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和柱上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2023发布日期:2020-01-21 23:03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电流互感器和柱上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和柱上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一二次设备的标准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智能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的互感器应当充分体现“高性能、低损耗、安全可靠、融合高效”的特点和需求,采用绿色环保、性能优良绝缘材料制作的一二次融合专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等也因此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中的柱上断路器用一二次融合电流互感器经常采用的制作方式如下三种方式,采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包封互感器器身的方式,采用绝缘皱纹纸、玻璃丝布带、聚酯薄膜复合纸包封互感器器身,浸渍绝缘漆后制成内绝缘器身,在器身外包封绝缘胶带的方式;采用塑料制作成绝缘外壳,互感器器身放到绝缘外壳内后灌封聚氨酯材料的方式。

上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柱上断路器用一二次融合电流互感器使用及与开关装配问题,但存在如下弊端:由于互感器未作低局放处理措施,与柱上断路器装配后,导致柱上断路器整体局部放电量超标的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容易导致柱上断路器局部放电超标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和柱上开关,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容易导致柱上断路器局部放电超标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二次器身、器身等电位屏蔽罩、内绝缘体、外绝缘壳体、连接端口、接线插针和屏蔽均场环,二次器身包括二次绕组和互感器铁芯;其中,二次绕组绕制在互感器铁芯上,二次器身位于器身等电位屏蔽罩内,二次器身通过连接线与器身等电位屏蔽罩连接,器身等电位屏蔽罩位于外绝缘壳体内,器身等电位屏蔽罩和外绝缘壳体之间设置有内绝缘体,连接端口设置在外绝缘壳体上,连接端口包括至少2个接线插针,屏蔽均场环设置在接线插针内。

进一步的,外绝缘壳体的材料为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包括如下至少之一: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进一步的,内绝缘体采用环氧树脂封胶形成。

进一步的,互感器铁芯的材料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冷轧硅钢带材、非晶合金、坡莫合金。

进一步的,互感器铁芯的端面采用如下至少之一的方式进行处理:环氧固化、浸漆、导圆角处理。

进一步的,器身等电位屏蔽罩的材料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导电橡胶、铜网、铝网、半导体皱纹纸。

进一步的,屏蔽均场环的材料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导电橡胶、铜网、铝网、半导体皱纹纸。

进一步的,屏蔽均场环内嵌在接线插针内。

进一步的,连接端口为低局放连接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柱上开关,包括上述的电流互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二次绕组和互感器铁芯构成的二次器身位于器身等电位屏蔽罩内,因此形成了有效的等电位半导体整体,再加上设置在外绝缘壳体上的连接端口,能够达到有效降低局部放电水平、维持电气性能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容易导致柱上断路器局部放电超标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二次器身、器身等电位屏蔽罩、内绝缘体、外绝缘壳体、连接端口、接线插针和屏蔽均场环,二次器身包括二次绕组和互感器铁芯;其中,二次绕组绕制在互感器铁芯上,二次器身位于器身等电位屏蔽罩内,二次器身通过连接线与器身等电位屏蔽罩连接,器身等电位屏蔽罩位于外绝缘壳体内,器身等电位屏蔽罩和外绝缘壳体之间设置有内绝缘体,连接端口设置在外绝缘壳体上,连接端口包括至少2个接线插针,屏蔽均场环设置在接线插针内。

具体的,如图1所示,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绝缘壳体1、内绝缘体2、器身等电位屏蔽罩3、二次绕组4和互感器铁芯5,二次绕组4均匀的绕制在互感器铁芯5上,形成二次器身,外绝缘壳体1和器身等电位屏蔽罩3之间为内绝缘体2,内绝缘体2可以采用真空灌封的方式形成。

如图2所示,外绝缘壳体1的侧面位置设置有连接端口6,该连接端口6用于与柱上开关的柱上断路器的壳体连接,如图3所示,连接端口6上设置有至少2个接线插针7,接线插针7用于柱上断路器高压套管穿过,该接线插针7内设置有屏蔽均场环8。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流互感器的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柱上断路器用一二次融合电流互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二次绕组和互感器铁芯构成的二次器身位于器身等电位屏蔽罩内,因此形成了有效的等电位半导体整体,再加上设置在外绝缘壳体上的连接端口,能够达到有效降低局部放电水平、维持电气性能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容易导致柱上断路器局部放电超标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流互感器还包括二次屏蔽引出线9,该二次屏蔽引出线9从外绝缘壳体1侧面引出,该二次屏蔽引出线9可以包括具有防开路功能的二次屏蔽引出线插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外绝缘壳体的材料为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包括如下至少之一: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简称pv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简称abs)。

具体的,现有电流互感器为绝缘材料浸漆后包封的互感器,存在产品运行一段时间后,振动造成产品绝缘松动现象,导致产品电气性能下降,绝缘强度降低,甚至发生绝缘击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流互感器采用热塑性塑料制成的外绝缘壳体,可以作为电流互感器绝缘定型模具,工艺制作简单,绝缘厚度一致,性能稳定可靠,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耗、低碳环保,电气性能稳定可靠,绝缘强度高,能够防止发生绝缘击穿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内绝缘体采用环氧树脂封胶形成。

具体的,内绝缘体可以是环氧树脂内绝缘体,具体采用a:b组分的环氧树脂灌封胶而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产品用途、准确度等级、额定变比不同,互感器铁芯的材料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冷轧硅钢带材、非晶合金、坡莫合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互感器铁芯的端面采用如下至少之一的方式进行处理:环氧固化、浸漆、导圆角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器身等电位屏蔽罩的材料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导电橡胶、铜网、铝网、半导体皱纹纸。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屏蔽均场环的材料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导电橡胶、铜网、铝网、半导体皱纹纸。

具体的,屏蔽均场环可以是导体或半导体材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屏蔽均场环内嵌在接线插针内。

具体的,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将屏蔽均场环嵌制融合在接线插针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端口为低局放连接端口。

实施例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柱上开关,包括上述的电流互感器。

具体的,柱上开关包括柱上断路器,柱上断路器的型号可以是zw20柱上断路器。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