5上的透光面19一侧与样品槽3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填补,增加了比色皿5插入样品槽3后的稳定性,同时在导向块二12的上端位置设置圆弧形的导向斜面13,导向斜面13之间的开口由大变小,便于比色皿5能够顺畅地插入样品槽3的内部;且导向块二12设置在透光孔4和样品槽3底部之间位置,透光面19上用于与透光孔4进行透光的部分,不与导向块二12摩擦接触,避免导向块二12干扰光线对样品的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