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6217发布日期:2020-05-12 19:4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电力测控、流体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电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风量测量装置有很多种,其中锅炉脱硝前后烟道、煤粉管、含高粉尘的风道由于被测量管路灰量大、或含有大量煤粉、温度高、耐磨差,使用时一般都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堵灰堵管严重,从而影响到装置正常使用;(2)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3)耐磨性较差设备寿命有限;(4)整体更换的效率也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通过自清灰系统和陶瓷喷涂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堵管和磨损两大技术难题,且同步实现了安装方便,维护量小,更换更便捷,压损小,精度高,输出信号更加稳定。提供火电厂锅炉安全稳定的运行。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该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上法兰及安装下法兰,安装上法兰与安装下法兰固定连接;差压测量动压管,其竖直设置在罐体的内部;差压测量静压管,其竖直设置在罐体的内部,并且与差压测量动压管平行布置;动压清灰杆,其固定在差压测量动压管内部;静压清灰杆,其固定在差压测量静压管内部;总动压管,其嵌入在动压清灰杆内;总静压管,其嵌入在静压清灰杆内;动引压管,动引压管的一端与总动压管的上端部相连接;以及静引压管,静引压管的一端与总静压管的上端部相连接;其中,总动压管和总静压管与安装上法兰焊接固定成一体。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动引压管和静引压管的另一端与压差变送器相连,以测得截面的平均差压,差压被引至差压变送器,再经过温度压力参数补偿和数学运算处理以得到风速值。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安装上法兰与安装下法兰通过螺丝中间加密封垫固定,并且安装下法兰焊接在烟道壁上。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差压测量动压管和差压测量静压管上喷涂有陶瓷以形成耐磨陶瓷喷涂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动压清灰杆和静压清灰杆分别焊接在差压测量动压管和差压测量静压管内部,动压清灰杆和静压清灰杆采用摆锤原理,内挂清灰杆摆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动压清灰杆和静压清灰杆采用摆锤原理,内挂清灰杆摆件,确保在不同工况下防堵元件都能正常工作,无需外加动力,长期使用不会堵塞;相比传统的类型,体积小,安装起来更加轻便,测量数据也更加精准;同时在原有的不锈钢表面上进行陶瓷喷涂工艺,使得耐磨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的侧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罐体,2-安装上法兰,3-安装下法兰,4-差压测量动压管,5-差压测量静压管,6-动压清灰杆,7-静压清灰杆,8-总动压管,9-总静压管,10-动引压管,11-静引压管,12-耐磨陶瓷喷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该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上法兰2及安装下法兰3,安装上法兰2与安装下法兰3固定连接;差压测量动压管4,其竖直设置在罐体的内部;差压测量静压管5,其竖直设置在罐体的内部,并且与差压测量动压管4平行布置;动压清灰杆6,其固定在差压测量动压管4内部;静压清灰杆7,其固定在差压测量静压管5内部;总动压管8,其嵌入在动压清灰杆6内;总静压管9,其嵌入在静压清灰杆7内;动引压管10,动引压管10的一端与总动压管8的上端部相连接;以及静引压管11,静引压管11的一端与总静压管9的上端部相连接;其中,总动压管8和总静压管9与安装上法兰2焊接固定成一体。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动引压管10和静引压管11的另一端与压差变送器相连,以测得截面的平均差压,差压被引至差压变送器,再经过温度压力参数补偿和数学运算处理以得到风速值。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安装上法兰2与安装下法兰3通过螺丝中间加密封垫固定,并且安装下法兰3焊接在烟道壁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冷态标定和热态温度压力补偿技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大风道采用等截面多点矩阵测量探头,保证在短直管段、流场紊流情况下的高精度流量测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差压测量动压管4和差压测量静压管5上喷涂有陶瓷以形成耐磨陶瓷喷涂层12,从而显著提高了装置的耐磨性。需要说明的是耐磨陶瓷喷涂层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工艺和材料。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动压清灰杆6和静压清灰杆7分别焊接在差压测量动压管4和差压测量静压管5内部,动压清灰杆6和静压清灰杆7采用摆锤原理,内挂清灰杆摆件,从而确保在不同工况下防堵元件都能正常工作,无需外加动力,长期使用不会堵塞。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上法兰及安装下法兰,所述安装上法兰与所述安装下法兰固定连接;

差压测量动压管,其竖直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

差压测量静压管,其竖直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差压测量动压管平行布置;

动压清灰杆,其固定在所述差压测量动压管内部;

静压清灰杆,其固定在所述差压测量静压管内部;

总动压管,其嵌入在所述动压清灰杆内;

总静压管,其嵌入在所述静压清灰杆内;

动引压管,所述动引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总动压管的上端部相连接;以及

静引压管,所述静引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总静压管的上端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总动压管和所述总静压管与所述安装上法兰焊接固定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动引压管和所述静引压管的另一端与压差变送器相连,以测得截面的平均差压,差压被引至所述压差变送器,再经过温度压力参数补偿和数学运算处理以得到风速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上法兰与所述安装下法兰通过螺丝中间加密封垫固定,并且所述安装下法兰焊接在烟道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测量动压管和所述差压测量静压管上喷涂有陶瓷以形成耐磨陶瓷喷涂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动压清灰杆和所述静压清灰杆分别焊接在所述差压测量动压管和所述差压测量静压管内部,所述动压清灰杆和所述静压清灰杆采用摆锤原理,内挂清灰杆摆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该锅炉9点靠背式差压测量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上法兰及安装下法兰,安装上法兰与安装下法兰固定连接;差压测量动压管,其竖直设置在罐体的内部;差压测量静压管,其竖直设置在罐体的内部,并且与差压测量动压管平行布置;动压清灰杆,其固定在差压测量动压管内部;静压清灰杆,其固定在差压测量静压管内部;总动压管,其嵌入在动压清灰杆内;总静压管,其嵌入在静压清灰杆内;动引压管,动引压管的一端与总动压管的上端部相连接;以及静引压管,静引压管的一端与总静压管的上端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堵管和磨损两大技术难题,且同步实现了安装方便,维护量小,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李广山;李启国;程庆辉;孙天秀;包永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