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288发布日期:2020-07-04 00:4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线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电力等行业中,很多设备在工作时处于高温状态,如炼铁时的热风炉或发电厂的锅炉等。如果无法及时检测温度,一旦热风炉温度过高,热风管过热,可能导致管道严重变形,热风突出,甚至发生热风管断裂、坠落的严重事故。

目前普遍采用人工巡检、手持测温枪进行热风管测温。不仅测温时间不固定、周期长,而且无法实时有效的获取热风炉管系的温度信息,给生产和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又由于高炉热风系统管系布置复杂、环境恶劣,综合布线十分困难,不宜采用传统的有线传感检测系统。

有别于传统的温度测量系统,通过高温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产生被测物体的温度信号;由于高温温度传感器处于高温环境,为了克服高温的影响,通过线缆将温度信号先传输至相对低温处的温度信号传输装置,再通过温度信号传输装置将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至常温环境的信号接收装置,利用此方法实现实时的温度检测与监控。

基于此,亟需一种接收高温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信号并将此温度信号无线传输的装置,从而使在高温环境中测量的温度信号得以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常温环境的工作站或者控制室,实现测量温度的及时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以解决高温设备实时温度检测与监控中缺乏无线传输温度信号装置的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包括顶盖、壳体和底座,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

所述顶盖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状腔体;

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管状腔体,所述壳体内设置信号收发模块,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置防水接头以及天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防水接头相连,所述防水接头与温度信号输入线缆相连接,所述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天线连接;

所述底座为一端具有外螺纹的圆柱体。

可选的,所述信号收发模块包括pcb板、lora模块以及拨码开关,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电池板、电池夹以及供电接口,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供电接口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设置在第一腔室,所述电池组件设置在第二腔室,所述隔板设置有所述供电接口的安装滑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被所述隔板进一步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通过所述隔板上的孔相连通,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所述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所述下腔室与所述电池组件、所述天线以及所述防水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腔室被所述隔板进一步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通过所述隔板上的孔相连通,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所述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所述下腔室与所述电池组件、所述天线以及所述防水接头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为圆盘状,所述封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封板的圆盘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贴紧。

可选的,还包括钐钴耐高温磁铁,所述钐钴耐高温磁铁为圆柱体形,所述钐钴耐高温磁铁镶嵌在所述底座的外侧端面内。

可选的,所述钐钴耐高温磁铁的数量为4个,所述钐钴耐高温磁铁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的端面同心圆的圆周上。

可选的,所述顶盖、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处于同一圆柱曲面上。

可选的,所述顶盖的端面圆周处设置为倒角,所述顶盖远离螺纹的端头设置为圆台状。

可选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4节所述电池,两节所述电池为一组并排设置于所述电池夹中,所述电池夹设置在所述电池板的一侧,所述供电接口设置在所述电池板的另一侧。

可选的,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散热空腔。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包括顶盖、壳体和底座,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顶盖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状腔体;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管状腔体,所述壳体内设置信号收发模块,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置防水接头以及天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底座为一端具有外螺纹的圆柱体。本申请的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可以接收来自高温环境中测量的温度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常温环境的工作站或者控制室,实现测量温度的及时性和便利性。本申请密封性好,防尘放水,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b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中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中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b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图4b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d为图4c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中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c为图5b的e-e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d为本申请中底盖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电池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盖、2-壳体、21-信号收发模块、22-天线、23-防水接头、24-封板、25-隔板、26-电池组件、261-电池夹、262-电池、263-电池板、264-供电接口、27-第二腔室、28-第一腔室、29-安装滑槽、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参见图1a和图1b,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包括顶盖1、壳体2和底座3,所述顶盖1与所述壳体2螺纹连接,所述壳体2与所述底座3螺纹连接;

所述顶盖1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状腔体;

参见图4a、图4b和图4c,所述壳体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腔体,所述壳体2内设置信号收发模块21,所述壳体2外侧壁上设置防水接头23以及天线22,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信号收发模块21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防水接头23相连,所述防水接头23与温度信号输入线缆相连接,所述信号收发模块21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天线22连接;

参见图5a、图5b和图5c,所述底座3为一端具有外螺纹的圆柱体。

本实施例中,顶盖1、壳体2和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组合成一个可容纳电子设备的腔室,本腔室具有一定的密封性,防水接头23和天线22利用通孔与腔室内的信号收发模块21连接,温度信号通过防水接头23接入壳体2内的信号收发模块21,信号收发模块21处理温度信号并通过天线22将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至工作站或者控制室,从而完成温度信号的接收与无线传输过程。实施例中采用了操作性强的螺纹连接,组装便捷,密封性较好。

可选的,所述信号收发模块21包括pcb板、lora模块以及拨码开关,所述壳体2内还设置有电池组件26,所述电池组件26包括电池262、电池板263、电池夹261以及供电接口264,所述电池组件26通过所述供电接口264信号收发模块21连接,所述壳体2内部设置隔板25,所述隔板25将壳体2分割为第一腔室28和第二腔室27,所述信号收发模块21设置在第一腔室28,所述电池组件26设置在第二腔室27,所述隔板25设置有所述供电接口的安装滑槽29。

参见图1c和图4d,本实施例中,lora模块用于无线传输信号,拨码开关用于识别具体信号的来源,拨码开关与工业现场被测设备对应,通过拨码开关可以明确温度信号测量的具体设备以及其位置;在壳体2内设置隔板25,一方面便于各部件的安装,另一方面避免了相互的干扰;供电接口264凸出于电池板263,设置安装滑槽29有利于电池组件26装配在壳体2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28被所述隔板25进一步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通过所述隔板25上的孔相连通,所述信号收发模块21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所述信号收发模块21通过所述下腔室与所述电池组件26、所述天线22以及所述防水接头23相连接。,所述第一腔室28被所述隔板25进一步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通过所述隔板25上的孔相连通,所述信号收发模块21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所述信号收发模块21通过所述下腔室与所述电池组件26、所述天线22以及所述防水接头23相连接。

参见图1c和图4d,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第一腔室28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便于定位及固定信号收发模块21,同时预留下腔室的空余空间,便于将电池组件26、天线22以及防水接头23与信号收发模块21连接,走线安装比较便利。

可选的,还包括封板24,所述封板24为圆盘状,所述封板24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所述封板24的圆盘边缘与所述壳体2的内侧壁贴紧。

参见图2a和图2b,本实施例中采用圆盘状的封板24对壳体2进行封隔,进一步改善了壳体2的密封效果,防水防水,除湿隔热,有利于延长本实施例的工作寿命。

可选的,还包括钐钴耐高温磁铁,所述钐钴耐高温磁铁为圆柱体形,所述钐钴耐高温磁铁镶嵌在所述底座3的外侧端面内。

参见图5a、图5b和图5c,本实施例中采用钐钴耐高温磁铁,可将本实施例吸附在具备铁磁性的设备或梁柱上,钐钴耐高温磁铁磁力强,磁性持久,可使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牢固且长久地吸附在预定的位置,从而避免了设备晃动或触碰带来的隐患。

可选的,所述钐钴耐高温磁铁的数量为4个,所述钐钴耐高温磁铁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3的端面同心圆的圆周上。

本实施例中将钐钴耐高温磁铁的数量限定为4个,进一步保证充足的吸附能力;均匀分布促进本实施例吸附性更均衡,避免吸附时受力不均而掉落。

可选的,所述顶盖1、所述壳体2以及所述底座3的外侧壁处于同一圆柱曲面上。

本实施例中将顶盖1、壳体2以及底座3的外侧壁设置在同一圆柱曲面上,使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整体显得更加美观;螺纹连接处平滑过渡避免了棱角的存在,而棱角容易经受磕碰而变形、不利于储存和运输。

可选的,所述顶盖的端面圆周处设置为倒角,所述顶盖远离螺纹的端头设置为圆台状。

参见图3a、图3b和图3c,本实施例中,顶盖1的端面圆周处具有棱角,装卸时握感较差,不便于抓握,将顶盖1的端面圆周处设置为倒角,方便抓握,装卸方便。将顶盖1远离螺纹的端头设置为圆台状壳体2,一方面节约材料,缩小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的体积,占用环境的空间资源少,便于安装;另一方面便于抓握,利于装卸。

可选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4节所述电池262,两节所述电池262为一组并排设置于所述电池夹261中,所述电池夹261设置在所述电池板263的一侧,所述供电接口264设置在所述电池板263的另一侧。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夹261设置在电池板263的一侧,而供电接口264设置在电池板263的另一侧,方便安装电池262的同时还可防止误触供电接口264导致其松动损坏。安装时,将供电接口264顺安装滑槽29卡入壳体2,组装简便。

可选的,所述底座3内部设置有散热空腔。

参见图5d,本实施例中的底座3内部通过设置空腔来达到散热的目的,有利于本申请的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使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高温的影响。

本申请的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装置,通过接收来自高温环境中测量的温度信号,并以无线方式将此温度信号传输至常温环境的工作站或者控制室,从而实现测量温度的实时性和便利性。本申请密封性好,防尘放水,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