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探伤检测清洗槽、渗透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2623发布日期:2020-04-28 19:5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荧光探伤检测清洗槽、渗透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探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探伤检测清洗槽、渗透槽。



背景技术:

在制造行业中,原材料和零件表面存在肉眼很难看清的细小裂纹等缺陷,往往使得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检测这些表面缺陷,业内较多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一定方法使荧光渗透剂渗入待检测工件表面裂纹中,经过清洗、干燥从而去除待检测工件表面的渗透剂和水分,再在待检测工件表面施加干显像粉,在毛细作用下,裂纹中的渗透剂被吸附到待检测工件表面,然后在黑光灯下进行缺陷检测。传统的荧光渗透检测系统包括:施加渗透剂装置、清洗装置、干燥装置、显像槽装置、检测装置。

清洗槽和渗透槽在整个工艺中十分重要,包括超声波清洗槽、浸洗槽、自乳化渗透槽、后乳化渗透槽、喷淋清洗槽、补充清洗槽。

目前手工操作方式进行荧光探伤检测,虽然简单的检测设备和手工操作能够实现零件的荧光渗透探伤作业,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因此自动化荧光检测生产线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而为了避免交叉污染、液体溅出、减少噪声等,清洗槽和渗透槽需要加槽盖,而槽盖开启、关闭次数较多,现有的槽盖开启、关闭方式时间较长,影响了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传统清洗槽、渗透槽存在的启闭时间过长,长期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荧光探伤检测清洗槽、渗透槽,包括送排液机构、基座、槽体、支架,还包括前盖板、后盖板,控制器和开合机构,

送排液机构包括送液机构和排放管,送排液机构设置在槽体上;

基座放置于地面,基座由多根型材搭设,支架为竖直杆状,设置在基座上方四周,槽体为中空无盖箱体,槽体内部根据功能不同盛放清洗液、渗透液;

前盖板、后盖板通过活页,连为一体,并组成所述槽体的上盖,后盖板与槽体后侧面可旋转铰接,前盖板前端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滚轮,滚轮运行在轨道里,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槽体上部左右两侧,前盖板、后盖板可在开合机构带动下折叠和打开,从而启闭槽体上盖。

进一步地,开合机构包括伸缩汽缸、铰接器,所述伸缩汽缸有两个,分别通过汽缸支撑安装在所述槽体左右侧面,伸缩汽缸的伸缩通过控制器操纵,所述伸缩汽缸的前端通过铰接器与前盖板前端连接。

进一步地,开合机构包括油缸、连接杆,所述油缸下部设置在支架上,油缸斜向后方,所述油缸前端与连接杆铰接,连接杆通过铰接器与后盖板铰接,铰接器设置在后盖板中心,油缸的伸缩通过控制器操纵。

进一步地,开合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筒、滑轮杆,所述卷筒设置在基座上,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后盖板中心,另一端缠绕在卷筒上,所述钢丝绳同时通过滑轮杆上的滑轮,滑轮杆设置在支架上,滑轮杆斜向后方,卷筒的旋转受控制器操纵。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完全收紧时,前盖板和后盖板非绝对竖直,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呈大于0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轨道后部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阻止滚轮向后运动,保证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呈大于0的夹角。

进一步地,基座底部安装有四个可刹车的万向轮。

有益效果为:

此盖板折叠的启闭方式,区别于整块盖板,开合半径更小,速度更快,便于配合升降式料框输送系统,提升了荧光探伤检测流水线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关闭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板打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基座,3、滚轮,4、前盖板,5、后盖板,6、活页,7、槽体,8、铰接器,9、伸缩汽缸,10、汽缸支撑,11、油缸,12、连接杆,13限位板,14钢丝绳,15、卷筒,16、滑轮杆,17、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1.一种荧光探伤检测清洗槽、渗透槽,包括送排液机构、基座2、槽体7、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盖板4、后盖板5,控制器和开合机构,

控制器连接电源和开合机构,控制器为单片机加动作芯片,

送排液机构包括送液机构和排放管,送排液机构设置在槽体7上;送液机构可为管道,也可由人工直接倒入,排放管外接回收、处理池;

基座2放置于地面,基座2由多根型材搭设,保持中间有间隙,防潮防湿,支架1为竖直杆状,设置在基座2上方四周,槽体7为中空无盖箱体,槽体7内部根据功能不同盛放清洗液、渗透液,形成浸洗槽、自乳化渗透槽、后乳化渗透槽、喷淋清洗槽、补充清洗槽;也可加装超声波清洗设备,形成超声波清洗槽。基座和支架的材料可为铝合金材料或不锈钢。

前盖板4、后盖板5通过活页6,连为一体,并组成所述槽体7的上盖,后盖板5与槽体7后侧面可旋转铰接,前盖板4前端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滚轮3,滚轮可选用塑料或不锈钢通用型号,滚轮3运行在轨道17里,轨道17为深4mm的槽,滚轮可在内滚动,所述轨道17设置在所述槽体7上部左右两侧,前盖板4、后盖板5可在开合机构带动下折叠和打开,从而启闭槽体7上盖。

如图3所示,所述开合机构包括伸缩汽缸9、铰接器8,所述伸缩汽缸9有两个,分别通过汽缸支撑10安装在所述槽体7左右侧面,伸缩汽缸9的伸缩通过控制器操纵,所述伸缩汽缸9的前端通过铰接器8与前盖板4前端连接,伸缩汽缸与控制器、空气压缩机依次相连。

实施例二: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开合机构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如图4所示,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油缸11、连接杆12,所述油缸11下部设置在支架1上,油缸11斜向后方,所述油缸11前端与连接杆12铰接,连接杆12通过铰接器8与后盖板5铰接,铰接器8设置在后盖板5中心,油缸11的伸缩通过控制器操纵。

实施例三: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开合机构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如图5所示,所述开合机构包括钢丝绳14、卷筒15、滑轮杆16,所述卷筒15设置在基座2上,所述钢丝绳14一端固定在后盖板5中心,另一端缠绕在卷筒15上,所述钢丝绳14同时通过滑轮杆16上的滑轮,滑轮杆16设置在支架1上,滑轮杆16斜向后方,卷筒15的旋转受控制器操纵,卷筒15顺时针旋转,钢丝绳14收卷,后盖板5倾斜,带动前盖板4折叠;卷筒15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4放松卷,后盖板5和前盖板在重力作用下展开,遮盖住槽体上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形成“死点”,从而钢丝绳14放松时,前盖板不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滑移,所述所述钢丝绳14完全收紧时,前盖板4和后盖板5非绝对竖直,前盖板4和后盖板5之间呈大于0的夹角。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所述两个轨道17后部设置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阻止滚轮3向后运动,保证前盖板4和后盖板5之间呈大于0的夹角。

上述三个实施例,所述基座2底部均可安装有四个可刹车的万向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盖板折叠的启闭方式,区别于整块盖板,开合半径更小,速度更快,便于配合升降式料框输送系统,提升了荧光探伤检测流水线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