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预紧力螺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6870发布日期:2019-12-20 20:0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预紧力螺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精度预紧力螺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螺钉指螺丝,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螺丝是紧固件的通用说法。

目前一些高精度机械对于螺钉的预紧力要求较高,要求螺钉达到高精度的要求,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导致生产的同种型号的螺钉直径不同,同一个螺钉不同位置的直径不同,从而使得螺钉的精度下降,所以,在生产中工人需要把螺钉拿在手里用精度尺对螺钉的螺纹处的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比较,但这种方法不但麻烦,工作效率低,而且测量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预紧力螺钉检测装置,通过把螺钉放置在通孔的内部,螺纹杆与螺纹套连接把挡块固定住,通过挡块把螺钉固定住,避免螺钉移动发生倾斜歪倒,避免拿在手里带来的弊端,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接,方便把滑套固定住,同时方便把滑杆移动位置,方便对螺钉的螺纹处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取值对比。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预紧力螺钉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螺钉,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工作台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套接有滑套,所述滑杆滑动套接有弹簧,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套的一侧表面,所述滑杆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线,通过把螺钉放置在通孔的内部,螺纹杆与螺纹套连接把挡块固定住,通过挡块把螺钉固定住,避免螺钉移动发生倾斜歪倒,避免拿在手里带来的弊端,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接,方便把滑套固定住,同时方便把滑杆移动位置,方便对螺钉的螺纹处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取值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内部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顶板的上端表面与螺钉的下端表面接触,通过顶板的连接,方便把不同厚度的螺钉底座放置在通孔的内部,同时避免螺钉底座的上端漏出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与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挡块的一侧表面与螺钉的下端一侧表面紧贴,所述滑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拨块,通过拨块的连接,方便移动滑套,通过滑套的连接,方便把弹簧的一端固定住。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前后两侧分别均匀的设有卡槽,所述滑套的一侧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接,方便把滑杆固定位置,同时方便滑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垫与螺钉的上端一侧表面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挤压块的一侧表面,所述滑套的一侧表面与立杆的一侧表面接触,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使得滑杆自动复位,同时挤压块自动复位与螺钉的螺纹处接触,方便测量。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把螺钉放置在通孔的内部,螺纹杆与螺纹套连接把挡块固定住,通过挡块把螺钉固定住,避免螺钉移动发生倾斜歪倒,避免拿在手里带来的弊端,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接,方便把滑套固定住,同时方便把滑杆移动位置,方便对螺钉的螺纹处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取值对比。

(2)通孔的内部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把,顶板的上端表面与螺钉的下端表面接触,通过顶板的连接,方便把不同厚度的螺钉底座放置在通孔的内部,同时避免螺钉底座的上端漏出通孔。

(3)螺纹杆通过螺纹与连杆的下端连接,挡块的一侧表面与螺钉的下端一侧表面紧贴,滑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拨块,通过拨块的连接,方便移动滑套,通过滑套的连接,方便把弹簧的一端固定住。

(4)立杆的前后两侧分别均匀的设有卡槽,滑套的一侧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卡槽卡接,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接,方便把滑杆固定位置,同时方便滑杆上下移动。

(5)防护垫与螺钉的上端一侧表面接触,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挤压块的一侧表面,滑套的一侧表面与立杆的一侧表面接触,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使得滑杆自动复位,同时挤压块自动复位与螺钉的螺纹处接触,方便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套的放大侧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杆的侧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工作台、2通孔、3螺钉、4顶板、5转把、6通槽、7挡块、8连杆、9螺纹套、10螺纹杆、11立杆、12滑槽、13滑杆、14卡槽、15滑套、16拨块、17卡块、18弹簧、19挤压块、20防护垫、21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高精度预紧力螺钉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请参阅图1-4,工作台1设有通孔2,通孔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螺钉3,工作台1的左侧设有通槽6,通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块7,挡块7的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杆8,工作台1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9,螺纹套9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工作台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杆11,立杆11设有滑槽12,滑槽12滑动连接有滑杆13,滑杆13滑动套接有滑套15,滑杆13滑动套接有弹簧18,滑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9,挤压块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20,弹簧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套15的一侧表面,滑杆13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线21,通过把螺钉3放置在通孔2的内部,螺纹杆10与螺纹套9连接把挡块7固定住,通过挡块7把螺钉3固定住,避免螺钉3移动发生倾斜歪倒,避免拿在手里带来的弊端,通过卡块17与卡槽14卡接,方便把滑套15固定住,同时方便把滑杆13移动位置,方便对螺钉3的螺纹处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取值对比。

请参阅图1-2,通孔2的内部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顶板4,顶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把5,顶板4的上端表面与螺钉3的下端表面接触,通过顶板4的连接,方便把不同厚度的螺钉3底座放置在通孔2的内部,同时避免螺钉3底座的上端漏出通孔2,螺纹杆10通过螺纹与连杆8的下端连接,挡块7的一侧表面与螺钉3的下端一侧表面紧贴,滑套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拨块16,通过拨块16的连接,方便移动滑套15,通过滑套15的连接,方便把弹簧18的一端固定住。

请参阅图1和4,立杆11的前后两侧分别均匀的设有卡槽14,滑套15的一侧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与卡槽14卡接,通过卡块17与卡槽14卡接,方便把滑杆13固定位置,同时方便滑杆13上下移动,防护垫20与螺钉3的上端一侧表面接触,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挤压块19的一侧表面,滑套15的一侧表面与立杆11的一侧表面接触,通过弹簧18的弹性作用使得滑杆13自动复位,同时挤压块19自动复位与螺钉3的螺纹处接触,方便测量。

当需要把螺钉3固定在通孔2的内部时,首先把螺钉3放置到通孔2的内部,然后根据螺钉3的下端底座的厚度向上转动顶板4,当螺钉3底座的上端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平齐时即可,然后把挡块7移动到通槽6的内部,通过转动螺纹杆10,使得螺纹杆10通过螺纹与螺纹套9连接,然后使得螺纹杆10的右侧通过螺纹与连杆8连接即可,同时使得挡块7与螺钉3的下端左侧表面紧贴即可把螺钉3固定在通孔2的内部,然后把滑杆13分别移动到立杆11的一端,使得挤压块19挤压螺钉3的上端左右两侧,使得卡块17分别与卡槽14卡接,弹簧18拉伸推动卡块17与卡槽14连接,避免卡块17与卡槽14脱离开,通过查看立杆11一侧的滑杆13表面的刻度线21减掉挤压块19与防护垫20的厚度即可,然后移动拨块16,使得滑套15带动卡块17与卡槽14脱离开,就可以上下移动滑杆13,当移动到适宜的位置时,再次使得卡块17与适宜的卡槽14卡接,再次进行测量螺钉3上端的螺钉3的直径,通过比较测量值即可得出螺钉3的螺纹处不同位置的直径偏差情况,通过挡块7把螺钉3固定住,避免螺钉3移动发生倾斜歪倒,通过卡块17与卡槽14卡接,方便把滑套15固定住,同时方便把滑杆13移动位置,方便对螺钉3的螺纹处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取值对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