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组合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0612发布日期:2020-07-14 16:5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磁共振组合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共振组合线圈。



背景技术:

患者利用磁共振扫描时,某些特殊部位,如神经、血管等,因范围较大,单种局部线圈不能覆盖整个范围。目前采用线圈联用的方式,如扫描食道,需要头颈联合线圈与柔性线圈配合使用。

在线圈联用过程中,多个线圈需单独插接在不同的病床接口,且需要人为控制好多个线圈的物理重叠区域。线圈物理重叠区域的大小、间距和外围环境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怎样才能提高磁共振扫描的准确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才能提高磁共振扫描的准确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磁共振组合线圈。

一种磁共振组合线圈包括第一基础组件和多个活动组件。所述第一基础组件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所述多个活动组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一个所述活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时,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电连接,且所述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基础组件形成用于检测人体部位的第一线圈阵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划分为多个检测区域。所述多个检测区域与所述人体的多个检测部位相对应。每个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一个第二安装板。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在对应的一个所述检测区域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包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基础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线圈。所述多个第一线圈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多个第一线圈阵列排布。每个所述检测区域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线圈。每个所述检测区域中的多个所述第一线圈相互电连接,形成一个第一线圈单元。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每个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二线圈单元。所述第二线圈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线圈,所述多个第二线圈相互电连接。当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时,所述第二线圈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电连接,且所述第二线圈单元和所述第一线圈单元形成一个用于检测所述人体部位的所述第一线圈阵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组。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且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组与所述多个检测区域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组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电连接。每个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二连接件组。所述第二连接件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件组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插座或插头。所述插座或插头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电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插头或插座。所述插头或插座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开关电路选择性导通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通电,形成一个所述第一线圈阵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凹槽组,所述凹槽组与所述检测区域对应设置,且所述凹槽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组错位设置,所述凹槽组包括至少一个凹槽,与所述检测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凸台组,所述凸台组包括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滑轨组,所述滑轨组与所述检测区域对应设置,且所述滑轨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组错位设置,与所述检测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滑块组,当所述滑块组划入对应的所述滑轨组时,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还包括第二基础组件。所述第二基础组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当所述第二基础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时,所述第二基础组件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电连接,形成第二线圈阵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人体的多个关节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包括第一基础组件和多个活动组件。所述第一基础组件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所述多个活动组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一个所述活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时,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电连接,且所述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基础组件形成用于检测人体部位的第一线圈阵列。一个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用于共同包络人体的一个关节。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中的所述多个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固定,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避免了人为控制多个线圈重叠出现的操作误差,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一个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形成一个所述第一线圈阵列。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避免了多线圈联用中多线圈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引起的交叉干扰,提高了磁共振扫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膝关节处的所述活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膝关节处的所述活动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组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凹槽组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凸台组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的配合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共用的电路图。

附图标号:

磁共振组合线圈10

人体100

第一基础组件20

检测区域201

活动组件30

第一连接件组210

第一连接件211

第一线圈单元220

第一线圈221

第一安装板230

第一空间231

凹槽组240

凹槽241

滑轨组250

滑轨251

第二连接件组310

第二连接件311

第二线圈单元320

第二线圈321

第二安装板330

第二空间331

凸台组340

凸台341

滑块组350

滑块351

第二基础组件40

开关电路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患者利用磁共振扫描时,某些特殊部位,如神经、血管等,因范围较大,单种局部线圈不能覆盖整个范围。目前采用线圈联用的方式,如扫描食道,需要头颈联合线圈与柔性线圈配合使用。

在线圈联用过程中,多个线圈需单独插接在不同的病床接口,且需要人为控制好多个线圈的物理重叠区域。线圈物理重叠区域的大小、间距和外围环境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组合线圈10,包括第一基础组件20和多个活动组件30。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所述多个活动组件30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一个所述活动组件30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时,所述活动组件30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电连接,且所述活动组件30和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形成用于检测人体部位的第一线圈阵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10,包括第一基础组件20和多个活动组件30。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所述多个活动组件30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一个所述活动组件30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时,所述活动组件30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电连接,且所述活动组件30和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两者分别设置有多个接收线圈,所述活动组件30和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配合形成用于检测人体部位的第一线圈阵列。一个所述活动组件30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用于共同包络人体的一个关节。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10中的所述多个活动组件30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的结构连接方式固定,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避免了人为控制多个线圈重叠出现的操作误差,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一个所述活动组件30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形成一个所述第一线圈阵列。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10避免了多线圈联用中多线圈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引起的交叉干扰,提高了磁共振扫描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还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活动组件30通过插接耦合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上,实现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与所述活动组件30的供电电源复用,避免了额外设置供电线缆。

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10用于磁共振扫描仪。所述磁共振扫描仪包括磁发射线圈和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10。所述磁发射线圈向待检测人体部位发射电磁波。所述人体部位的核自旋信号。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10用于接收所述核自旋信号,并生成人体部位在主磁场中产生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对应的磁共振信号,该磁共振信号表现为电流信号。

所述磁共振扫描仪还包括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电流信号,并进行数模转换和相关数据处理,该数据处理例如可以是放大、滤波、通道合并等。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线圈阵列中的一个选择性导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字滤波器,用于对电流信号进行频率解调,去除载波频率,同时进行一定的降噪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包括体基础组件。所述体基础组件分别沿病床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延伸,其可以放置于病床上或者集成在病床中,并随病床一起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单独使用,支撑人体的背部以用于扫描人体脊柱部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活动组件30包括肩关节组件、腕关节组件、膝关节组件或踝关节组件等,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上可设置电气插接口,所述多个活动组件30安装于上述电气插接口可实现两者的电气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和多个所述活动组件30为刚性材料或者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固定的形状。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的形状可以为平板形或圆筒形。所述活动组件30可以为“t”型、“l”型或“u”型等。

请一并参见图2、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包括第一安装板230,所述第一安装板230划分为多个检测区域201。所述多个检测区域201与所述人体100的多个检测部位相对应。每个所述活动组件30包括一个第二安装板330。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330在对应的一个所述检测区域201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33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的位置是固定的。所述第二安装板330仅能在对应的所述检测区域201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用于检测对应的人体部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330可以在不同的检测区域201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用于检测不同人体部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23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231。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还包括多个第一线圈221。所述多个第一线圈221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31。所述多个第一线圈221阵列排布。每个所述检测区域201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线圈221。每个所述检测区域201中的多个所述第一线圈221相互物理隔离,形成一个第一线圈单元220。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形成多路磁共振信号接收通道。每个所述活动组件30还包括一个第二线圈单元320。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包括多个第二线圈321,所述多个第二线圈321相互物理隔离,同样形成多路磁共振信号接收通道。当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330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时,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通过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和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形成一个用于检测所述人体部位的所述第一线圈阵列,所述第一线圈阵列包含有多路磁共振信号接收通道。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一线圈221分别单独导通,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二线圈321分别单独导通,两线圈单元中导通的第一线圈221、第二线圈321形成同时接收磁共振信号的多路接收通道。

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和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形成一个用于检测所述人体部位的所述第一线圈阵列,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10避免了多线圈联用中多线圈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引起的交叉干扰,提高了磁共振扫描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单独使用,所述多个第一线圈221相互之间物理隔离,并成行、成列排布形成一个线圈阵列。所述线圈阵列可以检测人体脊柱部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线圈221中的一个或几个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线圈阵列。所述线圈阵列可以检测部分人体背部或者腰部。

第一基础组件20中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与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可通过插接耦合或者无线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气连接。

请一并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组210。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组21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且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组210与所述多个检测区域20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组2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211。所述第一连接件组210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电连接。每个所述活动组件30还包括一个第二连接件组310。所述第二连接件组31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30。所述第二连接件组31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311,且所述第二连接件31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1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件组31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组210包括双数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11。双数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11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11时,对应的所述活动组件30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固定连接。同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与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电连接,即通过第一连接件组210和第二连接件311实现活动组件30与供电电源、数据处理装置的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1为插座或插头。所述插座或插头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电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1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11为插头或插座。所述插头或插座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1为插座,所述第二连接件311为插头。当所述插头插接于所述插座时,对应的所述活动组件30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固定连接,且对应的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与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1、所述第二连接件311还可包括射频接收放大器、前置放大器、混频器等。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与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接收到的人体磁共振信号,被送到射频接收放大器,并经过适当的放大去处理后供数据处理装置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还包括开关电路50。所述开关电路5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31,所述开关电路50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与所述开关电路50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开关电路50选择性导通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中的一个,以使所述第一线圈单元22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320通电,形成一个所述第一线圈阵列。

请一并参见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230开设凹槽组240,所述凹槽组240与所述检测区域201对应设置,且所述凹槽组24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组210错位设置,所述凹槽组240包括至少一个凹槽241,与所述检测区域201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330设置凸台组340,所述凸台组340包括至少一个凸台341,所述凸台341与所述凹槽241相匹配。

当所述凸台341适配于所述凹槽241时,对应的所述活动组件30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所述凸台341与所述凹槽241的数量相同。

请一并参见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230开设滑轨组250,所述滑轨组250与所述检测区域201对应设置,且所述滑轨组25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组210错位设置,与所述检测区域201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330设置滑块组350,当所述滑块组350划入对应的所述滑轨组250时,所述第二安装板330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组合线圈10还包括第二基础组件40。所述第二基础组件40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当所述第二基础组件40固定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时,所述第二基础组件40与所述第一基础组件20电连接,形成第二线圈阵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础组件40包括头基础组件。所述头基础组件可拆式固定于所述体基础组件,所述头基础组件用于检测人体的头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区域201与所述人体100的多个关节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当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330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时,所述第二安装板330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30部分包围或完全包围所述人体关节,以便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请一并参见图9,所述开关电路50包括多个磁共振信号输入端、多个磁共振信号输出端和多个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控制线圈阵列中接收线圈的谐振和失谐。所述多个磁共振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多个控制信号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多个磁共振信号输入端用于与多个线圈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个线圈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线圈221和多个所述第二线圈321。两个所述磁共振信号输入端与一个所述磁共振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磁共振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磁共振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多个控制信号端用于接收外部命令。所述外部命令用于控制磁共振信号通道的通断,进而控制所述磁共振信号的输出。两个所述磁共振信号输入端共用一个所述磁共振信号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50采用输出端的复用,减少了输出端口的设置,节省电路涉及成本。

请一并参见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磁共振信号输入端包括rfin1、rfin2、rfin3和rfin4。所述多个磁共振信号输出端包括rfout1和rfout2。

所述rfin1和所述rfin2分别与所述多个线圈中的两个一一对应连接。所述rfin1和所述rfin2分别与所述rfout1连接,所述dc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rfin1与所述rfout1之间,所述dc1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外部命令。所述dc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rfin2与所述rfout1之间,所述dc2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外部命令。输出端的复用,减少了输出端口的设置,节省电路涉及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dc1或所述dc2与所述rfout1之间设置放大器和滤波电路。所述dc1或所述dc2与所述放大器之间设置整流电路。所述rfin1或所述rfin2与所述放大器之间设置整流电路。所述放大器与所述滤波电路之间设置电感接地,提高检测信号的准确性。

所述dc1或所述dc2用于控制所述rfin1或所述rfin2的通断,以实现通道选择功能,所述开关电路50采用输出端的复用,减少了输出端口的设置,节省电路涉及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