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仪器用冷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5875发布日期:2019-12-27 17:0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仪器用冷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检测仪器用冷阱。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仪是检测仪器中常见的设备,当目前气相色谱质谱仪都存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样品气体进样前样品气体内存在水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冷阱设备。

冷阱是是将气体状态的物质通过冷阱时,在冷却物质的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物质,并被有效地收集,达到水气分离的目的。

在现有的冷阱设备中,由于冷阱出口与冷阱内部管道管径一样,导致其进入色谱分析仪的气体流速较低,影响了峰形的形成,最终导致色谱分析仪的分析结果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发明人结合自己多年的生产经验,研发出了一种带楔形出口的冷阱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仪器用冷阱,包括检测头,所述检测头通过软管与六通阀连接,所述六通阀通过u形管与冷阱上端一侧连接,所述冷阱顶端设有冷却进口,底部设有冷却出口,冷阱下端另一侧设有冷阱出口、冷阱出口为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u形管可以减缓气体流速,使气体中携带的水分粘附在u形管的管壁上。

进一步的,冷阱内部设有若干层盘管,所示盘管的数量至少为三层,这样可以是液氮与冷阱中的气体充分接触,提高了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结构为冷却出口管径小于冷阱内部盘管管径,楔形结构可以增大冷阱出口的气体流速,有效的改善色谱分析仪的形成的峰形。

进一步的,所述冷阱内的冷却介质为液氮,液氮是一种常见的冷却物质,其价格便宜,易于购买,液氮本身属于惰性物质,在冷却过程中,要加强防护措施,防止因气体泄漏发生窒息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出口连接有液氮收集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冷阱出口设计成了一个楔形结构,这样设计使得冷阱出口管管径小于冷阱内部管道的管径,可以有效的增加冷阱出口的气体流速,改善进入色谱分析仪气体形成的峰形;其次在冷阱内部设置有若干层盘管,可以有效的提高冷阱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头,2、六通阀,3、u形管,4、冷阱,5、冷阱出口,6、冷却出口,7、冷却井口,8、楔形结构,9、软管,10、盘管,11、液氮收集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检测仪器用冷阱,包括检测头1,所述检测头通过软管9与六通阀2连接,所述六通阀2通过u形管3与冷阱4上端一侧连接,所述冷阱4顶端设有冷却进口7,底部设有冷却出口6,冷阱4下端另一侧设有冷阱出口5、冷阱出口为楔形结构8。

在本实施例中,u形管3可以减缓气体流速,使气体中携带的水分粘附在u形管3的管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冷阱4内部设有若干层盘管10,所示盘管10的数量至少为三层,这样可以是液氮与冷阱4中的气体充分接触,提高了冷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形结构8为冷却出口管径小于冷阱4内部盘管管径,楔形结构8可以增大冷阱出口的气体流速,有效的改善色谱分析仪中形成的峰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阱4内的冷却介质为液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出口连接有液氮收集罐11。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运行时,首先将液氮与冷却进口7连接,向冷阱内通入液氮,待液氮通过冷却出口6,液氮收集槽11有液氮气体冒出时,检测头1连接待检气体,之后通过软管9到达六通阀2,在六通阀2的作用下,气体匀速的进入u型管3,气体中携带的一部分水分粘附在管壁上,待检气体在冷阱4的盘管10中与液氮接触,进一步被冷却,未被冷却成液体的待检气体通过楔形结构10进入冷阱出口5,然后进入色谱分析仪形成峰形。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容易的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