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457发布日期:2020-05-22 2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光板(2)、金属吸热板(1)、热管(3)、联集管(4)、测温元件(5)、流量测量单元(6)和储热工质;

所述反光板(2)的迎光面为锥面,所述反光板(2)和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迎光面的纵切面为梯形,每个所述反光板(2)与每个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边缘连接,所述反光板(2)与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竖向中心轴线的夹角为0到45度,所述反光板(2)的开口边缘与相邻所述反光板(2)的开口边缘接触;

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迎光面设置有选择性吸收涂层,每个所述金属吸热板(1)与每个所述热管(3)相连,所述热管(3)为内部有工作液的封闭式真空管,所述热管(3)分为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工作液储存在蒸发段,所述热管(3)的蒸发段端面与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背光面紧密接触,所述热管(3)的冷凝段嵌入所述联集管(4)中;

所述联集管(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联集管(4)与每个所述热管(3)相连;

所述测温元件(5)分别设置于联集管(4)的工质入口一端和工质出口一端;

所述流量测量单元(6)设置在与联集管(4)相通的管路上;

所述储热工质由所述联集管(4)的入口通入,再由所述联集管(4)的出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2)的迎光面为镜面反射,所述迎光面的反射率≥0.9,所述反光板(2)的背光面一侧设有冷却管道(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外部侧壁上包裹有导热用的保护套(7),所述保护套(7)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吸热板(1)紧密接触,在所述保护套(7)外侧和所述联集管(4)外侧包裹隔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9)和球阀(10),所述水泵(9)设置在所述联集管(4)的入口一端,在所述水泵(9)的顺水流方向上设置所述球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测量单元(6)为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在与所述联集管(4)相连通的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处理设备和信号输出设备,所述信号处理设备与所述测温元件(5)以及所述流量测量单元(6)相连,所述信号处理设备与所述信号输出设备相连。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在此领域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聚光效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作为镜场调节的依据,光斑的热流密度分布数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腔式吸热器虽能够测量整个光斑的能量与热流密度,但无法同时测量光斑各划分区域的热流密度,本申请提供的梯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反光板的迎光面为锥面,反光板和金属吸热板的迎光面的纵切面为梯形,通过金属吸热板‑热管‑联集管的连接方式,计算每个联集管吸收的光斑能量,进而得出光斑各区域的热流密度,可指导镜场调整以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聚光效率,实用性强,便于产业上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刘晓亮;刘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