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监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194发布日期:2020-05-26 18:3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监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业监测器。



背景技术:

农业监测一般是在一个支架上安装传感器,对空气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测,收集到存储器后进行储存。传感器应置于一个半封闭、不受雨水影响、避免强光照射的环境中,但目前常见的监测装置是将传感器直接暴露在外,受光线辐射和雨水浸淋,容易造成传感器的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避免传感器损坏,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监测器,其包括农眼和主壳体,农眼安装在主壳体的上侧,主壳体的侧壁成型有窗口,窗口中布置有百叶窗体,主壳体中布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保护罩,保护罩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位于第一底板的上方,第二支撑部与第一底板之间布置有若干个外围栅,外围栅的底部位于第一底板,外围栅的顶部位于第二支撑部,各外围栅在第一底板上围成的区域用于放置传感器。

进一步,第一底板上布置有若干个内围栅,各内围栅的底端位于第一底板上各外围栅围成的区域中,各外围栅与各内围栅间错布置,各内围栅在第一底板上围成的区域用于放置传感器。

进一步,第二支撑部沿其长度方向呈一弧形结构。

进一步,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位于第一底板。

进一步,百叶窗体包括两个第三支撑件和若干个叶片,各叶片从上至下布置,各叶片的两端分别布置在两个第三支撑件。

进一步,叶片的端部的一部分用于与第三支撑件固接,另一部分用于抵住窗口的侧壁。

进一步,百叶窗体的底部布置有第三安装部,主壳体的底部布置有第四安装部,第三安装部通过螺钉安装在第四安装部的上侧。

进一步,百叶窗体中布置有加强筋,各叶片与加强筋固接。

进一步,第一底板上具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放料区,放料区布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弹性料柱。

进一步,主壳体中布置有隔板。

有益效果:将传感器置于保护罩中,保护罩置于主壳体中,主壳体的侧壁布置百叶窗体,双层保护,避免雨水强光损坏传感器,不影响内外空气流通,确保传感器监测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农业监测器的结构图;

图2为主壳体和百叶窗体的装配结构图;

图3为主壳体和百叶窗体的装配结构图;

图4为主壳体的结构图;

图5为百叶窗体的结构图;

图6为百叶窗体的结构图;

图7为保护罩的结构图;

图8为保护罩的结构图;

图9为保护罩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监测器,其包括农眼和主壳体201,主壳体201为筒形,农眼安装在主壳体201的上侧,农眼包括外壳体301和至少一个摄像头,各摄像头安装在外壳体301中,外壳体301的侧壁布置有与各摄像头对应的镜罩302,镜罩302起到保护摄像头镜头的作用。

主壳体201中布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主壳体201中布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保护罩,主壳体201的侧壁成型有窗口,窗口中布置有百叶窗体,通过保护罩和百叶窗体对传感器双层保护,防止传感器受到外物的破坏,放置外部光线、热辐射等直接照射传感器,导致传感器检测空气温度的准确性受到影响,防止外部雨水溅入,导致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保护罩包括第一底板101和第二支撑部102,第一底板101上具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放料区,放料区布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弹性料柱104,弹性料柱104具有弯曲弹性模量。例如:弹性料柱104的数量为两个,传感器置于两个弹性料柱104之间,弹性料柱104依靠自身的弹性将传感器固定,防止传感器位置移动;弹性料柱104的数量为三个,传感器置于三个弹性料柱104形成空间中,弹性料柱104依靠自身的弹性将传感器固定,防止传感器位置移动,也可降低组装的复杂性,降低组装成本,提高组装效率。

第二支撑部102位于第一底板101的上方,第二支撑部102与第一底板101之间布置有若干个外围栅103,外围栅103的底部位于第一底板101,外围栅103的顶部位于第二支撑部102,各外围栅103在第一底板101上围成的区域用于放置传感器。

第一底板101上布置有若干个内围栅105,各内围栅105的底端位于第一底板101上各外围栅103围成的区域中,各内围栅105在第一底板101上围成的区域用于放置传感器,即放料区位于各内围栅105围成的区域中。各外围栅103与各内围栅105间错布置,即相邻两个外围栅103之间形成为外栅格,各内围栅105所处的位置对应各外栅格的位置,通过这种错位排列,阻挡穿过外栅格进来的直射光线和雨水。

第一底板101在放料区处成型有第一通孔106,第一通孔106可用于滴落水分和掉落杂物。

第一通孔106中布置有第一支撑件107,从而避免传感器从第一通孔106中掉下。

第二支撑部102沿其长度方向呈一弧形结构,因此外围栅103沿一弧形轨迹排列。第二支撑部102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二支撑件108,第二支撑件108的底端位于第一底板101。第二支撑件108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农眼的下侧安装,从而将保护罩安装在农眼的下侧。

各外围栅103为倾斜布置,以第一底板101的中轴线为参考,外围栅103的底端为近端,外围栅103的顶端为远端,各外围栅103从底端向顶端张开。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底板101后,第二支撑部102和各外围栅103构成一向外倾斜的侧壁。

百叶窗体包括两个第三支撑件202和若干个叶片203,各叶片203从上至下布置,各叶片203的两端分别布置在两个第三支撑件202。

百叶窗体的底部布置有第三安装部206,两个第三支撑件202的底部位于第三安装部206,主壳体201的底部布置有第四安装部207,第三安装部206通过螺钉安装在第四安装部207的上侧。第四安装部207成型有螺钉孔,第三安装部206内侧成型有螺柱孔,安装时螺钉从螺钉孔穿入至螺柱孔,避免在百叶窗体上出现外露的孔结构。

叶片203的端部的一部分用于与第三支撑件202固接,另一部分用于抵住窗口的侧壁。安装时,第三支撑件202置于主壳体201中,为避免百叶窗体的外侧受力向主壳体201中倾斜,因此设计叶片203端部的一部分抵住窗口的侧壁,窗口的侧壁为百叶窗体提供向外的支撑力。

百叶窗体中布置有加强筋204,各叶片203与加强筋204固接,各叶片203的中部与加强筋204固接,加强百叶窗体的强度。

各叶片203为倾斜向下布置,因此相邻叶片203之间的缝隙为倾斜向下的,减少雨水落入主壳体201中。

主壳体201为圆筒形装,叶片203沿其长度方向呈弧形状,因此百叶窗体与主壳体201安装后,叶片203的外形与主壳体201的形状相匹配。

主壳体201中布置有隔板205,隔板205将主壳体201中的内腔分为竖直的两个分腔,窗口位于其中一个分腔的侧壁,传感器也放置在这个分腔中。

第四安装部207的中部成型有第四通孔208,第四通孔208与主壳体201内腔相通,第四通孔208可用于滴落水分和掉落杂物。

由上述记载可知,保护罩中外栅格为纵向分布,百叶窗体的缝隙为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下倾斜,设计这种横纵交错的结构,既不妨碍主壳体201内外空气的流通,又能防止雨水和光线进入主壳体201。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