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2491发布日期:2019-12-13 19:3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漆包线行业的发展,截面为扁平或是方形形状的异形漆包线已经在相应的领域内占有一定的优势。同样通过生产完成后的扁平或是方形漆包线都需要满足一定质量要求,于此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项目测试来进行评估或是判定,其中绝缘层的破坏电压性能尤为重要。已知的现有测试方法多为采用gb、jis、iec以及nema标准中金属丸法(也叫钢珠法),参见图1,钢珠法的测试方法为:将漆包线试样1弯曲后放入盛有钢珠2的塑胶绝缘容器中,漆包线试样1的一端去除绝缘层后,连接击穿电压测试仪的试验电极,漆包线试样1的另一端则露在容器外,保证漆包线试样1的两端都有足够的长度露出测试容器外,避免出现闪络现象;而击穿电压测试仪的另一试验电极接通容器内的钢珠2。但是,钢珠法存在测试结果失真或侧漏现象,参见图2,由于钢珠2与钢珠2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漆包线试样1无法与钢珠2完全接触。参见图3和图4,截面为扁平状或接近方形的漆包线受绝缘层涂覆连续性和涂覆工艺的影响,漆包线的窄边的弯曲处的绝缘层最为薄弱,该处也应为击穿点,但是该处与钢珠难以接触,使得测试结果存在侧漏或失真的现象,无法准确测试出该漆包线的最小耐击穿电压数值,无法反映该漆包线的准确性能数值,给后期漆包线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测试漆包线窄边绝缘层耐压性能的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放置板、测试组件和电压测试仪,测试组件包括板状导电组件,板板状导电组件上设置有测试位,测试位用于放置待测试的漆包线;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板状导电组件,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入端用于连接漆包线。由上述方案可见,将漆包线试样放置在板状导电组件上,使漆包线试样的窄边最薄弱的绝缘层与板状导电组件接触,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板状导电组件,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漆包线试样,使得电压测试仪、板状导电组件和漆包线试样形成一个回路,通过电压测试仪上的测试数值,得到漆包线试样的窄边最薄弱的绝缘层的耐击穿性能,该装置中的板状导电组件能与漆包线窄边最薄弱的绝缘层进行完全接触,能够准确测试出漆包线窄边最薄弱的绝缘层的耐击穿性能,从而得到该漆包线试样的最小耐击穿性能,更准确地反映该漆包线的性能。进一步的方案是,板状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板,第一导电板邻接在绝缘放置板上。进一步的方案是,板状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棉,第一导电棉设置在第一导电板远离绝缘放置板的一侧的侧壁上。可见,导电棉具有柔软性,当漆包线放置在第一导电棉上时,第一导电棉能够将漆包线的截面的窄边完全包围,使得漆包线与第一导电棉的接触效果更好,从而测试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方案是,测试组件包括切换开关,板状导电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板,第二导电板设置在第一导电板的上方,第二导电板可朝向第一导电板移动,切换开关分别与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连接,测试位位于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可见,在测试时,漆包线在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第二导电板压紧漆包线,切换开关分别与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连接,使得完成漆包线截面一端的测试后,无需翻转漆包线,只需变换切换开关的连接方向,即可开始进入漆包线截面另一端的测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方案是,板状导电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棉,第二导电棉设置在第二导电板朝向第一导电板的一侧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方案是,测试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绝缘导向柱,绝缘导向柱分别设置在绝缘放置板上,两根绝缘导向柱分别位于绝缘放置板的水平面的不同侧上,绝缘导向柱同时贯穿第二导电板。可见,第二导电板沿绝缘导向柱的延伸方向移动,而绝缘导向柱设置在绝缘放置板上,使第二导电板能够准确朝向绝缘放置板上的测试位移动。进一步的方案是,测试组件包括绝缘试压块,绝缘试压块设置在第二导电板上。可见,在第二导电板与绝缘试压块的压力作用下,漆包线能够更好地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接触,使测试效果更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板状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棉,第一导电棉邻接在绝缘放置板上。进一步的方案是,板状导电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棉,测试组件包括切换装置,第二导电棉设置在第一导电棉的上方,测试位位于第一导电棉与第二导电棉之间,第二导电棉可朝向第一导电棉移动,切换装置分别与第一导电棉、第二导电棉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钢珠法的测试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现有的类型一漆包线的截面图。图4是现有的类型二漆包线的截面图。图5是漆包线测试时放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测试类型一漆包线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测试类型一漆包线时另一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三实施例测试类型一漆包线时的示意图。图12是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三实施例测试类型一漆包线时的另一示意图。图13是是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三实施例测试类型二漆包线时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类型一漆包线的截面呈扁平状,在类型一漆包线的截面中,类型一漆包线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宽边(a边)和两条相对设置的窄边(b边),类型一漆包线的窄边呈弧形,受到绝缘层连续性和涂覆工艺的影响,类型一漆包线的窄边存在r角处最薄绝缘层。参见图4,类型二漆包线的截面形状接近矩形,在类型二漆包线的截面中,类型二漆包线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宽边(a边)和两条相对设置的窄边(b边)。类型二漆包线有四处r角处呈弧形,受到绝缘层连续性和涂覆工艺的影响,类型二漆包线的r角处存在最薄绝缘层。如图5所示,在放置漆包线试样3时,漆包线试样3呈盘旋状,将漆包线试样3截面的窄边立于测试装置的测试位内,其中漆包线试样3也可呈u形等其他形状,在放置漆包线试样3时,u形等形状相对于直线形等形状,与测试装置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测试时,漆包线更加稳固。漆包线试样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电连接端31以及空载端32,在放置漆包线试样3时,漆包线试样3的电连接端31与空载端32分别位于测试装置外,即漆包线试样3的电连接端31与空载端32均无支撑件对其进行支撑,防止闪络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放置板4、测试组件5和电压测试仪,测试组件5包括板状导电组件6,板状导电组件上设置有测试位62,测试位62用于放置待测试的漆包线试样3。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板状导电组件,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入端用于连接漆包线试样3。参见图6,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中的板状导电组件6包括第一导电板61,第一导电板61邻接设置在绝缘放置板4上,第一导电板61上设置有测试位62,测试位62用于放置待测试的漆包线试样3。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导电板61,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漆包线试样3的电连接端31。参见图7,使得漆包线试样3的窄边的r角处与第一导电板61接触,从而电压测试仪、第一导电板61和漆包线试样3形成一个回路,通过电压测试仪上的测试数值,得到漆包线试样3的窄边最薄弱的绝缘层的耐击穿性能。板状导电组件6包括第一导电棉63,第一导电棉63设置在第一导电板61远离绝缘导电板4的一侧的侧壁上,测试位62转移至第一导电棉63上,参见图8,在漆包线试样3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漆包线试样3的窄边的r角处陷入导线棉63内,使得类型一漆包线试样3的窄边可以完成被第一导电棉63包覆,使得接触程度更大,从而测试效果更好。实施例二: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中的板状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棉63,第一导电棉63邻接设置在绝缘放置板4上,第一导电棉63上设置有测试位62,测试位62用于放置待测试的漆包线试样3。相对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使用第一导电棉63代替第一导电板61。在测试的过程中,也如图8所示,类型一漆包线试样3截面的其中一窄边被第一导电棉63包覆。在完成类型一漆包线试样3的截面其中一窄边的耐电压测试后,将类型一漆包线试样3翻转,开始测试类型一漆包线试样3截面的另一窄边的耐电压性能。实施例三: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放置板4、测试组件5和电压测试仪,测试组件5包括板状导电组件6、切换开关7、导向组件8和绝缘施压块9,板状导电组件6包括第一导电板61和第二导电板64。导向组件8包括四根绝缘导向柱81。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放置板4呈矩形,四根绝缘导向柱81分别设置在绝缘放置板4的水平面上,四根绝缘导向柱81分别对应绝缘放置板4的四个角。第一导电板61邻接设置在绝缘放置板4上,第二导电板64设置在第一导电板61的上方,四个绝缘导向柱81同时穿过第二导电板64,第二导电板64沿绝缘导向柱81的延伸方向朝向第一导电板61移动。第一导电板61与第二导电板64之间设置有测试位62,测试位62用于放置待测试的漆包线试样3。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出端与切换开关7,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出端通过切换开关7分别与第一导电板61、第二导电板64连接,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入端与漆包线试样3的电连接端中的导体连接。切换装置7分别与第一导电板61、第二导电板64连接。在测试的过程中,漆包线试样3如图5所示放置在测试位上,使漆包线试样3的截面的其一窄边分第一导电板61接触,第二导电板64沿四根绝缘导向柱81朝向测试位62移动,第二导电板64压紧测试位62上的漆包线试样3,从而第二导电板64也与漆包线试样3截面的另一窄边接触,参见图11,漆包线试样3位于第一导电板61与第二导电板64之间,并且漆包线试样3截面的两窄边分别与第一导电板61、第二导电板64接触。绝缘施压块9设置在第二导电板64,在绝缘施压块9的压力作用下,第二导电板64挤压漆包线试样3的效果更好。在测试过程中,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切换开关7,切换开关7先连接第一导电板61,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漆包线试样3,此时,电压测试仪、切换开关7、第一导电板61与漆包线试样3形成一个回路,测试出漆包线试样3与第一导电板61接触其一窄边的耐击穿电压的数值。当切换开关7连接第二导电板64时,电压测试仪、切换开关7、第二导电板64与漆包线试样形成一个回路,测试出漆包线试样3与第二导电板64接触的另一窄边的耐击穿电压的数值。板状导电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电棉63与第二导电棉65,第一导电棉63设置在第一导电板61朝向第二导电板64的一侧的侧壁上,第二导电棉65设置在第二导电板64朝向第一导电板61的一侧的侧壁上,从而在测试过程中,在绝缘施压块9的压力和第二导电板64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参见图12,类型一漆包线试样3截面的两窄边分别凹陷在相对应的导电棉内,使得漆包线试样3截面的两窄边被完全包覆,测试的效果更好更准确。参见图13,类型二漆包线放置在第一导电棉63与第二导电棉65之间,由于类型二漆包线的截面的形状接近矩形,当类型二漆包线被第一导电棉63与第二导电棉65挤压时,类型二漆包线四处的r角处分别被第一导电棉63与第二导电棉65包覆,同样地,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测试到类型二漆包线四处r角处最薄弱绝缘层处的耐电压数值。实施例四:相对应实施例三,参见图14,实施例四中的漆包线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包括两个绝缘放置板4,去除两个导电板,将第一导电棉63与第二导电棉65分别设置在两个绝缘放置板4上,放置漆包线试样3的测试位62设置在第一导电棉63与第二导电棉65之间。类型一漆包线在测试过程中,也如图12所示,类型一漆包线试样3截面的两窄边被第一导电棉63与第二导电棉65完全包覆。类型二漆包线在测试过程中,也如图13所示,类型二漆包线截面的四处r角处也被第一导电棉63与第二导电棉65完全包覆。在放置漆包线试样时,漆包线试样的电连接端与空载段需有足够的长度都在测试装置外,防止闪络现象。在测试过程中,电压测试仪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60hz正弦波形交流电压,以500v/s的升压速度测定击穿电压,绝缘击穿的检测电流为1ma~5ma。试验是在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测试样品在以下表格中的条件下,5秒内被击穿,则升压速度应降低,可以按照以下表格内容执行:绝缘击穿电压(v)升压速度(v/s)0~50020500~25001002500以上500以下针对不同类型的漆包线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例1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宽边为(a边)1.00mm,窄边(b边)为0.12mm,窄边的半圆弧r=2a/1,表面涂覆聚氨酯(ue)类绝缘层的类型一扁平漆包线。测试装置采用实施例三中的测试装置。对比例1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宽边为(a边)1.00mm,窄边(b边)为0.12mm,窄边的半圆弧r=2a/1,表面涂覆聚氨酯(ue)类绝缘层的类型一扁平漆包线。测试方法用钢珠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通过实施例三的测试装置进行该漆包线试样的电压击穿测试,得到的击穿电压值相比钢珠法最终得到的击穿电压值要低300v~500v。实验例2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宽边为(a边)1.00mm,窄边(b边)为0.12mm,窄边的半圆弧r=2a/1,表面涂覆聚氨酯(ue)类绝缘层的类型一扁平漆包线。测试装置采用实施例四中的测试装置。对比例2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宽边为(a边)1.00mm,窄边(b边)为0.12mm,窄边的半圆弧r=2a/1,表面涂覆聚氨酯(ue)类绝缘层的类型一扁平漆包线。测试方法用钢珠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通过实施例四的测试装置进行该漆包线试样的电压击穿测试,得到的击穿电压值相比钢珠法最终得到的击穿电压值要低500v~800v。实验例3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四个圆角r=1/3a~6a,宽边为(a边)1.00mm,窄边(b边)为0.12mm,表面涂覆聚酯亚胺(ei)类绝缘层的类型二扁平漆包线。测试装置采用实施例三中的测试装置。对比例3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四个圆角r=1/3a~6a,宽边为(a边)1.00mm,窄边(b边)为0.12mm,表面涂覆聚酯亚胺(ei)类绝缘层的类型二扁平漆包线。测试方法用钢珠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通过实施例三的测试装置进行该漆包线试样的电压击穿测试,得到的击穿电压值相比钢珠法最终得到的击穿电压值要低500v~600v。实验例4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四个圆角r=1/3a~6a,宽边为(a边)1.00mm,窄边为0.12mm,表面涂覆聚酯亚胺(ei)类绝缘层的类型二扁平漆包线。测试装置采用实施例四中的测试装置。对比例4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四个圆角r=1/3a~6a,宽边为(a边)1.00mm,窄边为0.12mm,表面涂覆聚酯亚胺(ei)类绝缘层的类型二扁平漆包线。测试方法用钢珠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通过实施例四的测试装置进行该漆包线试样的电压击穿测试,得到的击穿电压值相比钢珠法最终得到的击穿电压值要低700v~900v。实验例5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四个圆角r=1/3a~6a,宽边(a边)为0.21mm,窄边为0.12mm,表面涂覆聚酯亚胺(ei)类绝缘层的类型二扁平漆包线。测试装置采用实施例三中的测试装置。对比例5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四个圆角r=1/3a~6a,宽边(a边)为0.21mm,窄边为0.12mm,表面涂覆聚酯亚胺(ei)类绝缘层的类型二扁平漆包线。测试方法用钢珠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通过实施例三的测试装置进行该漆包线试样的电压击穿测试,得到的击穿电压值相比钢珠法最终得到的击穿电压值要低300v~400v。实验例6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四个圆角r=1/3a~6a,宽边(a边)为0.21mm,窄边为0.12mm,表面涂覆聚酯亚胺(ei)类绝缘层的类型二扁平漆包线。测试装置采用实施例四中的测试装置。对比例6试样采用截面形状为:四个圆角r=1/3a~6a,宽边(a边)为0.21mm,窄边为0.12mm,表面涂覆聚酯亚胺(ei)类绝缘层的类型二扁平漆包线。测试方法用钢珠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通过实施例三的测试装置进行该漆包线试样的电压击穿测试,得到的击穿电压值相比钢珠法最终得到的击穿电压值要低400v~600v。由以上测试结果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进行电压击穿测试,得到的电压击穿数值均比钢珠法得到的电压击穿数值要低,更加准确地得到漆包线的最小承受的电压击穿值,准确反映漆包线性能,为后续的使用带来安全保障。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