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6811发布日期:2020-06-05 20:39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



背景技术:

钢丝螺套是一种新型的内螺纹紧固件,适用于螺纹连接,旋入并紧固在被连接件之一的螺纹孔中,形成标准内螺纹,螺栓(或螺钉)再拧入其中,又名螺纹丝套,简称丝套。它是用高强度、高精度、表面光洁的冷轧菱形不锈钢丝精确加工而成的一种弹簧状内外螺纹同心体,主要用于增强和保护低强度材质的内螺纹。其原理是在螺钉和基体内螺纹之间形成弹性连接,消除螺纹制造误差,提高连接强度。钢丝螺套嵌入铝、镁合金、铸铁、玻璃钢、塑料等低强度的工程材料的螺纹孔中,能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精度内螺纹,具有连接强度高,抗震、抗冲击和耐磨损的功能,并能分散应力保护基体螺纹,大大延长基体的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电子应用。

在实际的安装中,由于汽车配件上可能开设有通孔,在生产的要求下,可能要进行多个钢丝螺套的安装,这样密集多个的安装,常会出现漏床的情况,以及安装中安装不牢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解决了现有钢丝螺套在高密集安装中漏装以及安装不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包括支撑架、横向电动滑轨、竖向电动滑轨,所述竖向电动滑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上内壁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圆筒内部中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筒的内壁,所述圆筒前、后两侧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道,所述螺杆上、下两侧均套接有圆盘,上、下两个所述圆盘互相靠近一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块,所述圆筒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设置有弧形板,左、右两个所述弧形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条,两个所述楔形条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拉簧,两个所述圆盘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横向电动滑轨的具体型号为ccmw60,所述竖向电动滑轨的具体型号为amb60-s71。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且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圆筒的下内壁。

优选的,所述螺杆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套筒内,且螺杆表面的螺纹为以套筒为中点,上、下两侧相反设置。

优选的,上、下两个所述圆盘分别螺纹套接在螺杆上、下两侧的表面,所述楔块与楔形条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道内,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楔形条上,且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支撑架、横向电动滑轨、竖向电动滑轨、液压杆、圆筒、螺杆、套筒、连接杆、滑道、圆盘、楔块、弧形板、楔形条、拉簧、滑块,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横向电动滑轨、竖向电动滑轨、液压杆带动下方的检具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移动,然后通过电机带动上下两个圆筒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的位移,进而可以推动圆筒左右两侧开口内设置的弧形板在开口内滑动,进而可以滑出开口与套装的钢丝螺套进行贴合检测圆孔内径的厚度,进而检测是否安装有钢丝螺套,然后通过液压杆上体圆筒及其内的装置进行安装牢固度的检测。

使得本装置具有便于使用,且便于调节,能够对钢丝螺套的安装与否以及安装的牢固度进行检测的特点,避免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的侧视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的圆筒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的圆筒俯视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支撑架、2横向电动滑轨、3竖向电动滑轨、4液压杆、5圆筒、6螺杆、7套筒、8连接杆、9滑道、10圆盘、11楔块、12弧形板、13楔形条、14拉簧、1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包括支撑架1、横向电动滑轨2、竖向电动滑轨3,竖向电动滑轨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筒5,圆筒5的上内壁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圆筒内部中间设置有套筒7,套筒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筒5的内壁,圆筒5前、后两侧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道9,螺杆6上、下两侧均套接有圆盘10,上、下两个圆盘10互相靠近一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块11,圆筒5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设置有弧形板12,左、右两个弧形板12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条13,两个楔形条13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拉簧14,两个圆盘10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

本实施方式中,横向电动滑轨2的具体型号为ccmw60,竖向电动滑轨3的具体型号为amb60-s71。

本实施方式中,螺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且螺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圆筒5的下内壁,螺杆6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套筒7内,且螺杆6表面的螺纹为以套筒7为中点,上、下两侧相反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上、下两个圆盘10分别螺纹套接在螺杆6上、下两侧的表面,楔块11与楔形条13配合连接,滑块15滑动连接在滑道9内,拉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楔形条13上,且拉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7上,弧形板12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现有的电控系统启动并控制横向电动滑轨2与竖向电动滑轨3,以及液压杆4调节圆筒5及其内装置的移动,使得圆筒5可以位移至待测的圆孔内,然后启动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螺杆6转动,由于上下两个转盘均螺纹套接在螺杆6的表面,因此螺杆6的转动,将会带动两个圆盘10弧形靠近的移动,进而两个圆盘10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的楔块11将会与各自一侧的楔形条13配合连接,将弧形板12推出开口,直至与圆孔内壁或者钢丝螺套的内径接触,然后通过位移的距离即可计算出现在圆孔的内径与之前的是否有所改变,然后计算是否安装有钢丝螺套,在通过液压杆4的提拉,由于弧形板12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因此在安装了钢丝螺套的圆孔内,通过提拉将会有效的检测安装的牢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包括支撑架(1)、横向电动滑轨(2)、竖向电动滑轨(3),所述竖向电动滑轨(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5)的上内壁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圆筒内部中间设置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筒(5)的内壁,所述圆筒(5)前、后两侧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道(9),所述螺杆(6)上、下两侧均套接有圆盘(10),上、下两个所述圆盘(10)互相靠近一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块(11),所述圆筒(5)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设置有弧形板(12),左、右两个所述弧形板(12)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条(13),两个所述楔形条(13)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拉簧(14),两个所述圆盘(10)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电动滑轨(2)的具体型号为ccmw60,所述竖向电动滑轨(3)的具体型号为amb60-s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且螺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圆筒(5)的下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套筒(7)内,且螺杆(6)表面的螺纹为以套筒(7)为中点,上、下两侧相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所述圆盘(10)分别螺纹套接在螺杆(6)上、下两侧的表面,所述楔块(11)与楔形条(13)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滑动连接在滑道(9)内,所述拉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楔形条(13)上,且拉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7)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涉及钢丝螺套漏装的检具领域,针对现有钢丝螺套在高密集安装中漏装以及安装不牢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架、横向电动滑轨、竖向电动滑轨,所述竖向电动滑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上内壁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圆筒内部中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筒的内壁,所述圆筒前、后两侧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道。本装置具有便于使用,且便于调节,能够对钢丝螺套的安装与否以及安装的牢固度进行检测的特点,避免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张修来;传海军;宋念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中誉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