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CT探测器调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6538发布日期:2019-12-10 20:5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CT探测器调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ct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ct探测器调温结构。



背景技术:

ct探测器作为ct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内部需要有稳定的温度使asg能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风扇对探测器进行降温,散热区域较大,风扇未形成稳定的风道,容易导致探测器内各模块间的温度差异较大,且探测器在使用过程中,若asg表面沾染灰尘会影响asg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ct探测器调温结构,能够均匀控制探测器内各个模块的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ct探测器调温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若干探测器模块,每个所述探测器模块上均设有散热片和风扇,所述安装座上连接有风扇罩,所述风扇罩的两端均设有通风口,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探测器模块相对的一面设有加热条。通过加热条对探测器进行加热,风扇罩与安装板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风扇罩两端开设的通风口使得形成一个稳定的风道,内部温度通过两端的通风口散出。每个探测器模块上均安装散热片和风扇,每个探测器模块单独散热,不会对周边的探测器模块造成影响,内部温度比较均匀,风扇罩亦可防止灰尘落入,避免探测器模块沾染灰尘影响工作性能。因此,通过探测器模块上单独设置散热片和风扇,风扇罩形成稳定的风道,可以使得内部每个探测器模块单独散热,保证内部温度均匀,防止灰尘落入影响探测器工作性能。

进一步,所述风扇罩上设有若干通孔,通过通孔增加散热通道,提高散热器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风扇罩的侧壁和顶部均设有通孔,通过风扇罩的侧壁和顶部的通孔增加散热通道,使得探测器内部各模块温度均匀。

进一步,所述风扇罩上设有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座配合的连接孔,通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将风扇罩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安装及拆卸方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沿所述风扇罩均匀分布,增加风扇罩与安装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探测器模块上单独设置散热片和风扇,外部风扇罩形成密闭的稳定风道,可以使得内部每个探测器模块单独散热,保证内部温度均匀,防止灰尘落入影响探测器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1、散热片;2、风扇;3、探测器模块;4、安装座;5、风扇罩;6、通孔;7、连接板;8、通风口;9、连接孔;10、加热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ct探测器调温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新型的ct探测器调温结构,包括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上安装有若干探测器模块3,每个所述探测器模块3上均设有散热片1和风扇2,所述安装座4上连接有风扇罩5,所述风扇罩5的两端均设有通风口8,所述安装座4上与所述探测器模块3相对的一面设有加热条10。通过加热条10对探测器进行加热,风扇罩5与安装板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风扇罩5两端开设的通风口8使得形成一个稳定的风道,内部温度通过两端的通风口8散出。每个探测器模块3上均安装散热片1和风扇2,每个探测器模块3单独散热,不会对周边的探测器模块3造成影响,内部温度比较均匀,风扇罩5亦可防止灰尘落入,避免探测器模块3沾染灰尘影响工作性能。因此,通过探测器模块3上单独设置散热片1和风扇2,风扇罩5形成稳定的风道,可以使得内部每个探测器模块3单独散热,保证内部温度均匀,防止灰尘落入影响探测器工作性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风扇罩5上设有若干通孔6,通过通孔6增加散热通道,提高散热器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风扇罩5的侧壁和顶部均设有通孔6,通过风扇罩5的侧壁和顶部的通孔6增加散热通道,使得探测器内部各模块温度均匀。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风扇罩5上设有若干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座4配合的连接孔9,通过连接板7上的连接孔9将风扇罩5与安装座4固定连接,安装及拆卸方便。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连接板7沿所述风扇罩5均匀分布,增加风扇罩5与安装座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探测器的温度模拟结果,两侧的2个探测器模块3晶体平均温度最高,为302.13k(28.98℃),中间11探测器模块3的晶体平均温度在301.78~301.83k之间,各探测器模块3晶体平均温度最大相差0.35k,整个探测器晶体最大温差1.1k,也就是温度差在1.1度以内,根据仿真结果,发现13个探测器模块3在风扇2转速相同时,散热效果基本差不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