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9996发布日期:2020-05-08 12:5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岩土体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为测量地基岩土体的地层结构、岩性与物理力学参数等,需要在地表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展开工程地质钻探,并通过测量装置获取孔内的地质数据。相关的测量装置的传感元件的布局是固定的,不能一次性测量孔内多位置的数据,测量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装置,以解决相关测量装置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测量装置包括:固定件;驱动装置,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多个传感元件,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运动传感元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运动传感元件运动以调节各所述传感元件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驱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可动连接,并与所述运动传感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可相对所述固定部件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可相对所述固定部件进行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动机,所述驱动部件可相对所述固定部件进行转动角度可控的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运动传感元件,以驱动所述运动传感元件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运动传感元件,以将所述驱动部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驱动所述运动传感元件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杆,与所述驱动部件固定;滑台,套设在所述螺杆外部并与所述螺杆的螺纹配合,以在所述螺杆的驱动下进行直线运动;其中,所述运动传感元件固定于所述滑台。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第二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可动连接;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可动连接;所述运动传感元件包括:第一运动传感元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第二运动传感元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可动连接;第二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可动连接;所述运动传感元件包括:第一运动传感元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第二运动传感元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一运动传感元件,以驱动所述第一运动传感元件进行直线运动;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二运动传感元件,以驱动所述第二运动传感元件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一运动传感元件,以驱动所述第一运动传感元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进行直线运动;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二运动传感元件,以驱动所述第二运动传感元件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元件为孔内传感元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多个传感元件,多个传感元件包括至少一个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运动传感元件。通过上述设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运动传感元件运动,调节各传感元件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量装置能够根据孔内的地质情况动态调整传感元件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一次性测量孔内多位置的数据,提高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中滑台和导轨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件,2-驱动装置,21-固定部件,22-驱动部件,211-第一固定部件,212-第二固定部件,221-第一驱动部件,222-第二驱动部件,3-传感元件,31-运动传感元件,311-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2-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2-固定传感元件,4-垫片,5-保护垫,6-传动装置,6a-第一传动装置,6b-第二传动装置,61-螺杆,62-滑台,61a-第一螺杆,61b-第二螺杆,62a-第一滑台,62b-第二滑台,63-滑槽,7-联轴器,8-限位件,8a-第一限位件,8b-第二限位件,9-导轨,9a-第一导轨,9b-第二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均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地质参数,将多个传感元件放置于地质钻探的钻探孔中,获取钻探孔中的地质参数,对测量装置的机构和功能进行示例性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的功能进行任何限定。根据应用环境和传感元件的类型不同,本测量装置还可实现其他功能,例如,该测量装置还可以用于探测机械装置的深孔或深槽内的裂纹,将多个传感元件放置于机械装置的深孔或深槽中,通过超声波传感元件或摄像机获取深孔或深槽内的内表面的超声波反射数据或图像数据,并根据深孔或深槽的内表面的超声波反射数据或图像数据,判断该内表面是否存在裂纹。

如图1所示,该测量装置包括:固定件1,驱动装置2和多个传感元件3。

驱动装置2与固定件1连接。具体的,驱动装置2为任何可以输出动力的装置,例如旋转电机、直线气缸或内燃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包括外壳和输出轴,驱动装置2的外壳与固定件1连接,驱动装置2的输出轴可以相对于外壳运动,进而相对于固定件1运动。

传感元件3包括至少一个与驱动装置2连接的运动传感元件31,传感元件3还可以包括其他的不能运动的固定传感元件32,驱动装置2驱动运动传感元件31运动,以调节各传感元件3的相对位置,包括运动传感元件3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运动传感元件31以及固定的传感元件32之间的相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元件3为任何可以获取地质数据的传感元件,例如,传感元件3可以为声波探头、地震检波器或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元件3还包括固定于固定件1的固定传感元件32,驱动装置2驱动运动传感元件31运动,可以调节运动传感元件31和固定传感元件32的相对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装置包括多个驱动装置2,传感元件3均为运动传感元件31。一些运动传感元件31与一个驱动装置2连接,另一些运动传感元件31与其余的驱动装置2连接,不同的驱动装置2分别驱动不同的运动传感元件31运动,以调节各运动传感元件31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装置包括多个驱动装置2,传感元件3包括运动传感元件31和固定传感元件32,一些运动传感元件31与一个驱动装置2连接,另一些运动传感元件31与其余的驱动装置2连接,固定传感元件32固定于固定件1,不同的驱动装置2分别驱动不同的运动传感元件31运动,以调节各运动传感元件31和固定传感元件32的相对位置。

例如,测量装置包括驱动装置a、驱动装置b、运动传感元件a、运动传感元件b、固定传感元件a和固定传感元件b,驱动装置a和驱动装置b均与固定件1连接,固定传感元件a和固定传感元件b均与固定件1连接,运动传感元件a与驱动装置a连接,运动传感元件b与驱动装置b连接。驱动装置a驱动运动传感元件a运动,驱动装置b驱动运动传感元件b运动,通过驱动装置a和驱动装置b的同步运动,调节运动传感元件a、运动传感元件b和固定传感元件a、固定传感元件b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驱动装置a和驱动装置b的异步运动,调节运动传感元件a、运动传感元件b、运动传感元件a和运动传感元件b之间的相对位置。

通过上述设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运动传感元件运动,调节各传感元件的相对位置,进而使测量装置能够根据孔内道集的分布情况动态调整传感元件的位置,从而可以一次性测量孔内多位置的数据,提高测量效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一次性测量孔内多位置的数据是指,在无需将传感元件从孔内取出的情况下对孔内多位置的数据进行测量,且能够保证实时获取的数据的质量满足地质勘探的要求。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实现一次性测量孔内多位置的数据的原理,以下以利用地震勘探获取地质参数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传感元件3包括地震检波器,利用激振器在钻探孔附近的地面上激振,在地层中激发地震波。利用地震检波器在孔内不同位置获取的地震波数据,然后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对地震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地质参数。可选的,还可以将激振器与驱装置2连接,利用激振器在孔内激振,并利用驱动装置2调节激振器在孔内的位置。

在地震探勘时,需要重点测量共炮点道集、共接收点道集和共中心点道集的数据。共炮点道集是指不同地震检波器获取的由同一激振器激发的地震波的集合,可以用于求取炮点静校正的参数;共接收点道集是指同一地震检波器获取的由不同激振器激发的地震波的集合,可用于求取接收点静校正的参数;共中心点道集是指地震检波器获取的具有同一中心点的地震波的集合,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动校正和水平叠加,可以得到水平叠加剖面。测量上述不同的道集时,需要根据测量需求调整偏移距和道间距,以获取能够清晰反映地层参数的地震波数据。其中,偏移距是指地震波激发点和地震波接收点的距离,道间距是指各地震波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激振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地震检波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激振器和地震检波器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偏移距和道间距。

相关的测量装置的传感元件的布局是固定的,在测量不同道集时,若由于地层结构改变等因素导致实时接收的信号的质量差,则需要将传感元件从钻探孔内取出并调节传感元件的布局,以调节偏移距和道间距,无法实现一次性测量多个道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在测量不同道集时,若由于地层结构改变等因素导致实时接收的信号质量差,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在孔内动态调节激振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地震检波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激振器和地震检波器的相对位置,在无需将传感元件从钻探孔内取的情况下实现偏移距和道间距的动态调节,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与钻探孔的相对位置固定,运动传感元件31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钻探孔的孔深方向运动。例如,固定件1可拆卸地固定于钻探孔的内壁。例如,固定件1的一端固定于钻探孔外部的固定支架上,固定件1的另一端位于钻探孔中,该外部固定支架固定于地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可沿钻探孔的孔深方向运动,例如,固定件1的一端通过绳索与卷扬机连接,固定件1的另一端位于钻探孔中,并在卷扬机的驱动下沿钻探孔的孔深方向运动。固定件1带动驱动装置2和传感元件3整体沿着钻探孔的孔深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测量装置还包括垫片4,垫片4设置于运动传感元件31和驱动装置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垫片4还设置于固定传感元件32和固定件1之间。垫片4的尺寸根据传感元件3与固定件1的距离确定,使各传感元件3位于同一平面或同一圆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测量装置还包括保护垫5,保护垫5设置于传感元件3和垫片4之间。保护垫5的类型根据传感元件3的类型确定,用于保护传感元件3并提高传感元件3获得的数据的质量。例如,传感元件3为声波探头,则保护垫5为隔声垫,用于隔绝钻探孔内的噪声对声波探头的影响,提高声波探头获得的声波信号的信噪比。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部件21和驱动部件22。固定部件21与固定件1连接。驱动部件22与固定部件21可动连接,并与运动传感元件3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件22可相对固定部件21进行直线运动,并与运动传感元件31连接,驱动部件21驱动运动传感元件31沿钻探孔的孔深方向进行直线运动。例如,驱动装置2可以为直线气缸,固定部件21为直线气缸的外壳,驱动部件22为直线气缸的输出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传感元件31固定于驱动部件22,驱动部件22直接驱动传感元件31进行直线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测量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6。传动装置6连接驱动部件22和运动传感元件31,以驱动运动传感元件31进行直线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装置6为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联轴器7与驱动部件22固定,传动轴直接将驱动部件22的直线运动传递至运动传感元件31。该传动轴用于为运动传感元件31提供安装空间,防止驱动部件22运动时运动传感元件31与固定部件21之间发生运动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件22可相对固定部件21进行旋转运动,并与运动传感元件31连接,驱动部件21驱动运动传感元件31在钻探孔内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可以为旋转电机,固定部件21为旋转电机的外壳,驱动部件22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2为步进电动机,驱动部件22可相对固定部件21进行转动角度可控的旋转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为集成步进电动机,集成电机驱动器、编码器和步进电机,可通过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部网)总线或rs485总线闭环控制,并具有ip(ingressprotectionrating,防护安全级别)67防护等级,该步进电动机的防尘等级为6级,灰尘禁锢等级,尘埃无法进入该步进电动机,该步进电动机的防水等级为7级,防短时浸泡等级,常温常压下,当该步进电动机暂时浸泡在1米深的水里,不会对该步进电动机造成任何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传感元件31固定于驱动部件22,驱动部件22直接驱动运动传感元件31在钻探孔内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传动装置6连接驱动部件22和运动传感元件31,以将驱动部件2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驱动运动传感元件31进行直线运动。例如,传动装置6为齿轮齿条机构,齿轮固定于驱动部件22,在驱动部件22的驱动下转动,齿条在齿轮的驱动下进行直线运动,运动传感元件31固定于齿条,运动传感元件31在齿条的驱动下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传动装置6为螺旋传动形式的传动装置,螺旋传动是靠螺旋与螺纹牙面旋合实现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转换的机械传动。具体的,传动装置6包括螺杆61和滑台62。螺杆61与驱动部件22固定,滑台62套设在螺杆61外部并与螺杆61的螺纹配合,形成一个螺旋传动形式的传动装置,滑台62在螺杆61的驱动下进行直线运动。运动传感元件31固定于滑台62,滑台62驱动运动传感元件31进行直线运动。具体的,滑台62设置有螺纹孔,滑台62通过该螺纹孔套设在螺杆61外部。该螺纹孔的内螺纹和螺杆61的外螺纹相匹配,螺杆61与滑台62形成螺旋传动装置,螺杆6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7与驱动部件22连接,在驱动部件22的驱动下转动。在螺杆61的外螺纹和滑台62的螺纹孔的内螺纹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滑台62沿螺杆61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测量装置还包括限位件8,限位件8固定于固定件1,螺杆61的一端与驱动部件22连接,螺杆6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8,当滑台62运动至螺杆61的另一端,限位件8阻止滑台62继续运动,防止滑台62从螺杆61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测量装置还包括导轨9,导轨9固定于固定件1,导轨9的长度方向与螺杆61的长度方向平行。如图5所示,滑台62设置有导轨槽63,导轨9位于导轨槽63中,导轨9和导轨槽6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约束滑台6绕螺杆61的轴线的转动,使滑台62仅能在螺杆61的驱动下沿螺杆61的长度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螺杆61的螺距均匀,通过控制螺杆61的转角可以精确地控制滑台62的运动距离,进而精确地控制固定于滑台62上的运动传感元件31的位移。具体的,滑台62的位移与螺杆61的转角的关系为:

式中,s为滑台62的位移,d为螺杆61的螺距,θ为螺杆的转角。

同时,考虑到测量装置在钻探孔中进行测量,钻探孔的内部空间有限,控制测量装置的整体尺寸至关重要。相较于齿轮齿条等形式的传动装置,螺旋传动形式的传动装置可以在不增大测量装置的尺寸的前提下提高运动传感元件31的位移的控制精度。

以尺寸齿条形式的传动装置为例,在驱动装置2输出的转角的控制精度不变的前提下,齿轮的齿数越大运动传感元件31的位移的控制精度越高,而齿轮的分度圆的直径与齿数成正比,齿轮的齿数越大,齿轮的尺寸越大,为了提高运动传感元件31的位移的控制精度,需要增大齿轮的尺寸,进而增大该测量装置的整体尺寸。

但对于螺旋传动形式的传动装置6,在驱动装置2输出的转角的控制精度不变的前提下,螺杆61的螺距越小运动传感元件31的位移的控制精度越高,减小螺杆61的螺距无需增大螺杆的尺寸,更无须增大测量装置的整体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为步进电动机,通过步进电动机精确驱动螺杆61的转角,进一步提高运动传感元件31的位移的控制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部件211、第二固定部件212、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

第一固定部件211和第二固定部件212均固定于固定件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件211和第二固定部件212均可拆卸地固定于固定件1。

第一驱动部件221与第一固定部件211可动连接,第二驱动部件222与第二固定部件212可动连接。

运动传感元件31包括: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

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与第一驱动部件221连接,在第一驱动部件221的驱动下运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与第二驱动部件222连接,在第二驱动部件222的驱动下运动。

通过控制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的运动,可以直接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的运动相互独立,控制系统中的耦合参数少,控制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固定于第一驱动部件221,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固定于第二驱动部件222,第一驱动部件221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第二驱动部件222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该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第一传动装置6a连接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以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进行直线运动。第二传动装置6b连接第二驱动部件222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以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直线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7仅以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旋转运动,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均为螺旋传动形式的传动装置为例,对测量装置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并非限定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的运动形式,也并非限定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的具体结构和传动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直线运动,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为传动轴。第一传动装置6a将第一驱动部件221输出的直线运动直接传输至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进行直线运动,第二传动装置6b将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的直线运动直接传输至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直线运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旋转运动,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均为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传动装置,例如可以为齿轮齿条式的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6a将第一驱动部件221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进行直线运动,第二传动装置6b将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件211、第二固定部件212、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第一固定部件211固定于固定件1,第一驱动部件221与第一固定部件211可动连接,第二固定部件212固定于第一驱动部件221,第二驱动部件222与第二固定部件212可动连接。

运动传感元件31包括: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与第一驱动部件221连接,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与第二驱动部件22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件211可拆卸地固定于固定件1,第二固定部件212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驱动部件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固定部件212均固定于第一驱动部件221,第一驱动部件221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运动,同时,第一驱动部件221驱动第二固定部件212、第二驱动部件222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运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固定于第二驱动部件222,第二驱动部件222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运动。第一驱动部件221可以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整体位置,第二驱动部件221可以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221输出旋转运动,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第二固定部件212、第二驱动部件222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旋转,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直线运动,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直线运动。通过上述设置,第二驱动部件222的运动的自由度为2,可以在一个二维圆弧面内调节第二驱动部件222的位置,第二驱动部件222的位置调节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该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第一传动装置6a连接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固定部件212,并连接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以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和第二固定部件212进行直线运动。第一传动装置6a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第二固定部件212、第二驱动部件222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整体进行直线运动,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整体位置。

第二传动装置6b连接第二驱动部件222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以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直线运动,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相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9仅以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旋转运动,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均为螺旋传动形式的传动装置为例,对测量装置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并非限定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的运动形式,也并非限定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的具体结构和传动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均输出直线运动,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为传动轴。第一传动装置6a将第一驱动部件221输出的直线运动直接传输至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固定部件212,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第二固定部件212、第二驱动部件222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整体的直线运动,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整体位置;第二传动装置6b将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的直线运动直接传输至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直线运动,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221和第二驱动部件222均输出旋转运动,第一传动装置6a和第二传动装置6b均为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传动装置,例如可以为齿轮齿条式的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6a将第一驱动部件221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驱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第二固定部件212、第二驱动部件222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整体的直线运动,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整体位置;第二传动装置6b将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驱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进行直线运动,调节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6a包括第一螺杆61a和第一滑台62a。第二传动装置6b包括第二螺杆61b和第二滑台62b。第一螺杆61a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部件221连接,第一滑台62a通过螺纹孔套设在第一螺杆61a上,并与第一螺杆61a形成螺旋传动形式的第一传动装置6a。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固定部件212固定于第一滑台62a,第二驱动部件222与第一固定部件21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螺杆61b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驱动部件222连接,第二滑台62b通过螺纹孔套设在第二螺杆61b上,并与第二螺杆62b形成螺旋传动形式的第二传动装置6b。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固定于第二滑台62b。

第一驱动部件221输出旋转运动,第一螺杆61a在第一驱动部件221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运动,第一滑台62a在第一螺杆61a的驱动下沿着第一螺杆61a的长度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第二固定部件212、第二驱动部件222、第二螺杆61b、第二滑台62b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随第一滑台62a一同进行整体的直线运动,以改变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整体位置。

第二驱动部件222输出旋转运动,第二螺杆61b在第二驱动部件222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运动,第二滑台62b在第二螺杆61b的驱动下沿着第二螺杆61b的长度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岁第二滑台62b一同进行直线运动,以改变第一运动传感元件311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8a和第二限位件8b。第一限位件8a固定于固定件1,位于第一螺杆61a与第一驱动部件221连接的一端的另一端,用于防止第一滑台62a从第一螺杆61a上脱落。第二限位件8b固定于第一滑台62a,位于第二螺杆61b与第二驱动部件222连接的一端的另一端,用于防止第二滑台62b从第二螺杆61a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9a和第二导轨9b。第一导轨9a固定于固定件1,第一滑台62a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导轨9a位于该第一滑槽中,在第一导轨9a和该第一滑槽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约束第一滑台62a绕第一螺杆61a的轴线的转动;第二导轨9b固定于第一滑台62a,第二滑台62b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导轨9b位于该第二滑槽中,在第二导轨9b和该第二滑槽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约束第二滑台62b绕第二螺杆61b的轴线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杆61a的螺距大于第二螺杆61b的螺距,第二传动装置6b的调节精度高度第一传动装置6a的调节精度。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21的转动,将第二螺杆61b和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位置粗调到目标位置的附近,再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22的转动,将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的位置精确地调节到目标位置,实现了第二运动传感元件312位置的快速且精确地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第二”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元件或装置,并非限定固定部件、驱动部件、运动传感元件和传动装置的数量,固定部件、驱动部件、运动传感元件和传动装置的数量可以为任意大于2的整数。

进一步地,传感元件3均为孔内传感元件,传感元件3的尺寸满足孔内作业的要求,且传感元件3的防护等级可以使传感元件3在孔内作业时,不会由于孔内潮湿和灰尘多的环境而无法获取准确的孔内参数,更不会由于孔内潮湿和灰尘多的环境而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