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8054发布日期:2020-08-14 18:48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维修领域,尤其涉及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



背景技术:

配网10kv三芯电缆,由于存在中间接头、分支箱,导致电缆两端相位可能不对应,在改造施工过程中要再次进行相位核对。传统的相位核对方法有两种:

1、使用绝缘电阻表,依次对各相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此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测试次数多,电缆两端人员需要反复沟通,耗时长,且由于绝缘电阻表测试电压高,存在安全风险;

2、使用万用表,在电缆对侧短接,依次对各相进行连接性测试,此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测试步骤多,电缆两端人员需要反复核对,耗时长,且由于电缆井内多有数条运行电缆,对测试有一定的干扰,影响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借助同一时刻内仅有相同相位芯线导通的原理,以发光二极管点亮和蜂鸣器发生的方式展示相位核对结果。从而实现一次接线、测试完成电缆相位的测试,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测试装置采用安全电压供电,测试电压为5v,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出的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包括:

装置壳体,在装置壳体内设有检测电路,在装置壳体表面设有连接待测电缆的检测口;

检测电路包括用于向待测电缆输入高电平并从待测电缆接收低电平的供电回路,在供电回路中设有受电平驱动从而点亮的发光二极管;

还包括与供电回路电连接同时基于发光二极管点亮情况对待测电缆相位结果进行判断的光控回路,在光控回路中设有光敏传感器、根据光敏传感器导通情况进行通断的三极管以及根据三极管通断进行声音提示的蜂鸣器。

可选的,所述供电回路包括:

锂电池组,与锂电池组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以及控制锂电池组供电通断的开关k1;

在锂电池组与发光二极管d1之间设有与待测电联接通的检测头。

可选的,所述供电回路包括:

在检测头处设有短接开关k2以及与k2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2。

可选的,所述光控回路,包括:

光敏二极管d3;

d3的正极电连接有电阻r1,d3的负极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与电阻r1远离d3的一端电连接;

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还经电阻r2与变阻器r3的滑动端电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bg2的基极电连接;

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一方面与变阻器r3的一端电连接,另一方面还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一方面与供电回路中的低电平端电连接,一方面还经电阻r5与三极管bg3的发射极电连接;

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经蜂鸣器一方面经电阻r4与变阻器r3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方面与供电回路的高电平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led指示灯点亮的顺序,实现一次操作即可确定测试结果。使用电缆相位核对装置核对电缆相位,可实现一次接线、测试完成电缆相位的测试,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测试装置采用锂电池组进行安全电压下的供电电压,测试电压为低于5v,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出的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出的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出的光控回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电缆测试中存在的缺陷,本实施例提出的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装置壳体,在装置壳体内设有检测电路,在装置壳体表面设有连接待测电缆的检测口;

检测电路包括用于向待测电缆输入高电平并从待测电缆接收低电平的供电回路,在供电回路中设有受电平驱动从而点亮的发光二极管;

还包括与供电回路电连接同时基于发光二极管点亮情况对待测电缆相位结果进行判断的光控回路,在光控回路中设有光敏传感器、根据光敏传感器导通情况进行通断的三极管以及根据三极管通断进行声音提示的蜂鸣器。

在实施中,本实施例提出的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采用分体式的设计,在电缆一端发送端依次向三相芯线发送时序高电平,在另一端,接收端流过高电平的led指示灯将被点亮,根据led指示灯点亮的顺序,实现一次操作即可确定测试结果。使用电缆相位核对装置核对电缆相位,可实现一次接线、测试完成电缆相位的测试,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测试装置采用锂电池组进行安全电压下的供电电压,测试电压为低于5v,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供电回路包括:

锂电池组,与锂电池组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以及控制锂电池组供电通断的开关k1;在锂电池组与发光二极管之间设有与待测电联接通的检测头。锂电池组负极接地。

在检测头处设有短接开关k2以及与k2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2。

在实施中,在检测头处连接待测电缆的两端,此时断开k2、闭合k1,观察d1的点亮情况。如果更换待测电缆芯线后d1均无法点亮,此时需要判断d1是否存在损坏的情况,判断方法为闭合k2。由于d2的正向导通电阻远小于待测电缆内阻,因此待测电缆此时处于短路情况。如果此时d1已然无法点亮,则可判定d1已损坏,需要更换元件。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光控回路,包括:

光敏二极管d3;

d3的正极电连接有电阻r1,d3的负极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与电阻r1远离d3的一端电连接;

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还经电阻r2与变阻器r3的滑动端电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bg2的基极电连接;

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一方面与变阻器r3的一端电连接,另一方面还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一方面与供电回路中的低电平端电连接,一方面还经电阻r5与三极管bg3的发射极电连接;

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经蜂鸣器一方面经电阻r4与变阻器r3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方面与供电回路的高电平输出端电连接。

在实施中,光控电路依靠左侧的两个端口并联在开关k1与锂电池组负极,使得光控电路的通断受开关k1控制。同时根据发光二极管d1的发光情况出发光敏二极管d3是否导通。当d3导通后触发蜂鸣器所在的回路导通发出声音,提示验证线芯相位核对结果。图3中的r3为变阻器,这样设置可以根据蜂鸣器的内阻不同对r3的阻值进行调节,以便在光敏二极管d3导通时触发蜂鸣器发声。

在10kv配网中,经常进行电缆相位核对工作。使用电缆相位核对装置测试电缆相位,可以缩短电缆相位测试时间2/3左右,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测试中不存在触电危险,且操作简单,作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或阅读使用说明就可以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