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0256发布日期:2019-10-29 20:3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色灯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



背景技术:

对色灯箱又名标准光源箱,属于颜色检查设备,其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印染、印刷、塑胶、颜料、油漆、油墨、摄影等颜色领域。对色灯箱用于模拟各种标准光源,如符合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的日光D50或D65,展示厅灯光TL84、CWF、U30,水平日光HORIZON、紫外灯管UV等。

传统的对色灯箱通常采用普通的荧光灯作为照明光源,因其存在寿命短、预热时间长、改变光谱功率分布需添加灯管等缺陷。近几年,荧光灯箱逐渐被LED灯箱取代,LED对色灯箱因其寿命长、功耗低、无频闪以及其光谱窄带性和多样性逐渐在取代荧光灯对色灯箱。

目前这两种通用对色灯箱都存在拆卸麻烦、不便携的缺陷。传统的对色灯箱因其笨重,移动不方便等缺陷,使用上会固定位置后放置,这大大降低了对色灯箱的使用方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色灯箱不便携带的问题,现提供一种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包括灯头组件、背板及底板,所述背板及设置在背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均位于灯头组件和底板之间,所述灯头组件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背板的顶端与灯头组件的后端铰接,所述背板的底端与底板的后端铰接,所述支撑板可拆卸固定在底板与灯头组件之间,并将灯头组件支撑在底板上。

本方案中的对色灯箱可在箱体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在箱体状态时,利用支撑板将灯头组件及底板的位置固定,使灯头组件、背板、支撑板及底板围合成前侧开口式箱体结构;在需要折叠成收纳状态时,只需将支撑板拆卸,然后将灯头组件绕背板向后转动,底板也一并绕背板向后转动,使灯头组件位于底板和背板之间,以此防护住灯头组件,并完成折叠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灯头组件围绕背板的转动轴线与底板围绕背板的转动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顶端通过上铰链铰接在灯头组件上,所述背板的底端通过下铰链铰接在底板上。

为了防止折叠时,底板刮伤灯头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前侧向下折弯有第一折弯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后侧向下折弯有第二折弯部,所述背板的底端向外折弯有第三折弯部,所述下铰链设置在第二折弯部与第三折弯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灯头组件上,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利用拆开支撑板后,配合灯头组件、背板及底板三者之间依次铰接的结构,可实现灯箱的快速折叠收纳,从而便于其进行携带,减少占用空间,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呈箱体状态时的一侧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呈箱体状态时的另一侧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呈箱体状态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呈收纳状态时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呈收纳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灯头组件,1-1、灯头壳体,1-2、LED灯板,2、背板,2-1、第三折弯部,3、底板,3-1、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4、支撑板,5、上铰链,6、下铰链,7、螺钉,8、光学扩散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包括灯头组件1、背板2及底板3,所述背板2及设置在背板2左右两侧的支撑板4均位于灯头组件1和底板3之间,所述灯头组件1位于底板3的上方,所述背板2的顶端与灯头组件1的后端铰接,所述背板2的底端与底板3的后端铰接,所述支撑板4可拆卸固定在底板3与灯头组件1之间,并将灯头组件1支撑在底板3上。

本实施例中灯头组件1以多通道LED灯头组件为例,灯头组件1包括灯头壳体1-1及安装在灯头壳体1-1内的LED灯板1-2,LED灯板1-2上贴有各种不同出射峰值的LED灯珠,LED灯板1-2的下方安装有光学扩散板8;在使用时电脑通过串口通讯接口对灯头组件1中的单片机控制电路进行控制,然后单片机控制电路对灯头组件1中的驱动电路进行控制,并由驱动电路为LED灯板1-2上各种不同出射峰值的LED灯珠提供不同的电流驱动,然后经过光学扩散板8混光达到匹配任一光谱功率分布的目的,从而实现模拟工业界常用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所述灯头组件1围绕背板2的转动轴线与底板3围绕背板2的转动轴线平行。

具体地,所述背板2的顶端通过上铰链5铰接在灯头组件1上,所述背板2的底端通过下铰链6铰接在底板3上。

由于灯头组件1的下侧为光学扩散板8,在折叠成收纳状态时,底板3与光学扩散板8直接正对,而底板3正常采用的是钣金件,在折叠时可能存在底板3将光学扩散板8刮伤的情况,另外在折叠收纳状态下,也可能存在底板3受压时将光学扩散板8碰坏的情况,鉴于此,本实施例中底板3的前侧向下折弯有第一折弯部3-1,使底板3向后翻转时,底板3能够通过第一折弯部3-1抵在灯头组件1的灯头壳体1-1上,以此在底板3与光学扩散板8之间形成间隙,使底板3能够更好的与灯头组件1贴合,从而防止光学扩散板8被底板3损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的后侧向下折弯有第二折弯部3-2,所述背板2的底端向外折弯有第三折弯部2-1,所述下铰链6设置在第二折弯部3-2与第三折弯部2-1之间,第二折弯部3-2可贴合在第三折弯部2-1上,实现在不受外力的干扰下底板3与背板2之间可保持垂直姿态,以便支撑板4的装卸,同时也便于折叠收纳。

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通过螺钉7固定在灯头组件1上,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通过螺钉7固定在底板3上,具体地,支撑板4的顶端通过一个螺钉7固定在灯头组件1的灯头壳体1-1上,支撑板4的底端通过一个螺钉7固定在底板3上,支撑板4的侧方通过两个螺钉7固定在背板2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背板2、底板3及灯头组件1中灯头壳体1-1的颜色可喷涂为中性灰,如Munsell N5或Munsell N7,以提供一个标准的照明观察环境。

上述便捷可折叠的对色灯箱具体使用原理如下:

在箱体状态时,支撑板4通过螺钉7固定在底板3、背板2及灯头组件1的灯头壳体1-1上,利用支撑板4将灯头组件1及底板3的位置固定,使灯头组件1、背板2、支撑板4及底板3围合成前侧开口式箱体结构;在需要折叠成收纳状态时,只需将支撑板4拆卸,然后将灯头组件1绕背板2向后转动,底板3也一并绕背板2向后转动,使灯头组件1位于底板3和背板2之间,以此防护住灯头组件1,并完成折叠收纳,收纳状态下的对色灯箱可与支撑板4一并装入包中。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