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138发布日期:2020-05-22 22:11阅读:1576来源:国知局
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电缆敷设是风电场施工中常用的电缆敷设方式,常涉及一种门型塔杆式的电缆敷设,通常,将两根塔杆固定后,需要测定塔杆的拉线基点,以更好的固定塔杆。一般地,每一根塔杆具有4个拉线基点。

目前,主要根据设计数据,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对杆塔的拉线基点进行一一测定,由于拉线基点数量巨大,且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不仅需要两个人配合,且测定每一个基点时都需要其中一人不断地改变位置,最终得到基点的位置,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作业效率低下,施工进度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测定塔杆拉线基点时劳动强度高、作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包括:

定位底盘,所述定位底盘上能够以一点为圆心,形成完整的圆形或扇形,所述定位底盘上设置有中心定位杆及水平基准板,所述中心点定位杆位于圆形或扇形的圆心处,所述水平基准板所在的直线经过圆形或扇形的圆心;

表盘,所述表盘设置于所述定位底盘上方,且沿圆周方向刻画有角度刻度,所述表盘与所述定位底盘之间形成安装腔;以及

测距卷尺,所述测距卷尺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测量端能够由所述安装腔中向外拉出。

优选地,所述定位底盘为扇形或圆盘形。

优选地,所述测距卷尺包括转轴及尺辊,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定位底盘同圆心,所述尺辊套接于所述转轴上,且能够沿所述转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表盘上还设置齿端定位件,所述齿端定位件滑动连接于所述表盘上,且能够沿所述表盘做圆周运动,所述齿端定位件上开设有尺端限位孔,所述测距卷尺的测量端穿过所述尺端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表盘上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齿端限位件包括滑动板、限位板及定位螺母,所述滑动板安装于所述弧形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弧形滑槽滑动,所述限位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且开设所述尺端限位孔,所述定位螺母设置于所述滑动板上。

优选地,所述测距卷尺的测量端上设置有拉环。

优选地,所述定位底盘的圆心及盘身处开设有若干固定通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设置所述定位底盘、所述表盘及所述测距卷尺,需测定门型塔杆的拉线基点时,将所述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放置于两个塔杆之间,并使所述中心定位杆位于两个塔杆的连线的中点处,调节所述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的方向,使所述水平基准板与两个塔杆的连线重合,此时,仅需要根据设计参数计算得到拉线基点与两个塔杆连线中点的距离l,以及,拉线基点与两个塔杆连线中点所在直线与两个塔杆连线的中垂线的夹角α,沿该夹角α将所述测距卷尺的测量端向外拉出至所得距离l,此时测距卷尺的测量端所在的点即为所要测定的门型塔杆的拉线基点,测量过程简单,仅需要一人或两人配合即可完成,且能够直接一次性测定门型塔杆的拉线基点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所示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的测量原理图。

图中: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10、定位底盘100、固定通孔101、中心定位杆110、水平基准板120、表盘200、角度刻度201、尺端限位孔202、弧形滑槽203、齿端定位件210、滑动板211、限位板212、定位螺母213、测距卷尺300、拉环301、转轴310、尺辊3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请参看图1至图3,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10,用于快速测定门型塔杆的拉线基点的位置,包括:定位底盘100、表盘200及测距卷尺300,所述定位底盘100上能够以一点为圆心,形成完整的圆形或扇形,所述定位底盘100上设置有中心定位杆110及水平基准板120,所述中心点定位杆110位于圆形或扇形的圆心处,所述水平基准板120所在的直线经过圆形或扇形的圆心。所述表盘200设置于所述定位底盘100上方,且沿圆周方向刻画有角度刻度201,所述表盘200与所述定位底盘之100间形成安装腔。所述测距卷尺300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测量端能够由所述安装腔中向外拉出。

需测定门型塔杆的拉线基点时,将所述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10放置于两个塔杆之间,并使所述中心定位杆110位于两个塔杆的连线的中点处,调节所述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10的方向,使所述水平基准板120与两个塔杆的连线重合,此时,仅需要根据设计参数计算得到拉线基点与两个塔杆连线中点的距离l,以及,拉线基点与两个塔杆连线中点所在直线与两个塔杆连线的夹角α,沿该夹角α将所述测距卷尺的测量端向外拉出至所得距离l,此时所述测距卷尺300的测量端所在的点即为所要测定的门型塔杆的拉线基点,测量过程简单,仅需要一人或两人配合即可完成,且能够直接一次性测定门型塔杆的拉线基点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为进一步详细解释所述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10的使用方法,请一并参看图5,已知塔杆的高度h,塔杆拉线与地面夹角β,根据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得到塔杆底部至拉线基点的距离l1,即:

已知两塔连线中心至塔杆底部的距离l2,根据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得到塔杆连线中点至拉线基点的距离l,即:

以及拉线基点与两个塔杆连线中点所在直线与两个塔杆连线的夹角α,即:

此时,根据角度α,将所述测距卷尺300的测量端拉出距离l,所述测距卷尺300的测量端所在的点即为所要测定的门型塔杆的其中拉线基点。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底盘100为扇形或圆盘形,以便于生产和实际操作。值得说明的是,当所述定位底盘100与所述表盘200为圆形时,将所述测距卷尺300的转动部安装于所述定位底盘100的圆心处,在所述表盘200上,每一个四分之一圆弧上刻画0-90°角度刻度201,此时,将所述将所述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10放置于两个塔杆之间,即可实现对两个塔杆的总共8个拉线基点的的测定,大幅度加快了拉线基点定位的进度,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具体地,请一并参看图4,所述测距卷尺300包括转轴310及尺辊320,所述转轴31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定位底盘100同圆心,所述尺辊320套接于所述转轴310上,且能够沿所述转轴310转动。一方面有利于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另一方面,所述测距卷尺300的测量端能够由所述安装腔的任何位置拉出,实现对两个塔杆的总共8个拉线基点的的测定,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为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及测量精度,所述表盘200上还设置齿端定位件210,所述齿端定位件210滑动连接于所述表盘200上,且能够沿所述表盘200做圆周运动,所述齿端定位件210上开设有尺端限位孔202,所述测距卷尺300的测量端穿过所述尺端限位孔202。沿所述表盘滑动所述齿端定位件210,使所述齿端定位件210的中心位于所计算的角度α所在的所述角度刻度201处,即可实现准确的调节所述测距卷尺300的测量端的拉出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表盘200上开设有弧形滑槽203,所述齿端限位件210包括滑动板211、限位板212及定位螺母213,所述滑动板211安装于所述弧形滑槽203内,且能够沿所述弧形滑槽203滑动,所述限位板212垂直设置于所述滑动板211的一端,且开设所述尺端限位孔202,所述定位螺母213设置于所述滑动板211上。沿所述弧形滑槽203滑动所述滑动板211,使得所述齿端限位件210整体移动,至所计算的角度α所在的所述角度刻度201处,旋紧所述定位螺母213,使所述齿端限位件210固定,进而实现对所述测距卷尺300的测量端的拉出位置的固定,以便于一人完成对塔杆拉线基点的测量工作。

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卷尺300的测量端上设置有拉环301,以便于操作。

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底盘100的圆心及盘身处开设有若干固定通孔101,以便于采用固定螺母、螺钉等,穿过所述固定通孔101,将所述门型塔杆拉线基点定位装置10,以便于一人完成对塔杆拉线基点的测量工作,降低劳动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