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6461发布日期:2020-05-20 00:4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检探测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



背景技术:

安检探测门是一种检测人员有无携带金属物品的探测装置,又称金属探测门。但是现在的安检门也带了温度探测部分,不只是金属探测了,也对人体的温度进行检测,报警。安检探测门主要用于车站、机场等大型场所,通过安检探测门可检测人们是否随身携带金属危险物品,起到对场所维护的功能。

但是在室外使用中,现有技术中多数探测门不具备防雨水功能,导致雨水易损害主控箱内的器件,使得探测门无法正常使用,且多数探测门不具备折叠功能,使其移动不方便,导致便携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包括主控箱和立柱,所述主控箱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主控箱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包括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滑槽,且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贯穿有第一连接轴,且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贯穿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且第三连接板的顶部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承载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立柱水平对称设置,所述主控箱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立柱相邻侧的上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与滑块的竖截面均为倒“t”字形状,所述滑槽与滑块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处于两个所述第一承载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承载件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板的顶部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处于两个所述第二承载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二连接轴与第二承载件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第二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杆的竖截面为“t”字形状,且挡杆的底部处于移动槽的外部,所述挡杆与移动槽相适配,且挡杆的顶部与移动槽的顶部内壁通过弹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槽和滑块之间的连接,可将遮雨板放置于主控箱的上方,防止雨水损坏主控箱内部的器件,增加了该探测门的防雨水功能,且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移动槽、挡杆和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增加了该探测门的折叠功能,增加了便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中主视图的剖面图。

图3为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中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中b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控箱;2、立柱;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三连接板;24、第一连接轴;25、第二连接轴;26、第一承载件;27、第二承载件;3、遮雨板;4、滑槽;5、支腿;6、滑块;7、移动槽;8、挡杆;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包括主控箱1和立柱2,立柱2设置有两个,两个立柱2水平对称设置,主控箱1的两端与两个立柱2相邻侧的上侧固定连接,主控箱1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板3,遮雨板3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6,主控箱1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槽7,移动槽7的内部设置有挡杆8,挡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9,挡杆8的竖截面为“t”字形状,且挡杆8的底部处于移动槽7的外部,挡杆8与移动槽7相适配,且挡杆8的顶部与移动槽7的顶部内壁通过弹簧9连接,立柱2包括有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和第三连接板23,第一连接板2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4,且第一连接板21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一承载件26,滑槽4与滑块6的竖截面均为倒“t”字形状,滑槽4与滑块6相适配,第二连接板22的顶部贯穿有第一连接轴24,且第二连接板22的底部贯穿有第二连接轴25,第三连接板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5,且第三连接板23的顶部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承载件27,第二连接板22的顶部处于两个第一承载件26之间,第一连接轴24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第一承载件26,第一连接轴24与第一承载件26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第一连接轴24与第二连接板22的顶部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第二连接板22的底部处于两个第二承载件27之间,第二连接轴25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第二承载件27,第二连接轴25与第二承载件27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第二连接轴25与第二连接板22的底部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将滑块6滑入滑槽4内部,即可将遮雨板3放置于主控箱1的上方,防止雨水淋至主控箱1上,防止雨水损坏主控箱1内部的器件,当需要对该探测门进行移动时,首先将第三连接板23以第二连接轴25为支点逆时针旋转180°,使第三连接板23与第二连接板22外壁接触,然后再将第二连接板22以第一连接轴24为支点逆时针旋转180°,使第三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2旋转至第一连接板21临近主控箱1的一侧,与此同时对挡杆8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挡杆8挤压弹簧9向上运动,当使第三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2旋转至第一连接板21临近主控箱1的一侧时,解除对挡杆8施加的力,通过弹簧9的弹力带动挡杆8向下移动,将第二连接板22和第三连接板23阻挡至第一连接板21临近主控箱1的一侧,即增加了该探测门的折叠功能,使该探测门便于携带。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包括主控箱(1)和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箱(1)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板(3),所述遮雨板(3)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主控箱(1)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槽(7),所述移动槽(7)的内部设置有挡杆(8),所述挡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包括有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和第三连接板(23),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4),且第一连接板(21)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一承载件(26),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顶部贯穿有第一连接轴(24),且第二连接板(22)的底部贯穿有第二连接轴(25),所述第三连接板(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5),且第三连接板(23)的顶部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承载件(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立柱(2)水平对称设置,所述主控箱(1)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立柱(2)相邻侧的上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与滑块(6)的竖截面均为倒“t”字形状,所述滑槽(4)与滑块(6)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顶部处于两个所述第一承载件(26)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轴(24)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一承载件(26),所述第一连接轴(24)与第一承载件(26)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第一连接轴(24)与第二连接板(22)的顶部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底部处于两个所述第二承载件(27)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25)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二承载件(27),所述第二连接轴(25)与第二承载件(27)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第二连接轴(25)与第二连接板(22)的底部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8)的竖截面为“t”字形状,且挡杆(8)的底部处于移动槽(7)的外部,所述挡杆(8)与移动槽(7)相适配,且挡杆(8)的顶部与移动槽(7)的顶部内壁通过弹簧(9)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式便携折叠探测门,涉及安检探测门技术领域,包括主控箱和立柱,所述主控箱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主控箱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滑槽和滑块之间的连接,可将遮雨板放置于主控箱的上方,防止雨水损坏主控箱内部的器件,增加了该探测门的防雨水功能,且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移动槽、挡杆和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增加了该探测门的折叠功能,增加了便携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覃德宜;黄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琦敏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