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取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6142发布日期:2020-06-05 18:3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取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取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河湖生态监测等生产活动中,底栖动物和底泥样品需要通过取泥器获得,而现有的取泥器通过人工提拉绳子实现取泥,这些取泥器自身重量较大(13~20kg),加之需要裹挟底泥,使得整体重量更大,在样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极为不便,费时费力,且存在样品漏掉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取泥过程稳定的船用取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取泥装置,其包括取泥器以及连接于船体与所述取泥器之间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定滑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开合收绳轮和提拉收绳轮、卷绕于所述开合收绳轮上且与所述取泥器相连接的开合绳以及卷绕于所述提拉收绳轮上且与所述取泥器相连接的提拉绳,所述开合绳和所述提拉绳分别绕过定滑轮后与所述取泥器连接。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取泥器包括枢轴连接的左取泥爪和右取泥爪、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左取泥爪上的左侧连杆、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右取泥爪上的右侧连杆、连接于所述左侧连杆和所述右侧连杆的另一端部之间的锁链,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取泥爪和所述右取泥爪上的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一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左支撑块上且另一端部卡设于所述右支撑块上的开合杆,所述开合绳连接于所述开合杆的另一端部上,所述提拉绳与所述锁链相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所述锁链的中点。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右支撑块上设有锁销,所述开合杆上设有锁槽,当所述锁销卡设于所述锁槽内时,所述左取泥爪和所述右取泥爪在所述开合杆的支撑作用下,两者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锁槽内层设有使得锁销能被卡设所述锁槽内同时不锁死的橡胶层。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杆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主杆、一端与所述主杆相垂直且固定连接的横向杆、连接于所述横向杆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横向杆相垂直连接的纵向杆、中部与所述纵向杆相固定连接且呈u形的安装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杆的两端的安装罩,所述定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罩内,所述定滑轮的转轴固定于所述安装罩的侧壁上。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杆通过轴承与所述底座相转动连接,所述主杆上设有便于转动的把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杆和定滑轮以及提拉绳实现取泥器的收放,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取泥器上下运动时较为稳定,不会再上提的过程中过于摇晃,减少取样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为提拉取泥器时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所述船体上时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2的局部视图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船用取泥装置包括取泥器1以及连接于船体与取泥器1之间的支架2。

支架2包括底座21、安装于底座21上的支撑杆22、转动连接于支撑杆22上的定滑轮23、固定安装于底座21上的开合收绳轮24和提拉收绳轮25、卷绕于开合收绳轮24上且与取泥器1相连接的开合绳26以及卷绕于提拉收绳轮25上且与取泥器1相连接的提拉绳27,开合绳26和提拉绳27分别绕过定滑轮23后与取泥器1连接。支撑杆22包括垂直连接于底座21上的主杆28、一端与主杆28相垂直且固定连接的横向杆29、连接于横向杆29的另一端且与横向杆29相垂直连接的纵向杆210、中部与纵向杆210相固定连接且呈u形的安装杆211、分别固定于安装杆211的两端的安装罩212,定滑轮23转动连接于安装罩212内,定滑轮23的转轴固定于安装罩212的侧壁上。主杆28通过轴承与底座21相转动连接,主杆28上设有便于转动的把手213。

取泥器1包括枢轴连接的左取泥爪11和右取泥爪12、一端部固定于左取泥爪11上的左侧连杆13、一端部固定于右取泥爪12上的右侧连杆14、连接于左侧连杆13和右侧连杆14的另一端部之间的锁链15,分别固定于左取泥爪11和右取泥爪12上的左支撑块16和右支撑块17,一端部转动连接于左支撑块16上且另一端部卡设于右支撑块17上的开合杆18,在本实施例中,左取泥爪11和右取泥爪12通过转轴112相转动连接,开合绳26连接于开合杆18的另一端部上,提拉绳27与锁链15相连接且连接点位于锁链15的中点。右支撑块17上设有锁销19,开合杆18上设有锁槽110,当锁销19卡设于锁槽110内时,左取泥爪11和右取泥爪12在开合杆18的支撑作用下,两者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如图4所示,锁槽110内层设有使得锁销19能被卡设锁槽110内同时不锁死的橡胶层111。

本实用新型原理如下:如图5所示,取泥装置0固定于船体3上,如图2所示,取泥器处于初始位置,左右取泥爪完全打开,开合杆卡紧于锁销上,当到达河、湖底时,收起开合绳,在重力和开合绳的拉力的方向作用下,开合杆脱离锁销,此时左取泥爪与右取泥爪在重力作用下垂直至闭合,随后同步收回提拉绳和开合绳直至取泥器离开水面,随后转动主杆,将取泥器转动至船体上方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取泥装置,其包括取泥器以及连接于船体与所述取泥器之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定滑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开合收绳轮和提拉收绳轮、卷绕于所述开合收绳轮上且与所述取泥器相连接的开合绳以及卷绕于所述提拉收绳轮上且与所述取泥器相连接的提拉绳,所述开合绳和所述提拉绳分别绕过定滑轮后与所述取泥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取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泥器包括枢轴连接的左取泥爪和右取泥爪、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左取泥爪上的左侧连杆、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右取泥爪上的右侧连杆、连接于所述左侧连杆和所述右侧连杆的另一端部之间的锁链,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取泥爪和所述右取泥爪上的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一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左支撑块上且另一端部卡设于所述右支撑块上的开合杆,所述开合绳连接于所述开合杆的另一端部上,所述提拉绳与所述锁链相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所述锁链的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取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块上设有锁销,所述开合杆上设有锁槽,当所述锁销卡设于所述锁槽内时,所述左取泥爪和所述右取泥爪在所述开合杆的支撑作用下,两者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取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内层设有使得锁销能被卡设所述锁槽内同时不锁死的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取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主杆、一端与所述主杆相垂直且固定连接的横向杆、连接于所述横向杆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横向杆相垂直连接的纵向杆、中部与所述纵向杆相固定连接且呈u形的安装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杆的两端的安装罩,所述定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罩内,所述定滑轮的转轴固定于所述安装罩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取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通过轴承与所述底座相转动连接,所述主杆上设有便于转动的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取泥装置,其包括取泥器以及连接于船体与所述取泥器之间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定滑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开合收绳轮和提拉收绳轮、卷绕于所述开合收绳轮上且与所述取泥器相连接的开合绳以及卷绕于所述提拉收绳轮上且与所述取泥器相连接的提拉绳,所述开合绳和所述提拉绳分别绕过定滑轮后与所述取泥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杆和定滑轮以及提拉绳实现取泥器的收放,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取泥器上下运动时较为稳定,不会在上提的过程中过于摇晃,减少取样量。

技术研发人员:郭刘超;高士佩;胡晓东;肖鹏;吴沛沛;吴苏舒;陈文猛;李志清;徐季雄;尹子龙;杨源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