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7413发布日期:2020-04-14 21:3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仪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线测温仪在校准中与黑体辐射源对位,红外线测温仪与黑体辐射源高度位置和水平位置需要进行一定的微调,以保证红外线测温仪能正对黑体辐射源。

目前红外线测温仪夹具本质是一个桌子,只能通过手动控制测温仪的摆放位置、摆放位置和照射角度都无法达到精准固定。影响红外线测温仪的校定精准度。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无法对测温仪的位置进行稳定的精准调整,影响校准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测温仪的位置进行稳定的精准调整,影响校准精度的技术问题;达到测温仪可精准调整位置,且位置固定稳定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所述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包括:支架;距离调节组件,所述距离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滑动槽;螺杆,所述螺杆穿设过所述滑动槽,且所述螺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上;以及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滑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固定组件上具有一个容置腔,容置腔可容置一测温仪;其中,所述螺杆作用在滑块上,并通过所述滑块使所述固定组件上的测温仪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距离调节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距离调节组件之间上下叠放设置。

作为优选,位于上方的距离调节组件的第一基座固定设置在位于下方的距离调节组件的滑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上固定连接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底脚,所述调节底脚和所述支架之间可活动式连接,并通过所述调节底脚使所述支架的总高改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由所述滑动槽向下贯穿所述第一基座。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基座;压板,位于所述第二基座的上方;以及弹力柱,所述弹力柱连接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压板,且所述弹力柱受压缩短;其中,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压板之间构成容置腔,所述弹力柱作用在容置腔上,并通过所述弹力柱使所述容置腔固定所述测温仪。

作为优选,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和所述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上下端分别连接距离调节组件和固定组件,且角度调节组件具有一个水平旋转的自由度。

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上设置有阻尼垫,并通过所述阻尼垫限定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旋转的推动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固定组件来卡设住测温仪,利用设置在固定组件下方的距离调节组件,通过螺杆带动滑块在滑动槽内直线移动,使得测温仪可以精准的被移动,使得测温仪对准黑洞辐射源;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测温仪的位置进行稳定的精准调整,影响校准精度的技术问题;达到测温仪可精准调整位置,且位置固定稳定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调节底脚,使得本装置的高度可调;通过多个距离调节组件,使得本装置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可直线调整;再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使得本装置可水平旋转。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弹力柱来调整压板和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使得测温仪可以便捷的置入容置腔内,也可以便捷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上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距离调节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上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调节底脚;2、距离调节组件;21、第一基座;211、滑动槽;212、通孔;22、螺杆;221、手轮;23、滑块;3、固定组件;31、第二基座;32、弹力柱;33、压板;34、底轴;341、弹性圈;4、测温仪;5、角度调节组件;51、第三基座;52、轴承;53、阻尼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利用固定组件3来卡设住测温仪4,利用设置在固定组件3下方的距离调节组件2,通过螺杆22带动滑块23在滑动槽211内直线移动,使得测温仪4可以精准的被移动,使得测温仪4对准黑洞辐射源;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测温仪4的位置进行稳定的精准调整,影响校准精度的技术问题;达到测温仪4可精准调整位置,且位置固定稳定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所述红外线测温仪校准用夹具包括:支脚、距离调节组件2以及固定组件。

支架1;支架1用来固定支撑,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底脚11,所述调节底脚11和所述支架1之间可活动式连接,并通过所述调节底脚11使所述支架的总高改变。

距离调节组件2,所述距离调节组件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距离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基座21、螺杆22以及滑块23。其中,所述螺杆22作用在滑块23上,并通过所述滑块23使所述固定组件3上的测温仪4移动。

另一方面,所述距离调节组件2设置有多个,多个距离调节组件2之间上下叠放设置。如上下交错放置;位于上方的距离调节组件2的第一基座21固定设置在位于下方的距离调节组件2的滑块23上。

第一基座21,所述第一基座21上设置有滑动槽211;所述第一基座2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12,所述通孔212由所述滑动槽211向下贯穿所述第一基座21。通过通孔212来使得滑动槽211内的杂质可以被向下排出,避免杂质影响滑块23在滑动槽211内移动。

螺杆22,所述螺杆22穿设过所述滑动槽211,且所述螺杆2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21上;螺杆22上固定连接设置有手轮221,所述手轮221位于所述第一基座21的外侧。

滑块23,所述滑块23位于所述滑动槽211内,且所述滑块23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22上。滑块23为直线运动,为了保证滑块23运动的稳定性,滑块23和滑动槽211嵌设配合,避免滑块23偏转。

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设置在所述滑块23上,且所述固定组件3上具有一个容置腔,容置腔可容置一测温仪4;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二基座31、压板33以及弹力柱32。其中,所述第二基座31和所述压板33之间构成容置腔,所述弹力柱32作用在容置腔上,并通过所述弹力柱32使所述容置腔固定所述测温仪4。

压板33,位于所述第二基座31的上方;优选压板33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边,避免测温仪4从容置腔内滑移出。且优选限位边留有缺口,通过缺口便于测温仪4置入。

弹力柱32,所述弹力柱32连接所述第二基座31和所述压板33,且所述弹力柱32上设置有弹力件,弹力件受压使得弹力件整体高度缩短;使得压板33向下运动,夹持测温仪4。如弹力柱32的结构为一整根压簧,又如弹力柱32结构为一端为金属管,另一端为弹簧,且弹簧连接在金属管上。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可装置自由度,具体为,在距离调节组件2和固定组件3之间设置一角度调节组件5。角度调节组件5靠外力克服阻力来旋转,将角度调节组件5设置在距离调节组件2上,使得角度调节组件5只受固定组件3的重力、对固定组件3的外力作用;避免距离调节组件2的因倾转而影响角度调节组件5的稳定姿态的能力。

角度调节组件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距离调节组件2和固定组件3,且角度调节组件5具有一个水平旋转的自由度。角度调节组件5包括:第三基座51、轴承52、阻尼垫53以及底轴34。

第三基座51具有一个内腔,轴承52嵌设在内腔内;底轴34固定设置在固定组件3的第二基座31的下端面,底轴34设置在轴承52内,使得底轴34相对于第二基座31可旋转,使得固定组件3相对于角度调节组件5可水平旋转。

其中,在轴承52和底轴34之间,或者轴承52和固定组件3的下端面之间设置阻尼垫53,通过所述阻尼垫53限定所述角度调节组件5的旋转的推动力;使得固定组件3和角度调节组件5之间需外力作用到一个程度才能旋转,使得角度调节后,能稳定保持一个姿态。

工作原理:

将压板33上提,弹力柱32高度增加,将测温仪4便捷的置入固定组件3的容置腔内;然后利用调整支脚以螺旋拧动的方式改变支架1的高度,改变测温仪4的高度,使得测温仪4和黑洞辐射源等高;利用多个距离调节组件2来调节测温仪4的左右和前后的位置,使得测温仪4对准黑洞辐射源;还可以利用角度调节组件5,对测温仪4相对于黑洞辐射源的角度,来快速使角度调节组件5对准黑洞辐射源。

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固定组件来卡设住测温仪,利用设置在固定组件下方的距离调节组件,通过螺杆带动滑块在滑动槽内直线移动,使得测温仪可以精准的被移动,使得测温仪对准黑洞辐射源;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测温仪的位置进行稳定的精准调整,影响校准精度的技术问题;达到测温仪可精准调整位置,且位置固定稳定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调节底脚,使得本装置的高度可调;通过多个距离调节组件,使得本装置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可直线调整;再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使得本装置可水平旋转。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弹力柱来调整压板和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使得测温仪可以便捷的置入容置腔内,也可以便捷的取出。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