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水资源工程用河流底泥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6664发布日期:2019-11-19 20:3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文水资源工程用河流底泥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文水资源工程用河流底泥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水资源的治理、研究和水文测验中,通常会需要对河流底部的底泥进行采样,以便研究分析的进行,目前常见的河流底泥取样装置通常为柱状采样装置,此种采样装置通过将底端插入到底泥中进行取样,但是在将底泥样本从柱状采样装置中取出时,需要通过杆体将底泥从采样装置中顶出,此种方式容易使底泥样本破损,导致取样质量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文水资源工程用河流底泥取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文水资源工程用河流底泥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文水资源工程用河流底泥取样装置,包括立管,所述立管包括第一半弧板和第二半弧板,所述第一半弧板的后端铰接在第二半弧板的后端,所述第一半弧板和第二半弧板的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内插接有锁紧销,所述第一半弧板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杆,所述立管的底端设有封堵结构。

优选的,所述锁紧销包括圆板,所述圆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横柱,所述横柱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二固定环和第一固定环的中间孔延伸至第一固定环的左侧,所述横柱的侧壁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片,所述弹片的右侧紧密贴合在第一固定环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中间孔左右两端均设有通口。

优选的,一个所述弹片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线的一端,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弹片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堵球,所述堵球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拉线的一端,所述拉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堵球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绳的一端,所述第一半弧板和第二半弧板的底端均设有绳孔,两个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绳孔延伸至第一半弧板和第二半弧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立管分为第一半弧板和第二半弧板,第一半弧板和第二半弧板通过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锁紧销连接,且立管的底端设有封堵结构,通过立管插入到底泥中,对底泥进行取样,需要取出底泥时,只需将第一半弧板和第二半弧板分离即可完成底泥的取出,有效避免底泥样本破损,保证取样的质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样时效高。

锁紧销由圆板、横柱和弹片组成,横柱的左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通过弹片的形变力,使弹片的右侧紧密贴合在第一固定环的左侧,实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固定,分离第一半弧板和第二半弧板时,只需转动圆板,使弹片可通过通口即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管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第一固定环的右视图。

图中:1、立管,2、第一半弧板,3、第二半弧板,4、第一固定环,5、第二固定环,6、锁紧销,7、固定板,8、驱动杆,9、封堵结构,10、圆板,11、横柱,12、弹片,13、通口,14、连接线,15、堵球,16、拉线,17、拉环,18、拉绳,19、绳孔,20、驱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文水资源工程用河流底泥取样装置,包括立管1,立管1包括第一半弧板2和第二半弧板3,第一半弧板2的后端铰接在第二半弧板3的后端,第一半弧板2和第二半弧板3铰接合在一起后形成一管体,第一半弧板2和第二半弧板3的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4和第二固定环5,第一固定环4和第二固定环5内插接有锁紧销6,锁紧销6用于将第一固定环4和第二固定环5固连,第一半弧板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杆8,驱动杆8用于向下移动立管1,将立管1的底端插入到底泥中,且立管1的顶端可由气缸或者丝杠进行驱动,立管1的底端设有封堵结构9,封堵装置9用于在向上提起立管1时,将立管1的底端进行封堵,避免立管1内的底泥样本掉落。

具体而言,锁紧销6包括圆板10,圆板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横柱11,横柱11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二固定环5和第一固定环4的中间孔延伸至第一固定环4的左侧,横柱11的侧壁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片12,弹片12的右侧紧密贴合在第一固定环4的右侧,第一固定环4和第二固定环5的中间孔左右两端均设有通口13,如图3(图3为图2中第一固定环4的右视图)所示,两个通口13用于两个弹片12的通过,当需要分离第一半弧板2和第二半弧板3时,转动圆板10九十度,使两个弹片12分别对应两个通口13,再向右拉动圆板10,使两个弹片12穿过通口13即可完成分离。

具体而言,一个弹片1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线14的一端,连接绳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另一个弹片12的左侧,如图2所示,连接线14为钢丝线,用于同时向左拉动两个弹片12的外端(两个弹片12相互远离的一端),此时两个弹片12处于形变状态,两个弹片12的正常状态为两个弹片12的外端向右移动0.5厘米。

具体而言,封堵结构9包括堵球15,堵球1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拉线16的一端,拉线1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环17,堵球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绳18的一端,第一半弧板2和第二半弧板3的底端均设有绳孔19,两个拉绳18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绳孔19延伸至第一半弧板2和第二半弧板3的上方,堵球15可封堵在立管1的底端,当立管1向下移动需要插入到底泥内时,拉动拉环17,使堵球15位于图1所示的位置,且不可使两个拉绳18位于立管1的正下方,封堵立管1底端时,向上拉动拉绳18,通过堵球15进行封堵。

具体而言,拉绳1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环20,驱动环20为圆环状,方便同时向上拉动两个拉绳18。

工作原理:对河底底泥进行取样时,通过驱动杆8的顶端连接在(可为焊接)气缸或者丝杠的伸长输出端上,然后进行驱动,驱动杆8带动立管1向下运动,同时向上拉动拉环17,使堵球15位于图1所示的位置,且不可使两个拉绳18位于立管1的正下方,立管1的底端插入到底泥内,底泥进入到立管1的内腔内,从水内拉出立管1时,向上拉动驱动环20,拉绳18向上运动,通过堵球15进行封堵;

取出立管1内的底泥样本时,转动圆板10九十度,使两个弹片12分别对应两个通口13,再向右拉动圆板10,使两个弹片12穿过通口13即可完成分离,取出底泥样本,安装第一半弧板2和第二半弧板3时,将横柱11穿过第一固定环4和第二固定环5,同时使两个弹片12通过两个通口13,当圆板10的左侧和第二固定环5的右侧贴合时,向左拉动连接线14,同时向左拉动两个弹片12的外端,当弹片12的外端完全脱离通口13时,转动圆板10九十度,将弹片12转动到图图2所示的位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