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及其感光探头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4172发布日期:2019-12-03 18:4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及其感光探头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光探头安装结构及其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及其感光探头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隧道是道路交通运行管理的咽喉路段,隧道内照明亮度对司机影响很大,太高容易损伤司机的眼睛,太低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对隧道内的照明亮度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来调节隧道内的灯光,以确保其照明亮度达标。现有技术的检测方式是人工手持检测仪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不但需要封闭隧道,给交通带来了压力,而且检测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检测效率高、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可快速可靠地定位其感光探头、操作简单的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及其感光探头定位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下固定座、上固定座、u形架和感光探头,所述底板的左右侧均固设有挂架,挂架包括立板,立板的上端部向下弯曲形成上弯部,立板的下端部向上弯曲形成下弯部,上弯部和下弯部之间的垂向间距小于车辆车牌的高度,上弯部和下弯部之间的横向间距小于车辆车牌的长度,上弯部和下弯部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通孔a,通孔a的顶部设置有上固定座,上固定座与通孔a连通,所述u形架位于底板正下方,u形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角度调节螺钉,u形架的型腔内设置有前后设置的感光探头,感光探头悬空并与地面呈夹角设置,角度调节螺钉的螺纹端抵压在感光探头的侧面上,所述下固定座固设于u形架的顶部,下固定座内插装有调节杆,调节杆向上依次贯穿通孔a和上固定座设置,上固定座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a,调节螺钉a抵压于调节杆上。

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个弧形槽,两个弧形槽关于通孔a对称设置。

所述上固定座上开设有两个与弧形槽相对应的通孔b。

所述上固定座经螺钉贯穿通孔b、弧形槽且与螺母连接于底板上,螺母抵压于底板的底表面上。

两个挂架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内均开设有安装孔,下固定座的安装孔与调节杆过盈配合,上固定座的安装孔与调节杆间隙配合。

所述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的感光探头的定位工装,包括托盘、连接杆和底盘,所述托盘位于底盘的上方,底盘和托盘之间固设有多根连接杆,托盘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与感光探头底表面相配合。

所述底盘的顶表面上设置有水平仪。

所述底盘的每个角落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b。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检测效率高、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可快速可靠地定位其感光探头、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及其感光探头定位工装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的感光探头的定位工装示意图;

图5为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下固定座,3-上固定座,4-u形架,5-立板,6-上弯部,7-下弯部,8-锁紧螺钉,9-角度调节螺钉,10-感光探头,11-调节杆,12-调节螺钉a,13-弧形槽,14-螺钉,15-螺母,16-数据线,17-pc端,18-左点,19-中点,20-右点,21-连接杆,22-调节螺钉b,23-底盘,24-水平仪,25-托盘,2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下固定座2、上固定座3、u形架4和感光探头10,所述底板1的左右侧均固设有挂架,两个挂架左右对称设置,挂架包括立板5,立板5的上端部向下弯曲形成上弯部6,立板5的下端部向上弯曲形成下弯部7,上弯部6和下弯部7之间的垂向间距小于车辆车牌的高度,上弯部6和下弯部7之间的横向间距小于车辆车牌的长度,上弯部6和下弯部7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8,所述底板1上还开设有通孔a,通孔a的顶部设置有上固定座3,上固定座3与通孔a连通,所述u形架4位于底板1正下方,u形架4的两侧均设置有角度调节螺钉9,u形架4的型腔内设置有前后设置的感光探头10,感光探头10悬空并与地面呈夹角设置,角度调节螺钉9的螺纹端抵压在感光探头10的侧面上,所述下固定座2固设于u形架4的顶部,下固定座2内插装有调节杆11,调节杆11向上依次贯穿通孔a和上固定座3设置,上固定座3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a12,调节螺钉a12抵压于调节杆11上。

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两个弧形槽13,两个弧形槽13关于通孔a对称设置,所述上固定座3上开设有两个与弧形槽13相对应的通孔b。所述上固定座3经螺钉14贯穿通孔b、弧形槽13且与螺母15连接于底板1上,螺母15抵压于底板1的底表面上。所述下固定座2和上固定座3内均开设有安装孔,下固定座2的安装孔与调节杆11过盈配合,上固定座3的安装孔与调节杆11间隙配合。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的感光探头的定位工装,包括托盘25、连接杆21和底盘23,所述托盘25位于底盘23的上方,底盘23和托盘25之间固设有多根连接杆21,所述托盘25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与感光探头10底表面相配合。所述底盘23的每个角落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b22。所述底盘23的顶表面上设置有水平仪24,通过水平仪24能够检测底盘23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该车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的安装及其感光探头定位工装的用法为:将两个上弯部6悬挂在车辆的前车牌上,并确保挂架没有遮挡车牌号,拧紧四颗锁紧螺钉8,将其抵压到车牌上;拧松角度调节螺钉9直至感光探头10可自由转动,拧松调节螺钉a12,尽可能上提升u形架4并拧紧调节螺钉a12;将本定位工装放置于感光探头10的正下方,确保感光探头10的底部正好落入凹槽26内为宜,利用调节螺钉b22将底盘23调至水平,且通过水平仪24检测底盘23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调整到水平后再次拧松调节螺钉a12,下放u形架4直至感光探头10的底部完全和凹槽26贴合,锁紧调节螺钉a12和角度调节螺钉9,随后移走定位工装,将感光探头10的数据线16连接到车内pc端17的接口上,即完成了该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及感光探头的定位和安装,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

该车载隧道照明亮度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在pc端17开启感光探头10,驾驶该车辆以0~120km/h的速度在隧道内匀速行驶,感光探头10自动连续不间断地采集车道内路面上左点18、中点19和右点20的照明亮度数据,感光探头10将该三点照明亮度数据经数据线16传送给pc端17,通过pc端17记录并处理即可得到该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因此无需封闭隧道,且无需工人行走在隧道内即可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