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8966发布日期:2020-08-07 17:2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材测试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



背景技术:

泡沫芯材,又称为pet泡沫芯材,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俗称为涤纶树脂,具有一定的剪切、压缩强度,因此常被用于夹层结构材料芯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运输、轨道交通、风电等领域中。

泡沫芯材在实际投入生产之前,需要进行特定的抗剪切能力测试,如图7所示,需要将长条状的芯材测试块2与其两侧的夹持工装条3粘接固定,并通过外部设备提供牵引力,即分别朝向相反方向机械牵引两夹持工装条3,并逐渐加大施加的牵引力直至芯材测试块2发生断裂为止,此时记录该极限牵引力的数值,并判断其是否在合理范围内,进而得到芯材剪切测试结果。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泡沫芯材测试块的剪切力会作用于两侧的夹持工装条上,且两侧的夹持工装条厚度较薄,在该剪切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应力集中于形变位置处,严重影响芯材剪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通过夹持工装条与加厚工装条共同构成用于夹持固定芯材测试块的剪切测试组件,即通过组合结构达到增加剪切测试组件抗应力集中能力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芯材剪切测试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包括有用于夹持并粘接固定芯材测试块的两夹持工装条,所述夹持工装条远离芯材测试块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加厚工装条,所述加厚工装条与外部设备牵引连接,所述加厚工装条与夹持工装条靠设设置,且所述加厚工装条的厚度大于夹持工装条的厚度;芯材测试块一侧配合使用的所述夹持工装条与加厚工装条共同构成剪切测试组件,且芯材测试块两侧的所述剪切测试组件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工装条与加厚工装条可拆卸连接构成剪切测试组件,两剪切测试组件相配合粘接夹持芯材测试块,并与外部设备联动完成剪切测试。由夹持工装条和加厚工装条共同构成的剪切测试组件的厚度远大于单一夹持工装条的厚度,有利于抵抗剪切测试中作用于夹持工装条上的剪切力,以避免应力集中现象影响芯材测试块的剪切测试结果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厚工装条设置为l型结构,且所述夹持工装条安装于加厚工装条的l型内拐角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夹持工装条安装于加厚工装条的l型内拐角一侧,则当芯材测试块发生断裂时,加厚工装条的l型拐角可起到一定的防撞击和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厚工装条包括有用于安装夹持工装条的长侧部,以及由长侧部的任意一端直角弯折一体成型而成的短侧部,且所述短侧部的高度大于夹持工装条、芯材测试块的总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短侧部的高度,以避免断裂后的芯材测试块与同侧的剪切测试组件完全脱离测试位置,即起到阻挡限制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剪切测试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两所述剪切测试组件夹持固定芯材测试块时,所述夹持工装条沿长侧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固定,且所述夹持工装条上的芯材测试块距长侧部的两端均形成有间隔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夹持工装条和芯材测试块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制,为断裂发生时,预留一定的缓冲运动距离,进一步起到提高剪切测试安装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工装条与加厚工装条插接定位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预插接式的定位安装结构,既便于检测人员准确组装夹持工装条和加厚工装条,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夹持工装条与加厚工装条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工装条与加厚工装条螺纹连接有锁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件起到锁定连接夹持工装条和加厚工装条的作用,且同时可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厚工装条上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球铰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球铰接头连接加厚工装条和外部设备,可以实现牵引力施加方向的微调整,同时可以适配不同型号的外部设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铰接头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加厚工装条螺纹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接件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球铰接头与加厚工装条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测试人员组装、拆卸或者更换球铰接头,同时,紧固件可起到进一步锁定的作用,即提高球铰接头与加厚工装条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工装条的任意一端开设形成有与外部设备配合使用的卡接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剪切测试的剪切力范围较小时,在引入加厚工装条的基础上,仍可使用原有的夹持工装条与外部设备机械牵引连接,在加厚工装条的限制下,夹持工装条受到的剪切作用力影响有限,仍能满足测试所需,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工装条在开设有卡接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锁定孔,且所述螺纹锁定孔与外部设备配合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锁定的方式配合卡接结构固定的方式,实现夹持工装条与外部设备的牵引连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由夹持工装条和加厚工装条共同构成的剪切测试组件的厚度远大于单一夹持工装条的厚度,有利于抵抗剪切测试中作用于夹持工装条上的剪切力,以避免应力集中现象影响芯材测试块的剪切测试结果准确性;

其二:增设加厚工装条的短侧部,同时限制夹持工装条和芯材测试块的安装位置,以达到提高剪切测试过程安全性的目的;

其三:测试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原有夹持工装条与外部设备牵引连接的测试方式,或者是选择现有加厚工装条的球铰接头与外部设备牵引连接的测试方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剪切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要用于展示定位凹槽的剪切测试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4是主要用于展示定位突起的剪切测试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夹持工装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附图。

附图标记:1、剪切测试组件;2、芯材测试块;3、夹持工装条;31、定位突起;32、卡接安装槽;33、螺纹锁定孔;4、加厚工装条;41、长侧部;411、定位凹槽;42、短侧部;5、间隔间距;6、间隔距离;7、锁定件;8、球铰接头;81、连接件;82、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包括有从两侧粘接并夹持固定芯材测试块2的剪切测试组件1,且两剪切测试组件1以芯材测试块2为基准中心对称设置。两侧的剪切测试组件1均包括有直接与芯材测试块2粘接固定的夹持工装条3,以及与夹持工装条3可拆卸连接的加厚工装条4,即两夹持工装条3与芯材测试块2的两侧粘接固定,且两加厚工装条4分别与相对应的夹持工装条3连接固定,并夹持固定夹持工装条3和芯材测试块2。测试人员可通过如测试用牵引机等外部设备分别朝向相反方向机械牵引两剪切测试组件1运动,直至芯材测试块2发生断裂为止,记录此时的极限牵引力数值并与标准剪切力范围值相比对,从而获得芯材的剪切测试结果。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夹持工装条3和芯材测试块2均设置为长条状结构,而加厚工装条4设置为l型结构,且夹持工装条3靠设安装于加厚工装条4的l型内拐角一侧。加厚工装条4包括有用于安装夹持工装条3的长侧部41,长侧部41的任意一端直角弯折成型有短侧部42,夹持工装条3即沿长侧部41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且夹持工装条3远离短侧部42的一端与长侧部41远离短侧部42的端部对齐,而夹持工装条3靠近短侧部42的一端与短侧部42之间形成有间隔间距5,同时,与夹持工装条3粘接固定的芯材测试块2的两端与相对应的夹持工装条3的端部均形成有间隔距离6。当外部设备所施加的机械牵引力达到极限牵引力数值或者超出时,芯材测试块2发生断裂,且剪切测试组件1以及断裂后的芯材测试块2会在外部设备的作用下继续相向(芯材测试块2两侧的机械牵引力相向)或者相背运动(芯材测试块2两侧的机械牵引力相背)。当处于相向牵引的测试状态时,加厚工装条4的短侧部42,以及间隔间距5、间隔距离6的设置,均可以起到缓冲运动和保护性撞击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芯材剪切测试的安全性。

加厚工装条4的长侧部41的厚度大于夹持工装条3的厚度,通常情况下,前者的厚度至少是后者厚度的1.25倍,且短侧部42的高度应略大于同侧夹持工装条3与芯材测试块2的总厚度。因为加厚工装条4的厚度大于夹持工装条3的厚度,且由夹持工装条3与加厚工装条4共同构成的剪切测试组件1的总厚度远大于单一夹持工装条3的厚度,有利于抵抗剪切测试中作用于剪切组件上的作用力,可以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现象产生,进而达到提高芯材剪切测试结果准确性的目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芯材剪切测试的安全性。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加厚工装条4与夹持工装条3朝向加厚工装条4的外侧面穿设连接有锁定件7,且锁定件7与夹持工装条3、加厚工装条4螺纹连接固定,可采用螺钉作为该锁定件7使用,从而实现夹持工装条3与加厚工装条4的可拆卸安装固定。为了便于测试人员准确组装夹持工装条3和加厚工装条4,夹持工装条3朝向加厚工装条4的外侧面上延伸形成有定位突起31,且加厚工装条4的长侧部41朝向夹持工装条3的内侧面上开设形成有定位凹槽411,则夹持工装条3与加厚工装条4通过定位突起31与定位凹槽411的插接配合实现锁定前的预定位安装。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加厚工装条4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牵引结构,即在加厚工装条4的短侧部42外侧安装球铰接头8,且球铰接头8上固定有连接件81,连接件81设置为具有螺纹的柱状结构,则连接件81与加厚工装条4的短侧部42外侧面螺纹连接固定,以实现球铰接头8与加厚工装条4的可拆卸连接。连接件81上还螺纹套设安装有紧固件82,可采用螺母作为该紧固件82使用,以达到进一步锁定球铰接头8的目的。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首先,预先定位安装同一剪切测试组件1的夹持工装条3和加厚工装条4,再通过锁定件7螺纹连接夹持工装条3和加厚工装条4,然后粘接固定芯材测试块2与其两侧剪切测试组件1的夹持工装条3,最后通过球铰接头8与外部设备机械牵引连接,从而完成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组装连接。

实施例二:

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一种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剪切测试组件1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方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仍采用夹持工装条3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牵引结构。夹持工装条3的任意一端部开设形成有与外部设备卡接配合使用的卡接安装槽32,以及与外部设备进一步锁定的螺纹锁定孔33。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情况的前提条件为:外部设备所施加的牵引力相对较小,加厚工装条4仍能有效消除作用于夹持工装条3上的应力集中现象(在操作时,外部设备需要绕过球铰接头8以及加厚工装件4的长侧部41)。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首先,预先定位安装同一剪切测试组件1的夹持工装条3和加厚工装条4,再通过锁定件7螺纹连接夹持工装条3和加厚工装条4,然后粘接固定芯材测试块2与其两侧剪切测试组件1的夹持工装条3,最后通过卡接安装槽32、螺纹锁定孔33与外部设备机械牵引连接,从而完成芯材剪切测试的加厚工装组装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