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8240发布日期:2020-07-04 00:58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粉尘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尘传感器。



背景技术:

粉尘传感器,主要用于矿山、水泥厂等粉尘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的连续监测,能对现有煤矿监测井下或者其他工业粉尘较多的区域,进行粉尘浓度进行快捷检测,且能够在自然风流状态下实时的、就地、连续不间断的监测显示井下粉尘浓度,同时输出与洒水喷雾的降尘装置开关量信号,实现了测尘降尘的最佳效果,但是现有的粉尘传感器大多数都是挂接通风口处,进而方便后续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粉尘传感器其在进行连接时存在不便,且不便于调节,降低了后续对粉尘检测的效率,所以急需一种粉尘传感器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尘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的传感器壳体以及固定卡接在所述传感器壳体上端面的定位壳,所述定位壳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的调节机构,且所述调节机构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的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槽、连接孔和手动吸盘,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槽,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四角均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其中,所述固定槽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手动吸盘。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轴、盛纳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卡接板,所述盛纳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连接轴,且位于所述盛纳板的内端面挤压连接有用于连接的第一限位板,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端面滑动连接有用于连接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端滑动挤压有用于连接的第三限位板,且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在对传感器壳体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将调节机构先进行翻转,直至调节机构翻转至与传感器壳体的长度方向水平,此时使用者可根据固定的墙面对连接机构进行安装,若是固定前面光滑,则使用者可直接通过连接机构内部的手动吸盘对传感器壳体进行安装,若是前面为砂砾状凹凸不平,使用者可通过将连接件,如螺栓等贯穿连接孔,将连接机构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盛纳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的上端面均对称开设有用于限位的卡板,且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的侧端均开设有用于滑动的滑槽,若是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由于盛纳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远大于传感器壳体的重力,故使用者可逐节调节盛纳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进而对传感器壳体的高度进行了调节,若是需要调节反转的角度,由于定位壳与调节机构之间的转动摩擦力远大于传感器壳体的重力,故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定位壳与调节机构的翻转角度,进而对传感器壳体角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定位壳包括用于支撑的壳体、开设在壳体顶端面中心处用于连接的螺纹孔、开设在壳体内端面的转槽以及对称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的滑板,在进行连接时,使用者能通过传感器壳体侧端的横槽与滑板配合完成定位卡接,随后通过螺纹孔和外部连接件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卡接槽,且所述卡接槽与第三限位板相适配,其中,所述调节机构通过卡接槽与第三限位板相适配与连接机构进行固定连接,能逐级进行限位,防止限位不足脱落。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侧端开设有用于连接的横槽,且位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后端面底部开设有插接槽,横槽能方便后续传感器壳体进行安装,插接槽能方便对连接机构进行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对传感器壳体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将调节机构先进行翻转,直至调节机构翻转至与传感器壳体的长度方向水平,此时使用者可根据固定的墙面对连接机构进行安装,若是固定前面光滑,则使用者可直接通过连接机构内部的手动吸盘对传感器壳体进行安装,若是前面为砂砾状凹凸不平,使用者可通过将连接件,如螺栓等贯穿连接孔,将连接机构进行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若是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由于盛纳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远大于传感器壳体的重力,故使用者可逐节调节盛纳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进而对传感器壳体的高度进行了调节,若是需要调节反转的角度,由于定位壳与调节机构之间的转动摩擦力远大于传感器壳体的重力,故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定位壳与调节机构的翻转角度,进而对传感器壳体角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组装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沿调节机构侧视图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组装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实施图。

图中:1-传感器壳体、2-定位壳、3-调节机构、4-连接机构、301-连接轴、302-盛纳板、303-第一限位板、304-第二限位板、305-第三限位板、306-卡接板、401-固定板、402-固定槽、403-连接孔、404-手动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粉尘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的传感器壳体1以及固定卡接在传感器壳体1上端面的定位壳2,定位壳2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的调节机构3,且调节机构3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的连接机构4,

连接机构4包括固定板401、固定槽402、连接孔403和手动吸盘404,固定板401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槽402,且位于固定板401的上端面四角均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403,其中,固定槽402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手动吸盘404。

调节机构3包括连接轴301、盛纳板302、第一限位板303、第二限位板304、第三限位板305和卡接板306,盛纳板30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连接轴301,且位于盛纳板302的内端面挤压连接有用于连接的第一限位板303,其中,位于第一限位板303的内端面滑动连接有用于连接的第二限位板304,第二限位板304的内端滑动挤压有用于连接的第三限位板305,且第三限位板305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306,在对传感器壳体1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将调节机构3先进行翻转,直至调节机构3翻转至与传感器壳体1的长度方向水平,此时使用者可根据固定的墙面对连接机构4进行安装,若是固定前面光滑,则使用者可直接通过连接机构4内部的手动吸盘404对传感器壳体1进行安装,若是前面为砂砾状凹凸不平,使用者可通过将连接件,如螺栓等贯穿连接孔403,将连接机构4进行安装。

盛纳板302、第一限位板303、第二限位板304和第三限位板305的上端面均对称开设有用于限位的卡板,且第一限位板303、第二限位板304和第三限位板305的侧端均开设有用于滑动的滑槽,若是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由于盛纳板302、第一限位板303、第二限位板304和第三限位板305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远大于传感器壳体1的重力,故使用者可逐节调节盛纳板302、第一限位板303、第二限位板304和第三限位板305,进而对传感器壳体1的高度进行了调节,若是需要调节反转的角度,由于定位壳2与调节机构3之间的转动摩擦力远大于传感器壳体1的重力,故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定位壳2与调节机构3的翻转角度,进而对传感器壳体1角度进行调节。

定位壳2包括用于支撑的壳体、开设在壳体顶端面中心处用于连接的螺纹孔、开设在壳体内端面的转槽以及对称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的滑板,在进行连接时,使用者能通过传感器壳体1侧端的横槽与滑板配合完成定位卡接,随后通过螺纹孔和外部连接件进行固定。

固定板401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卡接槽,且卡接槽与第三限位板305相适配,其中,调节机构3通过卡接槽与第三限位板305相适配与连接机构4进行固定连接,能逐级进行限位,防止限位不足脱落。

传感器壳体1的侧端开设有用于连接的横槽,且位于传感器壳体1的后端面底部开设有插接槽,横槽能方便后续传感器壳体1进行安装,插接槽能方便对连接机构4进行限位。

工作原理:在对传感器壳体1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将调节机构3先进行翻转,直至调节机构3翻转至与传感器壳体1的长度方向水平,此时使用者可根据固定的墙面对连接机构4进行安装,若是固定前面光滑,则使用者可直接通过连接机构4内部的手动吸盘404对传感器壳体1进行安装,若是前面为砂砾状凹凸不平,使用者可通过将连接件,如螺栓等贯穿连接孔403,将连接机构4进行安装,若是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由于盛纳板302、第一限位板303、第二限位板304和第三限位板305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远大于传感器壳体1的重力,故使用者可逐节调节盛纳板302、第一限位板303、第二限位板304和第三限位板305,进而对传感器壳体1的高度进行了调节,若是需要调节反转的角度,由于定位壳2与调节机构3之间的转动摩擦力远大于传感器壳体1的重力,故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定位壳2与调节机构3的翻转角度,进而对传感器壳体1角度进行调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