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4767发布日期:2020-08-11 20:3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由于印刷机会出现漏墨断墨以及印刷故障容易出现缺印漏印以及印刷错误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印刷出的成品进行检测。

现有的印刷成品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架体1和安装在架体1上的检测平台2,所述检测平台2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内放置有检测灯4,所述检测灯4朝向平台上表面照射,放置槽3开口处设置有透明盖板5,将印刷后的产品放置在平台上通过检测灯4照射辅助检测印刷的质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有些印刷需要在不同视角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平台都是水平放置的,检测时需要检测人员四处走动调节检测角度,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检测设备,能够通过调节检测平台的角度,方便对需要在不同视角检测的印刷成品进行检测,无需检测人员走动,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检测设备,架体和安装在架体上的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检测灯,所述检测灯朝向平台上表面照射,放置槽开口处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检测平台两侧均固设有转轴,两侧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且转动设置在架体上,架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控制器,所述驱动件与转轴相连且驱动转轴转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架体上用于控制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带动检测平台转动,通过调节检测平台的角度,方便对需要在不同视角检测的印刷成品进行检测,无需检测人员走动,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为无线遥控器,控制器和架体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组件,控制器通过可拆卸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架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遥控器能够方便检测人员远程控制检测平台转动,方便了检测人员对检测平台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插接块和插接槽块,插接块固设控制器上,所述插接槽块固设在架体上,所述插接块插接在插接槽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组件的设置能够方便控制器的拆装,在控制器不使用的时候能够固定在架体上,防止控制器的遗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平台上垂直于架体安装转轴的两侧均安装有导向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的设置在检测成卷输送的印刷物成品时能够导向印刷物成品,同时在检测平台转动时,能够防止平台尖锐部位抵接印刷物成品造成印刷物成品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平台上于固设转轴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印刷成品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能够现在印刷物成品的位置,保证印花处于检测平台正中,方便对印刷物成品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滑移杆、滑移板和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板固设在检测平台上,所述滑移杆设置于固定板上且在固定板上滑移,滑移杆沿垂直于固定板方向水平滑移,所述滑移板固设在滑移杆朝向检测平台一侧,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固定板和滑移杆之间,调节机构调节滑移杆在固定板上滑移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移杆在固定板上滑移,带动滑移板现在印刷物成品的位置,在检测需绕卷的印刷物成品时同时能够现在印刷物成品输送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纹和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纹开设在滑移杆上,所述调节螺帽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调节螺帽和滑移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螺纹配合调节螺纹实现了对滑移杆在固定板上的位置的调节,同时能够限制滑移杆在外力作用下的滑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板朝向滑移杆一侧固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移设置在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设置能够用于导向滑移板的滑移,使滑移板滑移更加流畅,同时还能够限制滑移板的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带动检测平台转动,通过调节检测平台的角度,方便对需要在不同视角检测的印刷成品进行检测,无需检测人员走动,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无线遥控器能够方便检测人员远程控制检测平台转动,方便了检测人员对检测平台的控制;

可拆卸组件的设置能够方便控制器的拆装,在控制器不使用的时候能够固定在架体上,防止控制器的遗失;

导向辊的设置在检测成卷输送的印刷物成品时能够导向印刷物成品,同时在检测平台转动时,能够防止平台尖锐部位抵接印刷物成品造成印刷物成品的损坏;

限位组件能够现在印刷物成品的位置,保证印花处于检测平台正中,方便对印刷物成品的检测;

调节螺纹配合调节螺纹实现了对滑移杆在固定板上的位置的调节,同时能够限制滑移杆在外力作用下的滑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架体;2、检测平台;3、放置槽;4、检测灯;5、透明盖板;6、转轴;7、驱动组件;71、驱动件;72、控制器;8、可拆卸组件;81、插接块;82、插接槽块;9、导向辊;10、限位组件;101、固定板;102、滑移杆;103、滑移板;104、调节机构;1041、调节螺纹;1042、调节螺帽;11、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检测设备,架体1和安装在架体1上的检测平台2,检测平台2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检测灯4,检测灯4优选节能灯,节约能源,检测灯4朝向平台上表面照射,放置槽3开口处设置有透明盖板5,检测平台2两侧均固设有转轴6,两侧转轴6同轴设置且转动设置在架体1上,架体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件71和控制器72,驱动件71与转轴6相连且驱动转轴6转动,驱动件71优选减速电机,控制器72设置于架体1上用于控制驱动件71,通过控制器72控制驱动件71带动检测平台2转动,通过调节检测平台2的角度,方便对需要在不同视角检测的印刷成品进行检测,无需检测人员走动,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参照图3和图4,控制器72为无线遥控器,控制器72和架体1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组件8,控制器72通过可拆卸组件8可拆卸设置在架体1上,无线遥控器能够方便检测人员远程控制检测平台2转动,方便了检测人员对检测平台2的控制;可拆卸组件8包括固设控制器72上的插接块81和固设在架体1上的插接槽块82,插接块81为l型的插接块81体,插接块81短的一端固设在控制器72上,插接槽块82为u型的块体,插接槽块82两端固设在架体1上形成插槽,插接块81长的一端插接在插接槽块82的插槽内,可拆卸组件8的设置能够方便控制器72的拆装,在控制器72不使用的时候能够固定在架体1上,防止控制器72的遗失。

参照图2和图3,检测平台2上垂直于架体1安装转轴6的两侧均安装有导向辊9,由于在检测一些成卷的印刷物成品时,往往采用将印刷物成品开卷输送至检测平台2检测后再收卷的方式进行检测,导向辊9的设置在检测成卷输送的印刷物成品时能够导向印刷物成品,同时在检测平台2转动时,能够防止平台尖锐部位抵接印刷物成品造成印刷物成品的损坏。

参照图2和图3,检测平台2上于固设转轴6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10,限位组件10用于限制印刷成品的位置,成卷的印刷物成品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图案倾斜,出现影响检测的情况,使检测精准度下降,限位组件10能够现在印刷物成品的位置,保证印花处于检测平台2正中,方便对印刷物成品的检测;限位组件10包括固设在检测平台2上的固定板101、设置于固定板101上且在固定板101上滑移的滑移杆102、固设在滑移杆102朝向检测平台2一侧的滑移板103和设置于固定板101和滑移杆102之间的调节机构104,滑移杆102沿垂直于固定板101方向水平滑移,调节机构104调节滑移杆102在固定板101上滑移的位置,通过滑移杆102在固定板101上滑移,带动滑移板103现在印刷物成品的位置,在检测需绕卷的印刷物成品时同时能够现在印刷物成品输送位置。

参照图2和图3,调节机构104包括开设在滑移杆102上的调节螺纹1041和转动设置在固定板101上的调节螺帽1042,调节螺帽1042和滑移杆102螺纹连接,调节螺纹1041配合调节螺纹1041实现了对滑移杆102在固定板101上的位置的调节,同时能够限制滑移杆102在外力作用下的滑移;滑移板103朝向滑移杆102一侧固设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滑移设置在固定板101上,限位杆11的设置能够用于导向滑移板103的滑移,使滑移板103滑移更加流畅,同时还能够限制滑移板103的转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印刷物成品放置于检测平台2上开启检测灯4进行照明,对印刷物成品进行检测,当检测全息印刷的印刷物成品时需要调节检测角度时,通过控制器72控制驱动件71转动带动检测平台2转动,使检测人员无需走动对印刷物成品进行检测,当需要检测成卷的印刷物成品时通过调节滑移板103滑移至和印刷物成品相适配的大小后,对印刷物成品进行检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