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尺寸检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6679发布日期:2019-08-27 20:2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尺寸检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尺寸检验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惯性系统低成本化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新型的非液浮的所谓干式加速度计,由于这种仪表采用挠性支承技术,所以称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且其结构与工艺大大简化,目前这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现代惯性系统中。

在惯性系统中会用到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尺寸检验工装,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机械加工尺寸一般采用游标卡尺进行直接测量来判断其是否合格,然而使用者用游标卡尺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测量时,需测量的尺寸较多,且有些孔间距尺寸不能通过直接测量获得,而是需要经过换算得出结果后才能判断,整个测量过程操作不便,费时费力,测量精度低,从而传统的尺寸检验工装检验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尺寸检验工装,具备检验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尺寸检验工装检验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尺寸检验工装,包括法兰盘底座和检测座,所述法兰盘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座的内腔开设有壳体公差检测孔。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孔检测柱、力矩器低端检测筒、力矩器高端检测筒、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地线输入端检测筒、自检端检测筒、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和接触槽检测柱,所述法兰盘底座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孔检测柱,所述法兰盘底座中心处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竖向固定连接有力矩器低端检测筒、力矩器高端检测筒、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地线输入端检测筒、自检端检测筒、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和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所述法兰盘底座的中心处从左至右依次竖向固定连接有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和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所述法兰盘底座底部的两侧均竖向固定连接有接触槽检测柱。

优选的,所述力矩器低端检测筒、力矩器高端检测筒、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地线输入端检测筒、自检端检测筒、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和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呈弧形阵列分布,且每个检测筒的内径公差均为检测公差的最小极限值。

优选的,所述壳体公差检测孔的内径公差为最小极限值。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底座背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握柄,所述检测座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侧开设有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孔检测柱、力矩器低端检测筒、力矩器高端检测筒、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地线输入端检测筒、自检端检测筒、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和接触槽检测柱的配合,可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表面的安装孔、力矩器低端、力矩器高端、负电源输入端、正电源输入端、地线输入端、自检端、第一差动电容、第二差动电容、稳压器负输出端、稳压器正输出端和接触槽的内径公差进行精准检验,提高尺寸检验工装的检验精度,解决了传统尺寸检验工装检验精度低的问题,避免有些孔间距尺寸不能通过直接测量获得,值得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力矩器低端检测筒、力矩器高端检测筒、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地线输入端检测筒、自检端检测筒、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和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呈弧形阵列分布且每个检测筒的内径公差均为检测公差的最小极限值,可分别对安装孔、力矩器低端、力矩器高端、负电源输入端、正电源输入端、地线输入端、自检端、第一差动电容、第二差动电容、稳压器负输出端、稳压器正输出端和接触槽的内径公差进行精准尺寸检验,通过壳体公差检测孔的内径公差为最小极限值,可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壳体的尺寸进行精准检测,通过握柄,便于使用者拿取法兰盘底座,通过手柄和弧形槽,便于使用者拿取检测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座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法兰盘底座结构左视图。

图中:1法兰盘底座、2检测装置、201安装孔检测柱、202力矩器低端检测筒、203力矩器高端检测筒、204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5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6地线输入端检测筒、207自检端检测筒、208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209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210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211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212接触槽检测柱、3检测座、4壳体公差检测孔、5握柄、6手柄、7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尺寸检验工装,包括法兰盘底座1和检测座3,法兰盘底座1背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握柄5,通过握柄5,便于使用者拿取法兰盘底座1,检测座3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手柄6,手柄6的外侧开设有弧形槽7,通过手柄6和弧形槽7,便于使用者拿取检测座3,法兰盘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装置2,检测装置2包括安装孔检测柱201、力矩器低端检测筒202、力矩器高端检测筒203、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4、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5、地线输入端检测筒206、自检端检测筒207、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208、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209、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210、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211和接触槽检测柱212,法兰盘底座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孔检测柱201,法兰盘底座1中心处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竖向固定连接有力矩器低端检测筒202、力矩器高端检测筒203、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4、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5、地线输入端检测筒206、自检端检测筒207、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208和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209,法兰盘底座1的中心处从左至右依次竖向固定连接有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210和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211,法兰盘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竖向固定连接有接触槽检测柱212,力矩器低端检测筒202、力矩器高端检测筒203、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4、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5、地线输入端检测筒206、自检端检测筒207、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208和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209呈弧形阵列分布,且每个检测筒的内径公差均为检测公差的最小极限值,通过力矩器低端检测筒202、力矩器高端检测筒203、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4、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5、地线输入端检测筒206、自检端检测筒207、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208和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209呈弧形阵列分布且每个检测筒的内径公差均为检测公差的最小极限值,可分别对安装孔、力矩器低端、力矩器高端、负电源输入端、正电源输入端、地线输入端、自检端、第一差动电容、第二差动电容、稳压器负输出端、稳压器正输出端和接触槽的内径公差进行精准尺寸检验,检测座3的内腔开设有壳体公差检测孔4,壳体公差检测孔4的内径公差为最小极限值,通过壳体公差检测孔4的内径公差为最小极限值,可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壳体的尺寸进行精准检测,通过安装孔检测柱201、力矩器低端检测筒202、力矩器高端检测筒203、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4、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5、地线输入端检测筒206、自检端检测筒207、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208、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209、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210、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211和接触槽检测柱212的配合,可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表面的安装孔、力矩器低端、力矩器高端、负电源输入端、正电源输入端、地线输入端、自检端、第一差动电容、第二差动电容、稳压器负输出端、稳压器正输出端和接触槽的内径公差进行精准检验,提高尺寸检验工装的检验精度,解决了传统尺寸检验工装检验精度低的问题,避免有些孔间距尺寸不能通过直接测量获得。

使用时,使用者在浇注尺寸检验工装时预先设置好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表面各部件的公差极限值,接着使用者握取握柄5,使安装孔检测柱201、力矩器低端检测筒202、力矩器高端检测筒203、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4、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5、地线输入端检测筒206、自检端检测筒207、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208、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209、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210、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211和接触槽检测柱212分别水平对准插入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上的安装孔、力矩器低端、力矩器高端、负电源输入端、正电源输入端、地线输入端、自检端、第一差动电容、第二差动电容、稳压器负输出端、稳压器正输出端和接触槽,使用者沿水平线观察各个元件是否完全插入工装内,插入完成后,分别晃动工装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看是否松动,且观察各元件和工装之间的间隙,防止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上各元件尺寸过小,各元件过大或过小时,记录此元件的位置并用游标卡尺进行再次测量,接着使用者拿取弧形槽将检测座3内的壳体公差检测孔4插入壳体,可对壳体的公差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该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尺寸检验工装,通过安装孔检测柱201、力矩器低端检测筒202、力矩器高端检测筒203、负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4、正电源输入端检测筒205、地线输入端检测筒206、自检端检测筒207、第一差动电容检测筒208、第二差动电容检测筒209、稳压器负输出端检测筒210、稳压器正输出端检测筒211和接触槽检测柱212的配合,解决了传统尺寸检验工装检验精度低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