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状物料失重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9967发布日期:2020-01-21 22:4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粉状物料失重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粉状物料的配料计量过程中,采用的是静态料斗秤式、动态皮带秤形式。由于生产水溶肥的原料大多数为粉状易吸潮的原料,并且流动性极差,在生产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搭桥、鼠洞、起拱、粘壁等现象。以静态料斗秤为例:当料仓内的物料遇到上述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去敲打,或用棍子助流,这样将会对设备造成很大的伤害,当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增加到60%以上的时候,物料的粉尘将会附着在舱体的内壁上,很难清理,并且将会直接影响配料的精度,从而导致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不合格。

研究如何解决粉状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搭桥、鼠洞、起拱、粘壁的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粉状物料在生产过程容易出现搭桥、鼠洞、起拱、粘壁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包括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的上舱体、下舱体,且所述连接装置为柔性连接,所述上舱体的上端设置有进舱口,所述下舱体的下端设置有出舱口,所述出舱口用于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下舱体的外侧设置有振动驱动器,所述出舱口的位置设置有打开和关闭所述出舱口的开关。

优选地,还包括称重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称重传感器可通信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舱体的侧壁的外侧,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出舱口的位置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进口与所述出舱口相对齐,所述输送装置的出口用于与外界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出舱口的内侧设置有圆锥形的减压锥,所述减压锥的最大横截面的外侧壁与出舱口的内侧壁之间有空隙。

优选地,所述下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助流气碟,所述助流气碟包括气嘴、吸盘,所述气嘴贯穿所述下舱体的侧壁,所述气嘴设置在所述下舱体的内侧的部分与所述吸盘相连接,所述气嘴设置在所述下舱体的外侧的部分用于与气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舱体的形状为漏斗状,所述下舱体的最大横截面的位置与所述上舱体相连,所述下舱体的最小横截面的位置为所述出舱口。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舱体外侧的支撑架,所述输送装置安装在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的电机。

优选地,所述电机与所述传送带的转轴之间通过减速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振动驱动器通过焊接设置在所述下舱体的侧壁上。

本申请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包括舱体,舱体包括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的上舱体、下舱体,连接装置将上舱体与下舱体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装置为柔性连接,所说的柔性连接可以是通过铰接或者具有弹簧结构的连接接头,其中铰接可以为吊挂链接件,上舱体的上端设置有进舱口,进舱口方便物体进入舱体,下舱体的下端设置有出舱口,出舱口用于与外界相连通,方便将物体排出舱体,下舱体的外侧设置有振动驱动器,振动驱动器带动下舱体振动,由于下舱体与上舱体为柔性连接,在振动的过程中,整个舱体在晃动,物料在舱体内受力均匀,避免了舱体为整体的结构时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加速物料从下舱体的出舱口输出,在振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舱内的物料出现搭桥、鼠洞、起拱、粘壁的现象,避免了需要外力敲打舱体,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同时避免了对舱体的损坏,出舱口的位置设置有打开和关闭出舱口的开关,当接收物料的装置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开关将出舱口关闭,当人们需要卸料时,通过开关将出舱口打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舱体,2-下舱体,3-振动驱动器,4-开关,5-称重传感器,6-输送装置,7-减压锥,8-助流气碟,9-支撑架,10-电机,11-进舱口,12-出舱口,13-进口,14-出口,15-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粉状物料在生产过程容易出现搭桥、鼠洞、起拱、粘壁的现象。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包括舱体,舱体包括通过连接装置15连接的上舱体1、下舱体2,连接装置15将上舱体1与下舱体2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装置15为柔性连接,所说的柔性连接可以是通过铰接或者具有弹簧结构的连接接头,其中铰接可以为吊挂链接件,上舱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舱口11,进舱口11方便物体进入舱体,下舱体2的下端设置有出舱口12,出舱口12用于与外界相连通,方便将物体排出舱体,下舱体2的外侧设置有振动驱动器3,振动驱动器3带动下舱体2振动,由于下舱体2与上舱体1为柔性连接,在振动的过程中,整个舱体在晃动,物料在舱体内受力均匀,避免了舱体为整体的结构时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加速物料从下舱体2的出舱口12输出,在振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舱内的物料出现搭桥、鼠洞、起拱、粘壁的现象,避免了需要外力敲打舱体,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同时避免了对舱体的损坏,出舱口12的位置设置有打开和关闭出舱口12的开关4,当接收物料的装置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开关4将出舱口12关闭,当人们需要卸料时,通过开关4将出舱口12打开。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称重传感器5以及与称重传感器可通信连接的控制器,称重传感器5设置在上舱体1的侧壁的外侧,上舱体1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称重传感器5的底座,同时底座用于固定在平台上,称重传感器5测量的是物体以及舱体的重量,由于舱体中不会出现搭桥、鼠洞、起拱、粘壁的现象,称重传感器5能够将计量精度调整到0.2%,提高了称重传感器5的测量精度,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器,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s7200,显示器用于显示物体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出舱口12连通输送装置6,输送装置6的进口13与出舱口12相对齐,输送装置6的出口14用于与外界相连通,出舱口12的位置连接有输送装置6,物料能够缓缓的从出口14向外界输送,避免物料直接从出舱口12出去,导致称重传感器5测量不准确。

本实施例中,下舱体2的出舱口12的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圆锥形的减压锥7,减压锥7的最大横截面的外侧壁与出舱口12的内侧壁之间有空隙,由于舱内的物料大多为粉末状的物料,舱体内物料会比较多,当物料从出舱口12出来时,会出现物料直接堵塞在出舱口12的位置,由于减压锥7的形状为圆锥形,圆锥形的尖部能够对物料造成一个冲击,分散物料的重力,避免物料直接从出舱口12出来,由于减压锥7的最大的横截面的外侧壁与出舱口1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被分散开的物料从减压锥7与出舱口12之间的形成的间隙之间出来,避免物料堆积在出舱口12的位置。

其中,下舱体2的出舱口12位置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下舱体2侧壁的通孔,通孔设置有多处,均匀设置在下舱体2的侧壁上,减压锥7的周面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孔,紧固件同时穿过下舱体2侧壁上的通孔与减压锥7周面上的孔。

本实施例中,下舱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助流气碟8,助流气碟8包括气嘴、吸盘,气嘴贯穿下舱体2的侧壁,气嘴设置在下舱体2的内侧的部分与吸盘相连,气嘴设置在下舱体2的外侧的部分用于与气管相连接,助流气碟8把振动和充气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将破拱力直接作用在吸盘上,对舱体没有任何的破坏,在工作时可以同时产生吹气、振动两种动作,压缩空气沿气嘴周面上的气孔向四周喷出,而且由于空气压力不断变化,吸盘边缘会产生高频振动,气体沿吸盘周边向物料内输送气体,使物料分散开,能够有效促进料仓内粉体、颗粒物料向下流动。

本实施例中,下舱体2的形状为漏斗状,下舱体2的最大横截面的位置与上舱体1相连,下舱体2的最小横截面的位置为出舱口12,能够更好地控制出舱口12的输出量。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舱体上的支撑架9,输送装置6可拆分地安装在支撑架9上,当输送装置6出现故障时,方便将输送装置6拆卸下来进行维修。

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6包括传送带、驱动传动带转动的电机10,物料从输送装置6的进口13落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在电机10的带动下将物料从进口13位置输送到出口14位置,并从出口14位置向外界输送物料。

本实施例中,电机10与传送带的转轴之间通过减速箱相连接,由于电机10的转速较高,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箱降低转轴的转速,保证称重传感器5测量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振动驱动器3通过焊接设置在下舱体2的侧壁上,焊接牢固,避免振动驱动器3在振动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情况。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粉状物料失重秤,包括舱体,舱体包括通过连接装置15连接的上舱体1、下舱体2,上舱体1与下舱体2通过吊挂链连接,上舱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舱口11,进舱口11方便物体进入舱体,上舱体1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称重传感器5,称重传感器5与控制器可通信地相连,同时,下舱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助流气碟8,助流气碟8把振动和充气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将破拱力直接作用在吸盘上,对舱体没有任何的破坏,下舱体2的下端设置有出舱口12,出舱口12的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圆锥形的减压锥7,减压锥7的最大横截面的外侧壁与出舱口12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物料从减压锥7与出舱口12之间的形成的间隙之间出来,出舱口12连通有输送装置6,输送装置6的进口13与出舱口12相对齐,输送装置6的出口14用于与外界相连通,方便将物体排出舱体,下舱体2的外侧设置有振动驱动器3,振动驱动器3带动下舱体2振动,并带动上舱体1与下舱体2一起振动,受力均匀,能够避免舱内的物料出现搭桥、鼠洞、起拱、粘壁的现象,同时还保证了称重传感器5测量的精确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阐述的“上”“下”是在粉状物料失重秤处于如图1摆放状态时之所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